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阴离子间隙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月华 吕炳霞 +1 位作者 邱真 庞晓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65-2565,共1页
为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阴离子间隙(AG)的状态,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50例HIE患儿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阴离子间隙分析 HIE患儿 血阴离子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癫痫发作出血性脑血管病阴离子间隙分析
2
作者 胡小伟 董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22-3623,共2页
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
关键词 阴离子间隙分析 出血性脑血管病 癫痫发作 阳离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弓间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先跃 姜欢 胡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6,共4页
间隙分析是对影响牙弓间隙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矫治目标能否达成,从而制订矫治计划,指导正畸临床。影响牙弓间隙的因素主要包括拥挤度、Spee曲线深度、牙弓宽度、颌骨生长发育、牙弓突度、前后牙轴倾角等。国内外相关研究... 间隙分析是对影响牙弓间隙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矫治目标能否达成,从而制订矫治计划,指导正畸临床。影响牙弓间隙的因素主要包括拥挤度、Spee曲线深度、牙弓宽度、颌骨生长发育、牙弓突度、前后牙轴倾角等。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于这些因素与牙弓间隙的定量分析结果不一。文中从以上6个方面对间隙分析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分析 拥挤度 Spee曲线 牙弓宽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例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阴离子间隙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向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阴离子间隙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2003年6月 危重新生儿 酸碱代谢紊乱 血液气体分析 酸碱平衡状态 2001年 酸碱失衡 临床评价 指导治疗 结果报告 分析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雪 张敏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3-464,共12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入院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等)。发病后7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及定向力7个认知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内完善头部MRI检查,序列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等。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DTI分析(DTI-ALPS)后处理工具计算大脑左、右侧DTI-ALPS指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以评估RSSI患者整体GS功能。测量基底节(BG)区和半卵圆中心(CSO)区的EPVS体积,根据Potter标准视觉量化评估结果将EPVS程度分为0、1、2、3、4级,0~1级为无-轻度组,2~4级为中重度组,并进一步按区域分为BG-EPVS和CSO-EPVS的无-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各组RSS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基线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将其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RSSI患者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评估DTI-ALPS指数预测BG-EPVS严重程度结果的稳健性,采用离群值诊断与剔除分析方法识别并剔除异常样本,重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及其各项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中介分析检验DTI-ALPS指数在BG-EPVS体积与MoCA量表评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纳入65例RSSI患者,男34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3±15)岁。其中总体EPVS无-轻度组30例,EPVS中重度组35例;BG-EPVS无-轻度组34例,BG-EPVS中重度组31例;CSO-EPVS无-轻度组36例,CSO-EPVS中重度组29例。(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EPVS和BG-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和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更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均更高(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CSO-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仅年龄更低(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DTI-ALPS指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4.410,95%CI:1.211~16.025,P=0.024)、男性(OR=1.076,95%CI:1.001~1.156,P=0.048)、高血压病(OR=6.287,95%CI:1.635~24.167,P=0.007)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DTI-ALPS指数(OR=0.002,95%CI:0.000~0.904,P=0.046)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保护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识别并剔除6例异常样本后,DTI-ALPS指数与RSSI患者BG-EPVS发生风险的负相关性仍然存在(OR=0.050,95%CI:0.003~0.974,P=0.048)。(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SI患者的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r_(s)=-0.842,P=0.007)、MMSE量表评分(r_(s)=-0.491,P=0.033)、MoCA量表评分(r_(s)=-0.563,P=0.018)、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r_(s)=-0.596,P=0.001)均成负相关;BG-EPVS体积与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和定向力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4)中介分析结果显示,BG-EPVS体积对RSSI患者MoCA量表评分的总效应值为-0.673,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537,占总效应值的79.79%,间接效应值为-0.136,占总效应值的20.21%。结论在RSSI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及DTI-ALPS指数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BG-EPVS体积与RSSI患者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成负相关,且DTI-ALPS指数在RSSI患者BG-EPVS体积与认知功能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DTI-ALPS及血管周围间隙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赵婧含 常佩佩 +5 位作者 杜伟 曹家骏 王嫚 胡帅 宋清伟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7,共7页
目的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指标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状态评价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 目的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指标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状态评价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的类淋巴功能,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SVD组(81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结果将CSVD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CSVD-NC组,27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CSVD-MCI组,31例)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CSVD-VaD组,23例)。所有被试行常规MRI序列、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对所有被试的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o,BG)以及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CSO)的EPVS等级进行量化评分;并测量ALPS指标(ALPS-index)。比较EPVS等级及ALPS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影像指标与认知评分的关系,并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CSVD-NC组、CSVD-MCI组、CSVD-VaD组的ALPS指标均降低,CSVD-MCI组、CSVD-VaD组的BG-EPVS等级评分及CSO-EPVS等级评分均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SVD患者的BG-EPVS等级与ALPS指标、MoCA评分、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291,P=0.008;r=-0.342,P=0.002;r=-0.309,P=0.005);同时,ALPS指标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26,P=0.043;r=0.225,P=0.04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G-EPVS等级评分是MoCA评分及MMSE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94,P=0.009;β=-0.274,P=0.017)。结论CSVD患者的DTI-ALPS指标及EPVS等级评分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提示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损害,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类淋巴系统 认知功能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车门异响分析及焊点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兆刚 刘艺 +1 位作者 闫石 赵永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9-231,235,共4页
乘用车车门异响是影响车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使得车门结构产生异响的主要因素是结构连接处焊点强度不足。以国内某乘用车车门为例,首先在CATIA中建立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Mesh进行网格划分和模态分析,获得车门自由... 乘用车车门异响是影响车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使得车门结构产生异响的主要因素是结构连接处焊点强度不足。以国内某乘用车车门为例,首先在CATIA中建立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Mesh进行网格划分和模态分析,获得车门自由模态频率和振型;然后利用声学分析软件VAOne对车门异响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取车门产生异响的主要分布区域。最后,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对车门结构中的焊点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经焊点优化后的车门异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响 间隙分析 拓扑优化 焊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PR平面并联机构运动学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甲红 刘杰林 +3 位作者 李均 王亚雄 陈静 毛廷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47-153,182,共8页
主要对3-PPR平面并联机构运动学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详细介绍平面并联机构的结构组成;其次,运用矢量分析法给出机构运动学位置正解和逆解方程,计算出整个机构的间隙误差方程,分析出整个机构的工作空间;再次,分析机... 主要对3-PPR平面并联机构运动学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详细介绍平面并联机构的结构组成;其次,运用矢量分析法给出机构运动学位置正解和逆解方程,计算出整个机构的间隙误差方程,分析出整个机构的工作空间;再次,分析机构在载荷作用下受力变形情况;最后,对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动平台在X、Y、θ方向上的运动学特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并联机构间隙误差小,受载荷作用变形小,运动平稳,为进一步设计的3-PPR平面并联机构的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PR平面并联机构 运动学分析 间隙误差分析 静力学分析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类淋巴系统和帕金森病:当前概念-机制-治疗前景
9
作者 杨杰丽 兰瑞 +1 位作者 张勇 唐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20,共12页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 GS)是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发现的重要废物清除途径,在维持脑内环境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 GS)是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发现的重要废物清除途径,在维持脑内环境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其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系统综述GS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深入探讨其在PD病理进程中的潜在作用,并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总结针对该系统的治疗策略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理解PD发病机制和开发新型诊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类淋巴系统 帕金森病 水通道蛋白4 Α-突触核蛋白 脑膜淋巴管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胶质淋巴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玉馨 苏云燕 +2 位作者 姚辉 杨义文 严所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机制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废物清除网络,其功能障碍与AD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机制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废物清除网络,其功能障碍与AD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沉积及Tau蛋白病理密切相关。可视化GS早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对于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如: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exchange-saturation-transfer MRI,CEST-MRI)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通过无创或微创方式逐步实现了GS结构与功能的可视化。本文综述了临床前与临床研究证据,并探讨了如何借助多模态MRI技术动态监测GS功能变化及其流入流出途径,以诊断及预测AD进展,试图阐明GS功能障碍可视化证据及寻找相关神经影像标志物,从而对AD早期诊断及病理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胶质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ALPS在脑类淋巴系统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训玲 王承炎 +4 位作者 刘华琼 李承龙 狄宁宁 姜兴岳 许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中的GS功能改变,它在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认知障碍及预测预后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GS、DTI-ALPS方法与应用优势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预测影响预后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疗效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小影 周天宇 +2 位作者 黄强 马红卫 张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1,共6页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近年出现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理病理机制的新兴角度。研究证实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能够有效地评估中枢神经...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近年出现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理病理机制的新兴角度。研究证实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能够有效地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GS功能改变,尤其是在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痴呆。本文就应用DTI-ALPS技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GS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疾病的神经影像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类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径预测方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惠 王昕 陈开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为口腔正畸临床混合牙列间隙分析提供简捷、便利的诊断依据。方法 :在模型上测量牙冠近远中径 ,对测量值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下切牙与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径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建立了汉族人群上、下颌尖牙双尖牙... 目的 :为口腔正畸临床混合牙列间隙分析提供简捷、便利的诊断依据。方法 :在模型上测量牙冠近远中径 ,对测量值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下切牙与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径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建立了汉族人群上、下颌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径预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中径预测 恒牙 间隙分析 双尖牙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晓岚 段曦瑞 +3 位作者 李国臣 谭娜 周欣颜 廖承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清除代谢废物和维持液体稳态的重要系统,近年来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无创的MRI是评估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常用技术,具体包括:钆增强动态成像、基于扩散张量图像分析、血管周围间隙成像、... 胶质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清除代谢废物和维持液体稳态的重要系统,近年来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无创的MRI是评估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常用技术,具体包括:钆增强动态成像、基于扩散张量图像分析、血管周围间隙成像、脉络膜丛体积分析、动脉自旋标记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等方法。本文回顾了无创MRI技术在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详述其优势与局限性,为深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利强 李琳 +5 位作者 胡婧 刘丽莹 崔凯歌 杨冀萍 贾娟 于佳琪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8,共9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引起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认知障碍。近些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引起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认知障碍。近些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为OSA患者脑微观结构改变及功能连接异常提供了良好的神经生物影像学标志。特别是DTI-ALPS和DKI等近年来新出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为OSA研究提供了更加新颖的角度和更为开阔的视野。DTI-ALPS可以无创性评估大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揭示OSA患者大脑淋巴代谢障碍机制,为OSA患者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甚至为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新的观点。DKI能够在常规影像出现变化之前更为敏感地显示大脑微观结构异常,为OSA患者的更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OSA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揭示了其神经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旨在为OSA患者更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扩散峰度成像 类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s
17
作者 ZHANG De-chao ZHAN Li-hua +4 位作者 MA Bo-lin YAO Shun-ming GUO Jin-zhan GUAN Cheng-long LIU S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38-1855,共18页
The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is an efficient,low energy consumption,and high-quality out-of-autocl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sin matrix composite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 The vibration pretreatment-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is an efficient,low energy consumption,and high-quality out-of-autoclave curing process for carbon fiber resin matrix composite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fiber weight content,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laminates by using optical digital microscopy,universal tensile testing machine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Additionally,the combined mode of Bragg fiber grating sensor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iber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pretreatment on the strain process during microwave curing.The stud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ange in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had a slight impact on the fiber weight content when the vibration acceleration remained constant.The metallographic and interlaminar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 formed at a vibr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80℃ demonstrated a porosity of 0.414% and a 10.69% decrease in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compared to autoclave curing.Moreover,the introduction of the vibration energy field during the microwave curing process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esidual strain in both the 0°and 90°fiber directions,when the laminate was cooled to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microwave curing POROSITY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uring s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壳体类零件虚拟装配系统的开发
18
作者 房海蓉 郑思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分析了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壳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装配要求,提出将零件看作自由曲面、通过虚拟装配仿真指导实际装配的方法,并进行了虚拟装配中的模型重构和装配仿真等.开发了基于CATIA软件的大型壳体类零件虚拟装配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 分析了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壳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装配要求,提出将零件看作自由曲面、通过虚拟装配仿真指导实际装配的方法,并进行了虚拟装配中的模型重构和装配仿真等.开发了基于CATIA软件的大型壳体类零件虚拟装配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零件检测数据重构零件模型,对零件重构模型进行装配过程仿真,并对装配体进行间隙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色图的形式进行显示及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输出,为实际装配提供数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模型重构 装配仿真 间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AN导出的JT模型特征节点合并算法
19
作者 方雄兵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0,148,共9页
[目的]由于FORAN V70 R2.0(及以上版本)输出的JT模型中存在很多同名的特征节点,导致采用间隙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时时间消耗加大且间隙分析结果难以处理。针对该问题,[方法]在研究FORAN导出的JT文件装配结构和蕴含信息(几何信息、材料... [目的]由于FORAN V70 R2.0(及以上版本)输出的JT模型中存在很多同名的特征节点,导致采用间隙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时时间消耗加大且间隙分析结果难以处理。针对该问题,[方法]在研究FORAN导出的JT文件装配结构和蕴含信息(几何信息、材料属性信息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特征节点合并算法。该算法由坐标变换、模型节点更名、节点几何数据移动和材料属性处理4个步骤构成。然后,利用C++及JT Open Toolkit实现所提出的算法。[结果]结果显示,利用该算法处理后的JT模型只包含1个装配节点且保留了原始JT模型的内在信息,可为后期间隙分析提供有效的输入数据。[结论]大量的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处理后的JT文件大小可减少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T模型 装配层次 特征合并 图形变换 间隙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淞 孙善億 +1 位作者 刘慧 黄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功能。相比其他需要荧光示踪技术或注射造影剂的有创检查,DTI-ALPS可以通过量化不同方向上水分子的弥散率对类淋巴系统进行流体力学评估,是一种无创的在体神经影像学方法。利用DTI-ALPS方法计算出的ALPS指数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并能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因此,ALPS指数有望成为预测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型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