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协同作用,并与单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比较。方法①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标记。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在梗死部位分4个点注射L-DMEM培养...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协同作用,并与单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比较。方法①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标记。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在梗死部位分4个点注射L-DMEM培养液,50μl/点。阿托伐他汀组:梗死部位分4个点注射L-DMEM培养液,50μl/点,阿托伐他汀5 mg/(kg.d)溶入生理盐水2 m l,灌喂4周。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部位分4点注射已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每点(50μl)2×106个。联合组:已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入梗死部位4个点,每点(50μl)2×106个,阿托伐他汀5mg/(kg.d),溶入生理盐水2 m l,灌喂4周。③术后4周,测定大鼠左室收缩压、舒张末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检测细胞移植情况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①大鼠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组左室收缩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均明显升高,舒张末压明显降低,联合组改善程度更明显。②大鼠心脏组织学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可见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阳性细胞。③血管密度: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血管密度高于其它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存活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的时间窗及最佳移植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移植组32只和对照组24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后分为1、7、14、21 d 4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的时间窗及最佳移植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移植组32只和对照组24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后分为1、7、14、21 d 4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Bielshowsky Iuxol Fast Blue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移植组1、7 d在移植14 d后,14、21 d在移植21 d后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突触素累计吸光度值、胼胝体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14、21 d 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7 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累计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 d Nogo A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时间窗可延长至制模后的21 d,最佳移植时间点为制模后7 d。MSCs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内源性修复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协同作用,并与单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比较。方法①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标记。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在梗死部位分4个点注射L-DMEM培养液,50μl/点。阿托伐他汀组:梗死部位分4个点注射L-DMEM培养液,50μl/点,阿托伐他汀5 mg/(kg.d)溶入生理盐水2 m l,灌喂4周。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部位分4点注射已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每点(50μl)2×106个。联合组:已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入梗死部位4个点,每点(50μl)2×106个,阿托伐他汀5mg/(kg.d),溶入生理盐水2 m l,灌喂4周。③术后4周,测定大鼠左室收缩压、舒张末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检测细胞移植情况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①大鼠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组左室收缩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均明显升高,舒张末压明显降低,联合组改善程度更明显。②大鼠心脏组织学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可见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阳性细胞。③血管密度: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血管密度高于其它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