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间谍案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五年中美关系危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秉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1,共7页
1954年11月,中国政府对13名美国军事间谍作出宣判,这既是主权范围内的司法活动,又是针对美台共同防御谈判的外交攻势。此事引起美国军政界的强烈反应,中美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危机。随后中美两国的外交活动化解了危机,同时还将两国间的领... 1954年11月,中国政府对13名美国军事间谍作出宣判,这既是主权范围内的司法活动,又是针对美台共同防御谈判的外交攻势。此事引起美国军政界的强烈反应,中美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危机。随后中美两国的外交活动化解了危机,同时还将两国间的领事级会谈升格为大使级会谈。中方一张一弛的外交努力,不仅使得中国部分留美学生顺利回国,同时还为新中国外交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间谍案 中美关系 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令阿萨德总统震惊的间谍案真相
2
作者 闻一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4-58,共5页
从一份入境申请表上着手1985年6月13日晚上,“摩萨德”丹麦组值班官阿米通过桌前那台与总部大型电脑联网的计算机,仔细地查阅向丹麦申请签证的40名阿拉伯人的情况,核证是否有恐怖分子。夜深人静,还剩下最后4个人待查了。朦胧的睡意悄然... 从一份入境申请表上着手1985年6月13日晚上,“摩萨德”丹麦组值班官阿米通过桌前那台与总部大型电脑联网的计算机,仔细地查阅向丹麦申请签证的40名阿拉伯人的情况,核证是否有恐怖分子。夜深人静,还剩下最后4个人待查了。朦胧的睡意悄然袭来,使阿米倦得眼皮似乎有千斤重,连连打着呵欠。当翻到第37号的材料时“麦杰德”这个名字醒目地映入阿米的眼帘,阿米的大脑像是被一股强电流触动了一下,睡意顿时消逝。阿米突然想起前不久“摩萨德”调查科的一位朋友曾给他看过一张照片,说站在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边上的那个人叫“麦杰德”。“阿拉伯国家人姓名相同的很多,也许这是一种巧合吧!”阿米自言自语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 自言自语 特工人员 总部 叙利亚 阿萨德 军队 名字 间谍案 贝鲁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谍们永不会下岗 震惊全美的汉森间谍案深度追踪
3
作者 钱红玲 《国际展望》 2001年第6期68-71,共4页
美国联邦调查局2月20日宣布,联邦调查局18日夜间逮捕了该局负责收集俄罗斯政府机构情报的特工人员罗伯特·汉森,指控他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
关键词 美国联邦调查局 逮捕 间谍活动 间谍案 特工人员 俄罗斯政府 追踪 下岗 罗伯特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美间谍案:普京上演捉放曹?
4
作者 文博 《国际展望》 2000年第23期11-11,共1页
俄判处美间谍20年徒刑俄罗斯法庭12月6日以间谍罪判处美国商人波普20年徒刑。该法庭指控他窃取了俄罗斯高速鱼雷的机密图纸。这是自1960年以来俄罗斯首次以间谍罪审判一名美国人。在为期六周的审理过程中,波普承认自己以公司的名义购买... 俄判处美间谍20年徒刑俄罗斯法庭12月6日以间谍罪判处美国商人波普20年徒刑。该法庭指控他窃取了俄罗斯高速鱼雷的机密图纸。这是自1960年以来俄罗斯首次以间谍罪审判一名美国人。在为期六周的审理过程中,波普承认自己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有关俄制鱼雷的文件,但这些文件所包含的内容早就向外界公布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谍 普京 20年徒刑 俄美间谍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味十足的世界药业间谍战(上)
5
作者 周在群 《国际展望》 1998年第7期20-22,共3页
“医药间谍”作为现代“谍种”之一,在医药文明和生物科技日益发达及竞争日趋激烈的本世纪后半叶,正悄然进行着一场“药”味十足的全球工业间谍战。这是一场窃密与反窃密、间谍与反间谍战。它直接发端于“可口可乐”前身的那种药水,一... “医药间谍”作为现代“谍种”之一,在医药文明和生物科技日益发达及竞争日趋激烈的本世纪后半叶,正悄然进行着一场“药”味十足的全球工业间谍战。这是一场窃密与反窃密、间谍与反间谍战。它直接发端于“可口可乐”前身的那种药水,一直延续到今天无所不包的超级疫苗、上好菌种,药剂配方、新药原料以及相关的专利、诀窍、活体植株、标本,论文、报告等等。 这是一场无孔不入的战争,现代“神农间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间谍活动 药业 可口可乐 间谍 巴克 抗癌新药 制药公司 安普洛里 间谍案 永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李文和案想到《美亚》杂志案
6
作者 李仲元 《国际展望》 1999年第11期18-19,共2页
去年底以来,所谓李文和间谍案在美国搞得沸沸扬扬,并由此掀起一股反华浪潮。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抓住这起毫无根据的指控大做文章,歇斯底里地叫嚷“中国盗窃美国的核机密”、“中国威胁美国的安全”等等。美国反华势力的拙劣表... 去年底以来,所谓李文和间谍案在美国搞得沸沸扬扬,并由此掀起一股反华浪潮。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抓住这起毫无根据的指控大做文章,歇斯底里地叫嚷“中国盗窃美国的核机密”、“中国威胁美国的安全”等等。美国反华势力的拙劣表现使人很容易想起四、五十年代美国发生的《美亚》杂志案件以及与此相伴而来的可怕的麦卡锡时代。因此,重温这段历史对今天的人们、包括美国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或许都是不无教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文和案 间谍案 麦卡锡 赫尔利 政府文件 共产党 国务院 大陪审团 志主 中国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