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的结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健 肖茹 +1 位作者 陈斌 顾利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6-390,共5页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合中添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IPE)和2-甲基1,3-丙二醇(MPD),成功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MCDP).采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合中添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IPE)和2-甲基1,3-丙二醇(MPD),成功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MCDP).采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OM)等表征分析了MCDP的结构性能.结果发现MCDP中所测MPD的摩尔分数较投料比例略高;MCDP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随MPD摩尔分数的增加,MCDP的结晶程度及速率降低,但球晶的形态及生长机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3-丙二醇(ⅧD) 聚(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 2-甲基1 3一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制备工艺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旭利 曹玮 +1 位作者 李国强 文丽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 ( IPA)、SO3的质量分数为 5 0 %发烟硫酸 ( SO3· H2 SO4 )、CH3OH、Na OH为原料 ,经磺化、酯化、中和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 5 -磺酸钠 ( SIPM)。运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上述反应过程中温度、时间、原料配比对... 以间苯二甲酸 ( IPA)、SO3的质量分数为 5 0 %发烟硫酸 ( SO3· H2 SO4 )、CH3OH、Na OH为原料 ,经磺化、酯化、中和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 5 -磺酸钠 ( SIPM)。运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上述反应过程中温度、时间、原料配比对 SIPM收率的影响 ,优化了 SIPM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磺化反应温度 1 85℃、时间 5 h,n( IPA)∶ n( SO3) =1∶ 1 .1 ;酯化反应温度 76℃ ,酯化时间 5 h,n( IPA)∶ n( CH3OH) =1∶ 6;中和反应温度 2 5℃ ,m( IPA)∶ m(母液 ) =1∶ 8为反应最佳条件。此条件下 SIPM平均收率为 78.7% ,纯度 9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 制备 工艺 正交设计 间苯二甲酸 SO3 发烟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余喜理 张宝华 +1 位作者 张剑秋 王正萍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5 磺酸钠(SIPM )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5 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酯交换率,系统研究了催化剂、EG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 HPLC 酯交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OF催化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醇解
4
作者 刘利鑫 姚淑华 +3 位作者 曹旋 周冠男 王瑞 李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6-1604,共9页
通过油浴热回流法制备绿色无毒的Ti-MOF(MIL-125)钛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及醇解。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MIL-125的结构... 通过油浴热回流法制备绿色无毒的Ti-MOF(MIL-125)钛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合成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及醇解。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MIL-125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测试(NH3-TPD)等手段揭示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酸性位点,这些酸性位点在催化合成PEF和催化醇解PEF中,均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用量仅为2,5-呋喃二甲酸(FDCA)摩尔量的0.01%的条件下,210℃反应55 min溶液即达到澄清透明状态(酯化反应结束)。缩聚阶段在230℃保持3 h,PEF/MIL-125-230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即可达到3.8×10^(4),并且合成的PEF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较窄(1.9)。此外,MIL-125不仅起到催化作用,还赋予PEF良好的紫外屏蔽与抗蓝光能力,可屏蔽高达87%的紫外光和34%蓝光。醇解实验表明,PEF中保留的MIL-125具有催化乙二醇醇解PEF到单体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BHEFDC)的能力。本研究拓宽了MOFs的催化领域并为生物基聚酯的循环回收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催化剂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聚2 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酸间苯二甲酸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冰 郭凯 +1 位作者 何婷婷 苗卫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4-109,115,共7页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_2SIP)和Cu(Ac)_2按照不同比例,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一个2D铜配位聚合物[Cu_3(SIP)(OH)_2(Ac)(H_2O)_2].其结构中包含了一个椅式构型的[Cu_4(OH)_4]^(4+)单元及一个四边形的[Cu_2(Ac)_2]^(2+)单元.两类结构单元相...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_2SIP)和Cu(Ac)_2按照不同比例,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一个2D铜配位聚合物[Cu_3(SIP)(OH)_2(Ac)(H_2O)_2].其结构中包含了一个椅式构型的[Cu_4(OH)_4]^(4+)单元及一个四边形的[Cu_2(Ac)_2]^(2+)单元.两类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条沿c轴[Cu_6(Ac)_2(OH)_4(H_2O)_4]无机链,通过SIP^(3-)桥联相邻无机链,形成2D层状结构.并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3D超分子框架.该2D层可简化为(6,4)位结点连接的4,6L26{32.42.52}{34.44.54.63}拓扑网络.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77℃,在462nm处有一荧光发射峰,归属为配体内的π…π*跃迁,PXRD表明样品与化合物1单晶物相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酸间苯二甲酸 荧光光谱 晶体结构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二维5-磺酸间苯二甲酸基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冰 何婷婷 +2 位作者 苗卫妮 雷行 张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03-106,117,共5页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2SIP)和Sm(NO3)·6H2O水热反应制备一个2D钐配位聚合物[Sm(SIP)(H2O)4].在该聚合物的结构中,3个SIP3-交替连接3个Sm(Ⅲ)离子形成一个24元环.相邻24元环以共边的方式形成一个沿bc平面的格子状的2D层状结构....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2SIP)和Sm(NO3)·6H2O水热反应制备一个2D钐配位聚合物[Sm(SIP)(H2O)4].在该聚合物的结构中,3个SIP3-交替连接3个Sm(Ⅲ)离子形成一个24元环.相邻24元环以共边的方式形成一个沿bc平面的格子状的2D层状结构.并通过配位水分子与SIP3-的羧基及磺酸基上氧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组建了一个3D超分子框架结构.通过将Sm(Ⅲ)离子和SIP3-配体均虚拟为3-连接结点,该2D层状结构可简化为[6,3]拓扑网络.粉末X-射线衍射表明获取的样品与表征的单晶物相一致.热重分析表明该聚合物的热分解以两步失重的方式发生,其热分解温度为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酸间苯二甲酸 热重分析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维芬 郑倩 +1 位作者 崔元靖 钱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红外吸收光谱表明配合物中铽与羰基氧双齿螯合配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激发谱带很宽,最佳激发波长为359nm,与配体的吸收一致,发射光谱为Tb3+离子的特征光谱,发光强度最高的是波长为545.8nm的5D4→7F5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5-氨基间苯二甲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薇 范华均 +1 位作者 李伟雄 司徒漪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4-175,178,共3页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盐酸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 460 nm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0 4× 1 0 4 L·mol-1· cm-1,铜浓度在 0~ 5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应用于中药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 显色反应 中药 环境水样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为有机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本华 彭宇 +1 位作者 华佳 施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H2aip)为有机酸配体,选择3种不同的含氮辅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o(aip)(py)3(1),Co(aip)(4,4'-bipy)(2),Mn(aip)(4,4'-bipy)(3)和Mn(aip)(dptz)(4)[py=吡啶,4,4'-bipy=4,4'-联吡...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H2aip)为有机酸配体,选择3种不同的含氮辅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o(aip)(py)3(1),Co(aip)(4,4'-bipy)(2),Mn(aip)(4,4'-bipy)(3)和Mn(aip)(dptz)(4)[py=吡啶,4,4'-bipy=4,4'-联吡啶,dptz=3,6-二(4-吡啶基)-1,2,4,5-四嗪],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有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结构相同,均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所得4个化合物中均存在弱反铁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溶剂热合成 配位聚合物 磁性 5-叠氮间苯二甲酸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崇岭 关丽涛 +2 位作者 谭寿再 孔萍 李健宁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11,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以及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酯交换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以及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酯交换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物料的配比等因素对酯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EG)/n(SIPM)=10.6,催化剂Zn(Ac)20.4%,180℃反应120 min时,酯交换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 酯交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烟硫酸磺化法合成间苯二甲酸-5-磺酸的新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曦 张硕 +3 位作者 王曰璇 董志文 吕怡辰 杨荣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IPA)、65%发烟硫酸为原料,经磺化反应制备间苯二甲酸-5-磺酸(SIPA)。采用加压梯度升温反应与减压反应结合控制反应过程,加压(表压0.01~0.015MPa)条件下分120~130℃、135~145℃、150~160℃3个阶段升温反应,减压(真空度0.05~... 以间苯二甲酸(IPA)、65%发烟硫酸为原料,经磺化反应制备间苯二甲酸-5-磺酸(SIPA)。采用加压梯度升温反应与减压反应结合控制反应过程,加压(表压0.01~0.015MPa)条件下分120~130℃、135~145℃、150~160℃3个阶段升温反应,减压(真空度0.05~0.08MPa)条件下在160~170℃反应。考察了磺化反应各个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建立了产品的分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物料配比m(IPA)∶m(65%SO3·H2SO4)=1.186∶1,表压0.01MPa下最高反应温度160℃,真空度0.06MPa下最高反应温度170℃,总反应时间7.0h,产品收率98.5%以上,纯度98.8%以上。新工艺比现有生产工艺最高反应温度降低30℃,反应时间缩短2h,发烟硫酸用量减少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5-磺酸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 间苯二甲酸 发烟硫酸磺化法 加压梯度升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的Ni(Ⅱ)配合物合成及晶体结构
12
作者 刘娟 王亮 +1 位作者 郑长征 文小川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13-415,427,共4页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硝酸镍反应,水热合成制得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镍(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961 6(6)nm,b=1.609 3(5...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硝酸镍反应,水热合成制得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镍(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961 6(6)nm,b=1.609 3(5)nm,c=1.475 6(5)nm,β=111.836(4)°,Z=8,V=4.324(2)nm3,Dc=1.457mg/m3,F(000)=1 968,R1=0.081 7[I>2sigma(I)],wR2=0.1854(all data),GOF=3.015.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镍原子处于六配位的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配体5-甲基间苯二甲酸中的3个O原子和3个吡啶环上的N原子.Ni2+经配体桥联形成一维波浪状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5-甲基间苯二甲酸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为模板的聚3,4-二氧乙烯噻吩水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佳欢 范小兴 +2 位作者 李坚 汪称意 任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152,158,共7页
以苯乙烯磺酸钠(SSNa)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PEDOT∶P(SS-APEG))水分散体;研究了聚... 以苯乙烯磺酸钠(SSNa)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PEDOT∶P(SS-APEG))水分散体;研究了聚乙二醇(PEG)链段长度对PEDOT∶P(SS-APEG)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由基共聚,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以P(SS-APEG)为模板时,EDOT的聚合速率加快,分散体粒径随A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水分散体表面张力减小。PEDOT薄膜的方块电阻明显降低,且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薄膜的方块电阻越低,导电性越好。当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0,n(SSNa)∶n(APEG)=32∶1,m(EDOT)∶m(P(SS-APEG))=1∶3时,PEDOT∶P(SS-APEG)薄膜的方块电阻较PEDOT∶PSS(m(EDOT)∶m(PSS)=1∶3)薄膜下降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二氧乙烯噻吩 聚苯乙烯磺酸钠 烯丙基聚乙二醇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的三维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国财 张来军 +4 位作者 李德琳 黄丹 陈发云 黄海金 王勇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36-740,共5页
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DMF/H_2O)中,以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通过溶剂/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Cd(L)]·(DMF)-(H_2O)}_n(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固体荧... 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DMF/H_2O)中,以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通过溶剂/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Cd(L)]·(DMF)-(H_2O)}_n(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固体荧光光谱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Aba2空间群,其中Cd(Ⅱ)呈少见的六配位五角锥配位构型,配体L^(2-)的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配合物1的固体粉末在210~396nm紫外光激发下产生峰位404nm的蓝色强荧光,但其在空气和水中的结构和荧光性质的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尹静波 陈红丹 +3 位作者 罗坤 庄秀丽 陈学思 曹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an antimetabolite drug 5-Fluorouracil were prepared from (poly(lactic) acide)(PLA) or 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PLA-PEG) as the carrier by using a water-in-oil-in-water emulsion sol...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an antimetabolite drug 5-Fluorouracil were prepared from (poly(lactic) acide)(PLA) or 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PLA-PEG) as the carrier by using a water-in-oil-in-water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conditions of the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such as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organic solvent,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PLA-PEG and PLA/PEG mass ratio were discusse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size of the microspheres were observed by SEM. The drug content of microspheres was examined by TGA 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rug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nano-silica used. The highest drug content in this study was 39.9%. The drug-release kinetics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of controlled drug-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聚乳酸(PLA) 乳酸-乙二醇(PLA—PEG) 微球 纳米二氧化硅 控制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作为5-氟尿嘧啶药物缓释制剂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彩云 鲁传华 +3 位作者 方前锋 朱良静 谈珺珺 吴鸿飞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首先利用聚乙二醇(PEG1000)对钠化后的无机蒙脱石进行有机化表面处理,然后采用溶液插层法将原料药5-氟尿嘧啶载入处理后的有机蒙脱石中得载药复合物。通过该载药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实验观察蒙脱石对5-氟尿嘧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情况。结... 首先利用聚乙二醇(PEG1000)对钠化后的无机蒙脱石进行有机化表面处理,然后采用溶液插层法将原料药5-氟尿嘧啶载入处理后的有机蒙脱石中得载药复合物。通过该载药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实验观察蒙脱石对5-氟尿嘧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分子链已插层进入蒙脱石的片层结构中,使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25nm增大到1.38nm,且聚乙二醇改善了层间的微环境,为5-氟尿嘧啶的载入提供了良好界面。载药复合物的溶出实验显示在12h内5-氟尿嘧啶的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蒙脱石对5-氟尿嘧啶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蒙脱石有望成为5-氟尿嘧啶缓释制剂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基蒙脱石 乙二醇 有机蒙脱石 5-氟尿嘧啶 缓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Ⅲ)-5-Br-PADAP-OP分光光度法测定锌渣中微量铟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翠红 奚长生 +1 位作者 龙来寿 曾懋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通过对In(Ⅲ)-5_Br_PADAP光度分析体系的研究,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增加显色体系的稳定性。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54×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48mg/L。采用甲苯-甲基异丁酮混... 通过对In(Ⅲ)-5_Br_PADAP光度分析体系的研究,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增加显色体系的稳定性。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54×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48mg/L。采用甲苯-甲基异丁酮混合溶剂萃取,6mol/LHCl反萃取铟(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水相中测定In(Ⅲ),有效地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和准确度。本法应用于测定锌渣中微量铟,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分光光度法 锌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Ⅱ)-OP-5-Br-PADAP极谱络合吸附波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芳艳 邓保炜 +1 位作者 张亚 刘小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5-299,共5页
建立简便、快速的锰的极谱分析法,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对锰-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a2B4O7-NaOH(pH11.0)缓冲溶液中,锰-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 建立简便、快速的锰的极谱分析法,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对锰-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a2B4O7-NaOH(pH11.0)缓冲溶液中,锰-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络合物在-0.73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在0.10~0.32μg/mL范围内与锰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89,n=10)。检出限为0.05μg/mL。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验证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用于大米中锰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4.1%~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波 2-(5--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苯并15-冠-5的超声作用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沈 刘学文 +2 位作者 王普 顾忠泽 韩国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以邻苯二酚、一缩二乙二醇双氯乙醚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模板剂,DMF为溶剂及适量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存在下,在超声辐射作用下60~70℃反应合成了B-15-C-5。反应时间缩短为2 h,产率最高可达30.7%。
关键词 邻苯二酚 一缩二乙二醇双氯乙醚 超声合成 单苯并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乙二醇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许静 张学骜 肖加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刚性链、聚乙二醇(PEG)为柔性链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 PPQ-b-PEC。通过 IR、~1H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 PPQ_(3000)-b-...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刚性链、聚乙二醇(PEG)为柔性链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 PPQ-b-PEC。通过 IR、~1H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 PPQ_(3000)-b-PEG_(2000)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稀溶液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mg·ml^(-1)的PPQ_(3000)-b-PEG_(2000)(1:1氟乙酸/二氯甲烷,v/v)在459nm 作监控波长下测量的激发光谱,在430nm 处有最大发射波长,相对强度为509,PPQ_(3000)-b-PEG_(2000)可实现可见光的激发。它的最大发射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发生红移,与混合溶剂的配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质 聚苯基 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 喹啉 乙二醇(PEG) 乙二醇单甲醚 4-氨基苯乙酮 两嵌段共聚物 二氯甲烷 发射波长 丁二酸酐 原料合成 三氟乙酸 激发光谱 相对强度 溶液浓度 混合溶剂 刚性链 稀溶液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