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的结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健 肖茹 +1 位作者 陈斌 顾利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6-390,共5页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合中添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IPE)和2-甲基1,3-丙二醇(MPD),成功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MCDP).采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合中添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IPE)和2-甲基1,3-丙二醇(MPD),成功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MCDP).采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OM)等表征分析了MCDP的结构性能.结果发现MCDP中所测MPD的摩尔分数较投料比例略高;MCDP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随MPD摩尔分数的增加,MCDP的结晶程度及速率降低,但球晶的形态及生长机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3-丙二醇(ⅧD) 聚(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 2-甲基1 3一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强 唐旭利 +1 位作者 文丽荣 于永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以w(SO3) =3 0 %的发烟硫酸为磺化剂 ,间苯二甲酸 (IPA)为反应原料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5 磺酸钠(SIPM)。运用正交实验设计 ,确定了最佳磺化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85℃ ,反应时间 4 5h ,反应原料配比n(IPA)∶n(SO3) =1 0 0∶1 15。... 以w(SO3) =3 0 %的发烟硫酸为磺化剂 ,间苯二甲酸 (IPA)为反应原料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5 磺酸钠(SIPM)。运用正交实验设计 ,确定了最佳磺化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85℃ ,反应时间 4 5h ,反应原料配比n(IPA)∶n(SO3) =1 0 0∶1 15。通过高效液色谱 (HPLC)法确定中和深度控制在pH =5 0。SIPM制备收率达到85 2 % ,w(SIPM ) =99 5 % ,各项指标符合美国杜邦公司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 合成 间苯二甲酸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钠和双三唑烷烃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
3
作者 李婷 李欣 +1 位作者 周尚永 田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5-1223,共9页
利用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钠(Na H2sip)和双三唑烷烃,合成了3个配合物[Cu0.5(btm)(H2O)](H2sip)·H2O}n(1,btm=双三唑甲烷),{[Cu(btp)2(H2sip)(H2O)](NO3)·4H2O}n(2,btp=双三唑丙烷)和{[Cu(btb)2(Hsip)]n(3,btb=双三唑丁烷)。化... 利用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钠(Na H2sip)和双三唑烷烃,合成了3个配合物[Cu0.5(btm)(H2O)](H2sip)·H2O}n(1,btm=双三唑甲烷),{[Cu(btp)2(H2sip)(H2O)](NO3)·4H2O}n(2,btp=双三唑丙烷)和{[Cu(btb)2(Hsip)]n(3,btb=双三唑丁烷)。化合物1为一维双链结构;化合物2为二维四方网络结构,多个二维层依次叠加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3也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其中金属铜离子和双三唑丁烷构成的一维双链结构经双齿μ2-Hsip2-配体连接构成了二维层状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顺磁共振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唑甲烷 双三唑丙烷 双三唑丁烷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钠盐 超分子结构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合5-氨基间苯二甲酸钠脱水过程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春 乔成芳 +2 位作者 周春生 陈三平 高胜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了获得一水合5-氨基间苯二甲酸钠(C8H5O4NNa2·H2O)固态样品脱水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应用DSC技术获得化合物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脱水过程曲线,以非模型等转化率法为基础,采用9种积分... 为了获得一水合5-氨基间苯二甲酸钠(C8H5O4NNa2·H2O)固态样品脱水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应用DSC技术获得化合物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脱水过程曲线,以非模型等转化率法为基础,采用9种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处理程序进行定量表征.结果显示,C8H5O4NNa2·H2O脱水阶段的最概然机理为化学反应机理,表观活化能Ea为200.22kJ/mol,指前因子A为3.63×102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合5-氨基间苯二甲酸 热分析动力学 非模型等转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酸间苯二甲酸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冰 郭凯 +1 位作者 何婷婷 苗卫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4-109,115,共7页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_2SIP)和Cu(Ac)_2按照不同比例,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一个2D铜配位聚合物[Cu_3(SIP)(OH)_2(Ac)(H_2O)_2].其结构中包含了一个椅式构型的[Cu_4(OH)_4]^(4+)单元及一个四边形的[Cu_2(Ac)_2]^(2+)单元.两类结构单元相...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_2SIP)和Cu(Ac)_2按照不同比例,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一个2D铜配位聚合物[Cu_3(SIP)(OH)_2(Ac)(H_2O)_2].其结构中包含了一个椅式构型的[Cu_4(OH)_4]^(4+)单元及一个四边形的[Cu_2(Ac)_2]^(2+)单元.两类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条沿c轴[Cu_6(Ac)_2(OH)_4(H_2O)_4]无机链,通过SIP^(3-)桥联相邻无机链,形成2D层状结构.并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3D超分子框架.该2D层可简化为(6,4)位结点连接的4,6L26{32.42.52}{34.44.54.63}拓扑网络.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77℃,在462nm处有一荧光发射峰,归属为配体内的π…π*跃迁,PXRD表明样品与化合物1单晶物相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酸间苯二甲酸 荧光光谱 晶体结构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二维5-磺酸间苯二甲酸基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冰 何婷婷 +2 位作者 苗卫妮 雷行 张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03-106,117,共5页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2SIP)和Sm(NO3)·6H2O水热反应制备一个2D钐配位聚合物[Sm(SIP)(H2O)4].在该聚合物的结构中,3个SIP3-交替连接3个Sm(Ⅲ)离子形成一个24元环.相邻24元环以共边的方式形成一个沿bc平面的格子状的2D层状结构.... 5-磺酸间苯二甲酸单纳(NaH2SIP)和Sm(NO3)·6H2O水热反应制备一个2D钐配位聚合物[Sm(SIP)(H2O)4].在该聚合物的结构中,3个SIP3-交替连接3个Sm(Ⅲ)离子形成一个24元环.相邻24元环以共边的方式形成一个沿bc平面的格子状的2D层状结构.并通过配位水分子与SIP3-的羧基及磺酸基上氧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组建了一个3D超分子框架结构.通过将Sm(Ⅲ)离子和SIP3-配体均虚拟为3-连接结点,该2D层状结构可简化为[6,3]拓扑网络.粉末X-射线衍射表明获取的样品与表征的单晶物相一致.热重分析表明该聚合物的热分解以两步失重的方式发生,其热分解温度为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酸间苯二甲酸 热重分析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维芬 郑倩 +1 位作者 崔元靖 钱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红外吸收光谱表明配合物中铽与羰基氧双齿螯合配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激发谱带很宽,最佳激发波长为359nm,与配体的吸收一致,发射光谱为Tb3+离子的特征光谱,发光强度最高的是波长为545.8nm的5D4→7F5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5-氨基间苯二甲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为有机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本华 彭宇 +1 位作者 华佳 施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H2aip)为有机酸配体,选择3种不同的含氮辅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o(aip)(py)3(1),Co(aip)(4,4'-bipy)(2),Mn(aip)(4,4'-bipy)(3)和Mn(aip)(dptz)(4)[py=吡啶,4,4'-bipy=4,4'-联吡... 以5-叠氮间苯二甲酸(H2aip)为有机酸配体,选择3种不同的含氮辅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o(aip)(py)3(1),Co(aip)(4,4'-bipy)(2),Mn(aip)(4,4'-bipy)(3)和Mn(aip)(dptz)(4)[py=吡啶,4,4'-bipy=4,4'-联吡啶,dptz=3,6-二(4-吡啶基)-1,2,4,5-四嗪],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有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结构相同,均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所得4个化合物中均存在弱反铁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溶剂热合成 配位聚合物 磁性 5-叠氮间苯二甲酸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妙龄 吴文士 陈婉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采用普通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Ts-5-AIPA)(phen)(H_2O)]·H_2O}n(1)和[Cd(Ts-5-AIPA)(phen)]n(2)(Ts-5-AIPA=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phen=菲咯啉),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 采用普通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Ts-5-AIPA)(phen)(H_2O)]·H_2O}n(1)和[Cd(Ts-5-AIPA)(phen)]n(2)(Ts-5-AIPA=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phen=菲咯啉),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配合物1为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C2/c空间群;2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另外,还研究了2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薇 范华均 +1 位作者 李伟雄 司徒漪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4-175,178,共3页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盐酸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 460 nm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0 4× 1 0 4 L·mol-1· cm-1,铜浓度在 0~ 5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应用于中药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 显色反应 中药 环境水样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4-羟基吡啶基甲基)间苯二甲酸配体的两种Zn(Ⅱ)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付安 徐伏 +1 位作者 杨维春 李松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83-1691,共9页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以5-(4-羟基吡啶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2L)作主配体、4,4′-联吡啶(4,4′-bpy)和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作辅配体的条件下,得到2种新颖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4,4′-bpy)0.5]·2H2O}n(1)和{[Zn(L)(bpe)0....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以5-(4-羟基吡啶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2L)作主配体、4,4′-联吡啶(4,4′-bpy)和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作辅配体的条件下,得到2种新颖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4,4′-bpy)0.5]·2H2O}n(1)和{[Zn(L)(bpe)0.5]·2H2O}n(2)。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PXRD和热重分析(TG)的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展现出的是一种三维三重互穿网络;聚合物2为二维双层结构,并进一步组合成了三重平行互穿的2D→3D的空间网络。此外,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羟基吡啶基甲基)间苯二甲酸 聚合物 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5-溴间苯二甲酸和2,2’-联吡啶构筑的两个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彧 邹训重 +1 位作者 冯安生 赵振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5-351,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在120℃温度下选用5-溴间苯二甲酸(H2BIPA)和2,2′-联吡啶(2,2′-bipy)与CuCl2·2H2O分别在NaOH与H2BIP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和3∶1时反应,得到了1个具有零维单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BIPA)(2,2′-bipy)(H2O)2]·H2... 采用水热方法,在120℃温度下选用5-溴间苯二甲酸(H2BIPA)和2,2′-联吡啶(2,2′-bipy)与CuCl2·2H2O分别在NaOH与H2BIP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和3∶1时反应,得到了1个具有零维单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BIPA)(2,2′-bipy)(H2O)2]·H2O(1)和1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u3(μ3-BIPA)2(μ-OH)2(2,2′-bipy)2]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和P21/n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零维单核铜结构,而且这些单核铜单元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层。而配合物2具有基于三核铜单元的一维链结构。这些一维链通过链间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层。2个配合物的结构差异是由反应中NaOH与H2BIPA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造成的。研究表明,配合物2的三核铜单元中相邻铜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氢键 5-间苯二甲酸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4-(2,6-二(2-吡嗪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的Mn(Ⅱ)和Ca(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桂仙 曹可利 +1 位作者 夏艳 冯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7-2342,共6页
采用对苯二甲酸为模板剂,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6-二(2-吡嗪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 L]·0.5H_2O}_n(1),{[CaL(H_2O)_2]·H_2O}_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 采用对苯二甲酸为模板剂,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6-二(2-吡嗪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 L]·0.5H_2O}_n(1),{[CaL(H_2O)_2]·H_2O}_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具有(3,3)-连接的不同手性型二维层面结构,这些交替出现的单手性左旋型和右旋型二维平面通过配体的吡啶环与吡嗪环间π…π堆积作用构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2是通过L^(2-)配体羧基桥连接相邻的Ca(Ⅱ)金属中心,形成一条平行于b轴方向的一维链结构。研究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2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5-(4-(2 6-二(2-吡嗪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4-(2,6-二(2-吡啶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的Ni(Ⅱ)和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桂仙 曹可利 +1 位作者 陈飞燕 冯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6-二(2-吡啶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L(H_2O)]·H_2O}_n(1),[Cd L(phen)]_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6-二(2-吡啶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L(H_2O)]·H_2O}_n(1),[Cd L(phen)]_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在1中,L^(2-)配体的2个羧基氧原子桥连相邻的2个Ni(Ⅱ)离子,形成平行于a轴的一维链,链间则通过吡啶氮原子与金属离子连接,最终形成具有(4,4)-连接三维网络结构。在2中,Cd(Ⅱ)为七配位的单帽三棱柱几何构型,L2-配体通过2个羧基和1个吡啶基与3个中心金属Cd(Ⅱ)相连,形成(3,3)-连接的二维层面结构,又通过面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测定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2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5-(4-(2 6-二(2-吡啶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骨架组装工程:5-硝基间苯二甲酸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网络多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以力 何洪银 朱龙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Two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s, [Cu(nip)(phen)]n (1) and [Co2(nip)2(phen)2]n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5-nitroisophthalic acid (H2nip),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metal salts and ... Two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s, [Cu(nip)(phen)]n (1) and [Co2(nip)2(phen)2]n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5-nitroisophthalic acid (H2nip),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metal salts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ip ligand in compound 1 has a μ3 mono-atomic bridging-monodentate coordination mode and the structure is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while the nip ligand in compound 2 has a chelating-bridging coordination mode and the structure is a one-dimensional network. CCDC: 222202, 1; 22220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骨架组装工程 5-硝基间苯二甲酸 配位聚合物 网络多样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亮 刘娟 +1 位作者 郑长征 王玉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双核Cu(Ⅱ)配合物[Cu2(C9H6O4)2(C5H5N)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454620(17)nm,b=0.87957(8)nm,c=2.2995(3)nm,...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双核Cu(Ⅱ)配合物[Cu2(C9H6O4)2(C5H5N)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454620(17)nm,b=0.87957(8)nm,c=2.2995(3)nm,β=108.4620(10)°,V=3540.4(6)nm3,Z=4,Mr=817.80,Dc=1.538 g·cm-3。双核配合物呈两个对称的双四棱锥构型。双四棱锥的底面均由4个氧原子构成,N1、N2、N1A、N2A分别占据了顶点位置,完成了整个双核Cu中心的配位环境。变温磁化率数据表明,双核铜(Ⅱ)配合物分子内存在弱的铁磁性相互作用,而配合物分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5-甲基间苯二甲酸 铜(Ⅱ)配合物 吡啶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3′,4′-二(四唑-5′-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英文)
17
作者 陈小莉 张潇戈 +1 位作者 高楼军 马红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74,共8页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_2btpa配体合成了2个镧系金属配合物{[Ln(btpa)(H_2O)(OH)]·bpy}n(Ln=Tb(1),Pr(2),H2btpa=5-(3′,4′-二(四唑-5′-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bpy=4,4′-联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_2btpa配体合成了2个镧系金属配合物{[Ln(btpa)(H_2O)(OH)]·bpy}n(Ln=Tb(1),Pr(2),H2btpa=5-(3′,4′-二(四唑-5′-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bpy=4,4′-联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中,双核镧系金属单元通过btpa2-配体以μ4:η1,η2,η1,η2的配位模式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客体分子4,4′-联吡啶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存在于结构中。相邻的二维网通过氢键的识别作用以锁链形式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1呈现出TbⅢ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 5-(3′ 4′-二(四唑-5-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君 杨二军 +3 位作者 付伟杰 黄建盛 谢瑞涛 陈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13-5327,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QS)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合成QS,经表征后,按照0(FM组)、0.80(QSL...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QS)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合成QS,经表征后,按照0(FM组)、0.80(QSL组)、1.60(QSM组)、3.20 mmol/kg(QSH组)的添加量分别加入基础饲料中,投喂体重为(10.10±0.02)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56 d。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玻璃桶,每个玻璃桶放养25尾鱼。结果显示:1)与FM组相比,添加QS对杂交石斑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FM组相比,添加0.80、1.60 mmol/kg QS显著提高杂交石斑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添加3.20 mmol/kg显著提高杂交石斑鱼肝脏CAT活性(P<0.05)。3)相比FM组,3个添加QS组杂交石斑鱼肠道G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4)与FM组相比,QSL组肠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干扰素-γ(IFN-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MAP3K7)、MAP3K7结合蛋白3(TAB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QSM和QSH组肠道TNF-α和IFN-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NF-κBp65亚单位(NF-κBp65)和NF-κB抑制剂-α(IκB-α)、TAB3和MAP3K7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5)3个添加QS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β多样性显示,4组样本有明显聚类趋势,QSL和QSM组远离FM组。6)与FM组相比,QSL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QSM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瘤胃球菌科_UCG-005(Ruminococcaceae_UCG-005)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QS不能促进杂交石斑鱼生长,但可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QS通过增加肠道氧化应激、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激活肠道中NF-κB信号通路,诱导杂交石斑鱼的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5-磺酸钠 杂交石斑鱼 核因子-ΚB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二氨基-5-醛基嘧啶与间苯二甲酸为共配位的金属镉(Ⅱ)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晓蕊 杨翰文 +2 位作者 樊娇娇 苏育菲 赵红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1,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基于4,6-二氨基-5-醛基嘧啶(dcp)和间苯二甲酸(H2ip)的镉(Ⅱ)配合物{[Cd(dcp)(ip)(H2O)2]·H2O}n,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结晶于三斜的Pī...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基于4,6-二氨基-5-醛基嘧啶(dcp)和间苯二甲酸(H2ip)的镉(Ⅱ)配合物{[Cd(dcp)(ip)(H2O)2]·H2O}n,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结晶于三斜的Pī空间群,a=0. 674 59(7)nm,b=1.007 41(11)nm,c=1.189 01(12)nm,β=100.923(2),V=0.790 73(14)nm3,Z=2.相邻的镉(Ⅱ)中心通过2个间苯二甲酸二价阴离子采取μ3-桥联模式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通过8种分子间氢键,配合物从一维链状结构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6-二氨基-5-醛基嘧啶 间苯二甲酸 配合物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间苯二甲酸敏化LaF_3∶Tb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细胞成像
20
作者 张永芳 于永丽 +2 位作者 张宁 王猛 徐淑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15-2322,共8页
以稀土硝酸盐、NH4F、5-氨基间苯二甲酸(AIPA)和柠檬酸为反应原料,水热法一锅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AIPA敏化LaF3∶Tb(AIPA-LaF3∶Tb)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粒子为六方晶系的LaF3... 以稀土硝酸盐、NH4F、5-氨基间苯二甲酸(AIPA)和柠檬酸为反应原料,水热法一锅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AIPA敏化LaF3∶Tb(AIPA-LaF3∶Tb)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粒子为六方晶系的LaF3晶体,粒径为8 nm左右,粒子表面包覆了AIPA。测试了合成粒子的发光性能,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8和547 nm,粒子中存在着AIPA向Tb3+的能量传递。和LaF3∶Ce,Tb粒子相比,AIPA-LaF3∶Tb粒子的激发波长红移了94 nm,发光强度增大。在合成的基础上,对AIPA-LaF3∶Tb粒子进行了氨基化修饰,然后将氨基化粒子和兔抗人CEA抗体偶联,最后用偶联了抗体的AIPA-LaF3∶Tb粒子对HeLa细胞进行免疫标记与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3∶Tb 5-氨基间苯二甲酸 发光纳米粒子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