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电流接地保护跳闸给故障检测与保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萃萃 薛永端 +1 位作者 王超 徐丙垠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2年第3期213-220,共8页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由“带故障运行”到“快速就近隔离”处理原则的转变,一方面,使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问题受到足够的重视,为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也对接地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由“带故障运行”到“快速就近隔离”处理原则的转变,一方面,使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问题受到足够的重视,为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也对接地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领域中,针对已有故障检测算法的适用性不广、高阻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可靠性不高、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划分不明晰与保护设计高难度,以及故障与系统扰动的区分复杂等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明确了在现有保护方案的基础上直接投入跳闸功能的风险。分析及电网实际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小电流接地故障原有保护算法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配合保护跳闸实现高可靠性的故障快速就近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接地处理原则 故障检测 高阻接地故障 间歇性接地故障 保护跳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故障熄弧后电气量对暂态选线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乔东伟 宫德锋 +3 位作者 谢松伟 薛永端 孙庆森 亓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部分选线装置使用故障全过程电气量。对间歇性接地故障而言,故障全过程电气量包括熄弧后暂态信息,而熄弧后与燃弧期间暂态特征的差异及对暂态选线方法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根据覆盖故障全过程的小电流...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部分选线装置使用故障全过程电气量。对间歇性接地故障而言,故障全过程电气量包括熄弧后暂态信息,而熄弧后与燃弧期间暂态特征的差异及对暂态选线方法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根据覆盖故障全过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分析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后母线零序电压、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特征,以及熄弧后暂态量对暂态选线方法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接地系统熄弧后暂态电气量主谐振频率小于10 Hz,谐振接地系统熄弧后暂态电气量主谐振频率略高于工频;熄弧后暂态电气量极可能使暂态幅值比较法误选为健全线路,同时使极性比较法、功率方向法误报为母线接地故障。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间歇性接地故障 熄弧 选线方法 电气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P-EMTP的电弧接地故障的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倩 谭王景 +2 位作者 叶赞 段建东 崔帅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配网频发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建立能够正确反映其特征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运用弧隙能量平衡理论在ATP-EMTP上建立接地电弧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电弧模型中主要参数对电弧特性的影响规律,达到了反映电弧故障物理特性的目的;最后,将... 对配网频发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建立能够正确反映其特征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运用弧隙能量平衡理论在ATP-EMTP上建立接地电弧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电弧模型中主要参数对电弧特性的影响规律,达到了反映电弧故障物理特性的目的;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某10 k V配网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其过电压倍数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弧模型 电弧仿真 间歇电弧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