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光伟 韩晓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mol/L 心前区不适 健康体检 糖尿病史 心电图示 正常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轶维 赵文婥 +6 位作者 王顺民 杜欣为 吉炜 朱荻绮 陈丽君 张志芳 李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9±2.33岁(3岁2个月~10岁5个月),男性11例、女性7例,随访时间中位数5年(3个月~10年)。14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中4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CLBBB即恢复,随访3~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异常;8例随访5~10年,无不适,心电图无变化,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房利钠肽均无异常,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2例接受封堵器取出及VSD修补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余无异常,另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随访1年QRS波时限较术前缩短,心功能无异常,LVDD增大。4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3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术,1例行左室起搏,术后QRS波均<150 ms;1例行CRT术后3天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另3例随访1~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CLBBB患儿,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若无效,可选择手术取出封堵器,但有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若合并心力衰竭,CRT或左室起搏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介入术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心功能不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卢竞前 杨锋 +2 位作者 张洲 陈敏 李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6-98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因突发胸痛13h入院,入院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不缓解,伴湿汗和频死感,无放射,恶心无呕吐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体检:体温36.5℃,心率67/min,呼吸21/m...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因突发胸痛13h入院,入院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不缓解,伴湿汗和频死感,无放射,恶心无呕吐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体检:体温36.5℃,心率67/min,呼吸21/min,血压140/8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焦躁,唇无紫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7/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下壁心肌梗死 介入术 急诊 冠心病家族史 临床资料 突发胸痛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安石 徐诚实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冠心病患者 麻醉管理 冠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LBBB 器质心脏病 严重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秀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9例CLBBB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查,其中AMI患者19例,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广泛性前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9例CLBBB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查,其中AMI患者19例,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V1~3呈rS型导联,V6导联的QRS波群呈顶端粗钝且宽阔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STV5、V6、I、aVL导联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7例下壁心肌梗死,其中5例Ⅱ、Ⅲ、aVF导联均为QS型,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T波呈直立;10例前间壁心肌梗死,其中9例的V1、V2、V3导联呈QS型,8例V1、V2、V3导联ST段的单向弓背呈0.4-0.8mV的抬高,T波呈直立,且无法轻易识别J点,4例ST段的抬高情况与T波呈"R"型。结论:在心电图的检测当中,QRS主波以及Q波向下时,ST段的单向弓背呈0.3-0.8mV的抬高,或QRS主波为向上时,ST段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这对AMI间合CLBBB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域心电图分析
6
作者 张镇中 张成勋 +1 位作者 王永权 龚传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08-109,共2页
频域心电图(FCG)分析是一种无创心脏检测新技术。以生物控制论的概念,通过计算机进行心电信号的快速付立叶变换,把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中。
关键词 频域心电图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型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心电图报告
7
作者 方炳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78-278,共1页
分支型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较为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49岁。1972年确诊为左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76年,左侧眼底动脉颞下枝内侧有陈旧性出血的吸收痕迹。同年2月28日心电图(附图)示:P顺序出现、外形及PR间期正常。QRS波群有二种... 分支型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较为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49岁。1972年确诊为左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76年,左侧眼底动脉颞下枝内侧有陈旧性出血的吸收痕迹。同年2月28日心电图(附图)示:P顺序出现、外形及PR间期正常。QRS波群有二种:①宽0.10s,S_Ⅲ】S_Ⅱ,平均电轴-48°,符合左前分支阻滞(LAH);②宽0.12s,S_Ⅲ】S_Ⅱ,平均电轴-76°,符合左束支阻滞伴电轴显著左偏(L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报告 电轴 前分支阻滞 波群 陈旧出血 侧眼 完全性 传导延缓 束支 群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avL导联q波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诗梦 张恒莉 +2 位作者 崔畅 顾凯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中avL导联q波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门控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中avL导联q波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门控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SPECT-MPI)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所诊断的器质性心脏病(organic heart disease,O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 882例标准12导联心电图诊断的CLBBB患者并收集其SPECT-MPI、CAG及CCTA的信息。测量心电图中avL导联QRS时限及振幅、q波时限及振幅,分析q波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入选了157例患者,证实伴有OHD的患者122例(77.8%),其中avL导联出现q波者56例(45.9%)。avL导联q波出现预测OHD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7.1%和98.2%。与avL导联q波缺失且伴有OHD的CLBBB患者相比,avL导联出现q波的患者SPECT-MPI所测得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舒张末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显著升高(P均<0.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下降(P<0.001)。散点图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LBBB患者avL导联q波的时限、振幅和面积与SPECT-MPI所测得的左心室ESV、EDV和LVEF无线性相关性。结论:CLBBB患者avL导联出现q波与严重的左心室病变有关,但q波的时限、振幅及面积与左心室病变严重度无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Q波 AVL导联 器质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诊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
9
作者 袁素琴 王秋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6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主因阵发性胸痛,胸闷伴憋气2年,加重3h,于2010年10月16日入院。体检血压112/81mmHg(1mm Hg=0.133kPa),听诊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率90/min,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7s...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主因阵发性胸痛,胸闷伴憋气2年,加重3h,于2010年10月16日入院。体检血压112/81mmHg(1mm Hg=0.133kPa),听诊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率90/min,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7s,Ⅱ、aVF呈rS型.Ⅲ呈QS型,V1呈Q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壁心肌梗死 诊治 QRS波群 临床资料 心律 Q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选择心室永久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敏全 周军 +3 位作者 朱燕 王瑾 戎鑫 张小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针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在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最佳起搏部位的疗效。方法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功能未见异常或心功... 目的针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在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最佳起搏部位的疗效。方法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功能未见异常或心功能Ⅰ级,均安置DDD型双腔永久起搏器。每例患者都分别在右室4个部位起搏,观察起搏QRS时限,以起搏时限最小部位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并随访观察心功能、胸部X线片、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8例患者均以右室近后间隔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此部位的起搏QRS时限均小于术前自身QRS时限(P<0.05),也均小于右室其他部位起搏时QRS时限,永久起搏部位测试参数均符合正常标准。术后随访6~36个月,8例患者的心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提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伴有RBBB,需安置永久心室起搏治疗时,流入道与流出道结合部(近后间隔),是生理化程度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 心室 近后间隔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永久起搏器 起搏部位 心室 临床研究 缓慢心律失常 QRS时限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主干闭塞并双束支传导阻滞伴间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11
作者 罗晓亮 张峻 +3 位作者 吴元 乔树宾 杨跃进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313,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活动时胸痛8年,加重30天,再发4h于2011—06-20急诊入我院。患者8年前始出现活动时胸痛,位于心前区,巴掌大小,向后背部放射,休息2~3rain可缓解,未系统诊治。30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部持续疼痛,伴微...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活动时胸痛8年,加重30天,再发4h于2011—06-20急诊入我院。患者8年前始出现活动时胸痛,位于心前区,巴掌大小,向后背部放射,休息2~3rain可缓解,未系统诊治。30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部持续疼痛,伴微汗,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消心痛、倍他乐克、舒降之等,未予溶栓治疗)。出院后仍有胸痛间断发作,4h前再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恶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 主干闭塞 间歇 持续胸痛 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一例
12
作者 黎雪玲 陈进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间期0.80-0.84s,频率70-74次/分,出现三...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间期0.80-0.84s,频率70-74次/分,出现三组心动过速,第一组提前出现室速,节律基本整齐,频率140次/分,终止未见长间歇,窦性P波与前一心搏T波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阵室心动过速 间歇 传导阻滞 完全性 多支血管病变 P波 临床资料 造影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心电图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系器质性抑或单纯性鉴别价值的探讨
13
作者 陈范元 顾琴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6年第1期50-51,共2页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心电图的一种常见表现,它既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又可存在于一些单纯RBBB而无其他心血管病者之中。鉴别RBBB是器质性抑或单纯性,对于及早发现心脏疾患有积极意义。我院于1993年6月~1994年11月采用频...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心电图的一种常见表现,它既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又可存在于一些单纯RBBB而无其他心血管病者之中。鉴别RBBB是器质性抑或单纯性,对于及早发现心脏疾患有积极意义。我院于1993年6月~1994年11月采用频谱心电图(FCG)对RBBB者进行检查观察,探讨FCG对鉴别RBBB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BB 器质 单纯 频谱心电图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鉴别价值 常见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性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1例
14
作者 张学志 张春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0,F002,共2页
关键词 间歇束支传导阻滞 呼吸 间歇束支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图形 甲状腺不肿大 QRS波形 心电图诊断 临床资料 既往健康 心脏B超 心律 深吸气 3TC 无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慧慧 孙奇 +1 位作者 戴研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7-907,共1页
患者男性,2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10余天于2014—01—23入我院。否认有头晕、黑矇、胸痛症状。入院前12天心悸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图1)示:心动过速伴完全性有束支传导阻滞及电轴左偏;外院静脉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后... 患者男性,2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10余天于2014—01—23入我院。否认有头晕、黑矇、胸痛症状。入院前12天心悸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图1)示:心动过速伴完全性有束支传导阻滞及电轴左偏;外院静脉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后心率逐渐减慢,转为窦性心律。入院当天,心电图(图2A)示:窦性心律可见T波改变(Ⅰ、Ⅱ、Ⅲ、aVF、V3-6导联倒置,倒置幅度最高达1.6mV);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33mm,左心室内径51mm,左心室射血分数63%,少量心包积液。人院诊断:考虑为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特发心动过速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室射血分数 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 阵发心悸 心房内径 心室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的韦金斯基现象1例
16
作者 周立君 刘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494-2494,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韦金斯基现象 期前收缩 QRS波形态 QRS波群 QRS时限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室内径 V1导联 心电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传导阻滞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佳君 唐小军 +3 位作者 乔帆 陆方林 徐志云 李白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2-90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进行TAVR术,评估TAV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TAVR术中和术后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恢复情况。根据出院时是否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将患者分为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情况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结果共入组16例患者,心律正常组12例、传导阻滞组4例。TAVR术后脑钠肽[(1 114.87±802.32)pg/mL vs(530.39±276.26)pg/mL,P=0.026]、主动脉瓣跨瓣压差[(83.06±37.76)mmHg vs(24.14±9.73)mmHg,P<0.001;1 mmHg=0.133 kPa]和主动脉瓣最大跨瓣流速[(466.00±82.30)cm/s vs(249.30±43.98)cm/s,P<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41±0.83)cm vs(4.93±0.52)cm,P=0.010]。术后无或仅有微量至少量主动脉瓣反流,2例有肾功能不全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其中1例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共有4例(25.00%)患者出现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其中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期间恢复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为室内传导阻滞,住院期间发展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另2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这4例患者出院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未恢复。无住院期间需要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患者术后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国产介入瓣膜的TAVR术能有效降低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且并发症少,术后可能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阻滞,但此类传导阻滞在术后短期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器置入术 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7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利杰 祝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5,共1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3月-2010年7月间收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3例,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18-23岁,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甲亢及精神因素。其中束支传导阻滞13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3月-2010年7月间收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3例,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18-23岁,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甲亢及精神因素。其中束支传导阻滞13例,1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21例;心电广泛性ST—T改变17例。有11例既往患该病,其中7例已反复发病数次,且治疗效果不佳,医生接诊后行X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心肌炎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分析 专题研讨会 肌钙蛋白Ⅰ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复律除颤器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振国 林文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3-813,共1页
男,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室后壁、侧壁中下段及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呈网格状分布。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0.21。心电图:窦性心... 男,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室后壁、侧壁中下段及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呈网格状分布。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0.21。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16 s。动态心电图:多源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核素心血池显像:①左室扩大,整体收缩功能重度受损,舒张功能中度受损;②右心室形态大小及整体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③左右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均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 复律除颤器 静脉植入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非持续心动过速 室心尖部 整体收缩功能 多源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起搏器治疗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2年随访观察
20
作者 马东星 刘惠亮 +2 位作者 罗建平 刘英 郭继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28-,共1页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期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月本院收治的 2例患者。例 1患者男性 ,6 7岁 ,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 ,Ⅳ级 (NYHA分级 )...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期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月本院收治的 2例患者。例 1患者男性 ,6 7岁 ,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 ,Ⅳ级 (NYHA分级 )”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室扩大 ,左室内径 72mm ,EF最差时为 2 8% ,二尖瓣轻 中度返流 ,E峰A峰融合。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PR间期 0 .2 0s ,QRS波时限 15 2ms。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例 2患者女性 ,6 5岁 ,诊为扩张性心肌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Ⅳ级(NYHA心功能分级 )。ECG示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 170ms。超声心动图 (UCG)示左室明显扩大 ,左室内径 80mm ,EF 32 % ,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内电生理检查示阵发性房室节折返性心动过速 ,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在局麻下 ,3根导线均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 ,分别置于右心耳、右室心尖部及心室后静脉开口处。左心室起搏采用 2 187导线 ,在植入 2 187导线之前 ,先行冠状静脉窦系统逆行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及心脏静脉系统情况 ,然后将 2 187电极送至心室后静脉开口处 ,起搏左心室。右房、右室采用普通电极导线 ,左心室起搏采用 2 187导线 ,脉冲发生器为专为治疗心力衰竭设计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 NYHA 心功能 导线 QRS 完备 心室起搏 室内径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