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特性及有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英英 袁越锦 +2 位作者 商涛 文怀兴 赵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
为了提高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品质,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采用变异系数法研究了鲜黄芩的最优干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芩的干燥特性,并应用3种常见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及3种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干燥动力学特... 为了提高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品质,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采用变异系数法研究了鲜黄芩的最优干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芩的干燥特性,并应用3种常见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及3种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干燥动力学特征和黄芩苷的降解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芩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方式的综合质量评分最高为90.00分,更适用于黄芩的干燥加工.黄芩的干燥速率随微波功率增大、间歇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热风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Weibull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黄芩在不同干燥条件下水分的变化规律,其R2均大于0.993 4,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370 8×10^(-7)~3.250 6×10^(-7)m^(2)/s,活化能为11.415 5 kJ/mol.黄芩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黄芩苷的降解受到温度、水分、氧气、酶活性以及干燥时间等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为黄芩等中药材的干燥加工提供一种优质高效的干燥方法,为其干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对指导黄芩等中药材实际生产和提高其干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间歇微波热风组合干燥 干燥动力学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品质特性、脂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诗琦 杨尚霖 +1 位作者 王翔宇 陈炼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6,共9页
为改善微波解冻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四种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进行解冻,测定并分析其牦牛肉营养品质及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 为改善微波解冻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四种不同间歇微波解冻方式对牦牛肉进行解冻,测定并分析其牦牛肉营养品质及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s,TBAR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方式1(每加热10 s停止10 s反复循环)解冻的牦牛肉解冻损失较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优于其他解冻方式,牦牛肉的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最小,分别为2612.115 g、1771.18 N和878.63 mJ,剪切力为69.59 N,pH为5.9,此时保鲜效果较好。相比室温解冻,方式1降低了牦牛肉的脂肪氧化程度,解冻的牦牛肉POV、TBARS值较小,分别为9.45 mmol/kg、0.36 mg/kg;SOD活性和TVB-N值与其他几种解冻方式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因此,选择方式1进行解冻,在基础品质上更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解冻所导致牦牛肉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间歇微波解冻 理化特性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薯片多孔介质的间歇微波干燥数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满余 童军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针对红薯薄片内部多孔介质子域和外部热空气自由流动子域,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在不同间歇比(PR=2,PR=3,PR=4,PR=5)条件下构建并求解多相流间歇微波联合对流干燥模型;在热风60℃,风速1.2 m/s的干燥工况下,与红薯薄片热风对... 针对红薯薄片内部多孔介质子域和外部热空气自由流动子域,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在不同间歇比(PR=2,PR=3,PR=4,PR=5)条件下构建并求解多相流间歇微波联合对流干燥模型;在热风60℃,风速1.2 m/s的干燥工况下,与红薯薄片热风对流干燥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间歇微波对流干燥的最优间歇比为3,干燥速率随间歇比的增加而减小。采用PR=3的间歇微波对流干燥薄片与采用热风对流干燥的薄片相比,前者干燥至相同的含水量时内部液态水和水蒸气通量分别高于后者0.37~2.28倍和0.67~1.9倍,核心温度提高了9.3~69.3℃,导致含水量降低到1.8 kg/kg时前者的干燥速率是后者2.63倍,前者的整体干燥时间比后者缩短68.6%。结合薄片NO.4内通量分布表明,水蒸气和液态水通量聚集于距离薄片表面0~0.01 m区间内,选用间歇微波可降低水分传输到外界的路径,实现了干燥优化。研究结果为红薯薄片间歇微波对流干燥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干燥 数值模拟 间歇 多孔介质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过程干燥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彭郁 赵丹丹 +2 位作者 李茉 温馨 倪元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5-93,共9页
对比不同的间歇微波功率与热风耦合干燥及间歇微波干燥对白萝卜干燥特性(水分比、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中心与表面温度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随水分含量的下降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活化能随水分含量的降低先缓慢升高... 对比不同的间歇微波功率与热风耦合干燥及间歇微波干燥对白萝卜干燥特性(水分比、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中心与表面温度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随水分含量的下降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活化能随水分含量的降低先缓慢升高后快速升高,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活化能和水分之间的关系,并且单独进行间歇微波干燥的样品的活化能较高。干燥条件设定为间歇比5 s/20 s,热风温度30℃的样品其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心温度最低,中心温度与物料表面温度相差最少,且干燥产品颜色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活化能 有效扩散系数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微波复合热处理对卤制猪肉保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彬 李大虎 +1 位作者 折弯弯 张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156,共7页
以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水溶性氮(water soluble nitrogen,WSN)、剪切力、硬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间歇微波复合热处理对卤制猪... 以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水溶性氮(water soluble nitrogen,WSN)、剪切力、硬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间歇微波复合热处理对卤制猪肉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微波复合热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卤制猪肉菌落总数、TVB-N含量、pH值上升,提高卤制猪肉贮藏初期WSN含量,并能明显减少卤制猪肉水分流失,更好地维持卤制猪肉原有的剪切力和硬度,有利于卤制猪肉口感的保持,但会使TBA值增大,促进脂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 热处理 卤制猪肉 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间歇微波干燥模拟及介电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光宇 孟境辉 张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79-1786,共8页
微波干燥是一种提高煤泥干燥效率的先进技术,其中间歇式在能耗和超温问题上具有更大的改进潜力。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煤泥的介电性质会显著影响干燥性能,然而当前缺乏介电性质影响煤泥微波干燥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间歇... 微波干燥是一种提高煤泥干燥效率的先进技术,其中间歇式在能耗和超温问题上具有更大的改进潜力。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煤泥的介电性质会显著影响干燥性能,然而当前缺乏介电性质影响煤泥微波干燥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间歇微波干燥的多相多孔介质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介电性质实际是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函数,从机理上着重分析了温度、水分含量相关的介电性质(VP)对煤泥平均温度、水蒸气质量分数、气相压力及液态水饱和度的影响,通过与以往处理成常数的介电性质(CP)相对比,结果发现,CP平均温度明显低于VP,并且温升速率在干燥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而VP的平均温度表现出先急剧升高后维持稳定的趋势。CP水蒸气质量分数和气相压力分布虽然与VP分布趋势相同,但是CP明显低于VP。VP能够模拟出间歇微波干燥期间的“泵送效应”,而CP不能有效显示此现象。因此在煤泥间歇微波干燥中VP比CP更加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间歇微波 干燥 多孔介质 介电性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特性及模型拟合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钊龙 张小叶 +4 位作者 黄纪民 李浩 孙文波 李秉正 黄志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6-162,共7页
为兼顾黄精的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以黄精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波间歇干燥技术对黄精片的干燥效果,以期获得品质较好的黄精干片,为黄精片微波间歇干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微波功率、间歇时间、装载量、切片厚度条件下黄... 为兼顾黄精的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以黄精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波间歇干燥技术对黄精片的干燥效果,以期获得品质较好的黄精干片,为黄精片微波间歇干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微波功率、间歇时间、装载量、切片厚度条件下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黄精片在间歇微波干燥过程中可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微波功率越高、间歇时间越短、装载量越小和切片厚度越薄,干燥速率越大,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全过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0132~6.1603)×10^(-9) m^(2)/s。Page模型最符合黄精片间歇微波干燥(R^(2)=0.987),对于黄精片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片 间歇微波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动力学 模型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花生工艺优化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凌铮铮 任广跃 +4 位作者 段续 李琳琳 马丽苹 董铁有 李新林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3-189,227,共8页
为探究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花生的最佳工艺参数,借助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以花生干燥速率和干燥能效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确定了花生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45℃,微波强度1.25W/g,微波间歇比1.10。该条件下,... 为探究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花生的最佳工艺参数,借助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以花生干燥速率和干燥能效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确定了花生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45℃,微波强度1.25W/g,微波间歇比1.10。该条件下,花生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速率为0.517g/min,能效为0.433 MJ/g,干燥综合评分0.710,模型误差小于5%。基于此工艺参数探究该干燥方式对花生脂肪酶活动度、硬度、颜色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是一种高效的干燥技术,能保证花生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 花生 工艺优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微波处理对变温物流环境下麻辣鸡块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折弯弯 魏亚青 +4 位作者 王亚蒙 何晓梅 张洪翠 靳苗苗 张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对麻辣鸡块模拟变温物流过程(冷藏库贮存-控温包装常温运输-家用或门店商用冰箱贮存),在常温运输结束时(第5天)对麻辣鸡块分别采取不处理、间歇微波处理(微波30 s-间歇降温60 s-再微波30 s)与连续微波处理(微波60 s),探究在物流温度升... 对麻辣鸡块模拟变温物流过程(冷藏库贮存-控温包装常温运输-家用或门店商用冰箱贮存),在常温运输结束时(第5天)对麻辣鸡块分别采取不处理、间歇微波处理(微波30 s-间歇降温60 s-再微波30 s)与连续微波处理(微波60 s),探究在物流温度升高后采用间歇微波处理抑制麻辣鸡块品质劣变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微波处理方式均能有效地避免麻辣鸡块水分散失,有效延缓货架期间鸡块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的上升和菌落总数的增长;间歇微波处理能延长物流期限至第35天,且风味、色泽和组织状态保持更好,保鲜效果最佳,但对脂肪氧化无明显抑制作用;综合来看,间歇微波处理比连续微波处理能更好地控制麻辣鸡块变温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 麻辣鸡块 变温物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挂面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丽丽 张媛媛 +2 位作者 唐雪燕 王娇 张仲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1-247,共7页
以黑麦挂面为对象,采用微波间歇干燥方法,研究不同微波功率、装载量和面条厚度对黑麦挂面干燥特性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对5种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并对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进行品... 以黑麦挂面为对象,采用微波间歇干燥方法,研究不同微波功率、装载量和面条厚度对黑麦挂面干燥特性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对5种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并对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黑麦挂面微波间歇干燥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微波功率越大、装载量越小、挂面厚度越薄,干燥速度越快,干燥用时越短;干燥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18039×10^(-11)~2.96702×10^(-11)m^(2)/s,并随着微波功率和挂面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模型拟合发现,Logarithmic模型是黑麦挂面间歇微波干燥的最佳模型,R2最大,χ^(2)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可有效描述黑麦挂面微波干燥时水分的变化过程;微波干燥黑麦挂面色泽较好,黑红发亮,抗弯曲特性高,熟断条率为0,蒸煮损失率为7.70%,质构特性良好,具有商品价值。该研究为微波技术在挂面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挂面 微波间歇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酒糟微波间歇干燥工艺 被引量:52
11
作者 张黎骅 张文 +1 位作者 吕珍珍 王之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为了优化酒糟干燥工艺,保证酒糟干燥后品质,选择微波间歇干燥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以干燥速率、能耗、品质为目标,利用隶属度的综合评分法对3个目标综合评分。根据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理论,用响应面法探讨了微波功率、糟层厚度、脉冲比对... 为了优化酒糟干燥工艺,保证酒糟干燥后品质,选择微波间歇干燥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以干燥速率、能耗、品质为目标,利用隶属度的综合评分法对3个目标综合评分。根据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理论,用响应面法探讨了微波功率、糟层厚度、脉冲比对酒糟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综合分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脉冲比>糟层厚度>微波功率;酒糟微波间歇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为480W、糟层厚度为2.78cm、脉冲比为6.625,此时得到最大综合分为0.723。为进一步研究酒糟微波干燥设备及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优化 参数提取 响应面法 酒糟 微波间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安可婧 徐玉娟 +4 位作者 魏来 余元善 唐道邦 温靖 林羡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6,共7页
针对龙眼原料受热不均匀和微波干燥速率过快与局部过焦的问题,采用间歇微波与变功率微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龙眼真空微波干燥,从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方面分析龙眼果肉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并建立薄层拟合模... 针对龙眼原料受热不均匀和微波干燥速率过快与局部过焦的问题,采用间歇微波与变功率微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龙眼真空微波干燥,从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方面分析龙眼果肉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并建立薄层拟合模型;以颜色、总酚含量、复水性为考察指标,建立功率密度、真空度、装载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增加、真空度升高以及装载量减少呈上升趋势;7种数学模型中Two-term model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功率密度12 W/g,真空度90kPa,装载量100g为龙眼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干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间歇真空微波干燥 动力学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黎骅 刘波 +1 位作者 刘涛涛 李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为探究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最佳工艺,选取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和间歇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干燥过程平均干燥能耗、质量干燥速率以及干燥后的感官品质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优化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工艺,运用BackWard分析法建立... 为探究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最佳工艺,选取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和间歇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干燥过程平均干燥能耗、质量干燥速率以及干燥后的感官品质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优化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工艺,运用BackWard分析法建立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试验因素对干燥进程有显著影响,其强弱顺序为:加热时间>微波功率>间歇时间。试验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采用响应面寻优法得到银杏果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5 W/g、加热6.5 s、间歇80 s,在此条件下,质量干燥速率为0.157 kg/(h·kg),平均干燥能耗为65.54 kJ/g,感官品质评分为8.5。实验结果对改进干燥设备和银杏果微波干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果 微波间歇干燥 正交回归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间歇干燥对北方粳高粱蛋白质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吉军 曹龙奎 +10 位作者 衣淑娟 王立东 张东杰 刘德志 全志刚 车刚 王娟 赵姝婷 王维浩 魏春红 苏有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60,共9页
为明确微波干燥对高粱蛋白质、淀粉等品质的影响,以粳高粱‘龙杂10号’为原料,在微波干燥机上进行了间歇式干燥实验,并测定了干燥前后高粱蛋白质量分数、淀粉相关特性(淀粉质量分数、微观形貌、官能团、老化性质及糊化特性)等;分析了差... 为明确微波干燥对高粱蛋白质、淀粉等品质的影响,以粳高粱‘龙杂10号’为原料,在微波干燥机上进行了间歇式干燥实验,并测定了干燥前后高粱蛋白质量分数、淀粉相关特性(淀粉质量分数、微观形貌、官能团、老化性质及糊化特性)等;分析了差异蛋白表达、功能分类及代谢路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施的实验条件下,天然高粱经微波干燥后,总蛋白质量分数变化不显著,变化量不超过0.4%;85个变化显著的差异蛋白中有51个表达上调,34个表达下调;差异蛋白质极显著参与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光合生物碳固定、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P<0.01);随单循环微波作用时间延长,总淀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与天然高粱相比,最大增加量分别为2.55%和1.06%;淀粉未产生新的官能团;部分淀粉颗粒形貌产生一定变化;回生值最大增加量达到267 mPa·s,淀粉更易老化;淀粉相变温度变化不明显,糊化焓值下降显著。研究结果将为高粱微波干燥产业化应用及高粱深加工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间歇干燥 蛋白质 淀粉 老化性质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间歇处理对肉鸡翅根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云 李汴生 +4 位作者 周厚源 阮征 郭伟波 林光明 杨焕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9-75,共7页
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η=3.31、4.43、5.59 W/g)和间歇比(PR=1、2、3)对肉鸡翅根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鸡翅根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主要为恒速干燥过程,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受微波处理条件影响显著(P〈0.05)。肉鸡翅... 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η=3.31、4.43、5.59 W/g)和间歇比(PR=1、2、3)对肉鸡翅根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鸡翅根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主要为恒速干燥过程,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受微波处理条件影响显著(P〈0.05)。肉鸡翅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受微波条件影响显著(P〈0.05),η=3.31 W/g、PR=1-3的Deff为2.71-0.84×10-7m2/s,η=4.43 W/g、PR=1-3的Deff为3.51-1.1×10-7m2/s,η=5.59 W/g、PR=1-3的Deff为(4.44-1.35)×10^-7m2/s。对比分析8种干燥经验模型的回归统计结果,确定Page方程为最适干燥模型(平均R2=0.995 8,平均χ2=0.000 3),可准确预测肉鸡翅根微波间歇(PR=1、2、3)干燥过程的含水率。不同微波处理条件的比能耗ES为13.48-17.97 MJ/kg,间歇比对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功率密度(P〈0.05)。微波间歇处理可降低样品纵向收缩率(LSR)、提高外观的完整性;在相同功率密度下,间歇处理所得剪切力值均低于连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翅根 微波间歇处理 干燥特性 干燥模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黎骅 刘波 +1 位作者 刘涛涛 李光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27-131,共5页
利用自制的微波在线检测装置,对银杏果进行微波间歇干燥实验,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以及间歇时间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包括加速、恒速及降速阶段。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的水分比与... 利用自制的微波在线检测装置,对银杏果进行微波间歇干燥实验,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以及间歇时间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包括加速、恒速及降速阶段。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的水分比与干燥时间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age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过程,所得方程能够用于对各阶段的含水率和干燥速率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果 微波间歇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黎骅 武莉峰 +1 位作者 党鑫凯 代建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92,共7页
为深入研究高山野山药的干燥特性,自制微波间歇干燥试验装置,采用四因素四水平(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对鲜切高山野山药片进行微波间歇干燥试验,得出鲜切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的干燥变化规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为深入研究高山野山药的干燥特性,自制微波间歇干燥试验装置,采用四因素四水平(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对鲜切高山野山药片进行微波间歇干燥试验,得出鲜切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的干燥变化规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大致包括加速、恒速和降速阶段;并且加热时间为7s时干燥色泽最好,此时切片厚度对收缩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提高切片厚度有利于保持高山野山药片的干后体积。该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干燥高山野山药乃至相关农产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野山药 微波间歇干燥 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参数对果蔬物料温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虞启辉 丁小航 张乐道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8期1-4,9,共5页
为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微波干燥的电磁波-热传导双向耦合模型,模拟微波干燥果蔬样品的过程。探索微波参数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并采用脉冲微波方式,优化微波加热均匀性。结果表明,... 为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微波干燥的电磁波-热传导双向耦合模型,模拟微波干燥果蔬样品的过程。探索微波参数对微波加热效率的影响,并采用脉冲微波方式,优化微波加热均匀性。结果表明,从X轴和Y轴方向同时入射0.5 kW微波时,物料温升最大,且比单微波温升最快时的加热效率高了9.3%;脉冲微波可将物料温度均匀性提高53.7%。探索微波干燥的均匀性规律,可为改善微波干燥均匀加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干燥 加热均匀性 微波入射方向 间歇微波 果蔬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纪民 吴钊龙 +4 位作者 李浩 陈桂英 林芳 李秉正 黄志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0,共10页
为提高西林火姜干燥效率,研究了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以微波功率密度、间歇时间、铺料密度、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实时测定各条件下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通过对4种常见干燥模型的拟合,优选... 为提高西林火姜干燥效率,研究了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以微波功率密度、间歇时间、铺料密度、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实时测定各条件下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通过对4种常见干燥模型的拟合,优选出适用于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的模型,并对其参数求解,得到可实时指导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的模型。结果表明,西林火姜片在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有加速、恒速和降速三个阶段;微波功率密度越高、间歇时间越短、铺料密度越小和厚度越小,干燥速率越快,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较优微波功率密度0.9 W/g,间歇时间1.0 min,铺料密度0.6 g/cm^(2),切片厚度6 mm。Page模型最符合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R^(2)=0.977),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0.9727~7.7815)×10^(-9)m^(2)/s。建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可以客观有效地反应西林火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可为西林火姜片的微波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火姜 微波间歇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仙草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对仙草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小闲 何思婷 +4 位作者 段振华 刘艳 段伟文 唐美玲 高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11,共9页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为微波功率为403 W,微波间歇时间为60 s,转换点含水率为42%,热风干燥温度为74℃,此条件下仙草多糖提取率为13.60%。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高于热泵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36%)和晾晒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78%),干燥时间仅是后两种干燥方式的1.44%~16.67%,所制作的凝胶样品硬度(516.60±8.54)g、弹性为(0.83±0.01)和回复性(0.33±0.01)均较为适中,凝胶体内聚性(0.48±0.01)稍小,胶粘性(359.68±11.56)g和咀嚼性(285.54±13.21)g较高,凝胶样品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较优。综合比较,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更适合于仙草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多糖提取率 凝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