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反应器内污泥衍生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镉、镍离子 被引量:4
1
作者 翟云波 魏先勋 +2 位作者 曾光明 张德见 楚凯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利用城市污水厂的污泥化学活化法热解产生的吸附剂 ,在间歇反应器内对水溶液中Cd2 +和Ni2 +离子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 .考察了溶液的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及吸附质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Cd2 +,Ni2 +离子吸附达... 利用城市污水厂的污泥化学活化法热解产生的吸附剂 ,在间歇反应器内对水溶液中Cd2 +和Ni2 +离子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 .考察了溶液的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及吸附质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Cd2 +,Ni2 +离子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接触时间为 60min,pH值为 5 5— 6 0 ,溶液的初始浓度为 40mg·l- 1 和 30mg·l- 1 ,吸附剂的投加量不少于 1 0g·l- 1 和 2 0g·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器 污泥 衍生吸附剂 浓度 废水处理技术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反应器内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修国华 王蓉 +1 位作者 刘会洲 李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8-844,共7页
多孔载体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大多数酶在固定化后,由于酶构象改变、分配效应和扩散限制等的影响,反应速率有所下降,其稳定性等亦发生变化。如何测定和定量表征这些性态,对酶催化反应器的设... 多孔载体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大多数酶在固定化后,由于酶构象改变、分配效应和扩散限制等的影响,反应速率有所下降,其稳定性等亦发生变化。如何测定和定量表征这些性态,对酶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间歇反应器 动力学 酶催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动力学法研究间歇反应器中酶促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毅 汪存信 +2 位作者 屈松生 吴元欣 李定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用热动力学法研究了间歇反应器中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并详细讨论了产物竞争性抑制作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微量热法研究了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和精氨酸酶催化水解L-精氨酸的反应,实验验证了本文热动力学法研究间歇反应器中单... 用热动力学法研究了间歇反应器中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并详细讨论了产物竞争性抑制作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微量热法研究了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和精氨酸酶催化水解L-精氨酸的反应,实验验证了本文热动力学法研究间歇反应器中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动力学法 间歇反应器 酶促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实现间歇反应器的建模 被引量:5
4
作者 曹柳林 李晓光 王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8-96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基于此结构建立的混合神经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已知非线性系统的结构信息,使神经网络"灰盒"化,更好地解释和描述系统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网络的建模精...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基于此结构建立的混合神经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已知非线性系统的结构信息,使神经网络"灰盒"化,更好地解释和描述系统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网络的建模精度和模型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这类神经网络的基本特性、拓扑结构和训练方法。报告了一个典型放热液相二级平行间歇反应的建模过程;并针对间歇反应过程测量滞后的情况,与两种不同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作了比较,仿真和比较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 间歇反应器 建模 串联混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逼近式神经网络的间歇反应器优化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柳林 李晓光 王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48-1853,共6页
A complex exothermic batch reactor model was developed by using structure approaching hybrid neural networks(SAHNN).The optimal reactor temperature profiles were obtained via the PSO-SQP algorithm solving maximum prod... A complex exothermic batch reactor model was developed by using structure approaching hybrid neural networks(SAHNN).The optimal reactor temperature profiles were obtained via the PSO-SQP algorithm solving maximum product concentration problem based o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Considering model-plant mismatches and unmeasured disturbances,a novel extended integral square error index(EISE)was proposed,which introduced mismatches of model-plant into the optimal control profile.The approach used a feedback channel for the control and therefore dramatically enhanced the robustness and anti-disturbance performance.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one-step-ahead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SAHNN-based model was described based on Lyapunov theory in detail.The result fully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optimal control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 间歇反应器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变量部分不可测的间歇反应器的智能建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光 江沛 +2 位作者 曹柳林 王晶 孙娅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18-1823,共6页
提出一种智能化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状态变量部分不可测的间歇反应器模型。针对间歇反应是一个非线性、非稳态过程,根据化学反应的非线性分离特性,采用结构逼近式神经网络构建模型的拓扑结构。利用反应的先验知识优化网络结构,赋予... 提出一种智能化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状态变量部分不可测的间歇反应器模型。针对间歇反应是一个非线性、非稳态过程,根据化学反应的非线性分离特性,采用结构逼近式神经网络构建模型的拓扑结构。利用反应的先验知识优化网络结构,赋予网络节点实际的物理意义,并完善网络训练过程,使建模过程灰箱化;通过假想教师-人工免疫训练算法,解决不可测变量影响常规网络训练的问题;通过并行优化假想教师和网络权值,提高建模精度。以实际橡胶硫化促进剂制备的间歇缩合反应过程为实验对象,详细论述了建模和网络训练的过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逼近式神经网络 假想教师 人工免疫 间歇反应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机制的多目标蚁群算法用于间歇反应器的约束动态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贺益君 陈德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32,共7页
含路径和终端约束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是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难度较高。传统蚁群算法仅适于离散问题,今采用混合正态分布描述信息素分布,并设计相应的解构造操作,使之拓宽至连续优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矩阵的非劣排序... 含路径和终端约束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是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难度较高。传统蚁群算法仅适于离散问题,今采用混合正态分布描述信息素分布,并设计相应的解构造操作,使之拓宽至连续优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矩阵的非劣排序,确定解的等级,用以克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借鉴了免疫系统的浓度概念,将其与解的等级结合,共同确定解的适应度,有助于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在更新信息素时将利用外部优解库和种群信息,可加快收敛速度。基于拥挤度距离更新外部优解库可更均匀地逼近Pareto最优解集。由此构建了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多目标蚁群算法(Immune Mechanism based Multi-Objec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IM-MOACA),并用于间歇反应器的动态多目标优化问题,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强的全局优化性能,能以较快的速度逼近真实的Pareto最优前沿,可为用户进行合理的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蚁群算法 免疫机制 PARETO最优集 间歇反应器:动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间歇反应器智能仿真培训系统
8
作者 黄聪明 杨玉梅 陈祥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55-560,共6页
设计了一类结构简单、功能完善的新型智能仿真培训系统,用于间歇反应过程的操作培训.该系统引入专家系统技术,由培训指导专家系统安排、指导学员的练习,在培训中可脱离指导教师的指导,实现了操作培训的智能化,使操作培训大大简化... 设计了一类结构简单、功能完善的新型智能仿真培训系统,用于间歇反应过程的操作培训.该系统引入专家系统技术,由培训指导专家系统安排、指导学员的练习,在培训中可脱离指导教师的指导,实现了操作培训的智能化,使操作培训大大简化、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间歇反应器 仿真培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养殖污泥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中的无机氦动力学
9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4,共1页
探究了在养殖宝石鲈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用生物絮凝技术(BFr)处理悬浮固体(ss)的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中的无机氮动力学。一组采用葡萄糖(SBR—glu)作为有机碳源,另一组则不添加碳源(SBR.con)。结果显示,补充了足够的碳,
关键词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循环水养殖系统 动力学 无机氮 污泥 有机碳源 悬浮固体 絮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佘宗莲 田由芸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厌氧序列间歇反应器与好氧序列间歇反应器相结合的技术,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结果表明,经7.0h厌氧搅拌处理和6.0h好氧曝气处理,进水COD为1180~3061mg/L,出水COD小于300mg/L,COD去除率在7... 采用厌氧序列间歇反应器与好氧序列间歇反应器相结合的技术,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结果表明,经7.0h厌氧搅拌处理和6.0h好氧曝气处理,进水COD为1180~3061mg/L,出水COD小于300mg/L,COD去除率在789%~928%之间,出水COD满足国家生物制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间歇反应器 废水处理 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间歇搅拌釜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维中 李佳 +3 位作者 董凤蕾 胡仰栋 刘兆滨 朱建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3-777,787,共6页
以KOH催化条件下乙二醇乙氧基化为例,建立了工业规模的、同时考虑动力学、气液平衡、气液传质、反应体积变化和惰性气体氮气影响等的半间歇搅拌釜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拟考察了环氧乙烷进料速率对反应器操作的影响,... 以KOH催化条件下乙二醇乙氧基化为例,建立了工业规模的、同时考虑动力学、气液平衡、气液传质、反应体积变化和惰性气体氮气影响等的半间歇搅拌釜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拟考察了环氧乙烷进料速率对反应器操作的影响,得到安全限制下适宜的环氧乙烷进料速率。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反应器中压力、环氧乙烷在气液相中的组成及乙氧基化产物随时间的分布,并同工业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基化 间歇反应器 环氧乙烷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超临界醇萃取脱硫Ⅰ.间歇式反应器实验结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 郭树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9-443,共5页
本文采用100ml间歇式反应器对难脱硫的高变质焦煤进行了超临界醇萃取脱硫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萃取时间、醇/煤比对脱硫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硫煤样的脱除规律,比较了甲醇、乙醇脱硫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本文采用100ml间歇式反应器对难脱硫的高变质焦煤进行了超临界醇萃取脱硫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萃取时间、醇/煤比对脱硫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硫煤样的脱除规律,比较了甲醇、乙醇脱硫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增加,在400℃,50min时发生硫的再吸收而导致脱硫率下降;随醇/煤比增加脱硫率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醇/煤比增大有利于化学键的断裂。从脱除有机硫的角度而言,没有必要先用HNO_3处理煤样;甲醇、乙醇的脱硫效果相差不大,气相产物中CH_4、C_2H_6的含量取决于所使用溶剂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脱硫 间歇反应器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培快繁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杨柳 秦钢 +4 位作者 杨丽涛 吴建明 罗瑞鸿 魏源文 李杨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有利于组培苗的增殖;激素选择与传统方法相似,0.5~1.0 mg/L 6-BA适合甘蔗组织的增殖,4 mg/L NAA有利于根的诱导;浸没间歇频率以浸没1 min间歇3 h处理的增殖和生长表现比较优异,而6 h时则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甘蔗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果蔗组培快繁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柳 秦钢 +5 位作者 杨丽涛 罗瑞鸿 游建华 Ariel D Arencibia 魏源文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614-620,共7页
以果蔗(Badila)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s 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TIBs系统进行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较传统方法高出10倍以上;(2)TIBs系统以第4代... 以果蔗(Badila)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s 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TIBs系统进行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较传统方法高出10倍以上;(2)TIBs系统以第4代继代材料为宜;(3)接种密度在10~15株/L培养基最有利于甘蔗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4)TIBs系统中6-BA浓度为0.5~1.0mg/L时适合于增殖培养,NAA浓度为4mg/L时有利于根的诱导;(5)浸没间歇频率在1min/3h时增殖和生长表现较为优异,1min/6h时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 甘蔗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var.Williams B6)组培快繁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柳 秦钢 +6 位作者 粟靖 杨丽涛 罗瑞鸿 李小泉 林贵美 邹瑜 李杨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以香蕉(MusaAAACavendishvar.WilliamsB6)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开展了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TIBS系统可使香蕉组织培养一代增殖14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2)含2.0mg·L-... 以香蕉(MusaAAACavendishvar.WilliamsB6)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开展了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TIBS系统可使香蕉组织培养一代增殖14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2)含2.0mg·L-16-BA的TIBS系统适合于增殖培养;(3)TIBS系统中,以第7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在每株100mL培养基最有利于香蕉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4)TIBS系统中浸没间歇频率在4min/3h时增殖和生长表现比较优异,而4min/6h时则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伟清 何芳练 +6 位作者 江文 高美萍 杨柳 李小泉 蒋慧萍 黄诗宇 韦绍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芋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反应器亚硝化颗粒污泥培养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欣 邓风 +1 位作者 张雯 梅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间歇式反应器(SBR)中经20d驯化后,普通消化污泥具有亚硝化功能.然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温度21℃,pH7.5~8.5,溶解氧(DO)质量浓度0.5—1.0mg/L,25d后完成厌氧颗粒污泥向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转变.好氧亚... 在间歇式反应器(SBR)中经20d驯化后,普通消化污泥具有亚硝化功能.然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温度21℃,pH7.5~8.5,溶解氧(DO)质量浓度0.5—1.0mg/L,25d后完成厌氧颗粒污泥向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转变.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一个反应周期内氨氮(NH4^+-N)去除率达到91.4%,总氮(TN)去除率达到70.6%,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比(P(NO2^--N)/p(NO3^--N))〉0.70,反应器实现了同步亚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反硝化 颗粒污泥 间歇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慈姑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美萍 林志城 +4 位作者 张驰 江文 何芳练 杨柳 韦绍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4-2708,共5页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玉华 琚冉 +3 位作者 傅金祥 由昆 周伟伟 李敬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通过降低膜负荷缓解膜污染,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并测量原水、生物反应器出水、膜分离出水的COD、NH3-N、NO... 目的通过降低膜负荷缓解膜污染,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方法采用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并测量原水、生物反应器出水、膜分离出水的COD、NH3-N、NO2--N、NO3--N、TN、TMP,考察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物、脱氮效果及膜污染速率.结果试验表明,系统处理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7.9%,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3.8%,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82.5%,并且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相比膜污染速率大大降低.结论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和含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生物反应器中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进行彻底,膜污染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间歇运行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膜污染速率 硝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文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响较大 ,当进水 CODcr为 110 0~ 3 0 0 0 mg/ L ,反应时间 2 4h,去除率可达 75 %以上。ASBR处理屠宰废水的适宜条件是 :采用间歇搅拌 SV30 =3 5 %~ 46% ,温度 2 5~ 3 5℃ ,反应时间 2 4h,污泥负荷 0 .2~ 0 .5 kg/ (kg ML 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间歇反应器 屠宰废水 ASBR 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