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低氧训练对抗氧化酶系统及其适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丽英 翁锡全 +2 位作者 林文弢 潘海燕 黄利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抗氧化酶系统及其适应能力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常氧安静组(NC)和常氧训练组(NT);急性低氧安静组(AHC)、急性低氧运动组(AHE)和急性低氧训练组(AHT)...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抗氧化酶系统及其适应能力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常氧安静组(NC)和常氧训练组(NT);急性低氧安静组(AHC)、急性低氧运动组(AHE)和急性低氧训练组(AHT);间歇低氧安静组(IHC)和间歇低氧训练组(IHT),分别测定大鼠心肌、肝脏和骨骼肌组织细胞液和线粒体的SOD、GSH-Px和CAT的活性。结果:急性低氧运动应激后,大鼠SOD、GSH-Px和CAT活性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心肌和骨骼肌细胞浆的CuZnSOD活性显著性上升;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MnSOD显著性上升;肝脏和骨骼肌细胞液和线粒体GSH-Px显著性上升。经过四周的间歇低氧训练后SOD、GSH-Px和CAT活性不同程度提高,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MnSOD、心肌和肝脏线粒体GSH-Px活性显著性升高。结论:低氧运动能使抗氧化酶活性上升,其中急性低氧运动酶活升高的现象是机体代偿性变化,是机体自我保护的表现;而间歇低氧训练酶活升高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SOD GSH-PX CAT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丽英 许豪文 +1 位作者 林文弢 翁锡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为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EPOmRNA水平。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应激后大鼠肾脏EPO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急性低氧运动组升高极显... 为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EPOmRNA水平。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应激后大鼠肾脏EPO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急性低氧运动组升高极显著(P<0.01);海拔3000 m间歇低氧训练组EPO 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认为海拔3000 m的间歇低氧训练能稳定EPO mRNA表达的上调。提示3000 m的海拔高度可能是较适宜间歇低氧训练的海拔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肾脏 EPO 基因表达 急性低氧运动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旭东 周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及游泳运动的影响下,SD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两种异构型表达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心肌功能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歇低氧+... 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及游泳运动的影响下,SD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两种异构型表达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心肌功能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歇低氧+游泳训练组,经过4周的训练,采用SDS-PAGE法观察SD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表达的变化。结果:间歇低氧及游泳训练可引起α-MHC表达不同程度的上调,同时β-MHC表达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在间歇低氧及运动性机械刺激作用的过程中,心肌细胞通过上调α-MHC和下调β-MHC的表达,来适应环境氧分压降低的变化和运动刺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肌球蛋白重链 心肌 游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福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8,51,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在低氧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急性低氧...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在低氧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急性低氧可造成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经过4wk的慢性间歇低氧运动训练后再进行急性低氧应激,心肌的损伤减轻。结论:急性运动后进入急性低氧应激,导致心肌损伤加重,是由于运动缺氧损伤和低氧损伤双重作用的结果,而4wk的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可减轻低氧环境对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大鼠 心肌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异构型α-MHC、β-MHC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旭东 周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611,共5页
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训练及游泳训练的影响下,SD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两种异构型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心肌功能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 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训练及游泳训练的影响下,SD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MHC两种异构型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心肌功能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歇低氧+游泳训练组,经过4周的训练,采用RT-PCR法观察SD大鼠心肌细胞α-MHC、β-MHC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间歇低氧及游泳训练可引起α-MHC mRNA表达不同程度的上调,同时β-MHC mRNA表达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在间歇低氧及运动性机械刺激的过程中,心肌细胞通过对肌球蛋白两种异构型表达的调控,来适应环境氧分压降低的变化,间歇低氧及运动引发的调控路径似乎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肌球蛋白重链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旭东 周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7,346,共4页
目的观察间歇低氧训练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64只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间歇低氧训练组(I组)、游泳训练组(S组)和间歇低氧+游泳训练(IS)组,分别进行4周的间歇低氧训练(I组)、游泳训练(S组)及... 目的观察间歇低氧训练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64只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间歇低氧训练组(I组)、游泳训练组(S组)和间歇低氧+游泳训练(IS)组,分别进行4周的间歇低氧训练(I组)、游泳训练(S组)及间歇低氧+游泳训练(IS组),观察S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3种干预方式对SD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间歇低氧训练+游泳训练组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提示间歇低氧训练通过促进红细胞数量、改善机体有氧能力的同时,血流阻力也随之增加,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血液流变学 游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间歇低氧训练贝叶斯优化决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婧 史大威 +2 位作者 蔡德恒 王军政 朱玲玲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7-1678,共12页
青藏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进入高原的群体数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高原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IHT)是急进高原前常使用的预习服方法,一般针对不同个体均设置固定的开环策略,存在方案制定... 青藏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进入高原的群体数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高原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IHT)是急进高原前常使用的预习服方法,一般针对不同个体均设置固定的开环策略,存在方案制定无标准、系统化的理论指导缺乏、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设计了一种小样本数据驱动的IHT策略贝叶斯闭环学习优化框架,建立自回归结构的高斯过程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SpO2)预测模型,并考虑高低风险事件对训练的影响,设计与氧浓度变化方向和速率相关的风险不对称代价函数,提出具有安全约束的贝叶斯优化方法,实现IHT最优供氧浓度的优化决策.考虑到现有仿真器无法反映个体动态变化过程,依据“最优速率理论”设计了合理的模型自适应变化律.所提出闭环干预方法通过该仿真器进行了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说明该学习框架能够指导个体提升高原适应能力,减轻其在预习服阶段的非适应性不良反应,为个性化IHT提供精准调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控制 高斯过程 贝叶斯优化 风险不对称代价函数 高原适应能力提升 间歇低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雷志平 王伟 +3 位作者 王煜 姜涛 叶鸣 王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SD大鼠进行 4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后 ,电镜下观察其急性运动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 :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 ,可对心肌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产生一定影响 ,并通过线粒体体积密度... 对SD大鼠进行 4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后 ,电镜下观察其急性运动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 :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 ,可对心肌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产生一定影响 ,并通过线粒体体积密度的增高和线粒体内膜及嵴的表面密度的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急性运动 大鼠 心肌 超微结构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小慧 胡扬 +2 位作者 王卉 郑慧芳 张一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方法:运用RevMan 4.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组和对照组间指标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评价。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所有研究均未发现... 目的:综合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方法:运用RevMan 4.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组和对照组间指标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评价。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所有研究均未发现执行分配隐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HT的干预对运动员EPO、HB和3 000 m跑成绩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IHT作为一个短期(4周内)训练方式,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作用尚值得质疑,在运动训练中需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运动员 有氧耐力 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叶鸣 李俊平 +2 位作者 王智强 王煜 姜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04,共5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但是间歇性低氧训练实践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设对照组,真正运用到优秀运动员并设有对照组的研究并不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间歇低氧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宏 刘宝 +1 位作者 刘桦玮 王荣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3,共7页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的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低氧训练和提高训练质量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运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多水平Meta回归结果显示...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的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低氧训练和提高训练质量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运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多水平Meta回归结果显示,发表年份、性别、Jadad得分、训练时间4因素的P值均大于0.05;而氧浓度、干预周期、训练频率3因素的P值均小于0.05。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在最大摄氧量方面,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高受氧浓度、干预周期及训练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运动员 有氧能力 干预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叶鸣 雷志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498,512,共5页
关键词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间歇低氧训练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涛 叶鸣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游泳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简述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小龙 蒋明朗 雷志平 《体育学刊》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美等国新兴起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是在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已开始应用于运动实践 ,被看作是替代高原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从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起源、组织形式、生理学基础等各方面系统地加以...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美等国新兴起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是在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已开始应用于运动实践 ,被看作是替代高原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从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起源、组织形式、生理学基础等各方面系统地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高原训练 运动实践 训练方法 生理学基础 有效方法 理论基础 兴起 替代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耕春 蒋明朗 黄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 ,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 ,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 ,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 ,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鼠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酸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存在差异 ,接受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脑 MDA含量低于非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 ,而 SOD含量却较高。对 15名女大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受试者除两人在两项心理测试中没有进步外 ,心理测试的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改善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提高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建议 :将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训练的辅助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神经系统 运动医学 间歇低氧训练 心理实验 丙二醛酸 心理反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与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代毅 柯遵渝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提示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活性增高是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心肌 骨骼肌 有氧代谢酶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茂叶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笔者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对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和有氧代谢酶类等方面影响的文献综述 ,说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为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有氧代谢能力 参考资料 运动训练 有氧代谢酶 科学化 思路 机体 影响 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秦宇飞 张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大负荷训练 睡眠质量 男子赛艇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志平 叶鸣 +1 位作者 蒋明朗 王茂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7,106,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提高气体代谢效率 ,促进运动能力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训练 气体代谢 心率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鸣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血常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本实验所采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虽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可显著提高红细胞2,3-DP...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血常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本实验所采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虽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可显著提高红细胞2,3-DPG的水平,表明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可增加血液向组织释放氧气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间歇低氧训练 老鼠 有氧代谢能力 红细胞2 3-二磷酸甘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