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 |
茹晓
李青
房孝生
李英
王欣
张凌岩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诊断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 |
杨慧
范磊
仇海荣
王蓉
张建富
吴雨洁
李建勇
刘澎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1 |
0 |
|
3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易位 |
孙婉玲
武永吉
李辉
汪玄
庄俊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羊水间期细胞非整倍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夏革清
张丽萍
谢宝国
吴超英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 |
钱思轩
李建勇
张闰
洪鸣
仇海荣
李丽
徐卫
盛瑞兰
吴汉新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6 |
6
|
|
6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绘制基因图谱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杨国华
英加
李滨
刘建中
李振声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14
|
|
7
|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0例羊水标本产前诊断的研究 |
汪广杰
张晓莉
罗阳
陈庆海
府伟灵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和常规染色体分析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比较 |
王蓉
缪扣荣
仇海荣
钱思轩
洪鸣
乔纯
张建富
范磊
吴汉新
陆化
仇红霞
陈丽娟
张苏江
徐卫
刘澎
李建勇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1 |
5
|
|
9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染色体异常及临床分析 |
李文君
郭力
侯明
孙建芝
邵琳琳
王淑康
马道新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0 |
5
|
|
10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胡广超
陈丽颖
王艳玲
耿娟
付彦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1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白血病的初步研究 |
刘晓力
杜庆锋
宋兰林
张嵩
李荣
林榕
刘启发
周淑芸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2
|
细胞涂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孙婉玲
刘聪艳
李辉
贺景娟
孙雪静
徐娟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0 |
1
|
|
13
|
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克氏综合征 |
刘永章
吴雪昌
金龙金
董杰影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4
|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 |
左剑恶
杨洋
沈平
顾夏声
|
《中国沼气》
|
2004 |
13
|
|
15
|
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比较 |
王静
丁晨晖
徐艳文
曾艳红
李荣
周灿权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6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
陈瑞廷
杨锦建
贾占奎
胡宝利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易位derins(17;15)患者的联合G显带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
王彤
邱镜滢
余纯福
马晓兰
贾晓鹏
王艳平
刘红星
林跃辉
童春容
陆道培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9 |
1
|
|
18
|
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影响因素探究 |
吴冬梅
薛正楷
周荣清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9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早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闫伟
康雯婷
陈山
刘跃新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14 |
2
|
|
20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q^- 染色体异常 |
申咏梅
薛永权
李建勇
潘金兰
吴亚芳
陈苏宁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