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患者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电军 尹邦良 +3 位作者 刘建新 章庆春 洪朝 金龙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n=18)体外循环期间每5分钟间断肺通气一次;对照组(n=18)体外循环期间不通气。所有病人术后2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 目的:研究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n=18)体外循环期间每5分钟间断肺通气一次;对照组(n=18)体外循环期间不通气。所有病人术后2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IL-1,IL-6,TNF-α,LDH含量及术前、体外循环后1,4及8h肺功能指标(PaO2/FiO2)。结果:处理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IL-1,IL-6,TNF-α,LDH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PaO2/FiO2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体外循环后1,4及8h PaO2/FiO2较同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间断肺通气可能通过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降低肺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及内皮细胞损伤等环节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间断肺通气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和间断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
2
作者 任王胜 吴延虎 +3 位作者 王晓伟 刘翔 梁永年 朱锦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灌注4℃含氧冷血和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符合条件的心脏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肺保护组(n=15):CPB期间经肺动脉间断灌注4℃含氧冷血,并在灌注期... 目的:探讨肺动脉灌注4℃含氧冷血和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符合条件的心脏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肺保护组(n=15):CPB期间经肺动脉间断灌注4℃含氧冷血,并在灌注期间给予间断肺通气;对照组(n=15):常规行心脏手术。记录呼吸机支持时间;分别在CPB前和CPB结束及结束后1、6 h测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气道阻力(Raw)和肺静态顺应性(Cstat)。结果:术后肺保护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肺保护组CPB结束后1、6 h OI、Cst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RI、Raw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肺动脉含氧冷血间断灌注及间断肺通气对CPB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保护 动脉灌注 间断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