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石艳 余赛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历程,发现政策图景历经“重塑公平取向”“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质’‘量’并重”三个时期,变迁过程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间断相交替的特征。在政策演进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历程,发现政策图景历经“重塑公平取向”“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质’‘量’并重”三个时期,变迁过程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间断相交替的特征。在政策演进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重大焦点事件推动、决策理念转变作为变迁动因驱动政策打破垄断而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政策。政策图景与政策场域的互动形成政策变迁的两种机制,负反馈机制实现政策渐进均衡,正反馈机制促使政策间断革新。未来我国还需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政策图景达成公共善与个体善的结合,政策理念实现多元叠加,政策场域确保开放包容与主体协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治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变迁的政治过程——一个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俊清 李泽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2,F0002,共8页
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基于边疆治理视角分析1952-2021年间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变迁呈现阶梯式的发展趋向,在政策图景和政策场域的转化下,分别经历了“信息传递”的基础打造、“鼓励... 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基于边疆治理视角分析1952-2021年间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变迁呈现阶梯式的发展趋向,在政策图景和政策场域的转化下,分别经历了“信息传递”的基础打造、“鼓励发展”的自我提升、“文化惠民”的中央扶持、“服务标准”的“硬”约束等多个阶段的议题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注意力分配、文化堕距规避、民族自治情景共同构成了推动政策变迁的驱动因素,但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众确立更为立体的家国观念,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构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均衡理论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变迁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阈下的医疗暴力治理政策变迁审视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锐 冯磊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和焦点事件的触发下,中国医疗暴力的治理政策变迁呈现出间断均衡演进的特征,并逐渐从决策者主导型间断到参与式间断,从单一决策场域到协同决策场域,从过度保护单方利益到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未来,欲实现公...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和焦点事件的触发下,中国医疗暴力的治理政策变迁呈现出间断均衡演进的特征,并逐渐从决策者主导型间断到参与式间断,从单一决策场域到协同决策场域,从过度保护单方利益到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未来,欲实现公共政策对医疗暴力的有效治理,应在政策决策中加强各方参与,客观冷静地分析作为政策问题的焦点事件,以细致清晰的政策表达克服旧有政策惯性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暴力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域下我国环保政策变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颖 王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2,共9页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QSR NVivo 12,探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环保政策的变迁规律,继而揭示其变迁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环保政策变迁历经了三个政策均衡期与两个政策间断期,并呈现出预防性应对的未来趋...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QSR NVivo 12,探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环保政策的变迁规律,继而揭示其变迁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环保政策变迁历经了三个政策均衡期与两个政策间断期,并呈现出预防性应对的未来趋势,体现了长期稳定与偶然突变的间断均衡规律。顶层主体注意力、社会公众反馈及内容要素突破性创新作为环保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是结合中国政策实践对西方间断均衡理论制度性要素的合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我国政策变迁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均衡理论 环境保护 政策变迁 中国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阈下我国独立学院政策变迁审视 被引量:8
5
作者 魏署光 吴柯豫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82,共14页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本研究系统梳理了199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与独立学院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官方公告等49份政策文本,发现独立学院政策在变迁过程中呈现三个政策均衡期和三个政策间断期交叠出现的状态。从央地互动过程来看,...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本研究系统梳理了199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与独立学院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官方公告等49份政策文本,发现独立学院政策在变迁过程中呈现三个政策均衡期和三个政策间断期交叠出现的状态。从央地互动过程来看,中央政策导向和地方政策调适共同促进政策场域转换,使独立学院政策呈现长期稳定和快速变迁两种政策变迁状态。在此过程中,独立学院政策呈现中央政策统一性与地方政策多样性相统一的格局;不同层级政府间互动过程在影响独立学院政策变迁中处于关键主导地位;政策变迁过程受政治高位推动及政策创新诱致的双重影响。推动独立学院顺利转设,中央和地方要综合配置政策工具,形成政策工具合力;强化政策目标引导,凝聚目标群体共识;促进公众普遍认可,打通社会支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央地互动 政策均衡 政策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政策的审视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金婵 李翠梅 +3 位作者 古岳东 曾宪良 樊立华 石磊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3期41-44,共4页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分析其变迁特征与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变迁是四次间断与四次均衡的交替演变过程,显现出从决策者主导型间断到参与式间断,从单一部门...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分析其变迁特征与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变迁是四次间断与四次均衡的交替演变过程,显现出从决策者主导型间断到参与式间断,从单一部门决策场域到多部门协同决策场域的间断均衡演变的特征。未来,中国需持续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健全法律法规,确实实现有效防控与治理,加强统筹协调,向预见性治理转变,实施全面危机教育,真正消除旧政策惯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中国应急管理政策的演进逻辑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妍妍 孙佰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应急管理政策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政策经历了以单灾种分项管理为主导、以多灾种综合应急为核心、以总体国家安全为引领三个时期,外部焦点事件发生与内部决策层理念转变均会引... 应急管理政策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政策经历了以单灾种分项管理为主导、以多灾种综合应急为核心、以总体国家安全为引领三个时期,外部焦点事件发生与内部决策层理念转变均会引起政策演进。政策场域由决策层一元主导向决策层主导下的多元参与转化,政策图景历经单灾种应对—综合应急—总体国家安全的转变,且焦点事件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未来健全优化中国应急管理政策,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扩大多方协同的政策场域、强化政策图景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兼顾焦点事件的"驱动—回应"与决策层理念转变的"推动—响应",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政策 演进逻辑 间断均衡理论 焦点事件 理念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变迁研究
8
作者 刘宝存 戴子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76,335,共15页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愿景和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关注教育数字鸿沟问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与法案,长期致力于推动技术融入教育实践,以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愿景和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关注教育数字鸿沟问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与法案,长期致力于推动技术融入教育实践,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出发,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意识觉醒期—均衡期—间断期—新均衡期—新间断期”,呈现出渐进发展与间断变革相交织的政策演进特征。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政策文本的系统分析发现,政策形象与政策议定场所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重大焦点事件的推动,共同作用于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的发展进程,促使其在稳定渐进和间断变革交替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数字鸿沟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视角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历程、动因和趋势
9
作者 杨珮 林赵华 薛凤蕊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4,共3页
宅基地是我国农村的“三块”地之一,其制度的变革对我国乡村发展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的制度几经变迁,并由此导致农村宅基地产权经历了私有化向公有化转变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又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宅基地是我国农村的“三块”地之一,其制度的变革对我国乡村发展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的制度几经变迁,并由此导致农村宅基地产权经历了私有化向公有化转变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又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期,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对乡村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运用间断-均衡理论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历程、动因、趋势,剖析与宅基地制度变迁相关的经济现象及原因,对盘活宅基地的资源资产价值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间断均衡理论 历程 动因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程与动力机制——间断-均衡理论视角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茜 许祥云 黄志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6,共13页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借助政策范式理论,本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进行客观梳理与系统剖析。研究验证并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借助政策范式理论,本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进行客观梳理与系统剖析。研究验证并拓展了间断-均衡理论的适用性,发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呈现渐进性均衡和突发性间断相结合的变迁样态,具有非线性发展特征。制度环境和价值理念是推动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焦点事件通过影响决策者注意力为政策变迁开启“机会之窗”。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供给、建立开放包容的政策场域、完善政策试点与保障机制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制度环境 价值理念 焦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农村环境治理困境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祁凡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3,共6页
环境治理政策在农村面临执行困境,亟待研究解决。在2018年秋某市X区吊炕拆改的调研基础上,通过间断-均衡理论视角的分析,认为环境治理政策落实难并非以往普遍认为的政策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于政策过程的间断性,这体现在:(1)政策目标上,... 环境治理政策在农村面临执行困境,亟待研究解决。在2018年秋某市X区吊炕拆改的调研基础上,通过间断-均衡理论视角的分析,认为环境治理政策落实难并非以往普遍认为的政策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于政策过程的间断性,这体现在:(1)政策目标上,没有将公民的参与意愿纳入决策机制中来;(2)政策工具上,运用强制手段而非市场手段和宣传引导;(3)政策的精确设置上,政策变更过快,与部分民众的利益和观念相冲突。据此,环境治理政策的有效落实,须要综合施策:(1)政策目标上,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约束机制,健全村民参与政策议程的体制机制;(2)政策工具上,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宣传引导而非强制;(3)政策的精确设置上,设定平滑的政策过渡期,实现包容的、渐进的政策变迁。总之,加快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渐进式环境治理政策变迁机制和依法治理的现代制度文化,是破解环境治理政策落实难题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治理 环境治理 政策变迁 共谋现象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变迁轨迹与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翊锋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间断-均衡理论聚焦于导致政策变迁的机制和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将政策过程描述为长期渐变中夹杂着短期剧变,已成为解释政策变迁的重要理论框架。运用间断-均衡理论对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变迁的研究发现,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的... 间断-均衡理论聚焦于导致政策变迁的机制和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将政策过程描述为长期渐变中夹杂着短期剧变,已成为解释政策变迁的重要理论框架。运用间断-均衡理论对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变迁的研究发现,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的历史变迁基本在放松与规制之间反复摆动,呈现出明显的长期渐变与短期剧变交替运行的演进规律。其中,政策形象的变化、政策议定场所的转换、决策者注意力的转向等因素与政策垄断的构建与崩溃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鉴于此,完善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政策,要健全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政策变革的力量源泉;要逐步放松数量、价格管控,继续深化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要构建“顶层设计-地方细则”的模式,鼓励地方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出租车管理模式;要坚持高位谋划和高位推动,加强对出租车管理工作的重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对原有规制政策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行业 政府规制政策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的政策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顽强 张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基于间断均衡理论,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关系变迁历...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基于间断均衡理论,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关系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均衡期、强势间断期、弱势间断期、探索均衡期、发展均衡期、完善均衡期6个时期。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间关系在政策变迁历程中展现出非线性、较高不确定性且伴有偶然性突变的特征;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的变迁先后经历了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能主义”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监管与整顿、培育与监管、赋权与增能6个阶段的深刻调整;中央政府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冲击、科技社团的策略性行动这3个要素以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变科技社团的政策场域,进而影响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之间关系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团 政策演变 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 政策场域 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的演变逻辑:一个基于间断均衡的政策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跃 王家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0,34,共8页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的相关研究,认为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内生于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为此,从间断均衡模型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演变展开分析。该政策变...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的相关研究,认为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内生于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为此,从间断均衡模型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演变展开分析。该政策变迁分为两个均衡期和一个间断期,表现出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的特征。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在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过程中处于关键性主导地位,在政策图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先后经过分类管控、严查管控和增能管控三个时期的转换与调整。焦点事件冲击、地方体育治理创新和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这三个要素通过改变政策场域影响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但这几种要素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该研究不仅对原有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和体育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本土化进行了拓展,还能为理解体育领域其他相关政策演变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政策演变 政社关系 政策场域 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历程、逻辑与启示
15
作者 程波辉 王书丽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探寻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历程及逻辑对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间断均衡与政策范式整合的理论视角构建了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分析框架,梳理1978—2024年我国民营经济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中国民营经济政策... 探寻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历程及逻辑对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间断均衡与政策范式整合的理论视角构建了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分析框架,梳理1978—2024年我国民营经济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中国民营经济政策呈现出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的总体特征。具体而言,民营经济政策变迁历经“政治导向型”的补充发展、“行政导向型”的共同发展、“政府+市场型”的平等发展和“市场导向型”的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环境变化发挥核心驱动力的作用,其驱动逻辑体现为:政治环境主导民营经济政策目标设定,社会环境倒逼民营经济政策主体回应,经济环境决定民营经济政策范式转换,法治环境保障民营经济政策效果实现。这一研究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快“法治化”建设进程,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有效性提供保障;政策制定部门须从政策目标、工具设置、企业需求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系统性考量,确保制定的民营经济政策具备适应性、科学性和精准性;民营企业应通过政策学习、响应与反馈将民营经济政策演变规律内化为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政策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范式理论 政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选才政策的演进逻辑
16
作者 袁卫 李茂菊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选才政策打破了传统招生对标准化考试成绩的依赖,对提升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可深入剖析政策变迁中政策图景、政策场域、政策垄断等核心要素的动态变化与作用机制。...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选才政策打破了传统招生对标准化考试成绩的依赖,对提升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可深入剖析政策变迁中政策图景、政策场域、政策垄断等核心要素的动态变化与作用机制。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政策历经标准化考试成绩依赖逐步确立与主导阶段、打破标准化考试成绩桎梏的潮流逆转阶段、以多元评价标准录取决策的理念重塑阶段。从动因解释来看,主要受大学招生决策主体注意力的转移、焦点事件强力冲击、经济社会情境改变的影响。在深入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可从深度推进新高考综合评价、保障一流大学办学自主和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招生过程透明度等三个方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免试入学”政策 美国大学 间断-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政府管理型政策间断的“黑箱”--以政府内部控制政策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璐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103,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Baumgartner和Jones提出的政策间断—均衡理论是当前研究政策变迁的核心理论之一,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现有政策间断研究较少探讨政策间断的因果机制,也较少关注约束政府自身行为的管理型政策的变迁过程。因... 20世纪90年代,Baumgartner和Jones提出的政策间断—均衡理论是当前研究政策变迁的核心理论之一,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现有政策间断研究较少探讨政策间断的因果机制,也较少关注约束政府自身行为的管理型政策的变迁过程。因此,本文基于政策间断—均衡理论的最新发展,从探究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因果机制出发,提出注意力分配是理解政策变迁的情境、行动形成和转换三类因果机制的核心,并认为注意力分配对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制度摩擦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注意力分配和制度摩擦的相互作用结果,划分出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四个阶段:抗衡、变革、停滞和调试阶段,提出当注意力分配发生改变且制度摩擦较大时政策间断才会发生,认为其余时间政府管理型政策均遵循渐进变迁路径。最后,本文以政府内部控制政策为例,通过系统分析1986—2019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4574条有关政府内部控制的政策,验证了笔者提出的主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间断均衡理论 政府管理型政策 注意力分配 制度摩擦 政策变迁阶段 政府内部控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变迁审视
18
作者 叶子凡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9,共8页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是见证本科教学评估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深入研究其制定及演化过程有助于识别决策节点、利益相关主体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政策的影响,以揭示政策复杂性变迁背后的动因。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是见证本科教学评估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深入研究其制定及演化过程有助于识别决策节点、利益相关主体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政策的影响,以揭示政策复杂性变迁背后的动因。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变迁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政府单一主导导向”政策图景下的试点阶段、“社会力量参与导向”政策图景下的规范阶段、“强化质量保障导向”政策图景下的系统阶段、“管办评分离导向”政策图景下的强化阶段、“德育特色凸显导向”政策图景下的提质阶段。进而总结归纳出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变迁的内在机制,即宏观政治系统的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助推政策变迁走向、政策图景潜在影响演变历程以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程、逻辑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蒲蕊 郝以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教育扶贫政策是我国扶贫政策体系基础性组成部分,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至关重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政策范式理论,探究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1984年以来的教育扶贫政策呈现出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的特征。教育... 教育扶贫政策是我国扶贫政策体系基础性组成部分,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至关重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政策范式理论,探究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1984年以来的教育扶贫政策呈现出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的特征。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经“以线铺面”的普惠式扶贫、“点线结合”的专项式扶贫、“以点为主”的精准扶贫和“点面兼顾”的后扶贫四个阶段。宏观的制度环境变迁、中央和地方政府创新以及政策型社会问题生成是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变迁的内在驱动因素。进入后扶贫阶段,应强化教育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衔接,重视教育扶贫共同体构建及地方自主创新,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保持政策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政策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范式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