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3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酶标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组织化学LSAB和ABC法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惠茜
林汉良
宗永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7-119,T002,共4页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释度可比ABC法高2~3倍以上,孵育时间比ABC法大大缩短,且背景清晰,是理想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免疫酶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AB
法
抗体
敏感性
免疫
组织化学
免疫
组化ABC
法
免疫
酶
标
法
孵育
性比
稀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酶标抗体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效果好
3
作者
宋海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2期5-5,共1页
杭州动植物检疫局万嘉群用酶标抗体间接法和酶标抗体PAP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被检材料及阳性对照中带有表面抗原的孢子,能和第一抗体发生反应,被染成褐色。间接法与PAP比较表明,PAP法就是不将酶直接标于兔抗...
杭州动植物检疫局万嘉群用酶标抗体间接法和酶标抗体PAP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被检材料及阳性对照中带有表面抗原的孢子,能和第一抗体发生反应,被染成褐色。间接法与PAP比较表明,PAP法就是不将酶直接标于兔抗鼠抗体上,而是直接将酶注射给大白鼠,获得抗酶抗体,再将抗体依靠免疫机制与酶反应形成复合物,然后再加在第二抗体上,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孢子
酶
标
抗体
法
间接
法
PAP
法
表面抗原
免疫
机制
动植物检疫
大白鼠
检测结果
抗鼠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杨静红
李广兴
《甘肃畜牧兽医》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脏、肝脏、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十二种组织器官检测到病毒抗原。其中感染第5天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强,在检测的组织中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可见上皮细胞为GPV抗原的主要靶细胞。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检测到G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
酶
组织化学
法
染色
强度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ds-DNA抗体
5
作者
杨程德
武建国
黄邱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抗ds-DNA抗体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特异性的一种自身抗体。我国 1985年诊断SLE的标准中已列入抗ds-DNA抗体的测定。
关键词
免疫
金
DNA
常用检测方
法
高特异性
抗原片
酶
标
抗体
染色
法
间接
免疫
荧光
法
短膜虫
温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6
作者
于昌贵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6-46,49,共2页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染色效应的最大,待检组织中空肠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病毒抗原因此广泛存在消化道的各种上皮细胞中,由此可知上皮细胞为GPV重要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
酶
组织化学
法
染色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器官中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定位和动态分布
被引量:
4
7
作者
许金俊
陶建平
+3 位作者
许益民
万洪全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以鼠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IBV)的高免血清为一抗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 ,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肾型IBV抗原的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肾型IBVC90 0 1株鸡免疫器官中的病毒进行了检...
以鼠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IBV)的高免血清为一抗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 ,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肾型IBV抗原的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肾型IBVC90 0 1株鸡免疫器官中的病毒进行了检测 ,结果胸腺和法氏囊是病毒主要侵害的免疫器官 ,脾脏、盲肠扁桃体仅呈一过性感染 ,哈氏腺未检测到。法氏囊从感染后 2~ 12天 ,胸腺从感染后 3~ 8天均检测到病毒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器官
鸡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
酶
标
抗体
染色
技术
抗原定位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氧化氮合酶和心钠素在豚鼠耳蜗的分布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剑
乔莉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
酶
耳蜗
豚鼠
免疫
组织化学
双
标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盘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2
9
作者
丁国婵
何传雨
+1 位作者
王静梅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1-193,共3页
从疑似刚果嗜皮菌感染的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刚果嗜皮菌,并进行鉴定。将皮肤病料于28℃风干、粉碎,加无菌水浸泡15 d,静置,取上清加6%酵母膏液,60℃条件下30 min,混匀后连续10倍倍比稀释涂板,37℃培养48 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
从疑似刚果嗜皮菌感染的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刚果嗜皮菌,并进行鉴定。将皮肤病料于28℃风干、粉碎,加无菌水浸泡15 d,静置,取上清加6%酵母膏液,60℃条件下30 min,混匀后连续10倍倍比稀释涂板,37℃培养48 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间接免疫酶标染色法鉴定,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刚果嗜皮菌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得到与预期相符的606 bp基因片段,结果证实该盘羊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嗜皮菌
分离鉴定
间接
免疫
酶
标
染色
法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文摘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酶标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
病理变化
Keywords
duck enteritis virus(DEV)
monoclonal antibody
indirect enzyme immunoassay
the distribution of virus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织化学LSAB和ABC法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惠茜
林汉良
宗永生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7-119,T002,共4页
文摘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释度可比ABC法高2~3倍以上,孵育时间比ABC法大大缩短,且背景清晰,是理想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免疫酶标法。
关键词
LSAB
法
抗体
敏感性
免疫
组织化学
免疫
组化ABC
法
免疫
酶
标
法
孵育
性比
稀释度
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stry
ABC method
LSAB method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酶标抗体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效果好
3
作者
宋海涛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2期5-5,共1页
文摘
杭州动植物检疫局万嘉群用酶标抗体间接法和酶标抗体PAP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被检材料及阳性对照中带有表面抗原的孢子,能和第一抗体发生反应,被染成褐色。间接法与PAP比较表明,PAP法就是不将酶直接标于兔抗鼠抗体上,而是直接将酶注射给大白鼠,获得抗酶抗体,再将抗体依靠免疫机制与酶反应形成复合物,然后再加在第二抗体上,因此。
关键词
微粒子孢子
酶
标
抗体
法
间接
法
PAP
法
表面抗原
免疫
机制
动植物检疫
大白鼠
检测结果
抗鼠抗体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杨静红
李广兴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文摘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脏、肝脏、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十二种组织器官检测到病毒抗原。其中感染第5天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强,在检测的组织中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可见上皮细胞为GPV抗原的主要靶细胞。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检测到GPV。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
酶
组织化学
法
染色
强度
分布规律
分类号
S858.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ds-DNA抗体
5
作者
杨程德
武建国
黄邱朝
机构
金陵医院临床免疫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文摘
抗ds-DNA抗体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特异性的一种自身抗体。我国 1985年诊断SLE的标准中已列入抗ds-DNA抗体的测定。
关键词
免疫
金
DNA
常用检测方
法
高特异性
抗原片
酶
标
抗体
染色
法
间接
免疫
荧光
法
短膜虫
温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6
作者
于昌贵
机构
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6-46,49,共2页
文摘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染色效应的最大,待检组织中空肠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病毒抗原因此广泛存在消化道的各种上皮细胞中,由此可知上皮细胞为GPV重要的靶细胞。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
酶
组织化学
法
染色
强度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器官中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定位和动态分布
被引量:
4
7
作者
许金俊
陶建平
许益民
万洪全
吴力力
朱坤熹
机构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以鼠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IBV)的高免血清为一抗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 ,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肾型IBV抗原的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肾型IBVC90 0 1株鸡免疫器官中的病毒进行了检测 ,结果胸腺和法氏囊是病毒主要侵害的免疫器官 ,脾脏、盲肠扁桃体仅呈一过性感染 ,哈氏腺未检测到。法氏囊从感染后 2~ 12天 ,胸腺从感染后 3~ 8天均检测到病毒抗原 。
关键词
免疫
器官
鸡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
酶
标
抗体
染色
技术
抗原定位
分布
Keywords
Avian
Immune organ
Nephropathgenic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ndirect immuneperoxidase technique
Antigen localizati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852.659.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氧化氮合酶和心钠素在豚鼠耳蜗的分布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剑
乔莉
邱建华
机构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39200133)
文摘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 natruretc 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
酶
耳蜗
豚鼠
免疫
组织化学
双
标
染色
Keywords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Nitric oxide synthase
Cochlea
Guinea pig
Double indirect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339.16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49.54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盘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2
9
作者
丁国婵
何传雨
王静梅
剡根强
机构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1-193,共3页
文摘
从疑似刚果嗜皮菌感染的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刚果嗜皮菌,并进行鉴定。将皮肤病料于28℃风干、粉碎,加无菌水浸泡15 d,静置,取上清加6%酵母膏液,60℃条件下30 min,混匀后连续10倍倍比稀释涂板,37℃培养48 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间接免疫酶标染色法鉴定,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刚果嗜皮菌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得到与预期相符的606 bp基因片段,结果证实该盘羊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
关键词
刚果嗜皮菌
分离鉴定
间接
免疫
酶
标
染色
法
16SrRNA
Keywords
Dermatophilus congolcnsi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direct immunohistochemistry
16S rRNA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胡薛英
谷长勤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免疫组织化学LSAB和ABC法敏感性比较
吴惠茜
林汉良
宗永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酶标抗体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效果好
宋海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杨静红
李广兴
《甘肃畜牧兽医》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ds-DNA抗体
杨程德
武建国
黄邱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于昌贵
《吉林畜牧兽医》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免疫器官中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定位和动态分布
许金俊
陶建平
许益民
万洪全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氧化氮合酶和心钠素在豚鼠耳蜗的分布
王剑
乔莉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盘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与鉴定
丁国婵
何传雨
王静梅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