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
1
作者 郭辉 娄起浩 +3 位作者 陈端 杨文俊 付国栋 金光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0,100,共10页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构符合度等非生物指标和过鱼有效性等生物指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进口流速指数、孔缝宽度指数和池室消能指数等水力与结构指标对鱼道效果影响较大,指标权重分别为0.23、0.16和0.15;耦合模糊评价理论,构建了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直接监测结论相符,模型可靠性较好,可为我国鱼道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效果 非生物指标 间接评价模型 典型相关分析 指标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协调控制干线交通安全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欣国 任瀚堃 +2 位作者 范英飞 李想 付川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减少信号协调干线事故风险,探究城市干线使用信号协调控制前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变化;采集成都市蜀汉路的干线交通数据,建立基于交通仿真冲突的间接安全评价模型(SSAM);利用核回归拟合仿真交通冲突数,根据拟合结果评价信号协调控制... 为减少信号协调干线事故风险,探究城市干线使用信号协调控制前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变化;采集成都市蜀汉路的干线交通数据,建立基于交通仿真冲突的间接安全评价模型(SSAM);利用核回归拟合仿真交通冲突数,根据拟合结果评价信号协调控制前后干线交通安全水平。结果表明:相较于非信号协调控制,信号协调控制干线在双向干线交通流量小于3 864 pcu/h时,整体安全性能较差;车流中小型车占比过高或过低(P<0. 73或P>0. 83)都会使信号协调干线增加冲突;协调控制干线的直角冲突数更少但追尾冲突数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协调干线 交通安全 微观交通仿真 间接安全评价模型(SSAM) 核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