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言语行为意图传递及其语用连贯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晓凌 郑亚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8-213,共6页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会话语篇的连贯性。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间接言语行为的交际意图,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意图的传递及其语用连贯性主要是依靠交际双方对互有认知环境的不断调整而实现的,...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会话语篇的连贯性。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间接言语行为的交际意图,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意图的传递及其语用连贯性主要是依靠交际双方对互有认知环境的不断调整而实现的,意图语用化的过程就是通过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 交际意图 认知语境 连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用视域下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安全 金春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章在"言语行为场景"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阐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性质。指出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均具有喻指能力;对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同时也应将必要的语用参数纳入其中,从而在动... 文章在"言语行为场景"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阐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性质。指出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均具有喻指能力;对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同时也应将必要的语用参数纳入其中,从而在动态、静态兼顾,语用、认知相互关照中深化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转喻 言语行为场景 事件域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阐释力 被引量:7
3
作者 涂靖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84,共4页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极具语用价值 ,但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关联理论能有效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信息差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平衡度 。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关联理论 问题与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取向的隐含动因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国辉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4期49-51,共3页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多喜欢用间接言语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面子礼貌;(2)经济原则;(3)审美情趣;(4)和睦的人际关系;(5)难以穷尽的客观事态;(6)交际动态预设的无限性;(7)白色谎言.然而同时间接言语行为又...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多喜欢用间接言语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面子礼貌;(2)经济原则;(3)审美情趣;(4)和睦的人际关系;(5)难以穷尽的客观事态;(6)交际动态预设的无限性;(7)白色谎言.然而同时间接言语行为又为何不时造成误会呢?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对间接言语行为原型概念的心理表征不一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取向 心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小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章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两个方面对日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进行考察。一般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能被传递,其语用推理是一条信息群的连锁反应过程。特殊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隐喻、反语... 文章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两个方面对日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进行考察。一般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能被传递,其语用推理是一条信息群的连锁反应过程。特殊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隐喻、反语、同语反复等,字面意义不能被传递,其语用推理是两组信息群的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约性 间接言语行为 语用推理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看Searle的语言哲学观 被引量:6
6
作者 肖亮荣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由于Austin的理论在其前期和后期缺乏一致性,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在批判Austin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由于Austin的理论在其前期和后期缺乏一致性,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在批判Austin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由些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Searle的语言哲学观,并在些基础上进行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的呈现方式及教学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茂祥 葛暴默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言语的间接性是语言使用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掌握常见的间接言语行为的呈现方式易于我们准确把握真实言语意图。在外语教学中,师生要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各种呈现方式来把握得体的交际策略,促进日常交流。
关键词 间接 间接言语行为 呈现方式 教学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兴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Z期51-52,共2页
语言的间接现象是指语句的形式结构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不相吻合的情况。作为间接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会话含义指的是因违反合作原则某一准则所产生的话语含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分析都以语言运用作为研究对象,间接言语行为并不是... 语言的间接现象是指语句的形式结构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不相吻合的情况。作为间接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会话含义指的是因违反合作原则某一准则所产生的话语含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分析都以语言运用作为研究对象,间接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各种连贯关系构成语篇来发挥其交际功能。因而我们说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分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与反语
9
作者 魏兴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X期65-67,共3页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通过另一言语行为间接实施的言语行为,它富含于言语交际中。隐含意义与字面意义正好相反的反语也是这样。本文是在间接言语行为的架构下处理反语的,讨论了反语这一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以及反语的施事语力、功能机制...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通过另一言语行为间接实施的言语行为,它富含于言语交际中。隐含意义与字面意义正好相反的反语也是这样。本文是在间接言语行为的架构下处理反语的,讨论了反语这一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以及反语的施事语力、功能机制和非规约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反语 施事语力 功能机制 非规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
10
作者 蔡丽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不用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图,而喜欢用含糊其辞或转弯抹角的间接方式。例如:Is the window closed?这句话字面上表达的是询问窗户是否关上了,但实际上它的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如:天气冷)是向听话...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不用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图,而喜欢用含糊其辞或转弯抹角的间接方式。例如:Is the window closed?这句话字面上表达的是询问窗户是否关上了,但实际上它的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如:天气冷)是向听话人间接提出关窗的请求。这个请求是通过询问的方式提出的。听话人通过共知的背景信息(如:天气冷)来推导这句话的含义,并完成对方的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 英语教学 表达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桂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奥斯汀 交际双方 言外之力 表达自己的思想 说话人 格赖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认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迎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间接语言,即句子含义与话语含义的不一致,可分为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典型类型。回顾了两者各自理论的发展,然后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分析这两种间接语言现象的推理过程,进而探讨其异同点。
关键词 间接语言 隐喻 间接言语行为 推理过程 异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间接言语行为的运用
13
作者 张玉婷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共3页
人与人的对话交流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拐弯抹角。语言学家把此类语言现象解释为交流语言的两大类:直接言语和间接言语。其中,间接言语现象一直为言语行为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的课题。间接语言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 人与人的对话交流可以直截了当,也可以拐弯抹角。语言学家把此类语言现象解释为交流语言的两大类:直接言语和间接言语。其中,间接言语现象一直为言语行为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的课题。间接语言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话人在可以选择直接语言也可以选择间接语言的情况下,出于某种特定意图而选择了间接言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英语教学 语言现象 对话交流 间接语言 语言学家 行为 说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非诚勿扰》经典对白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14
作者 付小琴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9期63-64,共2页
影片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剧本的时代感、贴近现实生活的婚恋观,电影中人物的语言魅力也为电影增色不少。《非诚勿扰》的语言幽默诙谐,又不失睿智,其中经典的人物对白俯拾即是,为电影增添了可观性。从间接言语行为的角度结合语境来分析,可... 影片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剧本的时代感、贴近现实生活的婚恋观,电影中人物的语言魅力也为电影增色不少。《非诚勿扰》的语言幽默诙谐,又不失睿智,其中经典的人物对白俯拾即是,为电影增添了可观性。从间接言语行为的角度结合语境来分析,可以深化人们对该片的理解和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对白 间接言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分类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一种语用策略。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可分为显义、预设和寓义三大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类和命题意义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类和语...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一种语用策略。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可分为显义、预设和寓义三大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类和命题意义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类和语用预设类;寓义包括一般寓义类和弱寓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否定 关联理论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看我(不)VP”句看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规约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晨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4,共8页
文章以现代汉语口语中"看我(不)VP"句为例,指出该句式在适切语境下从字面的承诺义中分化出警告的话语功能,属于间接警告言语行为。运用关联论,构拟出该句式肯定与否定形式背后警告义解读的关联推理过程,并结合历时语料考察分... 文章以现代汉语口语中"看我(不)VP"句为例,指出该句式在适切语境下从字面的承诺义中分化出警告的话语功能,属于间接警告言语行为。运用关联论,构拟出该句式肯定与否定形式背后警告义解读的关联推理过程,并结合历时语料考察分析其规约化过程。文章提出,以"看我(不)VP"句为代表的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规约化过程与关联推理过程互逆,假设关系的凝固压缩在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规约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我(不)VP” 警告 间接言语行为 关联推理 规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在礼貌语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雄 吴新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185,共2页
言语行为及礼貌原则都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礼貌用语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着手,探讨了它们在礼貌语中的运用。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外行为 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礼貌原则 礼貌用语 规约性言语 非规约性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跨文化言语行为
18
作者 朱士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4-79,共6页
近些年来,语言学界出现了一股“语言和文化热”,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已从简单地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问题升华,变为语言国情学(前苏联),跨文化交际学(美国)和跨文化语用学(英国)”。... 近些年来,语言学界出现了一股“语言和文化热”,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已从简单地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问题升华,变为语言国情学(前苏联),跨文化交际学(美国)和跨文化语用学(英国)”。 与语言学中其它方面的研究相比较,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只能算是起步阶段,但是该领域内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已经确立了跨文化语用学在语言学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本文拟从“跨文化言语行为的研究”(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项目,阐述该项目对促进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1、语用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跨文化语用学 间接言语行为 美国英语 语用研究 说话者 语言和文化 语言与文化 社会语用学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与自然语言逻辑
19
作者 高乐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43-45,共3页
随着逻辑的触角日益伸进语用学领地以及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兴起,言语行为理论逻辑方面的意义也越采越为人们所认识。不少逻辑学家感到,在对语言作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诸因素。而言语行为理论也正是以... 随着逻辑的触角日益伸进语用学领地以及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兴起,言语行为理论逻辑方面的意义也越采越为人们所认识。不少逻辑学家感到,在对语言作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诸因素。而言语行为理论也正是以其语用学内容,与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相联结,并以其理论的系统性,为尚不完善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提供借鉴。 一.言语行为意义理论与自然语言逻辑语义基础 翻开逻辑史便不难发现,任何一种逻辑体系都是建构在一定的语义理论或语义假设之上的,因此,意义问题是逻辑学家们必须解答的一个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逻辑 言语行为理论 逻辑特征 间接言语行为 逻辑学家 修辞逻辑 塞尔 内涵逻辑 语义基础 意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法角度看德语和英语中的间接祈使句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建雄 桂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5,共5页
德、英语中的祈使句无论从祈使语气的强弱变换,还是从礼貌程度的高低调整都远远不能满足发话者对受话者实施祈使行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运用其他句式向对方发出祈使。本文从语法角度出发,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层面上对疑问句、陈述句、感... 德、英语中的祈使句无论从祈使语气的强弱变换,还是从礼貌程度的高低调整都远远不能满足发话者对受话者实施祈使行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运用其他句式向对方发出祈使。本文从语法角度出发,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层面上对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以及缩略句等语法现象中的祈使意义进行分析,旨在加深领会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交际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句子意义 发话者话语意义 合适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