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抗人疱疹病毒6型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军连 徐志凯 +4 位作者 王红英 王德堂 张芳琳 杨乔欣 姚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对 116份育龄期妇女血清标本检测表明 ,HHV 6IgG的阳性率为 72 .4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6 1;在孕妇和正常未孕妇女之间 ,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 ,HHV 6IgG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建立了具有特异性的IFA法 ,可用于对育龄妇女H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6型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GG抗体 育龄期妇女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西尼罗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久松 张泮河 +3 位作者 詹琳 徐伟才 司炳银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1/347)和5.7%(14/244);在同时检测了两种病毒抗体的244份标本中,有3份两者均为阳性,分别占WNV和JEV抗体阳性数的60%(3/5)和21%(3/14)。结论人群对WNV缺乏免疫力,JEV抗体对WNV的交叉免疫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不同血清型在直接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中的交叉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秦春雷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交叉反应 直接和 血清型 鸭传染性浆膜炎 传染性疾病 鸭大肠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诊断海兰褐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徐镔蕊 董卫星 +6 位作者 何召庆 冯小宇 余春明 张丽 任艳丽 L F LEE Mao-xiang LI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某地区海兰褐蛋鸡发生肿瘤性传染病 ,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在肝、脾、肾、卵巢、输卵管、肺、骨髓、腺胃、肠道等可见胞浆内充满球形嗜酸性颗粒的骨髓瘤细胞 ,呈灶状或弥漫性的分布。该变化是禽骨髓细胞瘤病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 ,具... 某地区海兰褐蛋鸡发生肿瘤性传染病 ,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在肝、脾、肾、卵巢、输卵管、肺、骨髓、腺胃、肠道等可见胞浆内充满球形嗜酸性颗粒的骨髓瘤细胞 ,呈灶状或弥漫性的分布。该变化是禽骨髓细胞瘤病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 ,具有证病意义。经用特异性抗 J亚群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 gp85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 ,在病料组织切片上检出病毒抗原 ,从而确诊为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本研究是尝试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来快速诊断该病。采用特异性抗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 gp85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触片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检测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在骨髓、食管、肌肉、输卵管、肾都出现了范围广而且很明亮的荧光 ;肝、肺、脾的荧光较为明亮 ;心脏的荧光较弱 ,但清晰可见。表明在病料组织中存在特异性病毒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 间接荧光试验 单克隆抗体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凝集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弓形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述义 郑思民 张月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3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评价新建立的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DAT),对DAT和常规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作了比较研究。用两种方法平行检测了41份商品免血清、76份人工感染的兔血清和271份人血清。定性和定量比较的结果显示:DAT与IFA有很高的符合率(93.4~95.9... 为了评价新建立的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DAT),对DAT和常规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作了比较研究。用两种方法平行检测了41份商品免血清、76份人工感染的兔血清和271份人血清。定性和定量比较的结果显示:DAT与IFA有很高的符合率(93.4~95.9%);DAT较IFA敏感,前者的几何平均滴度高于后者,在检测感染免血清时,DAT远较IFA敏感。通过比较,作者认为DAT更适用于弓形虫感染的大规模筛选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凝集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血清诊断 弓形虫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间接免荧光试验检测猪圆环病毒抗体
6
作者 朱丽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检测技术 间接荧光试验 圆环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新城疫病毒滴度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玲 商雨 +6 位作者 汪宏才 李丽 张蓉蓉 罗青平 王红琳 卢琴 温国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为快速确定新城疫病毒含量,以鸡抗新城疫病毒多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二抗,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新城疫病毒含量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结果显示:IFA最佳时间是病毒感染后4 d,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100,二抗最... 为快速确定新城疫病毒含量,以鸡抗新城疫病毒多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二抗,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新城疫病毒含量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结果显示:IFA最佳时间是病毒感染后4 d,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100,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利用该方法对新城疫病毒不同毒力毒株进行滴度测定,并与常规的致细胞病变(CPE)观察法相比,表明IFA方法在测定弱毒株含量时优势明显,其敏感性高于CPE方法,且结果可靠,易判定,有望应用于新城疫活疫苗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病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白泉阳 孙颖杰 +5 位作者 郑腾 张伯强 赵兴存 王武军 张志灯 张体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将禽流感病毒(AIV)接种犬肾上皮细胞(MDCK),24h后以鸡抗禽流感抗体和兔抗鸡荧光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于细胞核、细胞质内观察到特异性的荧光。利用96孔细胞板培养MDCK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作为判定指标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毒... 将禽流感病毒(AIV)接种犬肾上皮细胞(MDCK),24h后以鸡抗禽流感抗体和兔抗鸡荧光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于细胞核、细胞质内观察到特异性的荧光。利用96孔细胞板培养MDCK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作为判定指标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毒力测定,并与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接IFA、荧光RT-PCR对同一样品检测的最高稀释度分别为10-5.25TCID50和10-6,Ct<30,两种方法对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敏感性均很高。但由于荧光RT-PCR仅对抽提的RNA进行检测,而间接IFA是对禽流感活病毒进行检测,因此在临床样品检测和动物产品检疫中间接IFA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EV ORF2蛋白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V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丹丹 张馨心 +1 位作者 赵立平 相文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7期24-26,共3页
应用抗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猪戊型肝炎病毒多克隆抗血清对感染猪戊型肝炎病毒的A549细胞培养物进行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原的比较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HEV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多数细胞在... 应用抗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猪戊型肝炎病毒多克隆抗血清对感染猪戊型肝炎病毒的A549细胞培养物进行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原的比较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HEV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多数细胞在其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荧光,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被伊文思蓝染成红色,未见有黄绿色荧光染色的细胞存在;多克隆抗血清对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染色后,荧光强度高,呈现亮绿色,但未接种HEV的细胞培养物亦有一定的非特异性荧光反应。结果表明,利用所研制的抗HEVORF2蛋白McAb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春亮 蔡羲 +1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4期8-9,13,共3页
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 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2日龄番鸭胚,取死亡胚心制作冰冻切片进行IFA鉴定呈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1
作者 邝燕齐 莫梅君 +3 位作者 何红玲 周金柱 周如月 郭霄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5,共9页
【目的】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PED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方法】以重组表达的PEDV N蛋白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离高抗体效价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PEDV N蛋白... 【目的】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PED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方法】以重组表达的PEDV N蛋白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离高抗体效价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PED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在已经感染PEDV的Vero细胞中,以抗PED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PEDV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结果】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可以稳定分泌抗PEDV N蛋白抗体,细胞上清液的ELISA抗体效价在1∶3 200以上,而诱导的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在1∶1 000 000以上。将单克隆抗体应用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时,最适条件为-20℃80%(φ)丙酮溶液中固定30 min;一抗用PBS缓冲液按体积比1∶1 000稀释,4℃条件下过夜孵育;二抗用PBS缓冲液按体积比1∶100稀释,37℃条件下孵育1 h。以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细胞中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PRV)、猪肠道α冠状病毒(PEAV)、猪轮状病毒(PoRV)和PEDV,只有PEDV显示阳性,其他病毒均为阴性。【结论】制备了抗PEDV N蛋白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为一抗建立检测PED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PEDV的实验室检测及PEDV在培养细胞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间接免疫荧光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成明 姚静 +3 位作者 杨灵芝 杨琴 马景霞 朱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0期86-89,共4页
为快速有效测定猪瘟疫苗病毒含量,建立了猪瘟兔化弱毒(HCL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并与兔体定型热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冷甲醇固定ST细胞,将所选猪瘟活疫苗检验用阳性血清1:40倍稀释、荧光二抗1:32倍稀释时,IF... 为快速有效测定猪瘟疫苗病毒含量,建立了猪瘟兔化弱毒(HCL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并与兔体定型热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冷甲醇固定ST细胞,将所选猪瘟活疫苗检验用阳性血清1:40倍稀释、荧光二抗1:32倍稀释时,IFA检测HCLV感染的ST细胞清晰、特异,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细胞阴性。对不同猪瘟疫苗半成品的检测结果显示,IFA测定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与兔体定型热试验测定兔体感染量(RI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拟合曲线为RID/m L=2.783TCID50/m L+110107.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兔化弱毒(HCLV)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兔体感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不同种属动物血清中肾综合征血热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探讨
13
作者 唐家琪 李先富 陈竞芳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48-48,共1页
我国己从哺乳纲5目9科20属38种动物中分离出HFRSV或检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对如此众多种属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监测,需制备各种动物的免疫血清并进行荧光标记或酶标记,不... 我国己从哺乳纲5目9科20属38种动物中分离出HFRSV或检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对如此众多种属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监测,需制备各种动物的免疫血清并进行荧光标记或酶标记,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很困难。况且某种抗血清标记物仅能检测其相应动物血清中一种型别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不能测定总抗体,难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试验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对检测不同种属动物血清中HFRSV总抗体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动物血清 总抗体 病毒特异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 肾综合征 种属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HFRSV 血热 流行病学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标记物 假阴性结果 荧光标记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改良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述义 郑思民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4年第2期11-13,共3页
用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改良法(MDAT)、染色试验(DT)和两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平行检测了国内外的71份人血清,结果表明MDAT与其它试验符合率达91.8~96.0%;同时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WHO... 用弓形虫直接凝集试验改良法(MDAT)、染色试验(DT)和两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平行检测了国内外的71份人血清,结果表明MDAT与其它试验符合率达91.8~96.0%;同时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WHO国际生物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血清定量测得MDAT的灵敏度为0.09IU/ml,接近于改良前方法和DT的灵敏度,高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灵敏度。作者认为本MDAT具有在基层单位推广和应用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法 弓形虫 凝集试验 WHO 人血清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符合率 推广 DT 染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5
作者 王瑞宁 王勋 +4 位作者 李鸽 李青梅 李存法 杨苏珍 郭军庆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为了开发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免疫诊断试剂,使用HEK293F细胞表达的gE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 为了开发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免疫诊断试剂,使用HEK293F细胞表达的gE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期获得对PRV反应性良好的抗gE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获得2株(2B5和8F7)稳定分泌抗PRV g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均为1∶1 000000;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2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为IgG1亚型,轻链均为Kappa链。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仅与PRV反应,不与其他常见病毒发生反应;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均在约50 ku和25 ku处有纯度较高的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表明,制备的2株单克隆抗体与转染gE质粒的293T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根据Western blot结果,筛选获得的2株单克隆抗体均在120 ku附近出现特异条带,表明这2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PRV。综上,成功制备了2株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gE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后期PRV诊断试剂盒的制备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16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2例囊虫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淑敏 孙鹏阁 +2 位作者 刘瑞云 陈巧梅 赵国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1682例囊虫病中有皮肌结节者1542例(91.7%),其中有癫痫发作者411例(24.4%);无皮肌结节而有各种脑症状者140例(8.3%),其中有癫痫发作者113例(80.7%)。合并各种脑症状者561例,占总例数1682例的33.4%。经活检证实为囊虫病的111例患者中,进... 1682例囊虫病中有皮肌结节者1542例(91.7%),其中有癫痫发作者411例(24.4%);无皮肌结节而有各种脑症状者140例(8.3%),其中有癫痫发作者113例(80.7%)。合并各种脑症状者561例,占总例数1682例的33.4%。经活检证实为囊虫病的111例患者中,进行了囊虫间接血凝试验(IHA)与囊虫间接荧光试验(IFAT)对比研究,IFA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HA的阳性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皮肌结节 癫痫样发作 囊虫间接血凝试验 囊虫间接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北部林区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流行病学检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光宇 张守印 +5 位作者 谢克锦 沈江建 郑嘉华 严延生 彭兰英 黄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北部林区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状况与分布特点,以及无形体与莱姆病、恙虫病重叠感染的情况,为林区人群无形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7月开始在福建省武夷山林区采集林业工人、农民和干部等269份血清,用试剂... 目的了解福建省北部林区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状况与分布特点,以及无形体与莱姆病、恙虫病重叠感染的情况,为林区人群无形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7月开始在福建省武夷山林区采集林业工人、农民和干部等269份血清,用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莱姆病和恙虫病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比较。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4.0,χ2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269份血清中检出46份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抗体阳性,阳性率17.10。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抗体除年龄外不存在地区、性别、职业差异。46份人粒细胞无形体抗体阳性的血清中检测到1份与莱姆病混合感染,9份混合感染了莱姆病和恙虫病病原体。结论福建省武夷山林区人群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并且是莱姆病、恙虫病重叠流行区。在林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恙虫病三者的防治应同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嗜粒细胞无形体 伯氏疏螺旋体 恙虫病东方体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任敏 朱礼倩 +6 位作者 焦海宏 林燕清 陶洁 蒋颖 刘振华 王传彬 朱国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0-25,共6页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o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o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株细胞源BVDV-2病毒,命名为XJ-04和SD-06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上述分离的细胞源BVDV-2病毒能被鼠源BVDV-2重组E2蛋白抗血清或鼠抗BVDV-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胞内荧光。XJ-04和SD-06分离株分别盲传至13代和8代,光镜下观察到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内空泡化、细胞脱落、呈现拉网状的典型细胞病变。2株细胞源BVDV-2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细胞内质网中观察到约60nm大小的病毒粒子。经差速离心、20%蔗糖垫底超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磷钨酸染色,负染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有囊膜、粒子大小约60nm的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与IFA用于检测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鑫 崔治中 +5 位作者 龚建森 高明燕 范建华 俞燕 朱静 徐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99-1503,共5页
为比较ELISA与IFA用于检测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上的差别,将5个不同梯度TCID50的NX0101病毒接种到DF-1细胞上,维持培养6个不同时间段(1、2、3、5、7和9d),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试验发现接种剂量高于10^1.625 个TCID50,维持... 为比较ELISA与IFA用于检测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上的差别,将5个不同梯度TCID50的NX0101病毒接种到DF-1细胞上,维持培养6个不同时间段(1、2、3、5、7和9d),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试验发现接种剂量高于10^1.625 个TCID50,维持培养2~3dIFA即可检出阳性结果,而ELISA检测P27抗原相对滞后2~4d;当接种剂量低于10^0.625个TCID 50 时,维持培养至7dIFA检测结果为阳性而ELISA检测仍为阴性。由此得出结论IFA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毒的感染,而ELISA检出时间有明显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