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间接测量法研究谷胱甘肽在多壁碳纳米管和活性炭上的吸附 被引量:3
1
作者 汤儆 曾峤 +1 位作者 陈振东 黄向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9-1274,共6页
选取谷胱甘肽(GSH)作为小分子代表物,利用Cr(VI)与GSH的相互作用,即K2Cr2O7/H2SO4溶液加入GSH前后Cr(VI)还原峰电流值的差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的测定,可以间接测出GSH的含量.尝试将这种电化学间接测量法应用于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 选取谷胱甘肽(GSH)作为小分子代表物,利用Cr(VI)与GSH的相互作用,即K2Cr2O7/H2SO4溶液加入GSH前后Cr(VI)还原峰电流值的差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的测定,可以间接测出GSH的含量.尝试将这种电化学间接测量法应用于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与商业活性炭(AC)对GSH的吸附行为.利用该方法可以确立GSH在二者的吸附量(Q)与吸附平衡浓度(Ce)的关系,绘制吸附等温曲线.根据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分析,证明了与商业活性炭相比,GSH在MWCNTs上的吸附更倾向Freundlich模型,即多分子层吸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形貌表征,发现MWCNTs具有发达的堆积孔结构,有利于GSH小分子内扩散和吸附,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间接测量法 谷胱甘肽 多壁碳纳米管 活性炭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发射率的间接测量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丁黎梅 段利民 朱春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5,共3页
阐述了物质发射率的一种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的原理及应用。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测量法,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发射率 间接测量法 红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_5间接测量法测试管线钢止裂韧性CTOA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冬 李荣锋 +2 位作者 邱保文 陈士华 吴立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5,共4页
为解决多数实验室不具备δ5专用夹式引伸计而无法实现δ5间接测量法对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的测试问题,该文另辟蹊径借鉴直接法测试CTOA中的数值图像相关方法,通过工业摄像机采集试样撕裂过程图像,然后在图像上直接测试δ5和裂纹扩展量Δa... 为解决多数实验室不具备δ5专用夹式引伸计而无法实现δ5间接测量法对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的测试问题,该文另辟蹊径借鉴直接法测试CTOA中的数值图像相关方法,通过工业摄像机采集试样撕裂过程图像,然后在图像上直接测试δ5和裂纹扩展量Δa,进而求得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采用该方法重点测试3件X80管线钢试样的稳态裂纹扩展阶段临界CTOA值(CTOA)c,并依据试验断裂形式从原理上分析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确认被测X80管线钢的(CTOA)c为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裂纹尖端张开角 δ5间接测量法 止裂韧性 管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扭转角及其临床间接测量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齐欣 谭洪波 +3 位作者 徐永清 张建勋 孙睿 朱跃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4-626,630,共4页
目前骨科及矫形外科医生对下肢力线已充分重视,但常忽略下肢不良旋转引起的各类伤病。胫骨扭转角,也称胫骨旋转角,为胫骨远端踝关节旋转轴相对于近端膝关节旋转轴在横截面上绕胫骨纵轴的生理性扭转程度,最早由Le Damany提出,定义为胫骨... 目前骨科及矫形外科医生对下肢力线已充分重视,但常忽略下肢不良旋转引起的各类伤病。胫骨扭转角,也称胫骨旋转角,为胫骨远端踝关节旋转轴相对于近端膝关节旋转轴在横截面上绕胫骨纵轴的生理性扭转程度,最早由Le Damany提出,定义为胫骨近端关节面的横轴线与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横轴线在冠状面上的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旋转异常 胫骨扭转角 临床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前轮外倾角间接测量法
5
作者 毛长恩 马伟 +2 位作者 尹亚波 顾德才 李强 《拖拉机》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拖拉机 前轮外倾角 间接测量法 测量原理 测量夹具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红外光信号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
6
作者 何嘉斌 严杰 何方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6,89,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光信号同步的相位测量的方法,它是在传统的测量方法基础上的改进,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构成一种新型的实用仪器。文章着重描述这种方法的特点、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相位角 相位差 同步信号 红外收发器 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间接测量法测量位置度误差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文鹏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1年第12期23-24,共2页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检测零件的位置度误差。这对没有坐标测量装置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现介绍一种用常规量具进行间接测量,利用矢量代数计算,求位置度误差值的方法。
关键词 间接测量法 位置度 误差 测量
原文传递
深孔锥面大径的间接测量法
8
作者 张俊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2年第6期30-30,共1页
高温高庄截止间对密封性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图1所示。密封面大多采用锥面,并在深孔位置上,其锥面大径偏差为±0.2mm,使用通用量具无法测量,我厂采用间接测量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测量原理及其结构如图2,△ABC是等腰三角形,并且... 高温高庄截止间对密封性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图1所示。密封面大多采用锥面,并在深孔位置上,其锥面大径偏差为±0.2mm,使用通用量具无法测量,我厂采用间接测量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测量原理及其结构如图2,△ABC是等腰三角形,并且α角略大于β角,OC垂直于AB。只要通过专用检具测量出OC值(测头下移量减去块规厚度后的数值),即可得所需锥面大径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 锥面 间接测量法
原文传递
服装压力客观测量方法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红 王红歌 陈东生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方法有间接测量法与直接测量法,其中间接测量法有拱压法(复模法)、软体假人法和理论计算法。直接测量法靠采用客观的服装压力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服装压力值。直接测量法操作方便、简单,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 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方法有间接测量法与直接测量法,其中间接测量法有拱压法(复模法)、软体假人法和理论计算法。直接测量法靠采用客观的服装压力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服装压力值。直接测量法操作方便、简单,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中应将服装压力客观测量法中的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相结合,以期为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及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力 客观测量 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机刀具安装定位尺寸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厚美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52-2057,共6页
隧道掘进机刀盘上安装有各种切削刀具,如何对各种刀具的定位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模板规尺法一般适合于在制造工厂的刀盘刀具制造安装阶段使用,且模板规尺的通用性较差,针对不同刀具布置方案... 隧道掘进机刀盘上安装有各种切削刀具,如何对各种刀具的定位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模板规尺法一般适合于在制造工厂的刀盘刀具制造安装阶段使用,且模板规尺的通用性较差,针对不同刀具布置方案需定制专门的模板规尺。提出利用全站仪对刀具定位点的三维坐标进行测量,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出刀具不同安装定位尺寸的计算公式,可对刀具安装定位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尺寸公差要求进行间接测量和计算。通过对掘进机刀具定位尺寸进行实际测量,并与模板规尺法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提出的间接测量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刀具 安装定位 尺寸测量 模板规尺测量 全站仪三维坐标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变形快速化原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祥超 吴祖堂 +2 位作者 朱宝良 赵建伟 鲁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72-177,共6页
围岩变形测量贯穿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为降低与施工活动的相互干扰影响,对测量系统的原位化、快速化、小型化及自动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相对测量精度的分段间接围岩收敛变形参数测量方法;研制了可应用于数... 围岩变形测量贯穿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为降低与施工活动的相互干扰影响,对测量系统的原位化、快速化、小型化及自动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相对测量精度的分段间接围岩收敛变形参数测量方法;研制了可应用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便携式精密三维活动控制场,其网型结构可灵活配置且无需重新校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非量测数码相机和直接线性变换算法建立了一套便携式围岩变形原位测量系统。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相对测量精度高,具有便携性及小型化、自动化的特点,易于实现现场快速化、原位化地下工程围岩变形参数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变形测量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分段间接测量法 便携式精密三维控制场 原位化与快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小摩擦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振波 曹长江 +2 位作者 肖永利 张琛 江莹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4-365,共2页
论述了一种全新的微小摩擦测试方法——间接测量法,并设计了测试装置.该方法将微型电动机同时作为驱动元件和测试元件,通过分析微电动机在施加正压力前后其运动特性的改变,间接地计算出微小摩擦力的大小,从而避开了传感器的安装问题.音... 论述了一种全新的微小摩擦测试方法——间接测量法,并设计了测试装置.该方法将微型电动机同时作为驱动元件和测试元件,通过分析微电动机在施加正压力前后其运动特性的改变,间接地计算出微小摩擦力的大小,从而避开了传感器的安装问题.音圈电机产生的微小力通过传动装置双面抱紧电机轴产生正压力,其大小通过离线标定获取.测得摩擦系数μ的平均值为0.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器件 微小摩擦 测试 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本外逃规模估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传禄 杜哲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3期73-79,共7页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资本外逃的研究历史,详细阐述了我国资本外逃规模估测的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并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了对两种测算方法的调整。尽管各种方法估测出的结果有所差异,但不可否认我国存在严重的资本...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资本外逃的研究历史,详细阐述了我国资本外逃规模估测的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并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了对两种测算方法的调整。尽管各种方法估测出的结果有所差异,但不可否认我国存在严重的资本外逃,必须防止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外逃 规模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谱的盾构隧道损伤间接识别
14
作者 罗辉 周剑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3-292,共10页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健康服役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以超长线状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间接测量法和小波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能量谱的盾构隧道损伤间接识别方法。建立了移动车辆和盾构隧道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模...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健康服役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以超长线状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间接测量法和小波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能量谱的盾构隧道损伤间接识别方法。建立了移动车辆和盾构隧道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对车辆匀速通过盾构隧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响应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信号能量谱在时间域内分布,构建基于小波能量谱的盾构隧道损伤识别指标。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盾构隧道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并分析了车速、测量噪声、粗糙度等因素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盾构隧道损伤间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间接测量法 小波能量谱 损伤识别 车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厂球磨机旋转轴线的检测方法与数据分析
15
作者 覃辉 翁向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5,共3页
介绍了一种精确检测球磨机运转轴线的方法 ,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
关键词 球磨机 变形 旋转轴线 检测 精度 间接测量法 火力发电厂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交梁桥频率间接识别效果的影响参数 被引量:5
16
作者 亓兴军 肖志全 张荣凤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6,共8页
采用过桥车辆振动响应识别桥梁自振特性的间接测量法能够避免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桥频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和成本高等缺点。根据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桥梁间接测量法基本原理,对实际工程中的某一斜交梁桥建立车辆与桥梁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模型,... 采用过桥车辆振动响应识别桥梁自振特性的间接测量法能够避免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桥频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和成本高等缺点。根据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和桥梁间接测量法基本原理,对实际工程中的某一斜交梁桥建立车辆与桥梁耦合振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双轴半车模型模拟测量车辆,提取车辆匀速驶过桥梁时的车辆加速度时程响应,并利用峰值拾取法进行频谱分析,剔除已知的车辆相关频率识别出桥梁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分析了6种不同车速、6种不同车重、8种不同桥梁斜交角度对桥梁频率识别效果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间接测量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桥梁比较密集的频率,车速低于20 km/h时,能够较好地识别出斜交梁桥的前3阶频率,车速较高时无法识别桥梁的频率信息;相对较小的车桥质量比对桥梁频率识别有利;斜交梁桥不同的斜交角度基本不影响桥梁频率识别的精度;桥面粗糙时采用差值法仍能较好地识别。数值模拟表明,间接测量法对于不规则斜交梁桥频率仍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斜交梁桥 间接测量法 粗糙桥面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内孔装配尺寸误差分析与测量研究
17
作者 周忠凯 孙卫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94-97,共4页
以液力变矩器装配尺寸为研究对象,分析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零部件间产生的装配累积误差,建立装配尺寸链并计算,设计了一种施加压力减小装配累积误差同时进行激光测距的测量装置。这种测量方法提高了液力变矩器装配尺寸的测量精度,从而提... 以液力变矩器装配尺寸为研究对象,分析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零部件间产生的装配累积误差,建立装配尺寸链并计算,设计了一种施加压力减小装配累积误差同时进行激光测距的测量装置。这种测量方法提高了液力变矩器装配尺寸的测量精度,从而提高了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配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尺寸 装配累积误差 装配尺寸链 激光测距 间接测量法 配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振动的桥梁振型识别及主梁挠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亓兴军 亓圣 +1 位作者 王珊珊 丁晓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201,共11页
根据桥梁间接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对一座三跨连续梁桥建立车桥振动有限元模型,提取匀速通过桥梁时车辆竖向加速度时程响应,利用中心差分法计算接触点加速度时程响应,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加速度频谱图,应用峰值拾取法识别出桥梁的前三... 根据桥梁间接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对一座三跨连续梁桥建立车桥振动有限元模型,提取匀速通过桥梁时车辆竖向加速度时程响应,利用中心差分法计算接触点加速度时程响应,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加速度频谱图,应用峰值拾取法识别出桥梁的前三阶频率;利用带通滤波技术从接触点竖向加速度响应中提取与桥梁频率相关的分量响应,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得到测试桥梁的前三阶振型,并与有限元理论振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体质量的改变对于振型识别没有明显影响;车速较低时对于振型的识别不利,但选择合适的驱车速度仍能够保证振型的识别精度。基于桥梁有限元模型,将识别的振型进行质量归一化,计算主梁的测试位移柔度矩阵,设计桥梁标准荷载试验方案,利用柔度矩阵计算主梁在试验荷载下的预测挠度,并与理论挠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车速下,预测挠度与理论挠度误差基本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间接测量法 振型识别 柔度矩阵 预测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推移质输沙率监测研究
19
作者 吴小康 罗铭 +2 位作者 刘兴年 黄尔 陈政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推移质输沙率精确测量是河流动力学的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推移质直接测量方法受限于推移质运动的复杂性和测量仪器的局限性,无法对推移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为了连续监测推移质运动,采用推移质间接测量方法,利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冲... 推移质输沙率精确测量是河流动力学的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推移质直接测量方法受限于推移质运动的复杂性和测量仪器的局限性,无法对推移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为了连续监测推移质运动,采用推移质间接测量方法,利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冲击板系统对推移质运动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高分辨率采集,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值,并建立与推移质输沙率及流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推移质输沙率进行有效预测。结果表明:推移质振动信号的特征值均值与推移质输沙率有良好的相关性;中等流量条件的神经网络预测效果最佳,小流量条件的预测效果次之,大流量条件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差,且其最优输入参数与流量及河床变化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推移质输沙率 间接测量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0t浮吊回转支承轮压仿真计算与实测验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凯良 邱惠清 +2 位作者 宋甲强 王宇 毛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3,共5页
针对7500 t全回转浮吊在回转带载工况下滚子夹套式回转支承的多轮轮压分布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法计算并得到了轮压最大值及其分布规律。在主钩幅度为42 m、最大额定起升载荷4 000 t工况下,回转支承轮压达到最大值164.5 t。各种工况... 针对7500 t全回转浮吊在回转带载工况下滚子夹套式回转支承的多轮轮压分布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法计算并得到了轮压最大值及其分布规律。在主钩幅度为42 m、最大额定起升载荷4 000 t工况下,回转支承轮压达到最大值164.5 t。各种工况下,轮压随起升载荷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前承轨梁下轮压分布呈"双驼峰"曲线,后承轨梁下轮压分布呈"M"型;轮压分布规律与回转支承上部结构的布置形式有直接关系。利用应变式间接测量法现场实测了回转工况下的轮压值,实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较吻合,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和应变式间接测量法的可行性。文中所确定的轮压值及其分布规律可为浮吊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所采用的有限元仿真计算与应变式间接测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亦可为其他起重机械的多轮轮压分布问题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吊 滚子夹套式回转支承 轮压分布 有限元仿真 应变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