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画龙点睛 以形传神——谈中国古典小说人物肖象描写
- 1
-
-
作者
朱礼生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5-88,共4页
-
文摘
肖象描写是小说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小说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塑造人物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描写人物肖象重在神似,讲究以形传神。我国古代优秀小说家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等笔下的人物形象,无不神形兼备,性格鲜明。如孔明的机智,关羽的神武。
-
关键词
神形兼备
人物性格
以形传神
肖象
中国古典小说
间接描写
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形象
我国古代
重要手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
- 2
-
-
作者
曹民光
-
机构
江苏省高邮师范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36,共3页
-
文摘
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同志说过:“文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感情世界,用以影响读者的心理世界和感情世界。”“文学如...
-
关键词
间接心理描写
心理剖析
内心独白
直接心理描写
小说
人物心理
景物描写
纤毫
玛蒂尔德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人物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问题
- 3
-
-
作者
黎山峣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
文摘
人物心理结构是性格结构的内在根据,性格结构是心理结构的外在体现。所以,研究人物的心理结构是研究性格结构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心理结构的研究,以往我们曾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主要力量放在显意识现象的分析上面,而对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则拒之于研究的大门之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与创作和评论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现对此试加论述,并祈方家指教。
-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心理结构
显意识
无意识心理
性格结构
表现形式
外射
英雄人物
间接描写
意识活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谈《果树园》的艺术特色
- 4
-
-
作者
方柯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34-37,共4页
-
文摘
《果树园》,节选于丁玲同志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篇课文以细腻缜密的心理刻划,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的场面烘托等艺术手法,展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其实地反映了广大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和地主分子的疯狂狠毒心理,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李子
果树
景物描写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
果园
间接心理描写
地主分子
自然美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时间是对作品的最好考试——《第二次考试》评析
- 5
-
-
作者
艾禾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何为同志的散文《第二次考试》,立即得到了读者的赞赏。一些读者还写信给作者技怍品中的艺术形象陈伊玲,对她表示祝贺与希望。二十多年来,这篇散文经过漫长的时间的考试,仍然为广大读者交口传颂,这说明:《第二次考试》的“考试”成绩是优秀的,是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的。
-
关键词
考试失败
第二次
作品
散文
艺术形象
读者
思想品质
作者
音乐素质
间接描写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