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琼华 程安春 +7 位作者 汪铭书 陈孝跃 周毅 刘维平 朱德康 刘菲 黄诚 宋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4,共5页
应用鹅源血清 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 RA的 Ig G,建立了检测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IIS) ,该法与大肠杆菌 (O1 、O8、O79、O1 38)、鸭沙门氏菌、... 应用鹅源血清 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 (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 RA的 Ig G,建立了检测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IIS) ,该法与大肠杆菌 (O1 、O8、O79、O1 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 (5∶ A)感染发病和死亡雏鹅组织不出现阳性反应而与 RA感染发病死亡雏鹅组织出现特异性阳性反应。 RA人工发病死亡雏鹅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回肠、直肠、肺脏、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检测到 RA抗原 ,RA抗原分布于细胞胞浆、组织间隙和血液 ,检测 RA人工感染病例与 RA肝脏分离符合率为 10 0 % ,检测临床可疑病例的血清 1型 RA的阳性率 (92 .96 % )比细菌分离率 (75 .12 % )高。该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 ,可用于雏鹅 RA人工感染和临床感染的诊断、检测及 RA感染雏鹅后抗原定位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 鸭疫里默氏杆菌 间接免疫 组织化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对REV抗原定位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绍琼 王健 +2 位作者 张培培 张永光 孙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9-712,共4页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的新鲜切面在洁净盖玻片上触片,同时制备其病理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IHC法、IFA法对触片和切片进行RE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用于抗原定位的染色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对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等组织中存在的REV进行定位,依据染色后的阳性细胞感染率可判断REV的组织嗜性。本研究表明,IHC法与IFA法均可用于检测不同脏器中的REV,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低背景和简便快速的特点。但相对于IFA法,IHC法更经济实用并且实验材料易于保存,因此可以在REV抗原定位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间接免疫荧光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狼疮带研究
3
作者 严煜林 由蕾 罗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亦符合红斑狼疮的患者皮损中最常见、最易检出的狼疮带成分均为IgG、IgM,其次为C1q,C3与IgA不易检出;而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但组织病理学诊断不符合的患者,皮损中几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出率之间尚无明确差别。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狼疮带对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且此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 红斑 免疫组织化学 狼疮带试验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3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LSAB和ABC法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惠茜 林汉良 宗永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7-119,T002,共4页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释度可比ABC法高2~3倍以上,孵育时间比ABC法大大缩短,且背景清晰,是理想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免疫酶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AB 抗体 敏感性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ABC 免疫 孵育 性比 稀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酶染法检测淋巴结病理组织中的弓形虫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翠梅 欧阳颗 +1 位作者 谭德明 张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55,53,共3页
关键词 弓形体 淋巴结 病理组织 间接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登宇 高文静 +3 位作者 黄种乾 高丽霞 冯敏 杨秀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4-299,共6页
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利用对醛基苯甲酸(4-CBA)将AOZ衍生化为CPAOZ,利用活化酯法将CPAOZ与卵清蛋白(OVA)偶联,生成完全抗原CPAOZ-OVA。对包被原与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封闭液浓度... 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利用对醛基苯甲酸(4-CBA)将AOZ衍生化为CPAOZ,利用活化酯法将CPAOZ与卵清蛋白(OVA)偶联,生成完全抗原CPAOZ-OVA。对包被原与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封闭液浓度、竞争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进行优化,建立标准曲线,同时对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被抗原最佳稀释倍数为2000倍,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20000倍、封闭液为2%脱脂乳粉、竞争时间为2 h、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4000倍;线性范围是0.075~7.396 ng/m L,半抑制浓度IC_(50)为0.74 ng/m L,对呋喃唑酮原药的交叉反应率为23.4%,与其他结构类似物及衍生化试剂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为监管部门对于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AOZ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 动物源性食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米松糠酸酯高特异性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桂勉 黄莹星 +1 位作者 林俊虹 张世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6-131,共6页
莫米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MF)是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为快速、便捷地监控MF的滥用情况,制备了MF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其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将氨氧乙酸分别连接至MF和莫米松二糠酸酯(mometasone difuroate,MDF),合成了免疫... 莫米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MF)是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为快速、便捷地监控MF的滥用情况,制备了MF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其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将氨氧乙酸分别连接至MF和莫米松二糠酸酯(mometasone difuroate,MDF),合成了免疫半抗原和包被半抗原。免疫半抗原以活泼脂法连接钥孔血蓝蛋白获得全抗原,通过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及筛选获得能够稳定分泌抗M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并纯化了抗体。该抗体的主要识别区域为MF的五元环区域,因此不和常见的64种糖皮质激素发生交叉反应。建立了基于异源包被的MF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1.2 ng/mL,对肌肉和肝脏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2μg/kg和0.59μg/kg。灵敏度相比于同源包被提升了20倍。使用60%甲醇水溶液提取动物组织的添加回收率为70%~82%。该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动物组织中MF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莫米松糠酸酯 单克隆抗体 异源包被 间接竞争免疫检测(ic-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抗虫基因植物中杀虫蛋白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Ⅲ.酶联免疫(ELISA)间接法检测Bt杀虫蛋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1 位作者 伍光庆 张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采用ELISA间接检测法,研究了2种酶标羊抗兔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碱性磷酸酶)和2种检测载体(聚苯乙烯多孔板和硝酸纤维膜)对检测灵敏度和样本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纯的杀虫晶体蛋白进行灵敏度检测时,2种酶标抗体的测定结果非... 采用ELISA间接检测法,研究了2种酶标羊抗兔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碱性磷酸酶)和2种检测载体(聚苯乙烯多孔板和硝酸纤维膜)对检测灵敏度和样本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纯的杀虫晶体蛋白进行灵敏度检测时,2种酶标抗体的测定结果非常相近,无明显差别,灵敏度可达7.8~15.6 ng.但在检测植物样本时,不同酶标抗体则存在差异.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优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这主要是由于植物样本中有内源过氧化物酶所致.用硝酸纤维素膜和聚苯乙烯多孔板作载体进行检测纯的Bt杀虫蛋白的效果二者相当.但检测植物样本时,植物中的叶绿素对Dot-ELISA的干扰很大,准确性差.本研究所制备的Bt杀虫蛋白抗体具有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吸附 斑点免疫 碱性磷酸 辣根过氧化物 聚苯乙烯板 硝酸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勇 李齐光 +1 位作者 唐希才 邱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U/mL为阳性,12~18U/mL为可疑,≤12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P<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江 许杨 +1 位作者 楚金申 谢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4.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6﹪~97.6﹪,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84,检测线性范围为0.104~1.69 ng/mL,检测时间为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ZEN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CLEI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内科临床的应用
12
作者 张景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免疫组织化学这一融免疫学、病理学为一体的新技术进展神速。除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荧光、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外,各种新的免疫酶技术不断涌现,如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法(ABC),葡萄糖氧化酶抗葡萄糖氧化酶法(GAG),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法(APAAP);各种单克隆抗体及其片段(Fab,F(ab′)2)被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临床 葡萄糖氧化 免疫技术 免疫荧光 标记抗体 磷酸 免疫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重组蛋白表达及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建立
13
作者 张允奇 何涛君 +1 位作者 陆学东 张银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03-2806,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法从菌种模板WHL-1扩增出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a中,转化到菌BL21(DE3),经过诱导产生融合蛋白,...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法从菌种模板WHL-1扩增出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a中,转化到菌BL21(DE3),经过诱导产生融合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并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人博卡病毒的间接酶联免疫法。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并可与人博卡病毒Ig G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 mg/m L,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封闭以1%BSA封闭效果最佳,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4 000,工作时间最佳为1 h,该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为0.1,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98%,与对照试剂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蛋白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为人博卡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原核表达 间接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万钧 陈锡全 杨晓梅 《四川畜牧兽医》 1994年第4期1-2,共2页
建立了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好,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普通显微镜或肉眼即可判定结果,利于基层使用。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诊断 流行性腹泻 腹泻 间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5
作者 楚金申 许杨 +1 位作者 何庆华 卢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07-410,共4页
应用抗脱氧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10.7ng/mL,批内变异系... 应用抗脱氧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10.7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2.8%,玉米的加标回收率为91.2%~99.5%,与其他常见真菌毒素未见明显交叉,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02,检测线性范围为12.9~163.7ng/mL,检测时间为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CLEI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溞胆碱酯酶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定量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洪翠 杨艳霞 李少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54,共8页
用达到电泳纯的大型溞(Daphnia magn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免疫BALB/c小鼠,得到效价达1∶8 000的鼠抗大型溞ChE多克隆抗血清;通过优化抗原抗体反应条件,建立定量分析大型溞ChE含量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and non... 用达到电泳纯的大型溞(Daphnia magn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免疫BALB/c小鼠,得到效价达1∶8 000的鼠抗大型溞ChE多克隆抗血清;通过优化抗原抗体反应条件,建立定量分析大型溞ChE含量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and non-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结果表明:此方法检测灵敏度为24ng.mL-1;经免疫交叉反应鉴定,所获抗血清与5、10μg.mL-1标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如花翅摇蚊、尖额溞、斑马鱼(脑、脑除外的整体)、家蚕、意大利蜜蜂、赤子爱胜蚯蚓、非洲爪蟾(蝌蚪)等来源的ChE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25%、<0.25%、2.13%、10.19%、3.88%、3.56%、2.81%、3.93%、5.00%和2.75%,具较高的特异性。说明用本试验得到的抗血清建立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可用于大型溞体内ChE含量的测定,以利于在农药暴露环境下大型溞体内ChE活性的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间接非竞争免疫吸附 胆碱酯免疫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性对硫磷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丽兰 张娅 +7 位作者 邹承武 甘志勇 吴静娜 李乾坤 吕玉莲 易国强 温绍聪 何丽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免疫7周龄Balb/c雌性小鼠,取抗血清效价最高、特异性最优小鼠的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i-ELISA)及ic-ELISA分别评价融合细胞株的阳性和特异性,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对硫磷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再通过棋盘格试验筛选出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标准曲线,并基于对硫磷单克隆抗体与各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评估ic-ELISA的特异性。采购西红柿样品进行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运用气相色谱法(GC)验证ic-ELISA的准确性。【结果】成功合成对硫磷人工抗原PA-BSA和PA-OVA,经5次免疫后融合小鼠的血清效价为8×103;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灵敏度高、特异性最强的对硫磷单克隆细胞株4F11A10。以2μg/mL包被抗原PA-OVA、0.25μg/mL细胞株4F11A10分泌抗体为最佳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及其标准曲线,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0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2.34~300 ng/mL;所建立的对硫磷ic-ELISA与5种有机磷农药(丙溴磷、杀扑磷、倍硫磷、水胺硫磷和甲拌磷)均无交叉反应。对比ic-ELISA和GC测定西红柿样品中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发现ic-ELISA的添加回收率为84.86%~100.27%,GC的添加回收率为97.60%~106.4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建立的ic-ELISA可用于快速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对硫磷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硫磷 间接竞争免疫吸附分析方(ic-ELISA) 单克隆抗体 气相色谱(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 胡立新 +1 位作者 伏光华 张海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制备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建立红景天苷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实现经济、高效、简便快速批量检测红景天药材及其制品中的红景天苷含量,为其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已经成功偶联的红景天苷-BSA作为免疫原,免疫... 【目的】制备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建立红景天苷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实现经济、高效、简便快速批量检测红景天药材及其制品中的红景天苷含量,为其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已经成功偶联的红景天苷-BSA作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ELISA检测血清效价,取效价最高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法筛选、克隆后获得能够稳定产生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大量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利用该抗体,建立红景天苷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确认,包括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等指标。【结果】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7~598.45ng·mL-1,检测限IC10为1.77ng·mL-1,半数抑制率IC50为49.33ng·mL-1,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5%,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4.3%,红景天苷含量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红景天苷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能够用于为红景天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光激化学发光间接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鑫 陈红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83-1987,共5页
目的:利用抗免疫复合物IgG多抗体在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上建立间接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方法:以人体IgG对兔子进行免疫耐受,以兔红细胞和人体血清构建免疫复合物IgG并免疫兔子。用纯化的抗免疫复合物IgG多抗和甲... 目的:利用抗免疫复合物IgG多抗体在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上建立间接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方法:以人体IgG对兔子进行免疫耐受,以兔红细胞和人体血清构建免疫复合物IgG并免疫兔子。用纯化的抗免疫复合物IgG多抗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组成一步间接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浓度,并评估其最低检测限、回收率和批内精密度,与传统两步化学发光法(贝克曼)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9 U/ml,平均回收率为96.26%,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1.58%~1.97%,与贝克曼方法的结果的相关性r=0.989。结论:成功建立了光激化学发光定量检测Anti-TPO的方法(间接法)。该方法与传统两步间接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较好,弥补了光激化学发光平台无法使用间接法进行检测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激化学发光 间接 免疫复合物IgG多抗 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 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水库微囊藻毒素-LR快速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哲慧 王珅 王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709,742,共4页
应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运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建立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现场初筛方法。结果表明:(1)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的检测结果与手工振荡不存在差异,可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替代手工来进行振荡孵育操作... 应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运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建立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现场初筛方法。结果表明:(1)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的检测结果与手工振荡不存在差异,可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替代手工来进行振荡孵育操作。(2)icELISA建立了快速测定MC-LR的现场监测方法,MC-LR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r=-0.997 0),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检出限为0.03μg/L,测定下限为0.12μg/L,空白溶液与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2%~113.0%,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竞争免疫吸附 饮用水源 微囊藻毒素-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