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晴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高春芳 薛昌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7,F00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份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在不同年龄段,肺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和对照组在自身抗体荧光图形、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明显不同。74份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74/81,91.4%),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61.5%),其中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同,并发现82.7%(67/81)的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6.5万的靶抗原的阳性条带,该条带仅在22.2%(12/52)的正常人中查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进一步研究其靶抗原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蛋白质印迹地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抗原定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思国 尹训南 +5 位作者 李广兴 康丽娟 江国托 孔宪刚 刘忠贵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82-85,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感染的第10天,只有肾脏、气管或肺脏中呈现荧光,而以肾脏中的荧光最强,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肾脏,可达14天,病毒存在于肾小管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浆中。实验结果证实,IFA方法具有直观、特异等特点,在抗原定位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冰 王艾丽 +2 位作者 虞伟 刘国瑞 李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4-125,13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方法:用Ⅱ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方法:用Ⅱ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抗原。结果: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检测ANCA受自身抗体的影响较大,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应用猴肝切片可将这4种自身抗体与ANCA区别。结论:联合应用猴肝切片与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抗原片,有助于准确判断ANCA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自身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勇 李齐光 +1 位作者 唐希才 邱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U/mL为阳性,12~18U/mL为可疑,≤12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P<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荣骏弓 尹训南 陆月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AIV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应用该IFA方法对我国辽宁、山东、黑龙江省部分鸡群进行REV抗体检测,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禽类 REV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庆功 施桂英 +1 位作者 袁国华 丁玉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2-383,共2页
为了解RA和SLE患者中ANCA阳性情况,我们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两种疾病血清中的IgG型和IgM型荧光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正常献血员血清42份,RA... 为了解RA和SLE患者中ANCA阳性情况,我们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两种疾病血清中的IgG型和IgM型荧光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正常献血员血清42份,RA患者血清47份,SLE患者血清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浆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粘膜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培光 张学军 +2 位作者 杨森 王再兴 杨春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比较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对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灵敏度和价值。方法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6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14例(... 目的比较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对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灵敏度和价值。方法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6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14例(875%)阳性,免疫印迹法11例(688%)阳性,两法合用总阳性15例(938%)。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适合于常规辅助诊断天疱疮,而免疫印迹法可以作为前者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天疱疮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在APP疫苗保护效果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9
作者 邵美丽 刘思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I0001,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进行了定位,比较了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肺脏中APP抗原的清除能力,同时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肺脏的病理学变化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灭活疫苗组和重组亚单位疫...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进行了定位,比较了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肺脏中APP抗原的清除能力,同时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肺脏的病理学变化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灭活疫苗组和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小鼠肺脏的荧光强度、数量均明显弱于对照组,而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又明显弱于灭活疫苗组。说明两种疫苗均对APP抗原有一定的清除和中和作用,且重组亚单位疫苗的作用强于灭活疫苗。该结果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和肺脏病理学损伤的结果一致。说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定位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作为疫苗保护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 APP疫苗 保护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现兰 周方红 +3 位作者 幸桂香 李锋 曲立新 李成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5期4-6,共3页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_1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HlF)。应用该H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_1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HlF)。应用该H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35天时呈明显阳性反应;14只40日龄SPF鸡在感染CIAV后第4天均呈阳性反应,6个月时检测仍呈阳性反应。对我国大连、沈阳和哈尔滨三地区部分鸡场鸡群进性CIA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存在CIA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贫血 病毒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春俊 杨森 +2 位作者 张学军 王培光 任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以牛舌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进行检测,发现以牛舌为底物与以正常人皮肤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提示牛舌因易于获得,可取代正常人皮肤用于天疱疮抗体的检测。
关键词 天疱疮 间接免疫荧光 牛舌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国良 柴秀丽 +5 位作者 闫喜军 吴威 王凤雪 易立 张海玲 邵西群 《特产研究》 2008年第1期10-11,18,共3页
用犬腺病毒制作的抗原玻片,通过确定最佳一抗和荧光抗体浓度,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用于狐狸脑炎的诊断。
关键词 犬1型腺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检测方 抗原 抗体 狐狸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在鱼类细菌性病原检测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其焕 孙佩芳 《水产科技情报》 1987年第1期3-7,2,共6页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只需标记一种抗球蛋白抗体,可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优点。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 荧光抗体 抗球蛋白 抗原抗体 医学 特异性 染色方 细菌性病原 鱼类 荧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从猪群中检测出PRRS抗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鹤晓 王刚 +4 位作者 王彩兰 崔向东 苏世敏 于文军 张玉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8,共2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从猪群中检测出PRRS抗体张鹤晓王刚王彩兰崔向东苏世敏于文军张玉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动植物检疫局,100029)1995年末以来,北京地区的某些猪场发生以母猪流产、死产为特征的疾病,我们用猪的繁...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从猪群中检测出PRRS抗体张鹤晓王刚王彩兰崔向东苏世敏于文军张玉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动植物检疫局,100029)1995年末以来,北京地区的某些猪场发生以母猪流产、死产为特征的疾病,我们用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欧洲株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 猪病 繁殖呼吸综合症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A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耀武 田益玲 +2 位作者 李升云 杨心怡 马晓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32-337,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活化酯法合成灵芝酸A的偶联抗原作为免疫原,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试验兔,获得针对偶联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靶向进行分析后,构建灵芝酸A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中...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活化酯法合成灵芝酸A的偶联抗原作为免疫原,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试验兔,获得针对偶联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靶向进行分析后,构建灵芝酸A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中存在靶向偶联抗原3个区域的独特型抗体,总效价为1∶78 125,其中抗灵芝酸A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3 125。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灵芝酸A检出限为0.3μg/L,半数抑制浓度为4.0μg/L,线性范围在0.6~27.3μg/L之间。样品测定批间变异系数低于1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9%~118.6%之间,对22份灵芝粉剂产品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产品中灵芝酸A含量的差异极显著,该法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比,相关系数为0.972。结果表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灵芝酸A可行,该方法能够为灵芝保健品市场中相关产品的质量监控提供一种辅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A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ds-DNA抗体
16
作者 杨程德 武建国 黄邱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抗ds-DNA抗体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特异性的一种自身抗体。我国 1985年诊断SLE的标准中已列入抗ds-DNA抗体的测定。
关键词 免疫 DNA 常用检测方 高特异性 抗原片 酶标抗体染色 间接免疫荧光 短膜虫 温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方法学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巧松 刘俊秀 +4 位作者 丰岩清 国宁 陈曦 赖蓉 黄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2-877,共6页
【目的】建立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细胞分析法(CBA)和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法;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中国人群NMO疾病谱的检测效率。【方法】建立3种检测NMO-IgG/anti-AQP4抗体的方法,包括IIF、CBA和F... 【目的】建立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细胞分析法(CBA)和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法;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中国人群NMO疾病谱的检测效率。【方法】建立3种检测NMO-IgG/anti-AQP4抗体的方法,包括IIF、CBA和FIPA。应用盲法检测病人血清106例,其中视神经脊髓炎(NMO)组24例,纵形扩展性脊髓炎(LETM)组22例,多发性硬化(MS)组30例,健康对照(HC)组30例;对其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种方法检测,发现NMO组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IIF(62.5%,15/24),CBA(91.7%,22/24)及FIPA(75.0%,18/22),LETM组为IIF(59.1%,13/22),CBA(86.4%,19/22)及FIPA(72.3%,16/22),MS组IIF、CBA及FIPA均为(3.3%,1/30)。正常对照组未见该抗体阳性表达。NMO组及LETM组血清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MS和健康对照组。【结论】在中国人群NMO疾病谱患者中,IIF、CBA和FIPA的检测效率基本和美欧报道一致。IIF是该抗体检测的基础方法;CBA法看起来最为敏感;FIPA检测可以量化该抗体,可用于临床高通量大样品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NMO-IGG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 荧光免疫沉淀 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柯萨奇病毒抗体和自身抗体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惠丽 张宇 +3 位作者 徐平 黄赞春 陈宇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柯萨奇病毒抗体 自身抗体 测定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靳淑玲 王北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肾小球肾炎 SLE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泰泽菌抗体IF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与ELISA方法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建辉 王春玲 +1 位作者 贺争鸣 邢瑞昌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IFA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IFA方法以泰泽菌抗原片检测人工感染和人工免疫的ICR小鼠血清中抗泰泽菌抗体 ,并与日本的泰泽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用阳性对照血清 ,抗原片出现... 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IFA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IFA方法以泰泽菌抗原片检测人工感染和人工免疫的ICR小鼠血清中抗泰泽菌抗体 ,并与日本的泰泽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用阳性对照血清 ,抗原片出现特异性蓝绿色荧光 ,清晰显示出泰泽菌形态 ,而阴性血清只出现橘红色的本底。在 12份人工感染泰泽菌的小鼠早期血清标本中 ,IFA方法检出 4份阳性 ,8份阴性 ,阳性检出率 33 3% ;而ELISA方法检测 12份样本均为阴性。另外 ,在 6 6份人工免疫泰泽菌的小鼠晚期血清样本中 ,IFA方法检出 4 4份阳性 ,2 2份阴性 ,阳性检出率 6 6 7% ;而ELISA方法检出 5 0份阳性 ,16份阴性 ,阳性检出率 75 7% ,结论 建立的小鼠泰泽菌抗体IF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检测 ,特别是早期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泰泽菌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