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23
1
作者 姚斐 寇运同 +2 位作者 陈刚 纪伟尚 徐怀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副溶血弧菌 VB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体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清海 张知良 +1 位作者 黄建芳 赵宝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39,共2页
用 MDCC- MSB1细胞增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CuX- 1毒株制备抗原,建立了检测 C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CAV基因工程亚单位苗首免、二免和三免后鸡体内的 CAV抗体,结果表明首免一个月后,鸡血清中 CAV抗体的... 用 MDCC- MSB1细胞增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CuX- 1毒株制备抗原,建立了检测 C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 CAV基因工程亚单位苗首免、二免和三免后鸡体内的 CAV抗体,结果表明首免一个月后,鸡血清中 CAV抗体的滴度很低或几乎测不到抗体;二免一个月后,鸡血清中可测到较高的 CAV抗体;三免一个月后,鸡血清中的 CAV抗体滴度更高。另外,应用此方法调查了某禽场 3个批次鸡体内的 CAV抗体,其中 32日龄黄鸡和 1日龄乌骨鸡体内的 CAV抗体为阴性,而 1日龄黄鸡体内的 CAV抗体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检测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GRA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吉婧 朱明哲 +3 位作者 宋新宇 印春生 单虎 刘业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以制备的弓形虫GRA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弓形虫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TG-GRA1;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为可溶性表达,分子量约为27 k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可被犬弓形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GRA1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成功筛选出5株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B10、2-C3、2-C9、3-C11以及6-E6,并对它们进行亚型鉴定,其中2-C3、2-C9、3-C11为IgG1,1-B10、6-E6为IgM;IF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了mAb 2-C9最佳稀释浓度为0.875μg/mL、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400、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并对15只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弓形虫动物组织切片的检测,有助于弓形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弓形虫的动态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GRA1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免疫荧光技术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中的精准性与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高灵敏度免疫荧光技术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中的精准性与可行性。该技术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与待检测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特定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动物免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该研究采用多种动物模型和不同抗... 该研究旨在探讨高灵敏度免疫荧光技术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中的精准性与可行性。该技术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与待检测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特定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动物免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该研究采用多种动物模型和不同抗体样本,系统评估该技术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灵敏度 免疫荧光技术 动物免疫 抗体检测 精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正常人皮肤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天疱疮抗体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竹茜 张豫凤 +2 位作者 赵东利 杨艳 王泽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6,共1页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和黏膜疾病,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是其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本研究分别以人包皮和豚鼠食管上皮为底物,采用IIF技术检测15例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血清抗体,并比较了2种方法敏感性的差异。
关键词 抗体 天疱疮 免疫荧光 间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夏晴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高春芳 薛昌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7,F00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份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在不同年龄段,肺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和对照组在自身抗体荧光图形、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明显不同。74份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74/81,91.4%),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61.5%),其中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同,并发现82.7%(67/81)的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6.5万的靶抗原的阳性条带,该条带仅在22.2%(12/52)的正常人中查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进一步研究其靶抗原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蛋白质印迹地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脑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兆奎 张曦 +4 位作者 滕峥 赵百慧 李燕婷 袁正宏 卢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猪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用乙脑病毒感染C6/36白蚊伊蚊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猪血清中JEV-IgG抗体的IFA方法,并用于猪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功建立特异的猪JEV-IgG的... 目的建立检测猪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用乙脑病毒感染C6/36白蚊伊蚊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猪血清中JEV-IgG抗体的IFA方法,并用于猪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功建立特异的猪JEV-IgG的IFA检测方法,并对50份母猪、55份仔猪和65份屠宰猪的血清进行检测。乙脑血清抗体效价≥1:200的分别为88.00%,10.91%和24.62%。结论建立的IFA方法能较好的用于猪血清乙脑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猪捷申病毒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芹防 刘杉杉 +1 位作者 张超范 崔尚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为建立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利用PTV-8 Jilin/2003株为抗原,建立了检测PTV抗体的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方法。该方法工作浓度分别是: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10;FITC标记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00;二抗中伊文氏兰最适稀释度... 为建立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利用PTV-8 Jilin/2003株为抗原,建立了检测PTV抗体的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方法。该方法工作浓度分别是: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10;FITC标记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00;二抗中伊文氏兰最适稀释度为1∶30 000。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板可以检出包含PTV-8型和1型在内的的所有PTV阳性血清,方法敏感、特异。与SN符合率94.0%。用该方法对黑龙江、山东、天津和河南等地的1 50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5.8%,表明我国猪群中PTV的感染已经非常普遍。该方法做为PTV的血清学诊断新技术,为开展P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抗原定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思国 尹训南 +5 位作者 李广兴 康丽娟 江国托 孔宪刚 刘忠贵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82-85,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感染的第10天,只有肾脏、气管或肺脏中呈现荧光,而以肾脏中的荧光最强,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肾脏,可达14天,病毒存在于肾小管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浆中。实验结果证实,IFA方法具有直观、特异等特点,在抗原定位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春俊 杨森 +2 位作者 张学军 王培光 任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以牛舌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进行检测,发现以牛舌为底物与以正常人皮肤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提示牛舌因易于获得,可取代正常人皮肤用于天疱疮抗体的检测。
关键词 天疱疮 间接免疫荧光 牛舌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冰 王艾丽 +2 位作者 虞伟 刘国瑞 李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4-125,13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方法:用Ⅱ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方法:用Ⅱ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抗原。结果: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检测ANCA受自身抗体的影响较大,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应用猴肝切片可将这4种自身抗体与ANCA区别。结论:联合应用猴肝切片与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抗原片,有助于准确判断ANCA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自身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技术检测梨火疫病菌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白石 卢玲 +3 位作者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焦国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病菌及样品 ,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可以在中国口岸推广使用 ,减少梨火疫病进入中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协同凝集技术 梨火疫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雄燕 武丽君 +9 位作者 陈龙 杨明辉 刘宁涛 库尔班江 谢传美 史冉庚 唐中 赵岩 曾小峰 袁国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34-73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巨核细胞抗体,以探讨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并与30例血小板正常的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表... 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巨核细胞抗体,以探讨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并与30例血小板正常的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血清抗巨核细胞抗体阳性在36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占7例(19.4%),在3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的SLE患者中有2例(6.7%),及在正常人中有1例(3.3%),后者与SLE伴患者血小板减少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但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 :SLE患者血清存在抗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并与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有关,应扩大病例数作出肯定结论 ,进一步了解SLE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抗巨核细胞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西尼罗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久松 张泮河 +3 位作者 詹琳 徐伟才 司炳银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1/347)和5.7%(14/244);在同时检测了两种病毒抗体的244份标本中,有3份两者均为阳性,分别占WNV和JEV抗体阳性数的60%(3/5)和21%(3/14)。结论人群对WNV缺乏免疫力,JEV抗体对WNV的交叉免疫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勇 李齐光 +1 位作者 唐希才 邱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U/mL为阳性,12~18U/mL为可疑,≤12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P<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荣骏弓 尹训南 陆月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AIV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应用该IFA方法对我国辽宁、山东、黑龙江省部分鸡群进行REV抗体检测,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禽类 REV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功 施桂英 +1 位作者 袁国华 丁玉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2-383,共2页
为了解RA和SLE患者中ANCA阳性情况,我们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两种疾病血清中的IgG型和IgM型荧光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正常献血员血清42份,RA... 为了解RA和SLE患者中ANCA阳性情况,我们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两种疾病血清中的IgG型和IgM型荧光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正常献血员血清42份,RA患者血清47份,SLE患者血清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浆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 被引量:4
19
作者 胥婧 沈秀萍 +2 位作者 邵秀玲 胡白石 许志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根据风信子黄腐病菌(Xanthom onas hyacinthi,XHA)的fimA基因,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JAAN/JARA,目的片段为226 bp,用来检测样本中有无目标细菌。用XHA全菌体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建立了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技术。用... 根据风信子黄腐病菌(Xanthom onas hyacinthi,XHA)的fimA基因,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JAAN/JARA,目的片段为226 bp,用来检测样本中有无目标细菌。用XHA全菌体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建立了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技术。用上述两种方法对风信子黄腐病菌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及带菌样品,方法简单、快速、实用,可以在口岸检疫中推广使用,以减少风信子黄腐病菌进入中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黄腐病菌 PCR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粘膜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培光 张学军 +2 位作者 杨森 王再兴 杨春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比较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对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灵敏度和价值。方法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6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14例(... 目的比较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法对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灵敏度和价值。方法以牛舌粘膜作为底物,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6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14例(875%)阳性,免疫印迹法11例(688%)阳性,两法合用总阳性15例(938%)。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适合于常规辅助诊断天疱疮,而免疫印迹法可以作为前者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天疱疮 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