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薛麒 孙瑶 +7 位作者 冯显钤 吴华伟 刘丹 周明旭 黄张玲 杨飞 黄小洁 陈孟姣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为建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MDV HVT)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将MDV HVT病毒接种96孔细胞板培养(CEF),72 h后用鸡抗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血清作为一抗和兔抗鸡荧光抗体作为二抗,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并与经... 为建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MDV HVT)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将MDV HVT病毒接种96孔细胞板培养(CEF),72 h后用鸡抗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血清作为一抗和兔抗鸡荧光抗体作为二抗,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并与经典的马立克蚀斑计数方法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小于0.05,相关系数为0.995,说明两种方法相关性很好,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滴度测定。IFA方法较蚀斑计数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可代替蚀斑计数方法用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病毒含量的初步测定,同时为2025年版《中国兽药典》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增加IFA鉴别检验方法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蚀斑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
作者 孔冬妮 王嘉 +9 位作者 邓永 翟天舒 刘丹 黄小洁 薛琪 候力丹 吴华伟 薛青红 李俊平 毛娅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接种EDSV的96孔细胞培养板时,多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320,孵育时间为45 min;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孵育时间为30 min;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2 TCID 50/mL的病毒;多抗血清敏感度试验表明,当多抗血清稀释到1∶1280时仍可见较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只针对EDSV,而不与禽副流感病毒4型、鸡新城疫病毒等其他病原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为我国禽源性生物材料EDSV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多抗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GRA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吉婧 朱明哲 +3 位作者 宋新宇 印春生 单虎 刘业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以制备的弓形虫GRA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弓形虫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TG-GRA1;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为可溶性表达,分子量约为27 k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可被犬弓形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GRA1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成功筛选出5株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B10、2-C3、2-C9、3-C11以及6-E6,并对它们进行亚型鉴定,其中2-C3、2-C9、3-C11为IgG1,1-B10、6-E6为IgM;IF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了mAb 2-C9最佳稀释浓度为0.875μg/mL、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400、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并对15只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弓形虫动物组织切片的检测,有助于弓形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弓形虫的动态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GRA1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8
4
作者 崔尚金 全滟平 +3 位作者 李曦 符芳 姜艳玲 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将接种PCV2且经多次传代的PK-15带毒细胞分散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制成抗原诊断板,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PCV2的抗体。通过对各种反应物的工作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优化,建立了PCV2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用于PCV2抗体水平... 将接种PCV2且经多次传代的PK-15带毒细胞分散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制成抗原诊断板,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PCV2的抗体。通过对各种反应物的工作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优化,建立了PCV2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用于PCV2抗体水平的监测,为今后的猪圆环病毒疫苗抗体检测的研究提供了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脑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兆奎 张曦 +4 位作者 滕峥 赵百慧 李燕婷 袁正宏 卢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猪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用乙脑病毒感染C6/36白蚊伊蚊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猪血清中JEV-IgG抗体的IFA方法,并用于猪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功建立特异的猪JEV-IgG的... 目的建立检测猪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用乙脑病毒感染C6/36白蚊伊蚊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猪血清中JEV-IgG抗体的IFA方法,并用于猪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功建立特异的猪JEV-IgG的IFA检测方法,并对50份母猪、55份仔猪和65份屠宰猪的血清进行检测。乙脑血清抗体效价≥1:200的分别为88.00%,10.91%和24.62%。结论建立的IFA方法能较好的用于猪血清乙脑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显微术检测泡桐丛枝病原MLO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国忠 张锡津 +3 位作者 朱水方 张成良 罗飞 黄文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染病组织中的MLO特异性荧光。经与DAPI染色技术比较,找出了适宜的徒手切片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的途径。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测定简便等特点。适用于MLO组织定位、组培苗脱毒效果评估、病原株系鉴定和病害检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原MLO 间接免疫荧光 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晴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高春芳 薛昌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7,F00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份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在不同年龄段,肺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和对照组在自身抗体荧光图形、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明显不同。74份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74/81,91.4%),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61.5%),其中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同,并发现82.7%(67/81)的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6.5万的靶抗原的阳性条带,该条带仅在22.2%(12/52)的正常人中查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进一步研究其靶抗原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蛋白质印迹地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病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8
作者 司炳银 杨保安 +8 位作者 于曼 刘洪 吕富双 韩伟国 张雨 石玉玲 李林海 秦鄂德 祝庆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99-700,共2页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为SARS的临床确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本实验室新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BJ0 1和GZ0 1株感染Vero E6细胞 ,待 2 5 %细胞出现病变时 ,用胰蛋白酶消化...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为SARS的临床确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本实验室新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BJ0 1和GZ0 1株感染Vero E6细胞 ,待 2 5 %细胞出现病变时 ,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后以 2× 10 7/ml浓度 4 0 μl的细胞滴到 10孔镀膜的玻片上 ,CO2 温箱培养 4h后丙酮固定。利用制备的抗原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了从北京和广州地区采集的 15 4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和 14例非SARS呼吸系统疾病和 10 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SARS冠状病毒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并对 15 4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 14 2例 ,阳性率为 92 3% ,而 14例非SARS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 10 0名健康人血清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在人工感染鸭体内的侵染过程和分布规律 被引量:9
9
作者 程安春 韩晓英 +3 位作者 汪铭书 袁桂萍 徐超 廖永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2-946,共5页
用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v强毒株感染成年鸭复制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脾、肺、肾、胸腺、食道、十二指肠、胰腺、法氏囊和脑组织,制作切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DEV在鸭体内的侵染过程和... 用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v强毒株感染成年鸭复制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脾、肺、肾、胸腺、食道、十二指肠、胰腺、法氏囊和脑组织,制作切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DEV在鸭体内的侵染过程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感染后4 h可在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检测到DEV抗原;感染后6 h可在肝脏、食道、十二指肠、直肠及肺脏检测到DEV抗原;IFA对各组织器官中DEV的平均检出率为肝脏46/50、脾脏48/50、肺脏46/50、肾脏0/50、肠道46/50、法氏囊46/50、胸腺47/50、胰腺0/50、大脑0/50、食道44/50、心脏0/50。研究表明:在急性病例中,脾脏、法氏囊、胸腺、食道、肠道、肝脏和肺脏为DEV的主要靶器官;接种后,病毒首先在脾脏、胸腺、法氏囊中出现,然后病毒迅速传播到肝脏、消化道和肺脏中;IFA检测石蜡切片中DEV的方法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是对DEV进行检测和抗原定位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 检测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猪捷申病毒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芹防 刘杉杉 +1 位作者 张超范 崔尚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为建立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利用PTV-8 Jilin/2003株为抗原,建立了检测PTV抗体的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方法。该方法工作浓度分别是: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10;FITC标记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00;二抗中伊文氏兰最适稀释度... 为建立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利用PTV-8 Jilin/2003株为抗原,建立了检测PTV抗体的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方法。该方法工作浓度分别是: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10;FITC标记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00;二抗中伊文氏兰最适稀释度为1∶30 000。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板可以检出包含PTV-8型和1型在内的的所有PTV阳性血清,方法敏感、特异。与SN符合率94.0%。用该方法对黑龙江、山东、天津和河南等地的1 50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5.8%,表明我国猪群中PTV的感染已经非常普遍。该方法做为PTV的血清学诊断新技术,为开展P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23
11
作者 姚斐 寇运同 +2 位作者 陈刚 纪伟尚 徐怀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副溶血弧菌 VB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技术检测梨火疫病菌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白石 卢玲 +3 位作者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焦国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病菌及样品 ,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可以在中国口岸推广使用 ,减少梨火疫病进入中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协同凝集技术 梨火疫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3
作者 车巧林 熊祺琰 +3 位作者 冯志新 张旭 刘茂军 邵国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9-1073,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方法。以抗猪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IgG为二抗,通过对一抗、二抗工作浓度的优化确定合适的抗体浓度;通过以1×107CCU/ml猪... 为了建立一种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方法。以抗猪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IgG为二抗,通过对一抗、二抗工作浓度的优化确定合适的抗体浓度;通过以1×107CCU/ml猪肺炎支原体与PK15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确定其黏附细胞需要的时间;通过不同滴度的猪肺炎支原体与PK15细胞37℃作用4 h,确定其黏附细胞需要的滴度。猪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P463G11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1 000倍稀释,FITC-羊抗小鼠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倍稀释,猪肺炎支原体黏附PK15细胞需要的时间为4 h以上,黏附PK15细胞需要的滴度为1×105CCU/ml以上。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猪肺炎支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黏附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天疱疮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春俊 杨森 +2 位作者 张学军 王培光 任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以牛舌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进行检测,发现以牛舌为底物与以正常人皮肤为底物对天疱疮抗体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提示牛舌因易于获得,可取代正常人皮肤用于天疱疮抗体的检测。
关键词 天疱疮 间接免疫荧光 牛舌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抗原定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思国 尹训南 +5 位作者 李广兴 康丽娟 江国托 孔宪刚 刘忠贵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82-85,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法对IBV感染后SPF鸡不同脏器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IBV感染后的第7天,在气管、肾脏、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特异性的荧光。表明在感染的初期,IB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感染的第10天,只有肾脏、气管或肺脏中呈现荧光,而以肾脏中的荧光最强,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肾脏,可达14天,病毒存在于肾小管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浆中。实验结果证实,IFA方法具有直观、特异等特点,在抗原定位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萨佩罗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旺 唐小明 +3 位作者 葛猛 杨涛涛 屈泰龙 余兴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以分离的猪萨佩罗病毒PSV Hu N1/2016株感染PK15细胞,制备抗原板,建立检测猪血清中PS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结果表明: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FITC标记的羊抗猪荧光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既能... 以分离的猪萨佩罗病毒PSV Hu N1/2016株感染PK15细胞,制备抗原板,建立检测猪血清中PS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结果表明: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FITC标记的羊抗猪荧光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300。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既能将PSV抗体与PRRSV、FMDV、PCV、CSFV抗体区分开,也可以检测到中和效价0.128的阳性血清。用该方法检测湖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208份临床血清样品的总阳性率为68%,表明PSV在湖南省流行普遍,且其感染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抗体检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抗人疱疹病毒6型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军连 徐志凯 +4 位作者 王红英 王德堂 张芳琳 杨乔欣 姚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对 116份育龄期妇女血清标本检测表明 ,HHV 6IgG的阳性率为 72 .4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6 1;在孕妇和正常未孕妇女之间 ,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 ,HHV 6IgG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建立了具有特异性的IFA法 ,可用于对育龄妇女H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6型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GG抗体 育龄期妇女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薇 谢闻悦 +2 位作者 陈永强 刘俊 张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本院5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HCMV-PP65抗原进行检测,其中器官移植组35例(肾移植患者13例,肝移植患者14例,骨髓移植患者8例),其他疾病组21例。设本院健康...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本院5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HCMV-PP65抗原进行检测,其中器官移植组35例(肾移植患者13例,肝移植患者14例,骨髓移植患者8例),其他疾病组21例。设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6例标本中有25例检出HCMV-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5%。25例抗原阳性患者中,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外周血中的H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的HCMV-PP65抗原阳性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结论:HCMV-PP65抗原检测具有简便、敏感的特点,其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可以作为监测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PP65抗原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西尼罗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久松 张泮河 +3 位作者 詹琳 徐伟才 司炳银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 目的了解人群血清西尼罗病毒(WNV)抗体存在的本底,探讨WNV与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以新兵入伍健康体检时收集的男性血清347份为检测标本,应用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WNV与JEV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WNV和JE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1/347)和5.7%(14/244);在同时检测了两种病毒抗体的244份标本中,有3份两者均为阳性,分别占WNV和JEV抗体阳性数的60%(3/5)和21%(3/14)。结论人群对WNV缺乏免疫力,JEV抗体对WNV的交叉免疫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