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选定的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鸿翔 赵云飞 《四川水力发电》 2021年第2期14-18,共5页
针对桥梁工程现浇梁支架采用的碗扣支撑架施工,阐述了通过施工总荷载值快速和初步判定支撑架横距、纵距及步距的方法,减少了多次重复进行间排距布置及校核工作量,该方法简单易懂且在实践过程中经过验证,能够满足承载要求,安全可靠,具有... 针对桥梁工程现浇梁支架采用的碗扣支撑架施工,阐述了通过施工总荷载值快速和初步判定支撑架横距、纵距及步距的方法,减少了多次重复进行间排距布置及校核工作量,该方法简单易懂且在实践过程中经过验证,能够满足承载要求,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投标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合理地计算支撑架工程量,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碗扣支撑架 间排距 快速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兰矿2^#煤全锚杆支护合理间排距的确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油唐 《山西焦煤科技》 2003年第B06期57-59,共3页
煤巷全锚杆支护中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 ,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 ,同时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 ,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合理的锚杆间排距既保证对顶板的支护强度 ,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屯兰矿 锚杆支护 间排距 支护强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紧力及间排距影响下的锚杆(索)附加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 《中国煤炭》 2018年第8期68-71,98,共5页
以华烨煤业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预紧力、间排距及锚索布置方式影响下的锚杆(索)附加应力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根锚杆(索)附加压应力集中在托盘附近,并向围岩深部逐渐减小,附加拉应力集中在锚固段及其上部区域;锚杆... 以华烨煤业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预紧力、间排距及锚索布置方式影响下的锚杆(索)附加应力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根锚杆(索)附加压应力集中在托盘附近,并向围岩深部逐渐减小,附加拉应力集中在锚固段及其上部区域;锚杆(索)附加应力峰值随预紧力增大而线性增大;锚杆群在围岩浅部形成附加压应力区,其均匀程度、连续程度以及影响范围随间排距增大而减小;锚索可显著扩大锚杆产生的附加压应力区,并使锚杆锚固段附近的附加拉应力区转变为压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锚索 预紧力 间排距 附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锚杆支护间排距的合理选用
4
作者 付文龙 王新生 《煤》 2006年第6期4-5,12,共3页
煤巷全锚杆支护中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同时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介绍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三矿采用间排距为800 mm×800 mm的锚杆在煤巷中的应用。表明在采用较大... 煤巷全锚杆支护中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同时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介绍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三矿采用间排距为800 mm×800 mm的锚杆在煤巷中的应用。表明在采用较大间排距时不仅没有降低支护围岩强度,还节省材料费,降低了消耗,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单进水平,确保了采掘接替,为矿井高产高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锚杆支护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煤矿锚杆支护间排距的应用
5
作者 折亮峰 《河南科技》 2013年第9X期57-58,共2页
煤矿全锚杆支护中的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才能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白水煤矿采用锚杆间排距为800mm×900mm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较大间排距时,没有降低支护围岩强度,... 煤矿全锚杆支护中的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才能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白水煤矿采用锚杆间排距为800mm×900mm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较大间排距时,没有降低支护围岩强度,还节省材料费用,降低了消耗,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单进水平,确保了采掘接替,为矿井高产高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巷 锚杆支护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断面短锚索间排距支护效果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张栋梁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10期44-47,共4页
针对鹤壁集团六矿2145底抽巷产生明显变形,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全断面短锚索间排距支护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选择间排距为1.4 m的锚索支护,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且... 针对鹤壁集团六矿2145底抽巷产生明显变形,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全断面短锚索间排距支护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选择间排距为1.4 m的锚索支护,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且锚索受力稳定,很好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确保了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短锚索支护 数值模拟 支护效果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巷道快速掘进支护工艺方案对比分析
7
作者 张海宾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效率是影响煤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掘锚一体化机组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其形成的大断面巷道对围岩支护工艺要求较高。针对2506工作面快速掘进形成的大断面巷道,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3种不同的支护... 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效率是影响煤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掘锚一体化机组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其形成的大断面巷道对围岩支护工艺要求较高。针对2506工作面快速掘进形成的大断面巷道,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3种不同的支护工艺方案,从而选取最优的支护工艺方案,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对回采过程中应力及位移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支护工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锚杆支护 间排距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液压支架回收期间顶板支护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登科 傅传学 马永浩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165-167,共3页
平煤股份十二矿为突出矿井,采用先开采保护层工作面,被保护层工作面采用回填液压支架和普通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回收过程中顶板支护难度较大。在回填液压支架段采用锚网索支护的方法控制顶板,通过对回填液压支架的长度、锚网索间排距的技... 平煤股份十二矿为突出矿井,采用先开采保护层工作面,被保护层工作面采用回填液压支架和普通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回收过程中顶板支护难度较大。在回填液压支架段采用锚网索支护的方法控制顶板,通过对回填液压支架的长度、锚网索间排距的技术研究,探索出利用锚网索技术对回收期间的顶板控制的方法,为不同型号液压支架在回收期间顶板支护技术找到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网索支护 锚网索间排距 顶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6_108运输巷锚杆支护最优支护排距选择
9
作者 李小龙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为了降低煤矿的经济成本,在保证巷道生产安全的情况下,研究锚杆支护排距的最优选择,在1106108运输巷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模拟不同锚杆支护排距条件下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最后考虑经济成本,巷道支护... 为了降低煤矿的经济成本,在保证巷道生产安全的情况下,研究锚杆支护排距的最优选择,在1106108运输巷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模拟不同锚杆支护排距条件下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最后考虑经济成本,巷道支护的锚杆排距应该选择9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支护 数值模拟 FLAC3D模拟 最优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宏煤业1305工作面静态膨胀剂致裂顶板卸压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李亚飞 李卫华 冯刚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6期280-286,共7页
以润宏煤业1305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静态膨胀技术对运输巷顶板切顶卸压,避免煤柱侧应力集中。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现场工程试验等方法,分析和测试了静态膨胀剂的膨胀力性能,计算分析了静态膨胀剂作用下切顶卸压的钻孔... 以润宏煤业1305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静态膨胀技术对运输巷顶板切顶卸压,避免煤柱侧应力集中。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现场工程试验等方法,分析和测试了静态膨胀剂的膨胀力性能,计算分析了静态膨胀剂作用下切顶卸压的钻孔参数,设计了详细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膨胀剂的最大膨胀力可达到70 MPa,且持续时间长,完全可以用于煤岩致裂工程。钻孔间距、钻孔直径以及钻孔角度是影响静态膨胀剂致裂效果的主要参数。钻孔内产生的静态膨胀压力作用到孔壁,且能一直保持到顶板进入采空区后,在矿压、自重及静态膨胀力的作用下,顶板会出现裂缝、裂缝扩展、顶板致裂垮落3个过程。根据现场具体工程条件,在多组成排钻孔共同膨胀作用下,可形成膨胀应力的叠加,能够起到更好的致裂效果。研究为探索和推广煤矿非爆破式顶板致裂技术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致裂 静态膨胀剂 钻孔间排距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千里 吴建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50,共3页
以常兴煤业5#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手法,对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提高锚杆预应力可降低锚... 以常兴煤业5#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手法,对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提高锚杆预应力可降低锚杆支护密度;对于常兴煤业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当锚杆预紧力达到杆体屈服载荷的30%~50%,锚杆间排距可由0.8~1.0m增大到1.0~1.2m。井下试验表明:锚杆间排距设为1.2m是合理的,能保证巷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锚杆支护 浅埋深 预应力 锚杆间排距 半煤岩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顶板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新福 方新秋 +2 位作者 王明 徐瑞强 邹永洺 《煤炭科技》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对山浪煤矿胶带大巷支护方式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优化改进,依据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计算了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自然平衡拱的高度,得出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巷道的整体... 对山浪煤矿胶带大巷支护方式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优化改进,依据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计算了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自然平衡拱的高度,得出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网索联合支护 数值模拟 锚杆间排距 自然平衡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复合顶板煤巷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平 王晓磊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针对老石旦煤矿煤层厚度及埋深较大,煤层顶板互层为复合顶板,且层间岩体性质差距较大等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煤巷顶板支护锚杆间排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锚杆间排距由0.7 m扩大到0.8 m时,巷道围岩塑性区及表面位移变化不明显,继续... 针对老石旦煤矿煤层厚度及埋深较大,煤层顶板互层为复合顶板,且层间岩体性质差距较大等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煤巷顶板支护锚杆间排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锚杆间排距由0.7 m扩大到0.8 m时,巷道围岩塑性区及表面位移变化不明显,继续扩大到0.9 m时二者变化量增大。结合支护经验,确定锚杆间排距为0.8 m,可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 数值模拟 锚杆支护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锚杆支护设计的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玉文 《煤炭科技》 2006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前煤巷树脂锚杆支护技术存在设计思想偏于保守,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过于单一等问题,造成锚杆支护密度偏高,锚杆支护的技术经济优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煤巷锚杆支护状况的观测,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并运用极限平衡区理论对... 目前煤巷树脂锚杆支护技术存在设计思想偏于保守,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过于单一等问题,造成锚杆支护密度偏高,锚杆支护的技术经济优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煤巷锚杆支护状况的观测,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并运用极限平衡区理论对煤巷锚杆支护的初始设计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设计方案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较优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区 锚杆直径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爆破崩落法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智园 冯春 +4 位作者 郭汝坤 贾建军 邵猛 乔继延 李世海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共9页
爆破崩落法是治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主要手段,数值模拟是研究爆破崩落效果的有效工具。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CDEM),利用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实现了炸药起爆过程的描述,利用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 爆破崩落法是治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主要手段,数值模拟是研究爆破崩落效果的有效工具。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CDEM),利用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实现了炸药起爆过程的描述,利用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现了围岩损伤破裂过程的模拟。以弓长岭铁矿何家采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炮孔间排距、起爆延时等对该采空区上覆岩层损伤破裂程度、空区填充程度及空区内大块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炮孔间排距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间排距的增大,塌落至空区的大块率逐渐增大,且塌落范围逐渐减小。当间排距为17 m时,仅空区顶板附近出现局部塌落,地表岩层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起爆延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小,当起爆延时大于42 ms以后,塌落至空区的岩体块度分布基本一致,仅大块率有所区别。为了确保爆破崩落法的治理效果,建议炮孔的间排距不大于7m,炮孔排间延时不小于4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爆破崩落法 数值模拟 间排距 起爆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庄煤矿墩柱充填开采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胜超 朱卫兵 +3 位作者 徐敬民 沙猛猛 齐祥瑞 杨伟名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58,共5页
针对王庄煤矿七采区4号薄煤层采用的墩柱充填采煤法,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优化研究了墩柱充填开采的关键技术参数,分析了墩柱间排距、埋深、采高等技术参数对墩柱充填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墩柱充填体稳定性随间排距、埋深、采高... 针对王庄煤矿七采区4号薄煤层采用的墩柱充填采煤法,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优化研究了墩柱充填开采的关键技术参数,分析了墩柱间排距、埋深、采高等技术参数对墩柱充填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墩柱充填体稳定性随间排距、埋深、采高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的结论;结合王庄煤矿七采区试验工作面条件,以弹性核区比例界定临界安全值,通过垂直应力变化进行检验,优化确定了该矿墩柱充填开采方案:墩柱充填尺寸为6m×6m,墩柱间排距为4m。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墩柱充填开采方案使采空区充填率降低至30%,而地表最大下沉量仅为48mm,能够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实现了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墩柱充填 充填体稳定性 弹性核区比例 沉陷控制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掘进时巷道锚杆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殷春伟 王凤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98,共3页
为解决某煤矿103工作面煤巷掘进时巷道的支护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巷道支护时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和锚索长度对巷道位移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巷道条件不同应选取不同的锚杆间排距和锚杆长度,对不同巷道顶板岩... 为解决某煤矿103工作面煤巷掘进时巷道的支护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巷道支护时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和锚索长度对巷道位移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巷道条件不同应选取不同的锚杆间排距和锚杆长度,对不同巷道顶板岩性的分析,选取了锚索长度的下限,使得巷道位移量的控制更为科学,支护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间排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仓坍塌速填技术实践——以新郑煤电公司赵家煤矿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江涛 郭振 裴志强 《河南科技》 2011年第8X期58-58,共1页
新郑煤电公司赵家寨煤矿12202工作面于2009年10月1日投入生产,标志着新郑煤电公司矿井正式投产。12202煤仓是12202下付巷到11运输强力皮带机的通道,煤仓经过了二1煤层(4m厚)。由于地质条件较复杂,煤层较软,煤仓上方采用MST-2*160型。
关键词 煤仓 技术实践 煤电公司 临时支护 金属网 锚杆锚固力 赵家寨 锚网喷 地质条件 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康 申付新 +2 位作者 杨江坤 李小龙 宋彦琦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了探究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性和不同锚杆间排距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本文以陈四楼煤矿深部硐室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对深部硐室群砂质泥岩试样的蠕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间排距和硐室群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 为了探究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性和不同锚杆间排距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本文以陈四楼煤矿深部硐室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对深部硐室群砂质泥岩试样的蠕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间排距和硐室群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岩石轴向变形不断增加,当荷载增加到0.9σc时,岩样发生蠕变失稳破坏;深部巷道随着锚杆间排距的增加,围岩应力及变形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特征,当间排距为0.5 m时,可以较好地实现围岩与锚杆的耦合支护效果;将0.5 m的锚杆间排距应用到深部硐室群时,硐室群顶板及两帮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现场监测表明,硐室围岩底鼓量最大,顶板下沉量次之,两帮收缩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硐室群 蠕变失稳 锚杆间排距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晓瑞 崔千里 +2 位作者 王永平 宋玉周 曹海彬 《中州煤炭》 2014年第11期8-10,32,共4页
以开拓煤业3#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力学测试得知: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围岩仍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起主导作用。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密度的支护... 以开拓煤业3#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力学测试得知: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围岩仍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起主导作用。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密度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高预应力锚杆支护的间排距有一合理值;对于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间排距设为1.0 m较为合理。井下试验表明:巷道锚杆支护间排距设为1.0 m能保证巷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回采巷道 锚杆支护 锚杆间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