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问题质疑与辨正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问题质疑与辨正黄海澄广西艺术学院一、"创作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等术语,在19世纪的艺术批评中早就有了。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把它们叫做'创作方法",而是...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问题质疑与辨正黄海澄广西艺术学院一、"创作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等术语,在19世纪的艺术批评中早就有了。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把它们叫做'创作方法",而是把它们看作思潮、倾向、流派或创作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观 创作方法 创作原则 认识论 现实主义 价值论 问题质疑 唯物主义方法 唯心主义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Cs”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兰国帅 王岚 +2 位作者 李慧娟 路爽 张一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5,共6页
"MOOCs"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MOOCs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MOOCs"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MOOCs"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MOOCs"是&qu... "MOOCs"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MOOCs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MOOCs"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MOOCs"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MOOCs"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MOOCs"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MOOCs"创作仅仅是在"秀"技术;五是认为"MOOCs"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完全淘汰出局、对高等教育造成颠覆性影响,甚至使部分高校消失;六是认为"MOOCs"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MOOCs"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未来,"MOOCs"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MOOCs"的顶层设计策略与原则、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传统课程走向"MOOCs"课程、一体化"MOOCs"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在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在线教育 开放资源 问题质疑 探讨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被引量:472
3
作者 郑小军 张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qu... 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优势短板、教育价值、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创作方法等相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未来,微课研究者需要共同联手破解的难题包括微课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评价标准、支持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微课走向微课程、一体化微课程开发平台研制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引领微课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微课程 微课热 问题质疑 探讨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定位与质疑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桂林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4期3-10,共8页
本文梳理了九十年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师承与操作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学术史定位在于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话语,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树立起了职业立场。文章最后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本土性、人民记... 本文梳理了九十年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师承与操作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学术史定位在于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话语,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树立起了职业立场。文章最后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本土性、人民记忆与诗人立场等重要观点进行了理论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异域渊源 学术定位 问题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质疑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作者 姚安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有的把怀疑论误作质疑来提倡,而授以“革新”论的桂冠;有的则将质疑当作怀疑论来打击,而扣上“复辟”论的帽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新时期,将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有的把怀疑论误作质疑来提倡,而授以“革新”论的桂冠;有的则将质疑当作怀疑论来打击,而扣上“复辟”论的帽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新时期,将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正确阐明质疑的性质、根据和作用,划清质疑和怀疑论的界限,明确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不是没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的。本文想就质疑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请教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论 质疑问题 认识过程 新理论 新时期 认识论 四个现代化 正确认识 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游《钗头凤》本事新证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永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8-138,共1页
陆游《钗头凤》词的本事,见诸宋人笔记,如陈鹄《耆旧续闻》、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及周密《齐东野语》等。以周密记述为详,其说曰:“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放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 陆游《钗头凤》词的本事,见诸宋人笔记,如陈鹄《耆旧续闻》、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及周密《齐东野语》等。以周密记述为详,其说曰:“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放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验之陆诗有《沈园》二首,陆游与唐氏沈园邂逅“为赋《钗头凤》”云云,当有其事。然而,周密却无端增饰,谓“务观初娶唐氏,閎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说唐氏是陆母的侄女、陆游的姑表姊妹。后人遂以周说为本,以为出自宋人之口,信而不疑。直至今天许多学者一仍旧说,近只李汉超先生《陆游【钗头凤】若干问题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后村 沈氏 续集 陆游 刘克庄 渭南 文集 本事 问题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
作者 赵正铭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0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自学能力 学生 培养 组织能力 图书资料 视听手段 质疑问题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及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红 栗小丹 《农业工程》 2019年第9期144-146,共3页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任何产业都能够实现与互联网之间的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然会思考与实践,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起来,促成"互联网+农业"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于我国未来新型...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任何产业都能够实现与互联网之间的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然会思考与实践,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起来,促成"互联网+农业"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于我国未来新型国际化农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与政策、技术指导作用的。通过提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类型,提出业界创新模式质疑问题,并再次给出未来该创新模式的若干发展建议,引领我国农业发展真正走入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 经济模式 类型 质疑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9
作者 无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X期1-1,共1页
我们再三反复读同一教材的原动力,就是所谓动机;亦就是这里称为问题兴味的情意。如今单从质疑问题的方面考起来,就可以得着所谓阶段说的动的观念了。原来“读”的欲求就是催动我们使向于书籍文字。文字的里面,有我们不能理解的范围时,... 我们再三反复读同一教材的原动力,就是所谓动机;亦就是这里称为问题兴味的情意。如今单从质疑问题的方面考起来,就可以得着所谓阶段说的动的观念了。原来“读”的欲求就是催动我们使向于书籍文字。文字的里面,有我们不能理解的范围时,那就是质疑的材料。这理解所不及的范围,就是使第一次的通读不能直进精读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疑问题 “读” 文字 原动 精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