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论》的“主体”批判叙事及其历史效应
1
作者 付文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主体问题是《资本论》持续关注的重点议题。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给予主体最大的尊重,并以最科学、最彻底的方式切中了主体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指认了“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对于主体自身本质及其身份... 主体问题是《资本论》持续关注的重点议题。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给予主体最大的尊重,并以最科学、最彻底的方式切中了主体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指认了“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对于主体自身本质及其身份的决定性意义,主体凭此方能从自然必然性和观念的襁褓中“突围”而出并确证自身的主动性。循此思路与逻辑,《资本论》展开了对现代主体及其问题的“经济学揭示”。马克思不仅察悉了商品结构对主体的形式化塑造,还揭示了货币形式对主体的强制性规训和资本逻辑对主体的实质性侵蚀。通过对资本及资本逻辑的辩证审视,马克思确认了“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和“生产的物质基础的主体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劳动主体的摧残和压榨,即资本时代“反客为主”或“主客颠倒”的操作在强化资本“自行增殖”主体身份的同时,弱化或掩盖了雇佣工人这一真正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性贡献。直面“工人并没有得到他的劳动产品的全部价值作为报酬”这一基本事实,马克思展开了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轴心的主体批判叙事。《资本论》就是资本时代的“牛虻”,通过不断“批判”日渐麻木的主体,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自身解放的任务与条件,是一部充分彰显主体性并唤醒主体革命意识的“宣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主体问题 资本逻辑 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现代化中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康之 向玉琼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30,191,共12页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建构主体 “中心-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还是操纵——试析公众舆论的主体问题之争 被引量:1
3
作者 余金城 崔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公众舆论 主体问题 操纵 大众社会 公众社会 大众舆论 近现代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渎职罪主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6,共9页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紧张地进行。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司法体制与机制的改革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紧张地进行。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司法体制与机制的改革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为主体,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本刊编辑部注意到,同样是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与反贪污贿赂工作相比,长期以来公众似乎并没有对前者给予其足够的关注。虽然近年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它至今仍然是检察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从严打击职务犯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近年,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与审判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法院的最终判刑结果日趋轻缓化,一直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这种现象,既不利于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同时也削弱了刑罚的威慑作用,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公正性的信任。缓刑适用过多势必导致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失去信赖,对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产生怀疑,从而给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带来困难。目前,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阻力大这"三难一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2010年将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在今年4月25—27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上,曹建明检察长又再次强调:要着力加强对检察工作和检察改革中现实问题和研究,要紧密结合推进检察改革,紧紧围绕实践中制约和影响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从理论上指明破解难题、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法律适用"为总标题组织了笔谈,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对我国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法律适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体问题 从事公务 标准型 刑事责任 犯罪行为 管理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从主体性的建构、消解到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翟志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主体问题 西方哲学家 消解 现代哲学家 本体论地位 近代以来 自我意识 思想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中的风景和主体性问题
6
作者 王本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共4页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刊于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12月30日,北京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雨雪。……下午雾,夜复雪。”第二天,晴,阳光灿烂,但却刮起了北京冬天特有的大风,漫天飞雪,旋转而升腾...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刊于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12月30日,北京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雨雪。……下午雾,夜复雪。”第二天,晴,阳光灿烂,但却刮起了北京冬天特有的大风,漫天飞雪,旋转而升腾。鲁迅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在12月31日的日记里记下:“晴,大风吹雪盈空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 主体问题 《鲁迅日记》 风景 《语丝》 北京 大风 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司法改革中律师的主体性问题思考
7
作者 刘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8,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不断地以行动加以践行。对此,我们在感到由衷欣慰的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改革 主体问题 律师 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司法领域 冤假错案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形成与变异中的主体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玉林 《新视野》 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中国 主体问题 非当代性因素 文化模式 文化环境
全文增补中
主体伸张文论建构问题的确定及其研究思路
9
作者 詹艾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学界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构成了一种理论现象,它们是在主体伸张文学理论建构理路之下文论建构的相当突出的两个环节,对之进行选择性、问题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鉴于这两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学界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构成了一种理论现象,它们是在主体伸张文学理论建构理路之下文论建构的相当突出的两个环节,对之进行选择性、问题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鉴于这两种理论形态在当代文学理论领域的价值存在,对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在一定层面上积极地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问题 研究问题的确定 研究思路 当代文学理论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小援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68-71,75,共5页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理论维度揭示出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参与权利和主体责任。因此,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调整参与角色,由一般性的参与者转变为社区教育的建设者、合作者和评价者。政府应推进社区教育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合作机制,实现居民在社区教育的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居民参与 角色转变 主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中的主体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民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心理学中的主体问题史民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00875,北京;男,副教授)关于主体问题,近年来在哲学界、教育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成为学术争鸣的热点中的热点,但是在心理学界却是个冷点。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主要科学,... 心理学中的主体问题史民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00875,北京;男,副教授)关于主体问题,近年来在哲学界、教育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成为学术争鸣的热点中的热点,但是在心理学界却是个冷点。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主要科学,对主体问题如此冷谈,不能说是正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心理学 维果茨基 主体问题 文化历史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 心理科学 人的心理 有生命的个人 俄罗斯 文化历史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萧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主体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是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哲学理论本身的运演也需要我们把主体性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立足点,以此来突破原来僵化的决定论体系的束缚,这样才能... 主体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是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哲学理论本身的运演也需要我们把主体性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立足点,以此来突破原来僵化的决定论体系的束缚,这样才能推动理论本身的研究。本文就1988年有关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问题 综述 人的主体地位 哲学理论 理论界 决定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昊苏谈娱乐片主体问题
13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5-75,共1页
陈昊苏同志在“1989年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对娱乐片主体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电影功能可以分为娱乐功能、艺术(审美)功能和教育(认识)功能三个层次。
关键词 主体问题 娱乐片 陈昊苏 娱乐功能 故事片 电影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
14
作者 哲讯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93-96,共4页
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目益受到国内哲学界的重视。本文就1987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体问题 综述 社会实践 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主体问题初探
15
作者 房磊 《政法论丛》 CSSCI 1991年第3期34-35,共2页
怎样确立地方立法的主体,并且在地方立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是地方立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功的人。任何认识活动的发生都是主体能动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关键词 地方立法 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能动作用 思维能力 社会实践 认识活动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主体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6
作者 刘庆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41,共4页
有计划地进行农业开发,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发展新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谁是投资主体?这是农业... 有计划地进行农业开发,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发展新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谁是投资主体?这是农业开发进程中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发 主体问题 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比较效益 农村经济 开发进程 乡镇企业贷款 常宁县 开发需要 农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问题分析与决策的专家系统 被引量:9
17
作者 尹文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645-3649,3653,共6页
专家系统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实际应用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活动总结的复杂问题分析与决策方法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以问题对象为核心、相关对象为问题主体、问题现象为表现形式、因果关系为问题变化驱动力、... 专家系统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实际应用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活动总结的复杂问题分析与决策方法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以问题对象为核心、相关对象为问题主体、问题现象为表现形式、因果关系为问题变化驱动力、过程知识和原理知识为参考对象的面向问题分析与决策的专家系统。这种专家系统围绕应用领域中的问题构建知识库,而不是使用规则,所以得到的知识系统比较合理、清晰,不容易产生知识矛盾与冲突,有利于大型知识库的构建;同时,采用基于问题的推理,与人类的思维习惯相符合,可以大大提高推理效率;此外,开发这种专家系统无须掌握人工智能语言,也无须知识工程师参与,可以使领域专家完全集中于专业领域知识的分析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问题对象 问题主体 问题现象 因果关系 分析与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问题
18
作者 禹雄华 《湖湘论坛》 1991年第1期80-83,共4页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探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显然,那种离开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的考察方法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这也就是刘再复在他专门谈主体和主体性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一文中所犯的一个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存在 主体问题 考察方法 主客体关系 刘再复 接受主体 活动主体 思想意识 文中 超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主体考略——以近代以来法律人像为中心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长兵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5期46-54,共9页
主体问题在法学论域中是亟待深究的理论要点之一。对这一范畴在法律中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情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类型、特征和变迁。法律主体的特征包括人之惟一性、普遍性、时间性、社会性、主体性和法上权义性。在近代以来的法律... 主体问题在法学论域中是亟待深究的理论要点之一。对这一范畴在法律中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情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类型、特征和变迁。法律主体的特征包括人之惟一性、普遍性、时间性、社会性、主体性和法上权义性。在近代以来的法律人像变迁中,主体历经了从个体的经济人向高度协作的社会人的演化。当下的现代性晚期,则见证了动物地位的回归和后现代主体的出场。后现代法律主体的在场,给当代法律思想的历史航行涂抹上了一道崭新的智识亮色,尽管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争论激烈。尤其考虑到后现代思潮的两重性:激进的一面以及潜含的保守,在后者,对不确定性、相对主义的极端强调往往利于现状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主体 主体问题 法律人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主体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国祥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6期48-53,共6页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的问题,因此亟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本文...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的问题,因此亟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本文结合一号文件的新内容、新要求,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建设和管护主体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主体研究 管护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 财产损失 水旱灾害 主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