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学的问题与方法
1
作者 曾令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7,共10页
“当代”的“行进性”与“在场性”使得当代文学史的编纂除涉及文学与史学,纠缠于当代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文化潮流外,其“历史化”的进程也受到一定的掣肘。从“问题与方法”角度,当代文学史编纂中对诸多问题的处理,不仅与文学史家的文... “当代”的“行进性”与“在场性”使得当代文学史的编纂除涉及文学与史学,纠缠于当代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文化潮流外,其“历史化”的进程也受到一定的掣肘。从“问题与方法”角度,当代文学史编纂中对诸多问题的处理,不仅与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念及思想立场相关,同时还与当代文学学科自身的际遇、时代潮流乃至整体学术话语的嬗变密不可分。对当代文学史的编纂及其历史的梳理均为具有高度认识性的“当代事件”。本文讨论的若干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代文学史的编纂及其历史梳理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处理,是一种探索或尝试。相比较于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史编纂的“现实关怀”意识更加鲜明。当代文学史编写已走过了七十多年,反思其“经验与问题”,是学科建设的迫切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编纂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西方分析哲学思维方式的思想史考察
2
作者 张蓬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2,共8页
西方的哲学思维是人对于自身的何以可能、如何可能的存在进行反思的自我发问,并以这些一个个根本的、究竟的发问为轴心,形成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方法互动的思维逻辑。作为西方哲学之重要分支的分析哲学也是以这样的思维逻辑构建了一... 西方的哲学思维是人对于自身的何以可能、如何可能的存在进行反思的自我发问,并以这些一个个根本的、究竟的发问为轴心,形成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方法互动的思维逻辑。作为西方哲学之重要分支的分析哲学也是以这样的思维逻辑构建了一种哲学问题与方法的思维方式。分析哲学以对康德和休谟留下来的哲学根本问题,选取了以经验、实证作为"清楚明白"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从逻辑和语言对意义进行分析的哲学分析之路,以此作为解决知识何以为真的问题。在这种问题与方法的变奏中走出了一条分析哲学之路。其所拒斥的"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问题"虽然被其搁置,其作为不可言说的"存在"确立了分析哲学之"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依缘于"可说与不可说"的两个世界的划分形成了以"分析"为其特质的哲学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 分析哲学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家笔墨与智性反思——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评介
3
作者 宋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 历史语境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大场景下的疫情传播:问题与方法——2020中国传播创新论坛·云端对话会议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珺 肖劲草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将人类社会置于巨大的社会危机中,"历史大场景下的疫情传播:问题与方法"云端对话提出三种认知路径:生命进化史、文明发展史和人类交往史,学者们提出八个议题的思考:①晚清的鼠疫与《申报》叙事;②疫情中的媒介依... 新冠肺炎疫情将人类社会置于巨大的社会危机中,"历史大场景下的疫情传播:问题与方法"云端对话提出三种认知路径:生命进化史、文明发展史和人类交往史,学者们提出八个议题的思考:①晚清的鼠疫与《申报》叙事;②疫情中的媒介依赖与多元化主体传播;③人作为媒介:流动与区隔——网络社会背景下的疫情传播;④新冠肺炎疫情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确立与传播;⑤病毒的传播学;⑥不确定时代的"新生活政治"——文化研究的风险转向;⑦政治沟通视野下的政务微博传播;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伪健康信息以及纠正的思考.疫情蔓延之处,皆有传播之困,正在发生的人类灾难也在推动"我与你""我就是你"的主体间性公共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传播 历史大场景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之未完成与新的可能——读洪子诚先生著《问题与方法》
5
作者 林凌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5期87-92,共6页
一 要阅读和理解洪子诚先生,首先要从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洪著文学史谈起。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洪子诚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6
作者 温儒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54,共2页
这是洪子诚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授当代文学史专题课的讲稿,主要是研究“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态特征。过去一般认为“当代文学”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既然处在当代,不言而喻就有“当代”的文学。而洪子城认为这... 这是洪子诚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授当代文学史专题课的讲稿,主要是研究“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态特征。过去一般认为“当代文学”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既然处在当代,不言而喻就有“当代”的文学。而洪子城认为这种看法太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 文学史 文学体制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栏目主持人制的问题与方法——以《花城》杂志“花城关注”栏目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李德南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79,共5页
近年来,学术、评论、文学刊物的栏目主持人制已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对于这样一种现象,肯定或否定的声音都不缺乏。介明菊的《学术期刊“栏目主持人”制度发展路径探析》围绕栏目主持人制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展开考察,重点分析学术期... 近年来,学术、评论、文学刊物的栏目主持人制已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对于这样一种现象,肯定或否定的声音都不缺乏。介明菊的《学术期刊“栏目主持人”制度发展路径探析》围绕栏目主持人制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展开考察,重点分析学术期刊中栏目主持人制的优长与不足,还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办法。钟俊昆的论文《学术期刊栏目主持人制:背景、现状与路径》同样以学术期刊为中心展开讨论,在对众多学术栏目予以考察的基础上辨析栏目主持人制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栏目主持人 期刊栏目 文学刊物 应对办法 学术期刊 《花城》 发展路径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地方性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8
作者 谭萃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7-84,共8页
20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学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空间的情感、心理与文化想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曲折演变和现代化的多元发展,地理区域间的融合或分化促使该话题得以重新讨论。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的地方性话题热度不减,学界掀起了以“新”和地... 20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学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空间的情感、心理与文化想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曲折演变和现代化的多元发展,地理区域间的融合或分化促使该话题得以重新讨论。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的地方性话题热度不减,学界掀起了以“新”和地理位置命名的文学思潮,文学地方性研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争议与问题。本文系统梳理“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新西部文学”等地方写作的研究现状,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探讨未来写作的方法与路径,以及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验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文学 地方性写作研究 问题与方法 新南方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65-70,共6页
要想成功地建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必须首先解决和处理好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问题(2)心理学的科学地位问题(3)科学性与常识性的问题以及(4)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 要想成功地建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必须首先解决和处理好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问题(2)心理学的科学地位问题(3)科学性与常识性的问题以及(4)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尝试性策略;同时,作为建构心理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还对心理学工作者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体系建构 对象与方法问题 科学性 理论与实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析
10
作者 陈丽 《花卉》 2020年第6期202-203,共2页
林业资源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林业资源的发展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进行探析,为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 林业资源 林业造林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建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1,共6页
认为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需要正确处理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现状、“博”与“约”、“述”和“作”、“新”与“旧”、问题与方法等五个关系,这五个关系对提高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和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 认为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需要正确处理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现状、“博”与“约”、“述”和“作”、“新”与“旧”、问题与方法等五个关系,这五个关系对提高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和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史梳理 “博”与“约” “述”和“作” “新”与“旧” 问题与方法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复杂性及其解释学
12
作者 刘复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洪子诚的文学史著作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他的讲述质疑、改变着读者对于当代文学历史的想象,因为,洪著颠覆的正是支撑这种简单化想象的文学史观念与思维方法。事实上。
关键词 文学史 复杂性 解释学 洪子诚 当代文学 叙述结构 文学形态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雷一 张静茹 +1 位作者 刘方 姚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89-1797,共9页
当今环境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林草复合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来加以推广应用。本文对最近5年国内外有关林草复合系统的光合特性、微气候效应、... 当今环境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林草复合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来加以推广应用。本文对最近5年国内外有关林草复合系统的光合特性、微气候效应、生物多样性、土壤功能等方面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针对目前林草复合系统生态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生态系统固碳机理、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土壤修复机理及量化系统模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复合系统 生态效益 问题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学研究之“科学”质疑
14
作者 贺武华 廖明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S期24-26,共3页
“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一个走向世俗的日常概念。在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很多研究其实并无“科学”可言。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求真态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哲学研究的关系等“科学”问题仍然值得... “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一个走向世俗的日常概念。在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很多研究其实并无“科学”可言。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求真态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哲学研究的关系等“科学”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科学 教育哲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科学研究者 约定俗成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入文学史写作的内与外——浅论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著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黎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6-134,共9页
关键词 洪子诚 当代文学史 问题与方法 文化背景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学术档案
16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17-I0017,共1页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学术档案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 批评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 当代中国文学 1939年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