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2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少章 于纯智 贺翔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形态学改变 ,探讨周边虹膜和小梁粘连程度与小梁、Schlemm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628例(746眼)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切除的小梁标本用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火棉胶包埋 ,苏木素 伊红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 目的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形态学改变 ,探讨周边虹膜和小梁粘连程度与小梁、Schlemm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628例(746眼)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切除的小梁标本用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火棉胶包埋 ,苏木素 伊红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所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小梁网及内皮细胞中有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积 ,内皮细胞数减少或消失 ,Schlemm管压缩或闭塞。虹膜萎缩、变性 ,周边部与小梁粘连。上述病理改变尤以虹膜与小梁粘连处为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则表现为内皮细胞水肿 ,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 ,虹膜基质水肿 ,血管扩张 ,周边部与小梁紧密接触 ,个别切片中可见局灶性坏死。结论 :虹膜与小梁粘连可能是导致或加重小梁损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病理的角度出发建议 :当青光眼的病人眼压升高且伴有较明显的前房反应时 ,应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一旦发现有房角粘连应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青光眼 小梁 病理 SCHLEMM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OCT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厚度和体积的测量 被引量:8
2
作者 欧文 王泽飞 +1 位作者 方爱武 郑钦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背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大发作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了解PAACG发作眼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改变对于判断患眼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傅里叶域OCT(FD-OCT)是测量视网膜结构的有用工具。目的采用FD—OCT... 背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大发作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了解PAACG发作眼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改变对于判断患眼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傅里叶域OCT(FD-OCT)是测量视网膜结构的有用工具。目的采用FD—OCT对PAACG大发作后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黄斑区厚度以及黄斑区体积的变化进行测量,并与正常眼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确诊为PAACG且有一侧眼大发作的患者25例,并纳入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25人25眼为正常对照眼,于PAACG患眼大发作后2周由同一位操作熟练的检查者采用FD—OCT测量患者发作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RNFLT、黄斑区厚度及黄斑区体积。结果PAACG发作后2周内发作眼组视盘区平均RNFLT值为(125.72±28.57)μm,明显高于对侧眼组的(108.36±9.31)μm和正常对照眼组的(106.10±10.9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发作眼组视盘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T值均明显高于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盘颞侧象限和颞下象限RNFL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1、0.766)。发作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283.72±18.33)、(280.28±16.85)和(289.14±10.60)“m,3个组间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镕=2.048,P=0.136),其中对侧眼组视网膜厚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组(P〈0.05),发作眼组与正常对照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发作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黄斑区总体积分别为(5.589±O.355)、(5.532±0.325)和(5.720±0.241)mm。,黄斑区各象限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7,P=0.363)。各组外环各象限厚度值均明显小于内环厚度值,内环及外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均呈鼻侧〉上方〉下方〉颞侧的趋势。PAACG患者发作眼和对侧眼在视盘内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外环颞侧、中央区黄斑区厚度值及其体积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CG发作眼发作2周内视盘区RNFL水肿比黄斑区更明显,发作眼和对侧眼的黄斑区视网膜均比正常对照眼变薄,其黄斑区体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方法 青光眼 闭角 原发性 急性疾病 视神经纤维层 病理 视盘 病理 黄斑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前后前房形态和参数的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晓丽 刘丹岩 +3 位作者 张斌 郭从容 杜颖华 段佳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2,共5页
背景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节的定量评估中比裂隙灯显微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更为准确,但目前其在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的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PI)... 背景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节的定量评估中比裂隙灯显微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更为准确,但目前其在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的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PI)后前房测量中的应用仍较少。目的评估Pentacam在早期PACG眼LPI手术前后前房形态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PACG患者70例70眼,包括急性PACG对侧眼(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各35眼,所有受检眼均行LPI。采用Pentacam测量受检眼LPI术前与术后1、7和28d的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和前房夹角(ACA),并比较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与慢性PACG对侧眼LPI术后前房形态参数的变化幅度。结果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F=6.783,P=0.004;ACV:F=19.090,P=0.000),各时间点AC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3,P=0.928),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PACG对侧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D:F=21.576,P=0.000;ACV:F=47.506,P=0.000),而各时间点间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1,P=0.629),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28d,ACD和ACV与术前的变化值分别为(0.064+0.022)mnl和(27.84JD±4.963)mm3,明显高于慢性PACG对侧眼的(0.047±0.020)mm和(21.000±3.278)mm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t=2.783,P=0.008;ACV:t=5.749,P=0.000)。结论Pentacam可以用来量化评价PACG患者LPI后的眼前节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ACD和ACV的增加值大于慢性PACG对侧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青光眼/手术 前房/病理状态 生物测量 三维成像 眼科诊断技术/仪器 激光 疗法 虹膜切开术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特殊类型──青光眼性虹睫炎(附5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晓临 张晓玮 +1 位作者 张西成 杨国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32,共2页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特殊类型──青光眼性虹睫炎(附5例报告)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余晓临,张晓玮,张西成,杨国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油于房水蛋白增加,前房内可出现轻度和中度反应,严重的长期发作,可产生大量的前房细胞和闪...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特殊类型──青光眼性虹睫炎(附5例报告)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余晓临,张晓玮,张西成,杨国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油于房水蛋白增加,前房内可出现轻度和中度反应,严重的长期发作,可产生大量的前房细胞和闪光,甚至前房积脓,称之为“青光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 青光眼 虹睫炎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后OCT测量的眼前节结构改变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虔 李瑾 赵云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前,白内障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其次是青光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未成熟期晶状体膨胀,构成闭角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是解决该危险因素的最佳手段.选择何时进行手术以及预后效果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 目前,白内障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其次是青光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未成熟期晶状体膨胀,构成闭角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是解决该危险因素的最佳手段.选择何时进行手术以及预后效果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本研究纳入17篇应用眼前节OCT(AS-OCT)分别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前后眼前节生物测量不同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就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全部文献累计866患眼;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术后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度(ACA)、巩膜突起500 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巩膜突起500 μm小梁与虹膜接触面积(TISA500)、TISA750、巩膜突起750μm房角隐窝面积(ARA750)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升高,术后前房宽度(ACW)、巩膜突起750.μm处的虹膜厚度(IT750)均无明显变化,术后虹膜弯曲度(I-Curv)、虹膜横断面面积、虹膜突面积较术前降低.术前LT与术后ACD及术后TISA500均呈高度正相关.术前晶状体拱高(LV)与术后3个月ACD及术后3个月AOD500均呈正相关.综合文献证实,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可解除瞳孔阻滞,减小虹膜压迫,使得前房加深和房角增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用于青光眼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并发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术后并发症 闭角型青光眼/生理病理 X线断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眼前节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