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翻种植对华北土壤碳固存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作者
李丹丹
孙庆璇
+3 位作者
田涵仪
刘宇师
王洋
王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通过分析麻山药深翻种植前、中、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采用湿筛粒径分类有机碳组分,硫酸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探索深翻种植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增汇和长期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
通过分析麻山药深翻种植前、中、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采用湿筛粒径分类有机碳组分,硫酸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探索深翻种植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增汇和长期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翻种植会同时增加上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10 a左右,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有所减少,但仍高于未深翻种植土壤;而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则有所增加。(2)深翻种植增加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深翻种植停止之后,FPOC含量有所减少,OPOC和MOC含量有所增加。(3)深翻种植导致土壤氮含量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和稳定固存;3种土壤有机碳组分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MOC增长是深翻种植土壤有机碳持续固存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碳组分。可见,麻山药深翻种植可以增加华北农田土壤的有机碳碳汇和长期固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翻
有机
碳
含量
氮含量
游离状
态
颗粒
有机
碳
闭蓄态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
态
有机
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地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
作者
刘振鹏
张斌
+7 位作者
张桐瑞
徐学宝
袁凤钦
刘佳
王鑫宁
任杰
金轲
唐士明
《中国草地学报》
2025年第8期66-75,共10页
长期过度经营的农牧业活动往往导致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被盲目开垦,而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3个典型区域,即辽宁建平、山西右玉和甘肃榆中为研究对象,探究草地开垦对土壤...
长期过度经营的农牧业活动往往导致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被盲目开垦,而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3个典型区域,即辽宁建平、山西右玉和甘肃榆中为研究对象,探究草地开垦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草地开垦后土壤SOC含量下降24.17%,但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土壤碳组分中,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含量(fPOC)在草地开垦后显著降低,但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含量无显著变化。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土壤的电导率、含水量和碳氮比是驱动SOC及其组分变化的重要因子,其中SOC和MAOC主要受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碳氮比是SOC和fPOC的关键驱动因子。综上,草地开垦通过改变土壤电导率、水分和碳氮比影响SOC组分,主要改变土壤易分解碳组分,而oPOC和MAOC则相对稳定,并最终改变SOC及其组分的分布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
态
颗粒
有机
碳
闭蓄态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
态
有机
碳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翻种植对华北土壤碳固存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作者
李丹丹
孙庆璇
田涵仪
刘宇师
王洋
王征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C201920435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1901167)
+1 种基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S202210086001,S202410086065X)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专题项目(2021cxcy16)。
文摘
通过分析麻山药深翻种植前、中、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采用湿筛粒径分类有机碳组分,硫酸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探索深翻种植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增汇和长期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翻种植会同时增加上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10 a左右,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有所减少,但仍高于未深翻种植土壤;而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深翻种植停止后则有所增加。(2)深翻种植增加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深翻种植停止之后,FPOC含量有所减少,OPOC和MOC含量有所增加。(3)深翻种植导致土壤氮含量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和稳定固存;3种土壤有机碳组分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MOC增长是深翻种植土壤有机碳持续固存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碳组分。可见,麻山药深翻种植可以增加华北农田土壤的有机碳碳汇和长期固存能力。
关键词
深翻
有机
碳
含量
氮含量
游离状
态
颗粒
有机
碳
闭蓄态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
态
有机
碳
Keywords
deep tillag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oil nitrogen content
fre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occlude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地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
作者
刘振鹏
张斌
张桐瑞
徐学宝
袁凤钦
刘佳
王鑫宁
任杰
金轲
唐士明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2025年第8期66-7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分区域耕地地力提升障碍因子与定向培肥路径研究”(2022YFD1900302)
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2023NMRC003)。
文摘
长期过度经营的农牧业活动往往导致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被盲目开垦,而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3个典型区域,即辽宁建平、山西右玉和甘肃榆中为研究对象,探究草地开垦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草地开垦后土壤SOC含量下降24.17%,但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土壤碳组分中,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含量(fPOC)在草地开垦后显著降低,但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含量无显著变化。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土壤的电导率、含水量和碳氮比是驱动SOC及其组分变化的重要因子,其中SOC和MAOC主要受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碳氮比是SOC和fPOC的关键驱动因子。综上,草地开垦通过改变土壤电导率、水分和碳氮比影响SOC组分,主要改变土壤易分解碳组分,而oPOC和MAOC则相对稳定,并最终改变SOC及其组分的分布比例。
关键词
游离
态
颗粒
有机
碳
闭蓄态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
态
有机
碳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Fre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Occlude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翻种植对华北土壤碳固存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李丹丹
孙庆璇
田涵仪
刘宇师
王洋
王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草地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刘振鹏
张斌
张桐瑞
徐学宝
袁凤钦
刘佳
王鑫宁
任杰
金轲
唐士明
《中国草地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