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卫刚 彭德荣 +3 位作者 陈晨 孙朝珺 薄海艳 方娅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455-3460,共6页
背景在分级诊疗背景下,作为典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的防治除需要专科先进的介入干预外,社区层面的持续性规范化管理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全专联合、闭环管理的团队协同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目的构建家庭医生冠心... 背景在分级诊疗背景下,作为典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的防治除需要专科先进的介入干预外,社区层面的持续性规范化管理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全专联合、闭环管理的团队协同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目的构建家庭医生冠心病综合管理团队,评价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内抽取冠心病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2)和研究组(n=114)。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和管理,研究组由家庭医生团队进行闭环路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以及2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内,研究组的MAC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2/114)比8.2%(10/122),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MACEs的风险约为研究组的5倍〔95%CI(1.071,23.337)〕。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闭环路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知识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家庭医生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 闭环管理路径 全专联合 自我管理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季燕 丁静 丁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3-868,共6页
背景慢性失眠作为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社区层面的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目的评价基层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8年1—6月在月坛社区卫生服... 背景慢性失眠作为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社区层面的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目的评价基层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8年1—6月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已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失眠患者中,以便利抽样法抽取420例。采用单盲、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配并干预随访6个月,排除因疾病等自身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和失访者,最终纳入对照组203例,干预组178例。干预组进行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对照组进行"医-护-防"团队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级、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等级、PHQ-9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等级、PHQ-9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PSQI等级、PHQ-9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和干预后PSQI等级、PHQ-9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闭环路径管理能够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抑郁发生率,在今后社区服务模式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家庭医生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 闭环管理路径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