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4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PID闭环控制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远 许云鹏 +3 位作者 汪子楷 贾钧洁 胡栋 王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01,共7页
针对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在温度和振动变化时,操控原子的激光功率、激光器的频率和相位会出现长期漂移和短期高频抖动,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闭环控制方案。对回泵光、冷却光、探测光、吹除光和拉... 针对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在温度和振动变化时,操控原子的激光功率、激光器的频率和相位会出现长期漂移和短期高频抖动,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数字闭环控制方案。对回泵光、冷却光、探测光、吹除光和拉曼光进行实时闭环控制,抑制光功率起伏引入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实时闭环锁定时间为3.5μs@±5%,峰峰值长期稳定性为0.8%,能够实现偏振梯度冷却过程中所需的光功率线性扫描。所设计系统还可以用于激光器频率和相位锁定,实验中将激光频率锁定在电光调制器的边带,可以实现在电光调制器调制范围内激光器任意频点锁定,频率锁定切换时间小于4 ms@10 GHz。研制闭环系统能够降低原子重力仪激光系统复杂性,提升环境适应性,对原子重力仪的工程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重力仪 激光系统 光功率稳定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增量式PID控制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熔池温度监测与闭环控制
2
作者 苏立志 杨建利 +7 位作者 卢通 徐子法 郭伟 覃祥丽 王文涛 何建群 马新强 成巍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12,共14页
作为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之一,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利用送粉器将粉末送入由高能量激光束产生的熔池中,将材料逐层沉积在基板上,可以实现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成形。沉积过程中熔池温度与成型质量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对熔池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为... 作为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之一,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利用送粉器将粉末送入由高能量激光束产生的熔池中,将材料逐层沉积在基板上,可以实现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成形。沉积过程中熔池温度与成型质量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对熔池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为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指导。沉积时熔池温度受零部件散热条件变化、设备波动等外部环境影响易发生波动变化,导致形成性能低、形貌差的沉积层,所以需要对熔池温度实时控制。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难以测量与控制的问题。搭建彩色电荷耦合设备相机(CCD)同轴测温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多组试验。研究送粉速率、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对熔池温度的影响规律。发现激光功率变化对熔池温度的影响最显著。根据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的熔池温度控制算法,并基于Simulink建立仿真系统,为搭建熔池温度闭环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微软基础类库(MFC)开发闭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试验,通过添加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变化模拟实际生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闭环控制下熔池温度的变化,验证模糊增量式PID算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糊增量式PID算法相比于增量式PID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模糊增量式PID算法通过模糊逻辑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处理非线性系统和不确定性,并在复杂环境下,控制系统的响应更为精确地减少了超调和稳态误差,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模糊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 熔池温度 闭环控制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水下动力系统闭环控制方案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培培 韩勇军 +1 位作者 刘景云 封启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为了实现某新型闭式循环水下动力系统原理样机闭环控制,本文分析系统典型工作过程,研究系统关键参数,选取六氟化硫(SF6)质量流量作为控制量,选取热管反应器温度作为被控制量,将换热水工质的质量流量视为扰动量,设计系统闭环控制方案。... 为了实现某新型闭式循环水下动力系统原理样机闭环控制,本文分析系统典型工作过程,研究系统关键参数,选取六氟化硫(SF6)质量流量作为控制量,选取热管反应器温度作为被控制量,将换热水工质的质量流量视为扰动量,设计系统闭环控制方案。闭环控制系统与主机一起在热态试验台进行试验,通过加大换热水工质质量流量使汽轮机转速达到预期的转速和电功率,在此期间炉温闭环控制误差小于2%,表明该控制方案可将整个动力系统综合为一个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的高效有机整体,并且达到了原理样机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动力 闭式循环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
4
作者 李孝平 刘西允 +3 位作者 王艳明 王树军 杜斌 孟庆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41-45,共5页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构建线电压方程及电机运动方程,对小麦播种机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微分方程描述电机与排种轴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种箱和悬挂式侧板之间安装称量传感器,并结合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加权滤波结果,对种箱内种子质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动态播种量测量结果的数字信号量,对播种量误差进行计算,并结合PID控制器,对控制量进行计算,以此调整排种轴转速,实现播种量闭环控制。对该方法进行控制精度的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播种机播种量进行控制后,试验田空穴率较低,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轴 转速反馈 小麦播种机 播种量 闭环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文氏管的液氧流量闭环控制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兰伟 宫绍天 +2 位作者 蒋卓航 李清廉 成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8-240,共13页
针对液氧供应系统流量精准控制困难的问题,开发了一套流量闭环控制系统并应用于液氧供应系统中。为实现系统按预设目标流量进行输出,进行了四类试验:无控制试验、流量闭环控制试验、PID参数影响试验与流量阶跃调节试验,研究了贮箱压力... 针对液氧供应系统流量精准控制困难的问题,开发了一套流量闭环控制系统并应用于液氧供应系统中。为实现系统按预设目标流量进行输出,进行了四类试验:无控制试验、流量闭环控制试验、PID参数影响试验与流量阶跃调节试验,研究了贮箱压力、液氧温度、针锥位置、调节范围与PID参数等因素对液氧流量闭环控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反馈实时测得的液氧质量流量,流量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可调文氏管节流面积变化,实现了液氧流量±1%的精准控制,解决了由于系统压力波动及液氧温度变化等原因导致的液氧流量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并实现了液氧在5∶1流量变比内的精准阶跃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供应系统 可调文氏管 变流量 流量闭环控制 流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积闭环控制的颗粒农产品加料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嘉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0-417,共8页
针对颗粒农产品定量加料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分析了常见颗粒农产品的物理特性,采用了以体积估计质量的定量方法,并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闭环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颗粒农产品的动态定量加料设备。该设备主要由具有可变容积量杯结构... 针对颗粒农产品定量加料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分析了常见颗粒农产品的物理特性,采用了以体积估计质量的定量方法,并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闭环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颗粒农产品的动态定量加料设备。该设备主要由具有可变容积量杯结构的定量装置、传送与分流机构以及复检称重秤等部分组成,在阐述机械本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离散数据拟合预测误差的闭环控制算法,当复检工序检测到加料质量与目标质量存在差值时,可通过闭环控制系统补偿修正定量加料工序的量杯容积,从而减小定量加料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实现颗粒农产品的高精度动态定量加料,具有抗扰动和自适应能力。以大米、黄豆、芸豆为实验对象,在旋转盘转速为4 r/min的工作条件下,经过3组闭环反馈调节,加料质量误差可稳定控制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颗粒料 定量加料 闭环控制 最小二乘法 丝杠螺母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正切函数的步进电机位置闭环控制
7
作者 周文琳 钱俊璋 +1 位作者 蒋平 李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2-919,共8页
步进电机高精度闭环控制通常需要采用基于磁场定向控制,该方法需要步进电机的精确模型,然而步进电机具有强非线性,高精度模型难以获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正切函数的位置闭环脉冲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控制对象的... 步进电机高精度闭环控制通常需要采用基于磁场定向控制,该方法需要步进电机的精确模型,然而步进电机具有强非线性,高精度模型难以获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正切函数的位置闭环脉冲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控制对象的精确模型,调节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根据控制需求确定调节参数。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对控制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跟踪正弦信号θ_(ref)=450sin(0.628 t)时,跟踪误差峰峰值(PV)与PI控制相比减少了近42%,有效提高了跟踪精度。该方法为步进电机位置闭环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比例积分控制 位置闭环控制 反正切函数 脉冲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新澳 刘元义 +3 位作者 王丽娟 张策 陶丽欢 张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8,共7页
为更好地解决设施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设计一款面向设施农业的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由臭氧发生器、高速风机、臭氧浓度传感器、计时器和报警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当系统信号采集模块检测... 为更好地解决设施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设计一款面向设施农业的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由臭氧发生器、高速风机、臭氧浓度传感器、计时器和报警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当系统信号采集模块检测到设施空间中臭氧浓度时,通过检测电路将采样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系统设定值判断并控制臭氧发生器等执行机构工作,实现臭氧浓度的精准控制,减轻臭氧浓度不适给设施蔬菜带来的严重伤害。系统设定浓度为60 mg/m^(3),系统稳定后工作时长30 min。以此为基础,应用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对温室番茄叶霉病、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防控对番茄叶霉病、灰霉病的防效优于常规防治,在温室番茄全成长期,叶霉病、灰霉病发生率均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89.3%、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臭氧杀菌 闭环控制 番茄病虫害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全闭环控制在超声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徐志农 王力求 +1 位作者 张扬 杨辰龙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1-835,共5页
对复杂形状的曲面进行超声检测时,传统的半闭环控制无法消除传动环节的误差,因此难以检测到材料中1.2 mm以下的缺陷。为改善系统并提高精度,可以在负载上增加光电编码器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将负载运动的实际位置反馈给... 对复杂形状的曲面进行超声检测时,传统的半闭环控制无法消除传动环节的误差,因此难以检测到材料中1.2 mm以下的缺陷。为改善系统并提高精度,可以在负载上增加光电编码器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将负载运动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卡,由控制卡实现传动误差的实时补偿,提高运动精度。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全闭环系统进行建模并且用Matlab求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分析表明全闭环控制能够减少传动环节的延时和误差。实际应用中,对同一个飞机螺旋桨叶片分别采用半闭环和全闭环系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全闭环控制可使系统的位置误差由15.43μm减少到9.51μm,检测飞机螺旋桨叶片时的缺陷误判几率由8.3%降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扫描 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 交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势换相技术的步进电动机自同步闭环控制
10
作者 孙力 王强 陆永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分析了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动机统组电势与转子位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采用电势换相技术的自同步运行方法。介绍了旋转电势过零点的自动辩识、开环运行与自同步闭环运行的转换。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自同步闭环控制,说明了该控制方法的... 分析了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动机统组电势与转子位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采用电势换相技术的自同步运行方法。介绍了旋转电势过零点的自动辩识、开环运行与自同步闭环运行的转换。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自同步闭环控制,说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势换相 步进电动机 自同步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闭环控制与PSO算法的全局MPPT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善寿 张兴 +2 位作者 张鸿恺 赵为 倪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809-4816,共8页
基于对现有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不足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动态MPPT跟踪策略。该方法采用功率闭环方式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的定位,利用功率闭环控制在P-U曲线上的局部不稳定现象实... 基于对现有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不足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动态MPPT跟踪策略。该方法采用功率闭环方式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的定位,利用功率闭环控制在P-U曲线上的局部不稳定现象实现P-U曲线的快速全局扫描,克服了峰值点分布及算法参数取值对MPPT动态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压截止控制克服了功率闭环控制对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变步长跟踪策略消除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稳态功率震荡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光伏阵列的已知信息,便可实现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动态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 功率闭环控制 粒子群算法 多峰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PS与双闭环控制的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黎永键 赵祚喜 +2 位作者 黄培奎 关伟 吴晓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9,共9页
以东方红X-804型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RTK-DGPS定位和双闭环转向控制相结合的自动导航系统,研究提高农业机械导航控制精度的方法。阐述了导航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以RTK-DGPS和AHRS500GA分别提供位置信息和辅助修正信息实现准确定位... 以东方红X-804型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RTK-DGPS定位和双闭环转向控制相结合的自动导航系统,研究提高农业机械导航控制精度的方法。阐述了导航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以RTK-DGPS和AHRS500GA分别提供位置信息和辅助修正信息实现准确定位,以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转向控制。分析了整体控制的策略,建立了路径跟踪的传递函数模型,阐述了双闭环转向控制算法的建立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硬件实现。试验结果表明:GPS定位数据经过校正后,平均偏差降低至0.031 m;双闭环控制算法提高了自动转向系统性能,稳态时方波信号以及正弦波信号的跟踪误差平均值为0.40°;在拖拉机田间作业跟踪过程中,路径跟踪误差平均值不超过0.019 m,转向轮偏角跟踪误差平均值为0.43°,标准差不超过0.04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自动导航 转向系统 跟踪误差 载波相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并网逆变器的电流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文军 周龙 +3 位作者 陈剑 唐西胜 宋毅 何禹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2-57,共6页
采用LCL滤波器作为电压型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接口,建立LCL滤波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电网侧电流外环、逆变器侧电流内环的LCL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既能有效保护功率开关,又能保证系统稳定及并网电流的单位功率因数。针对... 采用LCL滤波器作为电压型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接口,建立LCL滤波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电网侧电流外环、逆变器侧电流内环的LCL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既能有效保护功率开关,又能保证系统稳定及并网电流的单位功率因数。针对该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给出一种基于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及李纳德-戚帕特稳定判据的内外环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案。进行了LCL并网逆变器并网运行仿真与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LCL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控制 并网逆变器 闭环控制 LCL滤波器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闭环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78
14
作者 王毅 陈希有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4-169,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矩阵变换器的实际输出电压与期望输出电压的大小,计算其对应的旋转电压空间矢量间的偏差,并将此偏差作为负反馈加到下一采样周期的开关调制矩阵中,从而实现系统的...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矩阵变换器的实际输出电压与期望输出电压的大小,计算其对应的旋转电压空间矢量间的偏差,并将此偏差作为负反馈加到下一采样周期的开关调制矩阵中,从而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文中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该文提出的闭环控制方法,可保证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很好地跟随给定的期望电压,并可有效地抑制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及输入电流波形的畸变。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调制 矩阵变换器 闭环控制 电力变换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的双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小平 朱建林 +2 位作者 唐华平 张炳根 宋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缺陷,提出了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控制.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该控制策略与滑模控制及离散滑模控制的各种特性,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 为了克服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缺陷,提出了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控制.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该控制策略与滑模控制及离散滑模控制的各种特性,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具有比滑模控制和离散滑模控制更加优良的动态性能,而且还具有更强的谐波抑制能力,其输出波形的谐波失真度更小,稳态精度更高,因而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 闭环控制策略 对比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式等离子切割电源双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宝其 段善旭 +2 位作者 李勋 赵耕 刘邦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22,共8页
基于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切割电源非接触式引弧及切割过程对输出电压电流的控制要求,提出一种具有指令电流前馈的电流外环电压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切割电源的等效数学模型,对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频域分析与设计。仿真和实验表明... 基于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切割电源非接触式引弧及切割过程对输出电压电流的控制要求,提出一种具有指令电流前馈的电流外环电压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切割电源的等效数学模型,对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频域分析与设计。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负载适应性强和稳态精度高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控制方式下可能出现引弧失败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切割起弧成功率,并且对切割负载的扰动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切割电源 闭环控制 指令电流前馈 引弧过程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卫超 胡安 +2 位作者 马伟明 耿士广 鲁军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6-231,共6页
对运动载荷加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直线运动系统闭环控制的主要目标。该文介绍了一种直线加速用双边长定子直线电机结构,并对其屏蔽层结构的模型进行了等效处理,得到了便于参数测量和系统控制的L型等效电路。设计了直线加速要求的直线电机... 对运动载荷加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直线运动系统闭环控制的主要目标。该文介绍了一种直线加速用双边长定子直线电机结构,并对其屏蔽层结构的模型进行了等效处理,得到了便于参数测量和系统控制的L型等效电路。设计了直线加速要求的直线电机动子运动轨迹曲线。基于间接矢量控制基本原理和定子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提出了位置和电流双闭环的系统控制框图。在动子运动的初始阶段,采用适当的预励磁控制,提高了系统动态控制性能,达到了启动时定子电流的平滑控制。在动子运动的高速阶段,对直线电机采用弱磁控制,降低了直线电机对逆变器供电电压的要求。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闭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长定子直线电机 间接矢量控制 加速度轨迹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滤波电压源型逆变器闭环控制策略综合对比与设计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伟煌 付勋波 +1 位作者 林资旭 许洪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0-115,共6页
从控制器所在坐标系、控制器结构、控制器设计3个方面详细分析和比较了LC滤波电压源型逆变器(VSI)不同闭环控制策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单独采用谐振控制器在无输出电压解耦的情况下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在有解耦时会引起系统发... 从控制器所在坐标系、控制器结构、控制器设计3个方面详细分析和比较了LC滤波电压源型逆变器(VSI)不同闭环控制策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单独采用谐振控制器在无输出电压解耦的情况下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在有解耦时会引起系统发散。同时,讨论了单电压环控制与双闭环控制的区别。最后,针对不间断电源带电机负载的应用场合进行了VSI控制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中的设计方法与结论,能够加快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且得到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逆变器 环控制 控制器设计 电机型负载 闭环控制 电流内环 电压外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闭环控制系统时延的测量及建模(一):通信时延及操作时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放 程林 +3 位作者 黎雄 曾敏 孙元章 宋云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68-5777,共10页
由2篇论文组成的系列文章旨在研究广域闭环控制系统(wide-area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WACS)中时延的测量方法及其特性建模。该文作为系列文章的第1篇,研究WACS中的时延产生,将WACS时延归为通信时延和操作时延两大类并分别研究。... 由2篇论文组成的系列文章旨在研究广域闭环控制系统(wide-area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WACS)中时延的测量方法及其特性建模。该文作为系列文章的第1篇,研究WACS中的时延产生,将WACS时延归为通信时延和操作时延两大类并分别研究。针对通信时延,提出一种线性估计模型,继而实测并分析贵州电网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时延,验证该线性估计模型的正确性。针对操作时延,分析实验室条件下WACS设备的操作时延,提出基于RTDS硬件在环平台的波形对比测量法,并用此方法实测WACS硬件在环系统中的操作时延。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操作时延可以用正态分布拟合其分布特性。该文对时延的分析及测试结果是研究WACS闭环时延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闭环控制 时延 线性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闭环控制系统时延的分层预测补偿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放 程林 +2 位作者 黎雄 孙元章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94-3201,共8页
电力系统广域闭环控制的反馈信号及控制信号均通过网络传输,控制网络的时延很可能恶化控制效果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为此,对广域闭环控制系统依据功能进行分层并分析闭环时延的产生,进而提出一种分层预测补偿方法,该方法将时延补偿与闭... 电力系统广域闭环控制的反馈信号及控制信号均通过网络传输,控制网络的时延很可能恶化控制效果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为此,对广域闭环控制系统依据功能进行分层并分析闭环时延的产生,进而提出一种分层预测补偿方法,该方法将时延补偿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实现相结合,使用预测方法为控制策略提供近似的实时数据,使时延的影响与闭环控制策略隔离以保证控制效果。详述该预测方法的特点,并以自回归算法为实例阐述了其实现方法。搭建了RTDS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并分别以实测时延和随机时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层预测补偿方法能有效补偿固定的或随机分布性的闭环时延,减小了时延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闭环控制 时延 补偿 预测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