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抛光砖废渣复合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陶瓷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赞中 王涵 +5 位作者 王永在 刘敏 丁琪 李成峰 乐红志 魏春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19-123,共5页
以抛光砖废渣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发泡法制备高温发泡陶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发泡剂的复合比,研究了复合发泡机制及烧成制度对发泡体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发泡剂协同作用,拓宽了单一发泡剂的放气温度区间,利于形成均... 以抛光砖废渣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发泡法制备高温发泡陶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发泡剂的复合比,研究了复合发泡机制及烧成制度对发泡体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发泡剂协同作用,拓宽了单一发泡剂的放气温度区间,利于形成均匀封闭的气孔结构。按炭黑、碳酸钙、氧化铁、碳化硅质量比1∶3∶1.5∶1(四者占反应体系的总质量分数为6.5%)与瓷粉等混合制坯,程序升温至1 160℃下保温100min,可制得闭气孔率为62.94%,气孔直径为1.2~1.9mm,体积密度为369kg/m^3,吸水率为0.44%,导热系数为0.079 W/(m·K)的闭孔泡沫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砖废渣 闭孔泡沫陶瓷 复合发泡机制 复合发泡剂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渣制备轻质镁橄榄石-尖晶石闭孔泡沫陶瓷及分形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蒋金海 李琦 +3 位作者 陈艳 钱烽烽 付启新 郭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7-52,共6页
利用镍渣、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碳酸钠为发泡剂,成功制备了轻质镁橄榄石-尖晶石闭孔泡沫陶瓷。探讨了烧成温度对轻质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利用孔体积分维数对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镍渣掺量50%,碳酸钠掺量10%,1100℃煅烧制品的综合性... 利用镍渣、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碳酸钠为发泡剂,成功制备了轻质镁橄榄石-尖晶石闭孔泡沫陶瓷。探讨了烧成温度对轻质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利用孔体积分维数对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镍渣掺量50%,碳酸钠掺量10%,1100℃煅烧制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0.28 g/cm^3,平均孔径为1 mm,闭气孔率86.71%,抗弯强度1.25 MPa,抗压强度3.27 MPa,吸水率1.58%,孔体积分维数1.19。950~1150℃,抗压强度随闭气孔率的增大,呈指数性减少。在1050~1150℃,孔体积分维数越小,闭气孔率越高。XRD和SEM分析显示,晶相为镁橄榄和尖晶石,分别成三角棱状和柱状,孔结构均匀,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墙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镁橄榄石-尖晶石 闭孔泡沫陶瓷 孔体积分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废催化剂制备泡沫陶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刘和义 邓黎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8-574,共7页
以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为主料、氧化铝微粉为辅料、棕榈酸甘油酯为发泡剂、氧化铝纤维为增强剂,直接发泡制备泡沫陶瓷;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发泡剂、助凝剂、粉料配比和纤维用量对泡沫陶瓷孔径和真气孔率的影响;研究了烧成温度... 以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为主料、氧化铝微粉为辅料、棕榈酸甘油酯为发泡剂、氧化铝纤维为增强剂,直接发泡制备泡沫陶瓷;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发泡剂、助凝剂、粉料配比和纤维用量对泡沫陶瓷孔径和真气孔率的影响;研究了烧成温度对试样隔热性能和重烧线变化的影响;采用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试样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原料质量比为FCC废催化剂∶氧化铝微粉∶淀粉∶发泡剂∶氧化铝纤维=70∶35∶14∶4∶12,烧结温度为1500℃时,可制得密度较低、孔径较小、隔热和耐温性能较好的泡沫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泡沫陶瓷 FCC废催化剂 直接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