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报告
1
作者 梁佳龙 陈员 +1 位作者 徐坚 叶书高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9-542,562,共5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收治的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2例患者成功接受...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收治的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2例患者成功接受了肺移植手术且术后未见复发,其中1例术后16个月因感染死亡。文献检索出6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资料,截至文献发表时均存活且未见疾病复发。结论肺移植可能是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手段,可能具有良好的预后,围术期肺部感染的控制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0天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若楠 李泊涵 +12 位作者 郑德菲 赵夏莹 林子云 胡昳歆 高莉 高静 李捷 卢俊 肖佩芳 潘健 凌婧 方芳 胡绍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51例...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51例患儿,男213例、女138例。截止至2019年9月1日,共29例(8.3%)患儿发生BOS,男11例、女18例,中位年龄92.0(67.0~132.0)月。移植至发生BOS的中位时间为10.0(8.5~20.0)月。移植后1、2、3年BOS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0±1.3)%、(10.0±1.8)%、(10.7±2.0)%。29例BOS患儿中,28例BOS发病前合并其他靶器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女性、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是B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OS是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女性、年龄较大、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发生BOS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水相生理论认识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3
作者 杨犇 陈文霞 +1 位作者 郑晓华 王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8-2151,共4页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迁延难愈,死亡率高等特点,且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发现,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现基于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金与肾水本为同源,相互滋养...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迁延难愈,死亡率高等特点,且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发现,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现基于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金与肾水本为同源,相互滋养。故提出从金水相生角度认识儿童BO,研究其内在联系以及演变过程。治疗上则根据“治未病”思想,补肺益肾,增强正气,为中医药防治儿童BO从肺肾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中医 金水相生 肺肾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无激素方案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重度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杨曦 李成龙 +4 位作者 叶雪梅 王宇 毛妍 蒲文琪 黄晓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7-81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RAP无激素方案--“芦可替尼、阿奇霉素、吡非尼酮”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中重度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 目的:回顾性分析RAP无激素方案--“芦可替尼、阿奇霉素、吡非尼酮”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中重度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行allo-HSCT并发生中重度BOS的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RAP无激素方案--“芦可替尼、阿奇霉素、吡非尼酮”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①有效率:3、6和12个月治疗总反应率分别为50.0%、57.1%和50.0%。治疗有效的8例患者在6个月时出现1秒用力呼气量(FEV1)%预测值(t=2.187,P=0.033)、6 min步行测试(t=2.338,P=0.023)、ECOG体能状态评分(t=2.681,P=0.013)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严重程度(Z=2.155,P=0.032)的明显改善。②生存:中位随访13(5,64)个月,5例(35.7%)死亡,死因为重症肺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提示RAP疗程延长与生存改善趋势相关(Wald值=2.892,P=0.089)。③激素暴露:14例均有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8例(57.1%)1个月内停用,2例(14.3%)减量50%以上。④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3级以下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结论:RAP无激素方案治疗allo-HSCT后中重度BOS显示良好疗效,允许快速停用糖皮质激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但限于小样本量和回顾性设计,有待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激素方案 异基因造血干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向莉 饶小春 +2 位作者 焦安夏 李珍 任亦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患儿肺功能差异。方法选择57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47例BO患儿,应用Master 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参数包括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 目的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患儿肺功能差异。方法选择57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47例BO患儿,应用Master 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参数包括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TEF50/TIF50)。单阻断法测定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CrsSO/kg)和呼吸系统阻力(Rrs)。结果支气管哮喘和BO患儿VT/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患儿RR、Rrs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O患儿TI/TE、TPTEF/TE、VPEF/VE、TEF50/TIF50、CrsSO/kg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比较,BO患儿呼吸系统阻力显著增高,小气道阻塞程度显著加重,呼吸系统顺应性相对减低,应用婴幼儿肺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鉴别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BO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甄俊锋 张路 +4 位作者 曹欣欣 冯俊 周道斌 林松柏 李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汇总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及文献报道的同时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病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汇总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及文献报道的同时合并副肿瘤天疱疮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生存转归数据。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男∶女=11∶12,中位年龄31岁(13~56岁)。单中心型Castlman病的病理类型以透明血管型为主(91.4%),病灶部位以腹盆腔病灶多见(69.6%),26.3%表现为巨块型病灶。患者多以副肿瘤天疱疮症状首诊(90.0%),多在Castleman病手术后逐渐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表现。平均随访时间为27.5个月(1~135个月),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6.0个月。闭塞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91.7%)。结论重视副肿瘤天疱疮症状的早期识别、积极寻找并治疗潜在的Castleman病,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副肿瘤天疱疮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多种药物治疗骨髓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晓培 韩冬梅 +8 位作者 王志东 郑晓丽 丁丽 闫洪敏 薛梅 朱玲 刘静 郭子宽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3-17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BOS)的新方案,并初步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HSCT后确诊的BOS病例,分别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1×106/kg,静脉输注1次/周,4周共4次;阿奇霉素0.25 g口服1次/隔日;布地奈德... 目的:建立一种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BOS)的新方案,并初步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HSCT后确诊的BOS病例,分别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1×106/kg,静脉输注1次/周,4周共4次;阿奇霉素0.25 g口服1次/隔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4.5μg,3次/天,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则给予甲泼尼龙1mg/(kg·d),维持2周,之后激素快速减量,至治疗后4周,甲泼尼龙减至0.25 mg/(kg·d)。之后,根据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情况,调整激素用量。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除1例患者合并心衰治疗无效死亡外,另外6例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PaO2和AaDO2均在6个月后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MSC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阿奇霉素治疗BOS是安全的,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激素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洁 殷勇 +3 位作者 王莹 周云芳 王薇 岳孟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9-801,共3页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文献复习 并发 SYNDROME 文献报道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琴 陈德晖 +4 位作者 曾庆思 陈淮 周家璇 戴望春 李娴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的B0患儿资料,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29例行支纤镜检查,1...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的B0患儿资料,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29例行支纤镜检查,1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患者肺部的HRCT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36例(100%);支气管壁增厚30例(83%);散在分布的斑点、斑片状模糊影27例(75%);含气不全或实变不张11例(31%);支气管扩张8例(22%);微结节征4例(11%);局部钙化灶2例(6%)。2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1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马赛克灌注征和支气管壁增厚是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对特征性的HRCT征象,结合患者临床上出现反复持续迁延进展的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等,高度提示该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芹 高文杰 +1 位作者 张蕾 安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确诊为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月龄、临床特点、血气分析特点、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目的探讨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确诊为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月龄、临床特点、血气分析特点、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疗经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发病月龄8~15个月。急性感染期病情严重,均表现为反复发热、呼吸困难明显;持续期以喘息、混合型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三凹征阳性、肺部闻及喘鸣音为主要体征。血气分析均提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提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肺CT表现为典型的"马赛克灌注征"4例,肺间质改变2例,支气管扩张1例,过度充气1例。治疗方面急性感染期均给予持续正压通气辅助呼吸、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持续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泼尼松片、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治疗。随访1.0~2.5年,6例患儿均未死亡,其中5例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分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1例生长发育迟缓、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发病年龄较小,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肺CT以通气不均匀、"马赛克灌注征"为特点,血气分析多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肺功能检查多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早期应用激素、免疫球蛋白对预后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同种气管异位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学海 魏翔 +7 位作者 吴黎 李双 徐利军 胡敏 张毅 周雁荣 陈涛 潘铁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是临床肺移植后主要致死因素且发病机制不清,拟用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模拟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分成同基因移植对照组(BALB/C→BALB/C)与异基因移植实验组(BALB/C→C57BL/6)两大组,供体... 目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是临床肺移植后主要致死因素且发病机制不清,拟用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模拟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分成同基因移植对照组(BALB/C→BALB/C)与异基因移植实验组(BALB/C→C57BL/6)两大组,供体小鼠气管移植到受体小鼠背部两侧皮下,术后3、7、14、21、28 d取出气管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比较组织形态改变,统计分析其上皮覆盖率和管腔闭塞率。结果共完成70例小鼠气管同种异位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94.3%。不同取材时间,同基因对照组和异基因实验组气管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有不同改变,其中以术后21 d实验组气管移植物OB改变最为典型,而对照组气管移植物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此时上皮覆盖率两组分别为:0%和(92±6)%,管腔闭塞率两组分别为:(73±12)%和<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成功模拟肺移植后OB的病变过程,术后21 d可作为研究OB的重要时间点。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技术稳定。适用于临床肺移植术后OB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气管异位移植 肺移植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合并胸廓畸形长期生存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浩 毛文君 +2 位作者 刘峰 范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8-271,27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同期行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手术顺利,术后予抗炎、抗真菌预防治疗,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25 d出院,术后2年拆除胸部Nuss钢板,胸廓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接受长期随访,截止至投稿日,患者存活3年余,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结论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是治疗终末期BOS合并胸廓畸形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造血干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矫治术 胸廓畸形 漏斗胸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HRCT特点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娴婧 宋伟 金征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BOOP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结果:14例患者...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BOOP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结果:1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和(或)气短,2例主要表现发热伴咳嗽。1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弥散功能减低,4例肺功能正常。12例患者X线胸片呈多发斑片实变影,4例表现为纹理增粗。16例患者HRCT扫描表现为多发斑片实变影和(或)磨玻璃影,4例伴小结节。1例病变弥漫分布于双肺,15例病变位于胸膜下和(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有效。结论:BOOP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干咳、气短。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活检部位,随访激素治疗效果。最终确诊依赖于临床-放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气管原位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浩 史乾 +5 位作者 牛永胜 兰琴 刘刚 刘建 范慧敏 刘中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受体),18只;异系移植组:BN(供体)→Lewis(受体),18只。于移植后7、14、30、60 d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移植气管影像学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7、30、60 d取出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时间点,同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均无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少,气道阻塞率在8%左右;异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明显增厚,早期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气道明显狭窄、阻塞,其中以第7天阻塞最重,随后渐改善,7、14、30、60 d气道阻塞率分别为(56.8±9.04)%、(51.05±9.79)%、(44.01±7.92)%和(42.97±8.82)%,各时间点异系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位气管移植能够稳定形成可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克服了肺移植和异位气管移植用于OB研究的一些限制,可更好地作为OB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实验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气管移植 疾病模型 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近交系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全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了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征,总结BO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诊断BO的5例患儿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2例为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后,另3例为重... 目的了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征,总结BO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诊断BO的5例患儿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2例为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后,另3例为重症肺炎后。3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中,1例痰分离出腺病毒,1例3次痰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而2例患儿的肺泡盥洗液培养均阴性;另1例多次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其肺泡盥洗液培养为产ESBL-大肠埃希菌。5例患儿均有持续咳嗽、喘息症状,均有三凹症。3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的病程中均有心力衰竭,其中2例有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5例患儿起病后均有反复下呼吸道感染。5例肺CT均提示小气道病变,其中2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同时伴支气管扩张,1例还伴肺不张。4例BO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支气管内膜炎症。5例BO患儿均使用泼尼松、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治疗过程中仍有症状持续,无死亡病例。结论 BO患儿临床以持续咳嗽、喘息为特点,肺CT以小气道病变为特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目前治疗以激素为主,疗效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临床特征 肺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佟淑平 吕福云 杜闻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9-1150,共2页
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因怀孕28周后早产。于2009-12-23入院入住妇产科。入院之前3 d曾出现发热、胸闷、气促、干咳,未在意,亦未诊治。入院后产下一男婴。患者仍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39.2℃、进行性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无力。给... 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因怀孕28周后早产。于2009-12-23入院入住妇产科。入院之前3 d曾出现发热、胸闷、气促、干咳,未在意,亦未诊治。入院后产下一男婴。患者仍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39.2℃、进行性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无力。给予头孢呋辛钠、利巴韦林、炎琥宁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机化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分期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子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32-34,共3页
对4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行抗感染治疗,加强气道管理、雾化吸入、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45例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均好转出院;3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转入PICU,治疗无效死亡。提出感染期加强气道护理、氧疗护理及对症护理,以有... 对4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行抗感染治疗,加强气道管理、雾化吸入、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45例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均好转出院;3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转入PICU,治疗无效死亡。提出感染期加强气道护理、氧疗护理及对症护理,以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疾病进程;恢复期注重培训家长呼吸运动锻练方法及疾病护理方法,落实居家护理措施及随访监管,是降低反复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 呼吸运动 气道管理 分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家庭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谭小艳 易敏 +5 位作者 刘花艳 陈艳萍 曾珊 丁芬 钟丽娜 安照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9-2124,共6页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家庭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在湖南省某儿童医院治疗的261例BO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坚韧性量表(FHI)、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家庭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在湖南省某儿童医院治疗的261例BO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坚韧性量表(FHI)、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ERRI)、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及家庭抗逆力影响因素。结果:BO患儿FHI总分为(63.41±7.87)分;C⁃ERRI总分为(34.13±6.28)分,CHIP总分为(177.27±29.8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O患儿FHI与C⁃ERRI及其分量表得分、CHIP及其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家长文化程度、父母应对方式、家庭月收入、患儿与家长关系、患儿病程是BO患儿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O患儿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医护人员针对家庭抗逆力影响因素积极引导家长提升家庭抗逆力水平,促进BO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家庭抗逆力 影响因素 反刍性沉思 应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魏娇杨 尹嘉宁 +2 位作者 马瑜聪 具杨花 刘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369,共6页
目的:总结7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BO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70例BO患儿(BO组)和同期就诊的200例肺炎患儿(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的70例BO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例2.3∶1,诊断BO的年龄集中... 目的:总结7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BO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70例BO患儿(BO组)和同期就诊的200例肺炎患儿(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的70例BO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例2.3∶1,诊断BO的年龄集中在婴儿期和幼儿期。BO组3岁以内患儿64例(91.4%),对照组3岁以内患儿32例(16.0%),2组间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分布,BO组和对照组患儿均以农村为主,BO组农村患儿有41例,城市患儿有29例;对照组农村患儿113例,城市患儿87例;2组间区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史和基础疾病方面,BO组患儿中存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无创呼气末持续正压通气等病史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BO组患儿更易并发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病原学方面,2组患儿均有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但BO组患儿腺病毒和真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O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喘息,体征上有三凹征、细湿啰音或哮鸣音;但BO组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通常持续6周至数年)以及运动不耐受症状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BO组患儿具有特征性的高分辨率CT (HRCT)改变,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象、支气管扩张征和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BO患儿肺功能提示存在持续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对照组多数患儿肺功能检查提示正常,或仅有少数患儿肺功能存在短暂性的轻度改变。结论:重症肺炎和机械通气是BO的主要易感因素。有基础疾病患儿(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如果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后易患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临床特点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唐艳姣 黄寒 钟礼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3-568,共6页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指直径<2 mm的小气道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1],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可能是各种损伤的终末途径。儿童BO主要由感染所致。感染后导致的BO称为感染后BO(post...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指直径<2 mm的小气道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1],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可能是各种损伤的终末途径。儿童BO主要由感染所致。感染后导致的BO称为感染后BO(post-infectious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PBO)[2]。BO在一个世纪前被发现,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本文主要阐述BO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当前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慢性气流阻塞 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损伤 临床综合征 感染后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