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字轴闭塞式单向温挤压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久林 李萍 +1 位作者 薛克敏 赵俊然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十字轴的单向温挤压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锻件顶部存在5个流动死区,且枝杈入口处金属流动速度梯度导致流动沟槽的出现;进入圆角和飞边充填阶段,型腔内压急剧增加,(A_锻-A_筒)截面积... 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十字轴的单向温挤压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锻件顶部存在5个流动死区,且枝杈入口处金属流动速度梯度导致流动沟槽的出现;进入圆角和飞边充填阶段,型腔内压急剧增加,(A_锻-A_筒)截面积差达到最大值,所需成形力、合模力均急剧增加。基于浮动凹模技术进行了模具设计和成形实验,改进连皮高度之后,所得锻件成形效果较好,表层金属流线清晰可见,不存在金属折叠、缺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轴 闭塞式挤压 数值模拟 合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萍 魏学峰 +3 位作者 聂爱琴 段自豪 周玉峰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镦粗成形阶段、剪切变形阶段和最终成形阶段。3种工艺经4道次变形后均发生较大的应变积累,但是由于闭式模膛对试样头部的镦粗作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经过4道次变形后等效应变量最大,且等效应变分布最均匀。通过对模具应力的分析,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等径角挤压工艺冲头偏载问题,且试样经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提高了纯钨塑性,有利于进行多道次变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变形后的试样可分为4个区域:剪切变形区、伸长变形区、头部小变形区和尾部未变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均匀性 冲头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克敏 王召宇 +2 位作者 田文春 代记仁 李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区域进行逆向点追踪,分析了特征区域的变形历史和变形方式对等效应变积累的作用规律,最后进行物理试验观察金相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变形区内分别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小变形区内每道次平均等效应变仅为0.37;各区域不同的受力状态与变形方式是导致多道次变形后累积等效应变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经3道次变形后,剪切变形区的最大平均等效应变为4.75,该区域第1道次变形时经历了剪切和伸长变形区,第2道次变形后为剪切变形区、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交叉区域,主要受到强烈的挤压变形。分别对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区域组织进行观察,第1和第2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位置均显示出了典型的变形特点,经过3道次变形后,应变的积累使得晶粒得到有效细化,方向性基本消失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呈现近等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双通道等径角挤压 有限元模拟 等效应变 变形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