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小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昌晓 吕纪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61-2762,共2页
肠及肠系膜损伤是外科急腹症的一种常见疾病.笔者收集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0例腹部钝伤合并小肠破裂或肠系膜损伤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CT图像,进一步提高小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水平。
关键词 肠系膜损伤 破裂 CT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外科急腹症 腹部钝伤 常见疾病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补在 杨鸿翔 +4 位作者 仝占胜 张明 郎耿 张志强 郝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44-1945,共2页
本文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以提高螺旋CT对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伤的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11年3月,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 本文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以提高螺旋CT对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伤的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11年3月,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中位年龄36岁,均于受伤后24 h内进行CT扫描;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部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创伤和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伟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90-991,共2页
目的 :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 1980~ 2 0 0 0年间收治的 2 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经验。结果 :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水平段多见 ,占 5 5 % ;降段次之 ,占 30 %。合并有腹腔其它脏器损伤 6 0 % ( 12... 目的 :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 1980~ 2 0 0 0年间收治的 2 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经验。结果 :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水平段多见 ,占 5 5 % ;降段次之 ,占 30 %。合并有腹腔其它脏器损伤 6 0 % ( 12 2 0 ) ,单纯十二指肠损伤 40 % ( 8 2 0 )。术前确诊率 10 % ( 2 2 0 ) ;术中漏诊率 2 0 % ( 4 2 0 ) ;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 ( 10 2 0 ) ;病死率为 2 5 % ( 5 2 0 )。结论 :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 ,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 ,术中细心探查非常重要 ,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对早期不宜采用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外瘘 ,除了加强监控各种可致死原因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损伤 闭合性损伤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26例诊治体会
4
作者 林健群 洪建文 +1 位作者 黄鑫 刘潮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54-1555,共2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的处理经验。方法:对26例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4例,一期单纯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22例,占84.67%,3例行肠造口,2例行二期肠吻合术...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的处理经验。方法:对26例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4例,一期单纯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22例,占84.67%,3例行肠造口,2例行二期肠吻合术,全组死亡2例,术后肠瘘1例。结论: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误诊及漏诊率高,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一期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应为首选手术方法,二期手术仅应用于合并伤严重,腹腔污染严重,全身情况差或损伤时间长,肠管水肿明显者。术中仔细探查,重视合并伤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损伤 乙状结 诊治体会 切除吻合术 回顾性分析 合并伤处理 处理经验 临床资料 损伤病例 手术治疗 吻合术 早期手术 手术方法 二期手术 腹腔污染 损伤时间 全身情况 手术成功 修补 造口 漏诊率 严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三例
5
作者 黄大同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83-84,共2页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腹内脏器伤的3.3%。由于其解剖上的特殊,术前不易确诊,且并发症严重,死亡率较高。本文近3年收治3倒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均采用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关键词 十二指 闭合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淋巴再灌注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多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春晖 牛春雨 +3 位作者 赵自刚 张玉平 韩瑞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血压、存活率以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血压、存活率以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h;MLR+SMAO:夹闭ML和SMA1h,再灌注2h。观察3h期间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化后,观察肺、肝、肾、心肌功能和形态学变化。记录24h存活率。结果:①sham、MLR、SMAO组大鼠24h存活率(分别为100%、83.3%、66.7%)显著高于MLR+SMAO组(0%)。②夹闭SMA或ML前10min,组间MAP无差异;SMAO组MAP在夹闭后多个时点显著高于MLR+SMAO和sham组;再灌注后,MLR和sham组MAP无明显变化,SMAO和MLR+SMAO组MAP迅速下降,后逐渐回升,SMAO组多个时点低于MLR和sham组,MLR+SMAO组在所有时点均低于MLR、sham和SMAO组。③MLR+SMAO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显著高于sham组、MLR组、SMAO组,且SMAO组的这些指标显著高于sham组、MLR组。形态学观察显示sham组与MLR组的肺、肝、心、肾结构基本正常,SMAO组各脏器有一定的组织学损伤,而MLR+SMAO组则可见炎症、出血、核浓缩、破碎等严重病变。结论:MLR可加剧SMAO休克多个器官损伤,肠淋巴途径在SMAO休克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再灌注 休克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血压 多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汪俐杉 伍兵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BBMI)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急诊腹部增强CT检查,手术或随访证实的单纯性BBMI患者54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23例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由2位影像医师分... 目的:探讨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BBMI)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急诊腹部增强CT检查,手术或随访证实的单纯性BBMI患者54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23例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由2位影像医师分析临床表现及CT征象,并计算基于影像学肠道损伤评分,即Faget评分和Mc Nutt评分(BIP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CT判读肠道损伤部位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壁中断、系膜缘及游离气腹、肠系膜血管中断/活动性出血、节段肠道强化减低、非局灶肠壁增厚的发生率在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get评分、BIPS评分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get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28,最佳阈值为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95.7%。CT诊断BBMI肠道损伤部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7.2%、87.5%、90.3%、76.1%、98.7%、7.78、0.03。结论: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BBMI手术干预与否及损伤部位定位诊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臣 连树华 柳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急性肠梗阻、创伤、休克、肠套叠、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常见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凋亡、坏死等.在缺血时,细胞代谢障碍及组织结构发生损害.但是重新恢复...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急性肠梗阻、创伤、休克、肠套叠、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常见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病理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凋亡、坏死等.在缺血时,细胞代谢障碍及组织结构发生损害.但是重新恢复血液灌注时,会加重缺血的组织细胞损伤.根据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诸多实验已经进行有效肠I/R损伤的治疗,减轻肠道损伤[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机制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病理生理过程 细胞代谢障碍 组织细胞损伤 急性梗阻 I/R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缺血缺氧早期诊断的进展及思考
9
作者 廖贤平 佘亚雄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2期31-32,共2页
对于肠缺血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外科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在肠管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性损害前作出准确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术中迅速、准确地判断肠管活力,可大大减少木后并发症。当今,在新技... 对于肠缺血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外科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在肠管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性损害前作出准确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术中迅速、准确地判断肠管活力,可大大减少木后并发症。当今,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诊断技术不断涌现、更新。本文论述这方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早期诊断 缺血性损害 诊断技术 再灌注损伤 绞窄性梗阻 氧自由基 肠系膜静脉 不可逆性损伤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伤致横结肠破裂腹腔镜一期修复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常华 潘晟 徐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5-1056,共2页
结肠损伤破裂易造成腹腔严重污染,应尽早手术,大部分行开腹探查。为避免肠漏的发生,目前仍有很多外科医师采用肠造口术,然后再择期行造口还纳手术,恢复时间长,痛苦大。我院2016年6月23日收治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横结肠破裂,对其施行腹... 结肠损伤破裂易造成腹腔严重污染,应尽早手术,大部分行开腹探查。为避免肠漏的发生,目前仍有很多外科医师采用肠造口术,然后再择期行造口还纳手术,恢复时间长,痛苦大。我院2016年6月23日收治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横结肠破裂,对其施行腹腔镜一期修复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修复手术 破裂 腹腔镜 撞击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 造口术 严重污染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辅助诊断技术在腹部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11
作者 宋天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法医学鉴定 腹部损伤 诊断技术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肠系膜动脉 器官受损 器官损伤 腹腔内 实质性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