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1
1
作者 闫军 周劲松 +2 位作者 李雷 胡波 周立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例。股骨干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2例,C3型1例。术中利用牵引架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通过提拉钉纠正旋转及分离移位,再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大粗隆顶点打入导针,根据股骨髓腔大小插入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近端打入螺旋刀片,远端静态锁定。结果手术时间62~155 min,平均86.4 min。术中出血量80~240 ml,平均92.3 ml。1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6~36周,平均24周;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髋内翻畸形及下肢短缩等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0/11)。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防旋髓内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时代 顾德毅 荆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6±2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3.6±39.2)ml,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8±2.3)d。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9.9±1.2)个月,X线片检查均提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疗效优良率为93.3%。术后无髋内翻畸形、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可靠,适宜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股骨防旋髓内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应用阳和汤联合鲑鱼降钙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威 张亮 +1 位作者 谢健 姜吉花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应用阳和汤和鲑鱼降钙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伴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应用阳和汤和鲑鱼降钙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伴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于PFNA内固定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于PFNA内固定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阳和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给予阳和汤与鲑鱼降钙素干预,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升骨密度,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微创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术 阳和汤 鲑鱼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杨晓雷 何军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0,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n=40,实施...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0,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n=40,实施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骨大粗隆、Ward三角区、股骨颈骨密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骨大粗隆、Ward三角区、股骨颈骨密度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骨密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小切口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舒化兴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7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周,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股骨防旋髓内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加微创复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创复位与PFNA联合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其在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等方面的临床实践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 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髓内 内固定 股骨转子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进针导向器在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后庆 李景光 +2 位作者 张军 吴德林 黄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8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价自制进针导向器在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患者6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将其... 目的评价自制进针导向器在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患者6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PFNA微创手术,术中应用我院自制的PFNA进针导向器。对照组行常规PFNA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复位质量及术后1、3、12个月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ADL评分均高于术后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Harris、AD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进针导向器在PFNA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能够快速准确进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股骨粗隆区骨折 防旋股骨髓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游嵚 陈倚倩 +1 位作者 游家生 王广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8-11,共4页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假体松动,断裂)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4.46±15.23)min、卧床时间(18.57±3.39)d均短于对照组的(98.12±20.23)min、(22.81±4.75)d,术中出血量(115.73±25.83)ml、术后引流量(121.85±14.61)ml均少于对照组的(365.34±25.86)、(227.94±16.8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切口小,骨膜破坏轻微,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能降低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股骨抗旋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永军 梁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3例6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患者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3例6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患者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1例骨折顺利愈合,1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螺旋刀片切割),1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优54例,占86%,良4例,占6%,差5例,占8%。结论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实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 髋部周围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疏致富 孙军 +1 位作者 罗辉耀 雷扬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给予研讨组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P<0.05)。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深部血肿、髋内翻畸形、螺钉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防旋髓内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Gamma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11
作者 廖善军 李文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同意进行...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同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行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治疗组(83.17±6.17)高于对照组(80.07±5.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13.80±1.65)较对照组(15.32±0.87)短,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6.7%低于对照组3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微创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理想,有效的改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髓内 微创内固定 中药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方 施忠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并观察疗效。 结果 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 ,无感染、无断钉 ,按Kolment评定标准 ,优良率92.3%。 结论 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处理...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并观察疗效。 结果 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 ,无感染、无断钉 ,按Kolment评定标准 ,优良率92.3%。 结论 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处理中 ,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固定是一种操作简便 ,损伤小 ,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符合现代微创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逆行交锁髓内 治疗 股骨复杂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黄永丰 黄立新 +1 位作者 蒋定华 操志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35-37,3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8月采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共47例。手术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C臂机动态透视,小切口安放置入PFNAⅡ内固定器... 目的评价应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8月采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共47例。手术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C臂机动态透视,小切口安放置入PFNAⅡ内固定器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30-75)min],平均术中透视次数为16.5次[(12-28)次],平均术中失血量为92.7 mL[(35-180)mL]。术后4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6个月[(6-18)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折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8-15)周],全部患者无髋内翻畸形,无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及迟发型股骨干骨折。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6%。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的设计更符合我国人群股骨近端解剖结构,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愈合效果好,适合早期功能锻炼,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理想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亚洲型股骨防旋髓内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覃小川 杨兴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和动力螺钉组,每组60例。PFNA组患者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动力螺钉组...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和动力螺钉组,每组60例。PFNA组患者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动力螺钉组患者采用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0、0.799、0.656,P>0.05);手术后1 d、1周,PFNA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动力螺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6、2.630,P<0.05)。PFN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动力螺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0,P<0.05)。结论通过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在改善疼痛程度的同时,可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微创内固定 防旋型股骨髓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斌 熊廷亮 康正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37-4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4.72±1.23)cm、手术用时(77.41±10.3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53±2.75)cm、(94.46±12.61)min,失血量(83.27±20.45)ml少于对照组的(128.88±22.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与Constant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54±0.63)分低于对照组的(2.76±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该术式操作简单、失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髓内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 临床效果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仕华 陈转 郑开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动...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微创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少,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4.29%)相较于对照组(74.29%)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相较于对照组(28.5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股骨防旋髓内(PFNA) 动力髋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思亮 叶茂 +4 位作者 冷华伟 桂鹏 张玉峰 周跃海 刘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9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9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HSS评分逐渐提高(P<0.05),且术后3、6个月A组HS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AOFAS评分均逐渐提高(P<0.05),但术后3、6、12个月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与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相当,但各有利弊,临床上需结合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 胫骨远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海泉 常耀辉 闪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微创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微创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广 肖爱国 +1 位作者 丁成 王张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技术特点、优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股骨干骨折患者61例,Winquist-Hansen骨折分型:Ⅰ型24例、Ⅱ型29例、Ⅲ型6例、Ⅳ型2例,均为闭合复位顺行置钉,结果6...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技术特点、优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股骨干骨折患者61例,Winquist-Hansen骨折分型:Ⅰ型24例、Ⅱ型29例、Ⅲ型6例、Ⅳ型2例,均为闭合复位顺行置钉,结果6l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16.24个月),均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harris评分优55例、良6例,总优良率100%.结论应用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技术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可靠易行,能有效的保护骨折断端的血供,减少感染概率,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髓内 股骨干骨折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修武 白永权 覃东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对成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3例进行交锁髓内钉手术,对照组29例进行微创经皮钢板手术。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对成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3例进行交锁髓内钉手术,对照组29例进行微创经皮钢板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周围骨折、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切口长度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但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均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对照组为96.6%,观察组为75.8%,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有较好疗效,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 关节外骨折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 微创经皮钢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