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罗珂 骆超 龚宇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1528,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循环工质,建立了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在这个计算模型中,采用热水温度范围为100~150℃,热水流量取为36t/h,冷却水进口温度设定为15℃。以单位热水净发电量、热效率、?效率...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循环工质,建立了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在这个计算模型中,采用热水温度范围为100~150℃,热水流量取为36t/h,冷却水进口温度设定为15℃。以单位热水净发电量、热效率、?效率和系统不可逆损失作为联合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5种有机工质(R236fa、R600a、R600、R245fa、R601a)的运行参数,比较不同地热流体温度条件下这5种有机工质的做功能力,确立了联合发电系统的最佳循环工质。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系统的净发电量随着闪蒸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每种工质都有一个最佳的闪蒸温度使得联合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达到最大;综合考虑这5种工质的环保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工质R245fa是综合性能最好的工质,可作为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有机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 选择 最佳闪蒸温度 热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误差修正模型的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系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洪梅 骆超 +2 位作者 赵军 王永真 胡立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4,共9页
建立了闪蒸与双工质地热发电模型,以单位热水发电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热源温度下的闪蒸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等参数进行优化;并搭建闪蒸-双工质实验装置,测试了在100~150℃热源条件下发电系统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的... 建立了闪蒸与双工质地热发电模型,以单位热水发电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热源温度下的闪蒸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等参数进行优化;并搭建闪蒸-双工质实验装置,测试了在100~150℃热源条件下发电系统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流量、温度、压力和输出功率等参数,并利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的单位热水发电量的增加量越大,系统适应高温热源的指标越好;误差修正模型ECM2和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其闪蒸压力P10、蒸发压力P5和单位热水发电量Ne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对联合发电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当负载功率小于输出功率55%时系统的输出功率变化较大,当负载功率大于或等于输出功率时系统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另外,对联合发电系统的各项?损分析表明,较低的等熵效率导致膨胀机?损占比最大,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优化冷凝器。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中高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闪蒸-双工系统 稳定性 热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蒸一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马伟斌 邓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还表明,对给定温度为110℃的地热水资源,当环境冷却水平均温度为28℃时,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发电的最大总功率比闪蒸系统或双工质循环单独发电时的最大功率要大20%以上。此外,电站还生产约60℃的热水以供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系统 双工循环 地热发电 最佳闪蒸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骆超 马伟斌 龚宇烈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5,共6页
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气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 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气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发电系统的选用条件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两级闪蒸 双工循环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发电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马伟斌 骆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比较表明,对中低温热水发电来说,前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余热发电 单级能量转换 闪蒸系统 双工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发电两级能量转换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骆超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热水发电 两级能量转换系统 闪蒸系统 双工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