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oli综合征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TIPS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董彧含 彭超 +2 位作者 赵卫 杨亚英 王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年,加重半月”入院。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1年余,期间反复呕血、黑便,多次内镜止血治疗欠佳。脾切除术后10年余。查体:贫血貌。腹膨隆,肝肋下扪及1.3 cm, 剑突下未触及,脾脏未触及,双肾区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年,加重半月”入院。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1年余,期间反复呕血、黑便,多次内镜止血治疗欠佳。脾切除术后10年余。查体:贫血貌。腹膨隆,肝肋下扪及1.3 cm, 剑突下未触及,脾脏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弱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9.00 g/L,血小板(PLT)501.00×10^(9)/L;ALT 32 U/L,AST 23 U/L,TBiL 6.8 μmol/L,DBiL 4.2μmol/L,Alb33.7g/L,ALP87U/L,GGT42U/L;肌酐64.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3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6.5mg/L,D二聚体5.63mg/L;CA125205.40U/mL,PIVKA-Ⅱ75.21m A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综合征 髓质海绵 门静脉海绵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进展
2
作者 朱嘉扬 周兵 +5 位作者 陈宣伊 王俊康 李博 秦荣清 张宇博 胡若宸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0-904,共5页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发生率为10%~23%,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CTPV可加重门静脉高压、加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难治性腹水、难治...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发生率为10%~23%,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CTPV可加重门静脉高压、加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难治性腹水、难治性腹膜炎、胆道病变及肝功能不全的进展。目前多采用门静脉重建、增强CT和超声等无创成像技术诊断和评估CTPV。对CTPV合并门脉高压并发症的患者行门体静脉分流术的技术难度较大,曾是介入门体分流术的相对禁忌证。随着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已经成为治疗CTPV的重要方法。该综述回顾了CTPV患者行门体静脉分流术的相关研究,明确TIPS及其相关技术在CTPV治疗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方主亭 颜志平 +7 位作者 罗剑钧 张雯 吴林霖 刘清欣 瞿旭东 王建华 王小林 刘凌晓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9-495,共7页
目的总结良性病变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24例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CT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或... 目的总结良性病变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24例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CT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或腹痛等临床症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联合置管局部溶栓14例,单纯TIPSS治疗或联合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经皮穿刺脾静脉途径门静球主干囊扩张联合TIPSS治疗1例,经皮肝穿门静脉球囊扩张2例,经皮肝穿门静脉支架植入或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2例。介入手术中途停止治疗1例。随访2个月~6年,观察门静脉及分流道通畅情况并随访上消化道出血及腹痛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内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年及3年因TIPSS分流道狭窄或闭塞发生再次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修正术。1例行PSE于术后2年因上消化道出血转外科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因无法开通闭塞的门静脉转外科行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分流;余所有患者未再出血或腹痛发生,门静脉或分流道通畅。结论介入手术是一种对CTPV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介入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ctpv) 介入治疗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俊 蔡威 +4 位作者 潘伟华 葛莉 吴燕 张弛 施诚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例患儿经CT和CTA检查诊断为肝内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并伴有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分别于2004年12月和2005年6月施行肝移植术治疗。从临床症状、血液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方面...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例患儿经CT和CTA检查诊断为肝内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并伴有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分别于2004年12月和2005年6月施行肝移植术治疗。从临床症状、血液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例患儿术后消化道出血症状均消失,且无复发;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小板水平等均接近或恢复正常;脾脏亦有一定程度缩小;1例患儿随访至今,情况良好;另1例患儿术后失访2月,3月后超声复查发现大量腹水,门静脉吻合口明显狭窄,再次手术重新植入另一供体门静脉,手术过程顺利,因术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同时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于术后2周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可成为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近期疗效良好。对肝移植的远期效果和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门静脉海绵 门脉高压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大兵 单鸿 +4 位作者 孟晓春 朱康顺 王晓红 康庄 杨全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CTPV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表现。结果CTPV的MRI平扫,所有病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CTPV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表现。结果CTPV的MRI平扫,所有病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塞,周围可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动态增强MRI,动脉期17例出现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全部病例见异常侧支静脉强化;DCEMRA能直观显示上述改变。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及DCEMRA检查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闭塞及其周围海绵样侧支静脉扩张为其特征性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影像学诊断:附7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燕明 梁熙虹 +7 位作者 王振常 鲜军舫 刘中林 杨本涛 燕飞 付琳 李勇 刘兆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88-1789,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并发门静脉高压 被引量:4
7
作者 申权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黄兢姚 黄宁 谢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8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前均经B超及CT等影像学证实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有完全或部分闭塞,对其行...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8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前均经B超及CT等影像学证实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有完全或部分闭塞,对其行TIPS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对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IPS术,1例失败,6例为先经皮穿刺右肝门静脉分支,建立经门静脉右支至主干通道,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其中4例经常规TIPS途径由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2例由门静脉右支穿刺右肝静脉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1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失败,改由常规TIPS途径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72±8.35)mmHg降低至术后的(21.43±7.64)mmHg;1例在术后6个月发现分流道狭窄,再次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1例术后5个月再发黑便,复查提示分流道堵塞,并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放弃进一步治疗。另5例在12个月随访中分流道通畅,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 TIPS是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门静脉海绵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的思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桂生 徐哲 +1 位作者 佘锦标 刘钧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对1990年~2002年收治的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6例中13例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另3例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入院。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胃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对1990年~2002年收治的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6例中13例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另3例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入院。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胃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12例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种。7例行1次手术,3例行2次手术,1例行3次手术,1例行4次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11年,3例仍有出血,非手术疗法可控制;4例经钡餐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情况明显好转;4例B超下可测及吻合口的直径及血流速度;本组死亡3例,2例死于大出血、休克,1例死于术后败血症。结论(1)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的门脉高压症发病年龄早,消化道大出血为其主要症状,可危及生命。(2)治疗上应酌情选择降压效果明显、止血确切的手术方法。如未做过手术,脾大和脾亢不明显者,可首选肠腔分流;脾大和脾亢明显者在切脾同时作断流,+脾肾分流术;若已行脾肾分流术后仍出血,可选择肠腔分流。胃右静脉或胃冠状静脉与肝左静脉属支吻合法是一种新的门体分流术式,在条件允许时可试用。(3)对合并胆道疾病者,应先降低门脉压力、后行胆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门静脉海绵 外科疗法 治疗 手术方式 门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明晓 李幼生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一种肝前型的门脉高压症。既往报道不多,但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有逐渐增多趋势。文中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门静脉海绵... 目的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一种肝前型的门脉高压症。既往报道不多,但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有逐渐增多趋势。文中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多以反复呕血便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症状,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4例经CT血管成像确诊。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大多行分流术加断流术。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表现以肝前型门静脉高压为主,超声检查多能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手术,手术以分流加断流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福光 黄品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黄福光①黄品同门静脉海绵样变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或部份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的大量侧支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它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它的...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黄福光①黄品同门静脉海绵样变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或部份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的大量侧支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它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它的病因诊断亦有很高的价值。现将我院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诊断 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修义 张雪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病人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CT诊断该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病人均做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其中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4例经手术证实。...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病人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CT诊断该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病人均做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其中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4例经手术证实。结果主要CT表现为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正常结构消失;在门静脉走行区出现血管样结构或迂曲、扩张窦隙样血管结构,在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在动脉期可见周围肝实质短暂灌注异常,表现为带状高密度影,而在静脉期迅速消失。结论CT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方法,可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对CT表现不典型病例,结合DSA或超声检查(US)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诊断 CT ct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尧(综述) 刘磊(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十和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嗣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通,是肝脏为保证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是一种肝外型门脉高压.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诊疗 代偿性病 肝功能正常 门脉高压 血流量 肝外型 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04-1008,1013,共6页
目的探讨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5例胆总管囊肿合并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为1.7~10.2岁,平均年龄4.9岁。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和C... 目的探讨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5例胆总管囊肿合并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为1.7~10.2岁,平均年龄4.9岁。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和CT检查发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和脾脏肿大。患儿均有因“胆总管囊肿”开腹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腹部手术史,且术前超声和CT检查未见门静脉海绵样变和脾脏增大等门静脉高压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在胆总管囊肿术后。5例患儿进行了Rex手术治疗;3例行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2例因胃左静脉管径较细(<5 mm)不适于行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接受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迄今随访2~100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结果所有患儿成功进行Rex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80~375 min,平均219 min。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 d。1例Rex手术后因“分流血管闭锁”再次出现呕血和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行保守治疗,该患儿采用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其余4例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分流血管通畅,无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较术前改善。3例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脾脏较术前缩小,另外2例术后脾脏无缩小者为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患儿。上消化道造影显示3例Rex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表现消失,其余2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中1例为术后复发患儿,1例为术后随访2个月者。结论Rex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门静脉海绵样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中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是一种可靠的Rex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x手术 胆总管囊肿 门静脉海绵 肝管空肠吻合术 肝外门脉高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DAS及CDU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炳均 郭红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CT、DAS、CDU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CTPV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的检出率为43.40%(23/53),3例误诊为胰头癌。DAS的检出率为77.36%(41/53),可了解侧支循环的起源血管。CD...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CT、DAS、CDU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CTPV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的检出率为43.40%(23/53),3例误诊为胰头癌。DAS的检出率为77.36%(41/53),可了解侧支循环的起源血管。CDU的检出率为100%(53/53)。[结论]CT、DAS、CDU对诊断CTPV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DU应定为首选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影像学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疗效分析
15
作者 戚士芹 卞剑 +1 位作者 未德成 杨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14-1017,1035,共5页
目的总结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的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症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目的总结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的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症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5例成功手术,分流前门静脉测压28.3~45.8 cm H 2O,平均(32.6±5.4)cm H 2O,分流后显著下降为17.2~27.8 cm H 2O,平均(23.4±3.7)cmH 2O,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均恢复出院。1例术中吻合血管不通畅加行Warren术,术后脾肾静脉吻合口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效果不显著,自动出院后死亡。成功手术的15例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31.5个月,3例术后有消化道出血复发,药物止血均较易控制,其中2例均复发1次,1例复发2次后未再出血,但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术后5年行脾切除术。15例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Rex分流联合断流、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Rex分流术 脾动脉 结扎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18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宗伟 高志刚 +2 位作者 章立峰 蔡多特 罗文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行Rex手术,...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行Rex手术,选择的分流血管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胃冠状静脉、胃右静脉以及门静脉扩张最显著的侧支血管。行Rex手术的患儿有1例术后因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而再次接受手术,发现为吻合口狭窄,术中切除狭窄段,取管径较大的一段空肠系膜血管作为补片搭桥,同时行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5例行Warren手术的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脾大现象均明显改善,术后无一例并发症。4例行近端脾肾分流术(其中1例术后反复消化道出血,于二次手术时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3例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同时切除脾脏,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需早期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及门静脉系统血管的条件来决定,其中Rex手术是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此外Warren手术和近端脾肾分流术也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病理学 门静脉海绵/诊断 门静脉海绵/治疗 外科手术/方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永东 王清廉 +2 位作者 刘于宝 梁长虹 张水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31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资料,与手术病理相对照,回顾分析其栓塞部位、CT表现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栓...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31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资料,与手术病理相对照,回顾分析其栓塞部位、CT表现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栓塞部位: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栓塞23例,其中4例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或)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1例合并胆囊浸润;门静脉主干及左支栓塞1例;门静脉主干及右支栓塞5例,其中2例合并肝右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栓塞;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单纯右支栓塞1例。CT表现:平扫癌栓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呈等密度,相应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侧支循环开放与血管扩张情况:肝门胆管周围侧支开放31例(100%),胆囊窝周围侧支开放19例(61.29%),胃底、胃小弯区侧支开放21例(67.74%),食管下段侧支开放7例(22.58%),脾静脉扩张15例(48.38%)。结论HCC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海绵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春伟 殷勤 吴建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49-3651,共3页
目的:分析引起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探讨可能相关的疾病。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资料,着重对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0个入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2例,9例为... 目的:分析引起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相关疾病,探讨可能相关的疾病。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资料,着重对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0个入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12例,9例为肝癌;消化非恶性疾病9例,7例为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4例无明确相关疾病中1例有糖尿病,1例有高脂血症。7例消化道出血中胃镜均发现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本组患者中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主要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以肝脏疾病最为多见,因肝脏疾病引起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危险较高。上腹部消化系统肿瘤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能是单独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相关疾病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门静脉造影术应用于八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宗伟 高志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逆行门静脉造影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临床资料。8例患儿均通过逆行门静脉造影术明确门静脉系统相应血管形... 目的:探讨逆行门静脉造影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临床资料。8例患儿均通过逆行门静脉造影术明确门静脉系统相应血管形态及大小,若逆行门静脉造影结果显示门静脉左支通畅且直径大于3 mm,分流术时对Rex隐窝解剖探查并证实后,则实施Rex分流术;若逆行门静脉造影结果显示门静脉左支直径小于3 mm,分流术时对Rex隐窝解剖探查并证实,而解剖出的左肾静脉直径大于5 mm,则选择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Warren手术)。患儿出院后1、3、6个月按计划进行门诊随访,之后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结果:8例患儿均成功行逆行门静脉造影,明确了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左肾静脉等重要血管的解剖位置及大小。其中4例患儿门静脉左、右支均发育良好,且左右门静脉有明显汇合,但与门静脉主干不相通,门静脉左支测量直径大于3 mm,分流术时解剖探查结果与此相符,遂行Rex分流术。另4例患儿中,3例患儿门静脉左支直径小于3 mm、右支显影不清,1例患儿门静脉左支发育差,近乎闭塞,但这4例患儿左肾静脉显影良好,血流通畅且直径大于5 mm,遂行Warren手术。术后7例患儿恢复良好,另1例患儿于术后1年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平稳。结论:术前逆行门静脉造影可以评估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门静脉系统血管情况,为患儿制订恰当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门静脉造影 门静脉海绵 Rex分流术 Warren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珍银 温哲 +3 位作者 刘涛 申刚 张宾宾 张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Rex手术后桥血管与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TPV Rex手术后...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Rex手术后桥血管与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TPV 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并行介入治疗的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1.9~11岁。术前超声或CT检查显示桥血管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狭窄口内径为1~3.5 mm。结果5例CTPV患儿共行8次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入路血管扩张介入术,其中3例患儿仅行1次介入术(2例成功,另1例未成功);1例行2次介入(第1次未成功,第2次成功实施血管狭窄吻合口球囊扩张术);1例患儿因吻合口极度狭窄,约1 mm,前2次均未成功将导丝通过血管吻合口狭窄部,第3次联合肝胆外科,成功实施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术后随访6~9个月,超声复查显示血管吻合口内径较术前扩大。5例CTPV患儿8次介入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皮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入路,对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手术后桥血管吻合口狭窄的患儿实施球囊扩张术创伤小,疗效显著,有助于完善儿童CTPV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 血管 吻合口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