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与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使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来间接评估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质疑HVPG与PPG的相关性较差,可能使患者误诊,对使用HVPG作为临床金标准的精度存...目的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与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使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来间接评估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质疑HVPG与PPG的相关性较差,可能使患者误诊,对使用HVPG作为临床金标准的精度存在争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收集了37例有临床测量HVPG的患者。通过三维重建其肝循环血管构型,以超声测量门脉血流速度作为边界条件,计算流体力学的分析手段,数值模拟得到其PPG和HVPG的数值。随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HVPG的可靠性。结果结果显示,HVPG与PPG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0.75,P<0.0001),HVPG的整体均值略小于PPG。当HVPG测量结果大于20 mm Hg时,二者可能存在显著误差。结论HVPG与PPG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无法直接获取PPG数值时,HVPG是临床的可靠门静脉高压症确诊方式。但二者的误差随HVPG增加而增加,有可能带来病情严重程度的误诊。对于HVPG超过20 mm Hg的患者,必要时可对其实行患者特异性数值模拟,以进行更为精准的门脉压力评估。展开更多
测量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最常用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HVPG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因子,此外,HVPG还可作为一个预后指标,可方便临床医生以其做参考为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来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测量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最常用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HVPG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因子,此外,HVPG还可作为一个预后指标,可方便临床医生以其做参考为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来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使HVPG下降到12 mm Hg以下或比基线值下降20%,达到此目标的患者其食管静脉曲张的首次出血和再出血的风险均大大降低。对于一级预防,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再出血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临床上常用包括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药物联合治疗和内镜干预,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和内镜下套扎。主要探讨目前HVPG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并重点对在肝硬化中HVPG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再出血及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做详细阐述。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等的变化,探讨奥曲肽止血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病例分为低剂量奥曲肽治疗组(A组,n=18);高剂量奥曲肽治疗组(B组,n=18)和对照组(C组,n=18)。治...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等的变化,探讨奥曲肽止血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病例分为低剂量奥曲肽治疗组(A组,n=18);高剂量奥曲肽治疗组(B组,n=18)和对照组(C组,n=18)。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在基础治疗(禁食、输液、输血、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全部病例予以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每12 h 1次静脉滴注抑酸。治疗组A、B组分别以奥曲肽注射液25、50μg/h的速度微泵静脉维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VPG,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呕血、黑便等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4、72 h,两治疗组HVPG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0)。而治疗组A、B治疗后24 h HVPG有统计学差异(P=0.00),治疗后72 h HVPG无统计学差异(P=0.14)。治疗组比较对照组门静脉内径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B与对照组在治疗24、72 h呕血,黑便量相比较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能显著降低HVPG,减少门静脉内径,较高浓度奥曲肽在24 h内疗效更快,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比较单独奥美拉唑止血疗效更显著。展开更多
【据《Ultrasound Med Biol》2016年4月报道】题: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硬度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准确性(作者Lee CM等)来自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Lee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与肝硬度检测(LSM)...【据《Ultrasound Med Biol》2016年4月报道】题: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硬度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准确性(作者Lee CM等)来自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Lee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与肝硬度检测(LSM)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SPH)准确性。该研究共纳入了47例(男∶女=37∶10)在同一天行多普勒超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与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使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来间接评估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质疑HVPG与PPG的相关性较差,可能使患者误诊,对使用HVPG作为临床金标准的精度存在争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收集了37例有临床测量HVPG的患者。通过三维重建其肝循环血管构型,以超声测量门脉血流速度作为边界条件,计算流体力学的分析手段,数值模拟得到其PPG和HVPG的数值。随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HVPG的可靠性。结果结果显示,HVPG与PPG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0.75,P<0.0001),HVPG的整体均值略小于PPG。当HVPG测量结果大于20 mm Hg时,二者可能存在显著误差。结论HVPG与PPG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无法直接获取PPG数值时,HVPG是临床的可靠门静脉高压症确诊方式。但二者的误差随HVPG增加而增加,有可能带来病情严重程度的误诊。对于HVPG超过20 mm Hg的患者,必要时可对其实行患者特异性数值模拟,以进行更为精准的门脉压力评估。
文摘测量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最常用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HVPG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因子,此外,HVPG还可作为一个预后指标,可方便临床医生以其做参考为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来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使HVPG下降到12 mm Hg以下或比基线值下降20%,达到此目标的患者其食管静脉曲张的首次出血和再出血的风险均大大降低。对于一级预防,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再出血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临床上常用包括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药物联合治疗和内镜干预,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和内镜下套扎。主要探讨目前HVPG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并重点对在肝硬化中HVPG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再出血及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做详细阐述。
文摘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等的变化,探讨奥曲肽止血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病例分为低剂量奥曲肽治疗组(A组,n=18);高剂量奥曲肽治疗组(B组,n=18)和对照组(C组,n=18)。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在基础治疗(禁食、输液、输血、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全部病例予以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每12 h 1次静脉滴注抑酸。治疗组A、B组分别以奥曲肽注射液25、50μg/h的速度微泵静脉维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VPG,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呕血、黑便等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4、72 h,两治疗组HVPG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0)。而治疗组A、B治疗后24 h HVPG有统计学差异(P=0.00),治疗后72 h HVPG无统计学差异(P=0.14)。治疗组比较对照组门静脉内径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B与对照组在治疗24、72 h呕血,黑便量相比较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能显著降低HVPG,减少门静脉内径,较高浓度奥曲肽在24 h内疗效更快,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比较单独奥美拉唑止血疗效更显著。
文摘【据《Ultrasound Med Biol》2016年4月报道】题: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硬度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准确性(作者Lee CM等)来自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Lee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与肝硬度检测(LSM)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SPH)准确性。该研究共纳入了47例(男∶女=37∶10)在同一天行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