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阀政治与东晋史学
1
作者 湛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17-18,共2页
门阀政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东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此时期的门阀政治是一种特有的政治形态,它以空前强盛的庄园经济为基础,与皇权政治相抗衡。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发展演变影响到此时期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撰述。在东晋史学家、史学撰述... 门阀政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东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此时期的门阀政治是一种特有的政治形态,它以空前强盛的庄园经济为基础,与皇权政治相抗衡。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发展演变影响到此时期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撰述。在东晋史学家、史学撰述与史学思想均受门阀政治演变影响的同时,史学的发展也对门阀政治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门阀政治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门阀政治下“臣强主弱”格局的成因、根源及鉴戒
2
作者 何立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0-92,共3页
东晋年间,"王与马,共天下",形成了"臣强主弱"的政治格局。其现实根基是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双重作用,思想渊源是从儒家家国观到崇尚清谈、为家族计的嬗变。东晋独特政治格局的成因及当权者的处置方式启示当代... 东晋年间,"王与马,共天下",形成了"臣强主弱"的政治格局。其现实根基是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双重作用,思想渊源是从儒家家国观到崇尚清谈、为家族计的嬗变。东晋独特政治格局的成因及当权者的处置方式启示当代领导者:要提高领导艺术,兼顾"王道""霸道"以驾驭强势人才;破除"圈子文化",确立科学正确的评价选拔制度;树立务实作风,坚决摒弃玄虚空谈等形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门阀政治 “臣强主弱” 新时代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门阀政治与贵族社会的变态——从士大夫政治与贵族自律性出发
3
作者 赵健廷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7期63-66,共4页
贵族社会自东汉末以来逐渐形成,魏晋时期得以定形,贵族社会是皇权政治的第一次变态。晋氏南迁后,东晋的门阀政治是贵族社会的一种表现,它开始于成帝,结束于淝水之战。此外,门阀政治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着贵族社会的状态,东晋结束后的南... 贵族社会自东汉末以来逐渐形成,魏晋时期得以定形,贵族社会是皇权政治的第一次变态。晋氏南迁后,东晋的门阀政治是贵族社会的一种表现,它开始于成帝,结束于淝水之战。此外,门阀政治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着贵族社会的状态,东晋结束后的南朝虽然不是门阀政治,但是依旧保持着贵族精神的一面,是贵族社会的继续。因此,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第二次变态,是贵族政治的第一次变态。这是因为南朝的君主除继承天命史观之外,依旧需要得到贵族的认可才具有统治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阀政治 贵族制社会 士大夫政治 士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品中正制对门阀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4
作者 姜夏妮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1期48-50,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兼具候选者才、德的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使得国家可以在更完善的制度下选贤任能。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其次为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的关系,最后论述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对当时以及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兼具候选者才、德的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使得国家可以在更完善的制度下选贤任能。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其次为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的关系,最后论述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对当时以及对当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中正制 门阀政治 选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民族政权活动与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形成——以前赵、后赵政权为例
5
作者 李宏祥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8期57-59,74,共4页
永嘉之乱,导致西晋被灭,北方诸民族领袖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政权林立,各北方民族政权间、北方民族政权与南方东晋汉族政权间关系复杂,民族融合与民族迁徙成为时代的主流特征。在同时期的南方,由于皇室衰微而不得不与士族协力求存,一个区... 永嘉之乱,导致西晋被灭,北方诸民族领袖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政权林立,各北方民族政权间、北方民族政权与南方东晋汉族政权间关系复杂,民族融合与民族迁徙成为时代的主流特征。在同时期的南方,由于皇室衰微而不得不与士族协力求存,一个区别于以往“皇权政治”的“门阀政治”社会正在形成。在东晋初期的“门阀政治”格局确立过程中,活动在北方地区的诸民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同时,将两晋之际北方民族政权的活动与东晋王朝政治运行相结合进行关系研究,对整体把握该时期各政权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及民族融合大背景下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当今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北方民族政权 门阀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皇室婚姻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仁义 张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东晋皇室婚姻是东晋士族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东晋皇室婚选标准,皇室婚姻的特点及皇室婚姻与政治关系的进行探析,试图说明,在研究东晋士族婚姻和门阀政治时,皇室婚不可忽视。
关键词 东晋 皇室婚姻 身份内婚制 士族 门弟 门阀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玄言诗风衰歇的文化考察——以谢混、殷仲文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道贵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14,共7页
玄学清谈文化的盛行是东晋玄言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时至东晋末,由于门阀政治趋于衰落,造成士族文人心态的微妙变化,从而导致其文化崇尚的改变。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影响,致使"淡乎寡味"、"辞意夷泰"之玄言诗风呈现... 玄学清谈文化的盛行是东晋玄言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时至东晋末,由于门阀政治趋于衰落,造成士族文人心态的微妙变化,从而导致其文化崇尚的改变。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影响,致使"淡乎寡味"、"辞意夷泰"之玄言诗风呈现出衰歇之势,造就了谢混、殷仲文承先启后的诗坛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谈 玄言诗 门阀政治 文化崇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入仕与归隐的实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德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3-30,共8页
陶渊明的归隐不仕,是一种极其痛苦和迫不得已的选择。其“固穷节”,是为了造名入仕。而归居园田,以退为进,先隐后仕,等待高位聘召,实现“猛志”,光宗耀祖,名垂青史,才是其归隐园田的原始初衷与实质所在。
关键词 门阀政治 隐逸待招 出仕入仕 造名入世 愤世抗世 原始初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温伐成汉考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金仁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东晋永和二年十一月,经过对荆州一年多有效治理,桓温开始西征成汉。桓温伐蜀,从属于其北伐战略,是他平胡灭蜀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定蜀前后,桓温表现出非凡英略和吏治才干。成汉的平定,推动了东晋门阀政治的演进,对桓温本人及其家族产... 东晋永和二年十一月,经过对荆州一年多有效治理,桓温开始西征成汉。桓温伐蜀,从属于其北伐战略,是他平胡灭蜀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定蜀前后,桓温表现出非凡英略和吏治才干。成汉的平定,推动了东晋门阀政治的演进,对桓温本人及其家族产生了相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温 荆州 成汉 门阀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侃与东晋政权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启龙 周晓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4-88,共5页
在王敦之乱平定后的十数年时间里,陶侃一直坐镇上游荆州,其在东晋初年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陶侃对于上游建康的忠诚却一直受到怀疑,其有"窥窬之志"的议论在当时就已兴起,千百年来后世史家对此更是聚讼不断。通过分... 在王敦之乱平定后的十数年时间里,陶侃一直坐镇上游荆州,其在东晋初年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陶侃对于上游建康的忠诚却一直受到怀疑,其有"窥窬之志"的议论在当时就已兴起,千百年来后世史家对此更是聚讼不断。通过分析陶侃政治生涯中的若干片段,认为陶侃或许在司马睿渡江伊始便不为建康方面所信任,而明帝时陶侃出镇荆州也是明帝为了制约王导的无奈之举。《晋书》所载陶侃的"折翼之梦",或许也正是反映了当时士族群体对于出身寒素的陶侃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的背后,则反映了在门阀政治发展的背景下,"士庶有别"观念的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侃 东晋 门阀政治 士庶之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寒素文人在两晋的处境
11
作者 刘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寒素文人是一个掌握文化、创造文化的阶层,而且是一个主要的阶层。在西晋的皇权政治中,为了平衡君权与势族之间的矛盾,又由于朝廷实行举寒素的政策,使得寒素文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经史文章跻身上层社会。但到了东晋,权力被门阀士族所把持,... 寒素文人是一个掌握文化、创造文化的阶层,而且是一个主要的阶层。在西晋的皇权政治中,为了平衡君权与势族之间的矛盾,又由于朝廷实行举寒素的政策,使得寒素文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经史文章跻身上层社会。但到了东晋,权力被门阀士族所把持,皇权政治被架空,寒素文人失去了进身之阶,境况更加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素文人 皇权政治 门阀政治 举步维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园山水与精神依托——谢灵运诗赋中的始宁书写
12
作者 冯佳佳 程世和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3-69,共7页
陈郡阳夏谢氏崛起于东晋,而始宁是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子弟的生存空间与精神家园。作为谢氏家族的奠基人物,谢安将士族意识与隐逸思想完美结合,创造了影响后世的“东山”意象,谢灵运继承了谢安的东山之志,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始宁进行表... 陈郡阳夏谢氏崛起于东晋,而始宁是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子弟的生存空间与精神家园。作为谢氏家族的奠基人物,谢安将士族意识与隐逸思想完美结合,创造了影响后世的“东山”意象,谢灵运继承了谢安的东山之志,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始宁进行表层空间和深层内涵的扩建。他笔下的始宁庄园,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玄理遥契圆融,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诉求,代表着诗人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谢灵运对始宁的相关书写,表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与士人思想的深层互动,对六朝士人政治心态和生存状态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精神史 始宁庄园 门阀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