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青 兰春虎 赵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 静脉治疗 食管胃底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附脐静脉入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3例
2
作者 张强 游国超 +3 位作者 徐化静 孔祥翔 杨殿滨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8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2年,加重4个月”入院。5年前确诊乙型肝炎,20年前行脾切除。脑MR:双侧苍白球、大脑白质T1WI对称性异常高信号,符合肝性脑病改变(图1①)。增强CT:食管周围静脉曲张,肠系膜上静脉狭窄...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8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2年,加重4个月”入院。5年前确诊乙型肝炎,20年前行脾切除。脑MR:双侧苍白球、大脑白质T1WI对称性异常高信号,符合肝性脑病改变(图1①)。增强CT:食管周围静脉曲张,肠系膜上静脉狭窄,肠系膜上静脉-右肾静脉、右卵巢静脉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形成(图1②),门脉期CTV重建可见附脐静脉显影良好,直径为7.2 mm(图1③)。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经附脐静脉入路 消化道出血 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莉明 张勇学 +3 位作者 梁志会 李亮 崔进国 任伟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 TIPS)、内镜治疗及药物治疗3种不同方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 目的比较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 TIPS)、内镜治疗及药物治疗3种不同方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IPS联合TACE组25例,内镜联合TACE组30例,药物联合TACE组50例。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式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6、12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压力为(38.47±9.35)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为(25.24±5.6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升高,TIPS组及内镜组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术后6、12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12个月及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6个月内出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6个月和12个月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个月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与内镜组6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药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12个月及24个月病死率低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肿瘤并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TIPSS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克 周玉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治疗肝肿瘤并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1例肝囊肿患者施行TIPSS术。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地建立了TIPSS分流道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门脉压力...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治疗肝肿瘤并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1例肝囊肿患者施行TIPSS术。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地建立了TIPSS分流道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门脉压力从术前的 (42 71± 16 81)cmH2 O降至 (3 1 3 6± 15 46)cmH2 O。结论 :TIPSS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 ,对患者损伤性小 ,手术并发症少 ,止血效果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孔晔宏 乔秋阁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 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 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 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 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 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健康行为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孙英豪 沈丰 +2 位作者 金宝翠 徐红新 王奕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门脉高压 栓塞治疗 临床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冠状静脉栓塞 门脉压力增高 部分脾动脉栓塞 门脉高压胃病 P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陶万红 劳士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9-1720,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66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66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复发情况,并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联合西药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溶液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71例
8
作者 卢庆康 陈可康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5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高铁溶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镜下治疗非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89例
9
作者 宁启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5-1105,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 内镜下治疗 急诊内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临床资料 微波凝固 喷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再出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英 王春艳 +2 位作者 林慧卿 徐佳 何月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再出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例PHG伴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面对面的个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出院前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出院后...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再出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例PHG伴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面对面的个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出院前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出院后电话回访与指导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院内外全程教育,对照组除出院后无电话回访与指导外,院内健康教育内容同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电话评价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和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医嘱的依从率为97.5%,对照组为72.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再出血率为27.5%,对照组为6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出院后电话回访可提高PHG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胃病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救52例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1
作者 钟华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89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介绍了52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着重提出了三腔管压迫止血对于抢救成活的重要性,探讨了三腔管止血的方法,同时阐述了本病复发与饮食不当的直接关系,提出恢复期的饮食宣教甚为重要。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三腔管 输液速度 石蜡油 曲张静脉 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 静脉输液 静脉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38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炳合 陈荣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30-731,共2页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 G)及肝源性溃疡(H U)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在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后24~28h内的胃镜检查结果,并统计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因及出血方式。结果:食管静脉曲张轻度5例,中度12例,重度21...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 G)及肝源性溃疡(H U)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在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后24~28h内的胃镜检查结果,并统计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因及出血方式。结果:食管静脉曲张轻度5例,中度12例,重度21例;PH G轻度15例,重度5例;H U多发12例,单发6例;出血方式:单纯黑便23例,呕血+黑便10例,单纯呕血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占有重要地位,出血方式以黑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 肝源溃疡 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出血方式 曲张静脉破裂 食管静脉曲张 回顾分析 内镜特点 检查结果 黑便 呕血 PHG 轻度 重度 单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松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33-34,37,共3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诱因,探讨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年龄、职业特点、发病时间、诱发因素和出血原因等。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36~55岁年龄...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诱因,探讨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年龄、职业特点、发病时间、诱发因素和出血原因等。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36~55岁年龄居多(66.7%),男女比例为4:1.1;发病时间以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夜间发病(尤其是0:00—7:00)多于白天;主要诱因有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加、情绪激动等;出血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66例);126例患者中属再出血者61例。结论慢性肝病、肝硬化门脉高压人群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重视出血高发时间段的防护、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检查、家庭支持和健康再教育是预防患者再次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发病特点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晓佳 杨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36-1536,共1页
【据《Hepatology》2015年8月报道】题: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作者Cerini F等)近期研究显示肝硬化(LC)呈现为一种获得性高凝状态,其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这是为什么这些患者现在经常使用抗凝治疗... 【据《Hepatology》2015年8月报道】题: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作者Cerini F等)近期研究显示肝硬化(LC)呈现为一种获得性高凝状态,其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这是为什么这些患者现在经常使用抗凝治疗(AT)。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尚不清楚抗凝治疗是否会影响这些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静脉曲张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高凝状态 预后影响因素 门静脉高压 血管疾病 消化溃疡 心血管疾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大出血·低热
15
作者 尹路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0岁,因间歇性解柏油样便,呕血伴低热5个月余,1989年12月20日收住本院。患者于5个月前饮少量酒后解柏油样便,后间歇不断,每次约100g,每天2~4次,便后感头晕、目眩,有低热,波动在37.5℃~38℃之间。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解柏油样便 病史摘要 门脉高压 小弯侧 胃小弯 胃镜检查 胃粘膜糜烂 三腔二囊管 平滑肌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肝功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蕾 方萍 +3 位作者 郭晓丹 左爱丽 何小琴 张晓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食管曲张静脉 套扎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胃病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海文 金瑞 宁慧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胃病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门脉高压 静脉曲张出血 预测因素 PHG 统计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胃病、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晓岚 吕富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胃病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糜烂胃炎 肠病 肠道病变 门脉高压 非静脉曲张 出血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13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4-885,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胃病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对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伦华 王运兵 郭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3-848,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5年4月26日,全面收...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5年4月26日,全面收集BRTO术和TIPS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3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BRTO术对比TIPS术在技术成功率(OR=0.19,95%CI:0.03~1.08,P=0.06)、止血率(OR=3.41,95%CI:0.33—35.40,P=0.30)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1.98,95%CI:0.44—8.84,P=0.3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更低的术后再出血率(OR=0.27,95%CI:0.09~0.81,P=0.02)和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OR=0.05,95%CI:0.02—0.13,P〈0.00001)。结论BRTO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只要合理选择病例,可能成为替代TIPS术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 门脉高压 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