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门罗主义”与全球化纪元 |
刘小枫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2
|
超越“门罗主义”: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与北极治理机制革新 |
潘敏
徐理灵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3
|
论美国对拉美三国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干涉——一种“新门罗主义”下的霸权护持分析视角 |
李鹏
谢银萍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4
|
从山巅之城到门罗主义:被误读的神话——美国早期孤立主义辨析 |
袁胜育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门罗主义式语言在漫威电影中的应用——以《黑豹》为例 |
杨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6
|
印度的门罗主义评析 |
李忠林
|
《亚非纵横》
|
2013 |
16
|
|
7
|
美国“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实践研究 |
钟月强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早期门罗主义剖析 |
吴瑞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早期门罗主义的性质和作用问题 |
郭力达
袁继成
曾子鑫
|
《江汉论坛》
|
1962 |
2
|
|
10
|
同质与差异:北极制度空间的建构逻辑 |
郭培清
李文君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
岳西宽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国际史视域下的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
杨盛兰
白建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战前日本的“海上帝国”建设与“文化共同体”构想 |
陈秀武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4
|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美古关系 |
王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试析青年毛泽东关于湖南自治的主张 |
陆文培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6
|
沃尔特·拉夫伯的美拉关系史研究述评 |
曲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19世纪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历史演变 |
陈海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2
|
|
18
|
美英两国的世界战略及其演变 |
任众
|
《求是学刊》
|
1988 |
1
|
|
19
|
摆脱军事独裁帮凶形象,以欧美旧舰提高战力 拉美海军全景扫描 |
崔庆
|
《国际展望》
|
2003 |
0 |
|
20
|
论美国早期的实用外交 |
王鹏
杜朝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