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罗主义”与全球化纪元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小枫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共10页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和俄罗斯先后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秩序,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然而,晚近以来,由所谓普遍承认的行为规则构成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解体。人们深感困惑,以自由民主为原则的国际秩序的解体为何竟然是...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和俄罗斯先后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秩序,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然而,晚近以来,由所谓普遍承认的行为规则构成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解体。人们深感困惑,以自由民主为原则的国际秩序的解体为何竟然是由美国的"全球性普遍自由主义干预"所致。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搞清"门罗主义"原则在美国崛起的两百年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嬗变。施米特的论析迄今具有启发性:当欧洲的国际法从特定的欧洲秩序扩展至无边界的全球领域时,美国的"门罗主义"打破欧洲式的普遍主义,确立了独立自主的美洲大空间秩序。出人意料的是,随着美国插足欧洲和亚洲,"门罗主义"蜕变成了全球干涉的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门罗主义 国际法施米特 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门罗主义”: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与北极治理机制革新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敏 徐理灵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0,共9页
目前北极治理呈现“门罗主义”特征,即北极圈国家在主导北极治理的过程中推崇“北极是北极国家的北极”的理念,并通过制度安排将“门罗主义”理念确立在北极理事会、北极经济理事会等北极治理机制中。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 目前北极治理呈现“门罗主义”特征,即北极圈国家在主导北极治理的过程中推崇“北极是北极国家的北极”的理念,并通过制度安排将“门罗主义”理念确立在北极理事会、北极经济理事会等北极治理机制中。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刻影响,北极治理全球性需求与“门罗主义”主导北极治理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始于2016年的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作为北极科学领域的新机制,为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与科学团体等相关行为体参与北极科学合作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北极事务决策者和科学界的“直接沟通”,具有超越北极治理中的“门罗主义”特征的潜力。中国应通过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积极参与国际北极科学合作,提升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并适时助力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由北极科学事务的推动者转变为决策者,消解“门罗主义”北极治理对北极圈以外国家的边缘化和制度性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 北极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对拉美三国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干涉——一种“新门罗主义”下的霸权护持分析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鹏 谢银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7,共13页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霸权国虽处于体系顶端但仍有护持霸权的本能,其维持霸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遏制"崛起国"来保持双方的相对权力差距,"非武力干涉"由此成为霸权国时常采用的手段。2017年以来,拉美三国(巴拿马、萨尔...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霸权国虽处于体系顶端但仍有护持霸权的本能,其维持霸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遏制"崛起国"来保持双方的相对权力差距,"非武力干涉"由此成为霸权国时常采用的手段。2017年以来,拉美三国(巴拿马、萨尔瓦多、多米尼加)与台湾当局"断交"事件引发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的粗暴干涉。以结构中单元互动进程所引发的压力作为自变量,对美国干涉拉美三国与台湾当局"断交"行为的生成机制进行剖析可以发现,美国干涉行为的实质是美国在拉美地区"霸权护持利益"与美拉关系、中美关系两组结构性矛盾交织互动的结果,不仅会危及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也无助于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拉美三国 霸权护持 台湾 “新门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巅之城到门罗主义:被误读的神话——美国早期孤立主义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胜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对美国革命前后几十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们常常以"孤立""不卷入""中立"来概括。这似乎是一个普遍流行的神话,然而却是一个被误读的神话。首先,美国从来就不是孤立主义者,从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最... 对美国革命前后几十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们常常以"孤立""不卷入""中立"来概括。这似乎是一个普遍流行的神话,然而却是一个被误读的神话。首先,美国从来就不是孤立主义者,从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最初年月起,美国就有着一种积极的对外政策,这一点,浸透在美国人的清教理想和社会文化之中。其次,即便是将孤立主义定义为不介入欧洲政治事务,也仍然是夸大事实。一个从宗教情怀到社会文化都浸染着"积极的"对外取向的国家,是不会置身于欧洲事务之外的。再次,建国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与其说是因为实力不济而不得不"敬而远之",毋宁说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主动做出的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孤立主义 告别演说 门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罗主义式语言在漫威电影中的应用——以《黑豹》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3-95,共3页
《黑豹》是一部由美国漫威影业2018年度出品的科幻动作影片,该片取材自20世纪60年代的同名动漫;影片前作即为《美国队长3:内战》。该片由“黑豹”特查拉继任瓦肯达国王展开叙事,片中的主要角色均由黑人出镜,并且,片中充分展现了一种黑... 《黑豹》是一部由美国漫威影业2018年度出品的科幻动作影片,该片取材自20世纪60年代的同名动漫;影片前作即为《美国队长3:内战》。该片由“黑豹”特查拉继任瓦肯达国王展开叙事,片中的主要角色均由黑人出镜,并且,片中充分展现了一种黑人自主、自决、自省式的门罗主义意识。影片实质上以对数百万年前历史的追溯,而影射了泛非洲大陆上黑人的自我意识、民族意识、存在意识等的觉醒,因此,片中大量采用了门罗主义式的语言,并以这种语言表达形成了升华于意象化的泛黑人民族主义精神式的门罗主义与门罗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语言表达 应用 电影 民族主义精神 自我意识 60年代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门罗主义评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忠林 《亚非纵横》 2013年第4期15-21,59,共7页
受到美国门罗主义的影响,独立后的印度将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视为势力范围,排斥任何外来力量,以确立印度的主导地位。印度实施门罗主义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其进攻性、排他性和独占性决定了印度与其他域外力量之间是此... 受到美国门罗主义的影响,独立后的印度将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视为势力范围,排斥任何外来力量,以确立印度的主导地位。印度实施门罗主义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其进攻性、排他性和独占性决定了印度与其他域外力量之间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门罗主义 南亚次大陆 力量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月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253-255,共3页
"门罗主义"是美国早期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通过19世纪美国在美洲的外交实践阐述"门罗主义"同孤立主义、北美大陆扩张政策之间的联系,"门罗主义"是孤立主义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纽带,在实行北美大陆扩张... "门罗主义"是美国早期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通过19世纪美国在美洲的外交实践阐述"门罗主义"同孤立主义、北美大陆扩张政策之间的联系,"门罗主义"是孤立主义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纽带,在实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同时以"门罗主义"作为对孤立主义的阐释。"门罗主义"根据国内的政治经济动态实行有阶梯的对拉美政策,在墨西哥、中美及加勒比地区和南美实行不同的外交策略,从而在拉美同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之间产生一种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 实践 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门罗主义剖析
8
作者 吴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26-31,共6页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在美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门罗主义的探讨是研究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史学界对门罗主义早有评论,但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在美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门罗主义的探讨是研究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史学界对门罗主义早有评论,但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门罗主义,必须从广泛的历史事实出发,把它放到全面的、具体的历史联系中加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国家 神圣同盟 西班牙 门罗宣言 十九世纪 美洲殖民地 美国政府 美国资本主义 武装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门罗主义的性质和作用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力达 袁继成 曾子鑫 《江汉论坛》 1962年第10期44-47,共4页
关于门罗主义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目前史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自门罗宜言公布的那一天起,门罗主义就始终是美国侵略和奴役拉丁美洲人民的工具。第二种认为,门罗主义本质上是侵略性的,但在门罗宣言公布时,客观上对反对神圣同盟... 关于门罗主义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目前史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自门罗宜言公布的那一天起,门罗主义就始终是美国侵略和奴役拉丁美洲人民的工具。第二种认为,门罗主义本质上是侵略性的,但在门罗宣言公布时,客观上对反对神圣同盟干涉拉丁美洲起了一定作用。第三种认为,门罗宜言除有侵略因素外,还有自卫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美国人民的愿望,并在一定时期内支持了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我们是同意第一种看法的。这里就谈谈我们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人 门罗主义 神圣同盟 美国国会 奴隶主 民族解放 作用问题 侵略性 资本主义 西班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与差异:北极制度空间的建构逻辑
10
作者 郭培清 李文君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31,184,185,共24页
随着乌克兰危机影响的外溢,“北极例外论”逐渐退潮,北极空间正义问题愈发凸显。从空间辩证法的视角出发,摒弃线性思维,同质性与差异性构成北极制度空间建构的张力。北极国家通过产权模式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试图构建“同质化—... 随着乌克兰危机影响的外溢,“北极例外论”逐渐退潮,北极空间正义问题愈发凸显。从空间辩证法的视角出发,摒弃线性思维,同质性与差异性构成北极制度空间建构的张力。北极国家通过产权模式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试图构建“同质化—碎片化—等级化”的空间形态。而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催化作用的发挥,被同质性空间所压抑的空间解构力量得到释放,北极制度空间目前呈现出元叙事缺位、机制竞合的后现代多元特征。在介入机制方面,北约机制对北极空间进行纯粹的非理性解构,欧盟转变了其以往参与北极的中性角色,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则代表着新兴进步力量的崛起。同质性空间结构在当前北极制度空间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多元新兴进步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在北极元叙事缺位的情形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应对北极挑战、摆脱当前困境的重要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空间建构 门罗主义 后现代思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西宽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威尔逊主义"以及"杜鲁门主义"都...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威尔逊主义"以及"杜鲁门主义"都是其新的演变形式。"门罗主义"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威尔逊主义"将美国推向世界,奠定了整个20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宗旨。三者之间有抛弃、有继承、更有发展,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 门罗主义 威尔逊主义 杜鲁门主义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史视域下的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盛兰 白建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1902—1903年,由于殖民主义的后果和自身的政治经济原因,委内瑞拉与欧洲国家的债务纠纷演变为一场危机。英、德、意三国联合摧毁了委方海军,封锁委方多个重要港口,迫使委政府偿还债务。在美国的干涉下,委方与英、德、意三国在华盛顿展... 1902—1903年,由于殖民主义的后果和自身的政治经济原因,委内瑞拉与欧洲国家的债务纠纷演变为一场危机。英、德、意三国联合摧毁了委方海军,封锁委方多个重要港口,迫使委政府偿还债务。在美国的干涉下,委方与英、德、意三国在华盛顿展开谈判,签订议定书,并将封锁国在偿还债务问题上是否具有优先权问题提交海牙常设仲裁法庭裁决。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霸主地位,标志着一个新兴大国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危机反映了国际权势的此消彼长,预示了20世纪早期英、美、德三国关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及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作为国际仲裁史上一个重要案例,委内瑞拉债务仲裁为和平解决国际债务纠纷提供了一个途径,促进了国际法与国际和平主义的发展,但也显现了国际仲裁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英德意三国 门罗主义 国际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前日本的“海上帝国”建设与“文化共同体”构想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90,共8页
战前日本"海上帝国"的建设经历了77年。其中有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可被称为"海上帝国"时期,即日俄战后至1919年的第一期和1936至1945年的第二期。日本殖民者除了对占领地进行军政统治外,还虚构了以"亚洲门罗主义&... 战前日本"海上帝国"的建设经历了77年。其中有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可被称为"海上帝国"时期,即日俄战后至1919年的第一期和1936至1945年的第二期。日本殖民者除了对占领地进行军政统治外,还虚构了以"亚洲门罗主义"、"东亚协同体"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口号的"文化共同体",以进行更有效的殖民统治。日本海军在这些口号的装点下,完成了"海主陆从"的夙愿,开启了疯狂抢占制海权的扩张活动,并将国家最终引向覆灭。本论涉及的"文化共同体",实际是"海上帝国"建设的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前日本 海上帝国 亚细亚门罗主义 大东亚共荣圈 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美古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40,共7页
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美国通过"普拉特修正案"在政治上控制了古巴,通过签订"互惠条约"对古巴进行经济渗透,通过使"美国总统特别代表"成为古巴的实际独裁者,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巴的控制。
关键词 古巴 门罗主义 普拉特修正案 互惠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青年毛泽东关于湖南自治的主张
15
作者 陆文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19,共6页
在1920年的湖南自治运动中,青年毛泽东为救湖南救中国而奔走呼号,奋笔疾书,发表了诸多见解,提出了种种方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但如何评价毛泽东在湖南自治运动中的认识和主张,则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 在1920年的湖南自治运动中,青年毛泽东为救湖南救中国而奔走呼号,奋笔疾书,发表了诸多见解,提出了种种方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但如何评价毛泽东在湖南自治运动中的认识和主张,则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的主张“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另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场不触动地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和私有制度的争民主、争人权的运动”;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是“从激进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方向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第一次体现出毛泽东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的萌芽”。笔者以为,青年毛泽东的世界观确实处在转变过程中,他的湖南自治的认识和主张,有不少激进之处,但总的说,仍然属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实现自治的手段,也还是改良的。对此估计过高,并不能如实反映毛泽东的成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自治运动 湖南自治 湖南人 新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激进民主主义 主张 门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特·拉夫伯的美拉关系史研究述评
16
作者 曲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沃尔特.拉夫伯通过对"门罗主义"历史演变的梳理,对美国-巴拿马关系、美国-中美洲关系的追述,从根本上推翻了以比米斯为代表的传统派对美国的拉美政策大唱赞歌的观点。他揭示: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历来都是利己主义的帝国主义政策... 沃尔特.拉夫伯通过对"门罗主义"历史演变的梳理,对美国-巴拿马关系、美国-中美洲关系的追述,从根本上推翻了以比米斯为代表的传统派对美国的拉美政策大唱赞歌的观点。他揭示: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历来都是利己主义的帝国主义政策;历史上,这些政策作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小缝小补,但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这些政策不仅没造福拉美国家,反而导致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停滞、社会分化、政治不民主,从而使民族主义情绪激化、革命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特.拉夫伯 门罗主义 美拉关系 “依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海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6期14-19,共6页
在漫长的殖民统治时期里,美洲大陆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地区,即北方的英属美洲和南方的伊比利安美洲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只是在这两大地区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分别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美国和多个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后,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漫长的殖民统治时期里,美洲大陆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地区,即北方的英属美洲和南方的伊比利安美洲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只是在这两大地区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分别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美国和多个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后,它们之间的联系才开始出现.独立较早的美国,首先把自己的触角从北方伸向了南方.作为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成功的榜样,这个新生的合众国在精神上对当时仍旧处在殖民地地位的拉丁美洲地区的广大人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 门罗宣言 历史演变 独立运动 门罗主义 英国 十九世纪 19世纪 西班牙 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两国的世界战略及其演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众 《求是学刊》 1988年第6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世界战略 国际形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世界历史 门罗主义 罗斯福 内外政策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军事独裁帮凶形象,以欧美旧舰提高战力 拉美海军全景扫描
19
作者 崔庆 《国际展望》 2003年第14期36-43,共8页
随着拉美民主化的进程, 许多国家向军费开刀,拉美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可谓举步为艰。拉美国家海军尽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现代化方案,但各国不佳的经济现状和美国的“隐含性军火禁运”,导致其海军再生之路普遍胎死腹中。相对活跃的只有巴西... 随着拉美民主化的进程, 许多国家向军费开刀,拉美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可谓举步为艰。拉美国家海军尽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现代化方案,但各国不佳的经济现状和美国的“隐含性军火禁运”,导致其海军再生之路普遍胎死腹中。相对活跃的只有巴西和智利,当地经济和自身舰船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外部势力对其海军建设的牵制;可依赖石油、畜牧业获得收入的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等国则通过购买欧洲二手舰艇而得到加强。至于古巴因经济困难,却面临究竟是维持意义不大的舰队,还是化整为零、另起炉灶的痛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独裁 军队建设 美国“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 民主化 战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早期的实用外交
20
作者 王鹏 杜朝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5-38,共4页
所谓美国的实用外交,从本质上说就是怎么对已有利就怎么干。从美国初创到1823年,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法美联盟到门罗主义,无不裸露着实用主义。一、商业资本衍生了美国的实用外交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用性,可以从漫长的殖民地时期找到渊源。具... 所谓美国的实用外交,从本质上说就是怎么对已有利就怎么干。从美国初创到1823年,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法美联盟到门罗主义,无不裸露着实用主义。一、商业资本衍生了美国的实用外交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用性,可以从漫长的殖民地时期找到渊源。具体地说,“美国外交的总根源是殖民地土壤上萌生并发展的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的发展,带来了追求实惠的商业精神。并由此衍生了独立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地时期 门罗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 商业资本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 商业精神 美国政府 对外政策 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