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门源M6.4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树松
祝意青
赵云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7,307,共5页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大达到110μGal。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等值线附近,该等值线分布与祁连山北缘断裂、冷龙岭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6.4地震
河西地区
重力场变化
构造活动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6.4地震发震构造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雷东宁
刘杰
+2 位作者
刘姝妹
何玉林
乔岳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2016年1月21日门源M6.4地震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其中较为重要的2次地震为1927年古浪8级地震及1986年门源M6.4地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及发震构造模式研究较少,前人的研究仅基于地震地质、遥...
2016年1月21日门源M6.4地震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其中较为重要的2次地震为1927年古浪8级地震及1986年门源M6.4地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及发震构造模式研究较少,前人的研究仅基于地震地质、遥感及震源机制解结果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仍有待深入分析。文中基于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地质等资料,对地震的发震构造环境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解析。同时,利用已有资料计算了1986年M6.4地震及1927年古浪8级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存在差异,节面Ⅱ上产生了应力加载,节面I上产生应力卸载或延迟,个别节面应力触发值接近或达到0.01MPa的阈值。结合等震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构造资料及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节面I、节面Ⅱ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存在的差异,综合确定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可能为节面Ⅱ。通过分析前人的区域浅层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初步建立了2016年门源M6.4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认为这次地震为发生在走滑断裂系上的逆冲破裂,剖面上表现为上缓下陡的正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系发生逆冲型破裂地震的可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6.4地震
发震构造
冷龙岭断裂
古浪8级
地震
应力触发
正花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门源M6.4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树松
祝意青
赵云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7,30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4083)~~
文摘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大达到110μGal。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等值线附近,该等值线分布与祁连山北缘断裂、冷龙岭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关键词
门源m6.4地震
河西地区
重力场变化
构造活动
动力机制
Keywords
m
enyuan
m
6.4
earthquake
Hexi area
gravity variation
tectonic
m
ove
m
ent
dyna
m
ic
m
echanis
m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6.4地震发震构造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雷东宁
刘杰
刘姝妹
何玉林
乔岳强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四川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S201626261)资助。
文摘
2016年1月21日门源M6.4地震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其中较为重要的2次地震为1927年古浪8级地震及1986年门源M6.4地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及发震构造模式研究较少,前人的研究仅基于地震地质、遥感及震源机制解结果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仍有待深入分析。文中基于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地质等资料,对地震的发震构造环境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解析。同时,利用已有资料计算了1986年M6.4地震及1927年古浪8级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2个节面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存在差异,节面Ⅱ上产生了应力加载,节面I上产生应力卸载或延迟,个别节面应力触发值接近或达到0.01MPa的阈值。结合等震线、余震空间分布、震中区地震构造资料及2次地震在2016年门源M6.4地震节面I、节面Ⅱ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存在的差异,综合确定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断面可能为节面Ⅱ。通过分析前人的区域浅层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初步建立了2016年门源M6.4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认为这次地震为发生在走滑断裂系上的逆冲破裂,剖面上表现为上缓下陡的正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系发生逆冲型破裂地震的可能模式。
关键词
门源m6.4地震
发震构造
冷龙岭断裂
古浪8级
地震
应力触发
正花状构造
Keywords
m
enyuan
m
6.4
earthquake
seis
m
ogenic structure
Lenglongling fault
Gulang
m
agnitude 8 earthquake
stress triggering
positive flower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门源M6.4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郭树松
祝意青
赵云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6.4地震发震构造模式
雷东宁
刘杰
刘姝妹
何玉林
乔岳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