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阻型大容量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1
作者 吕征宇 陈友法 赵丽娟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244-251,共8页
研究了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关断原理,参数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提供了逆阻型大容量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设计参数、图形结构及制造工艺过程。并对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扩散杂质分布、各单元及多个单元并联的特性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晶闸管 逆阻型 大溶量 门极 可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才能 岳瑞峰 王燕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由于SiC材料的理想特性使Si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SiC GTO是一种用于控制大电流的高功率开关器件,具有开关速度高、功耗低以及控制电路的复杂程度低等优点,在高压、高温开关电路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阐述了近十... 由于SiC材料的理想特性使Si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SiC GTO是一种用于控制大电流的高功率开关器件,具有开关速度高、功耗低以及控制电路的复杂程度低等优点,在高压、高温开关电路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阐述了近十几年来SiC GTO的研究进展,在介绍SiC GTO的等效模型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iC GTO在阻断电压、传导电流、正向压降和载流子寿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讨论了提高SiC GTO阻断性能的5种不同的结终端技术和实现载流子寿命调控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典型SiC GTO器件的传导电流和正向压降,并对影响CTO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SiC GTO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结终端(JTE) 阻断电压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阻断特性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彩琳 高勇 张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分析了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阻断特性的设计方法,并依此建立了非对称型GCT的结构模型;利用MEDICI软件对其正向IV特性和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穿通型耐压结构的击穿机理,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另外通过... 分析了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阻断特性的设计方法,并依此建立了非对称型GCT的结构模型;利用MEDICI软件对其正向IV特性和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穿通型耐压结构的击穿机理,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另外通过对GCT结构参数的优化,指出当n缓冲层的浓度为5×1016cm-3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阻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半导体器件 门极换流晶闸管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穿通击穿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可关断晶闸管牵引变流器综合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波 吴浩 +1 位作者 翁晓韬 胡方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0,共4页
牵引变流器是地铁列车的关键部件,主要由牵引控制单元和变流模块构成,在牵引方式上有直流(斩波器)和交流(逆变器)之分。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的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牵引变流器为技术背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控制器和变流模块... 牵引变流器是地铁列车的关键部件,主要由牵引控制单元和变流模块构成,在牵引方式上有直流(斩波器)和交流(逆变器)之分。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的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牵引变流器为技术背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控制器和变流模块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整合,提出了GTO牵引变流器的综合测试方案。该方法不仅能够对各部件实施分部测试,还可以对整体进行综合测试。测试方法方便有效,使部件在现场维修、测试过程中能够模拟在线工作状态,便于查找故障信息,为列车牵引系统的各种检修和部件国产化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牵引变流器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传输线对GTO关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文俊 刘希真 +1 位作者 黄国元 张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5-648,共4页
通过实验和机理分析研究了功率传输线的电感效应 .GTO缓冲电路传输线电感对尖峰电压和峰值功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缓冲电阻支路的引线长度是GTO反冲电压的基本决定因素 .为此 。
关键词 gto 可关断晶闸管 功率传输线 电感效应 尖峰电压 反冲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4H-SiC GTO晶闸管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吴昊 陈万军 +7 位作者 刘超 陶宏 夏云 谯彬 施宜军 邓小川 李肇基 张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6-280,312,共6页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是应用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功率器件。目前,由于常规SiC GTO晶闸管的阴极注入效率较低,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高。提出了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碳化硅门极可关断(IEB-GTO)晶闸管结构,相比于常规GTO晶闸...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是应用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功率器件。目前,由于常规SiC GTO晶闸管的阴极注入效率较低,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高。提出了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碳化硅门极可关断(IEB-GTO)晶闸管结构,相比于常规GTO晶闸管结构,该结构有着更高的阴极注入效率,从而减小了器件的导通电阻和功耗。仿真结果表明,当导通电流为1 000 A/cm^2时,IEB-GTO晶闸管的比导通电阻比常规GTO晶闸管下降了约45.5%;在脉冲峰值电流为6 000 A、半周期为1 ms的宽脉冲放电过程中,器件的最大导通压降比常规GTO晶闸管降低了约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 注入效率 缓冲层 脉冲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T过应力关断下动态雪崩诱发的电压自箝位效应
7
作者 董曼玲 姚德贵 +4 位作者 宋伟 张嘉涛 肖超 鲁一苇 杨武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作为高压功率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关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动态雪崩效应是限制器件反偏安全工作区(RBSOA)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能更好地反映电流集中效应的多单元仿真结构模型,对IGCT过应力条件下的关断特性进行了仿真,发现了一... 作为高压功率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关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动态雪崩效应是限制器件反偏安全工作区(RBSOA)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能更好地反映电流集中效应的多单元仿真结构模型,对IGCT过应力条件下的关断特性进行了仿真,发现了一种与开关自箝位模式(SSCM)非常相似的电压自箝位效应。然而,与SSCM不同的是,这种自箝位效应是由动态雪崩效应诱发的。在强烈的动态雪崩下,雪崩产生的载流子与被移除的载流子达到了动态平衡,耗尽区电场无法展宽导致了电压箝位。由于自箝位期间雪崩产生的电流丝无法快速移动,器件极易因局部过热而损毁。并且,随着器件电流增益的增大,这种效应更容易发生。研究结果可为IGCT提供更清晰的RBS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反偏安全工作区(RBSOA) 过应力关断 动态雪崩 电流丝 自箝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O控制阻尼电阻脉冲投入的铁磁谐振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司马文霞 陈莉珺 +2 位作者 杨庆 袁涛 杨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0-1529,共10页
变电站内母线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侧通常装设有自动投切的阻尼消谐装置以消除投切空载母线引发的铁磁谐振。但受限于小阻值投入利于消谐、大阻值切除利于扰动控制的阻值选择矛盾,此类消谐装置可能因为投入阻值过大而无法消除谐振,或投... 变电站内母线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侧通常装设有自动投切的阻尼消谐装置以消除投切空载母线引发的铁磁谐振。但受限于小阻值投入利于消谐、大阻值切除利于扰动控制的阻值选择矛盾,此类消谐装置可能因为投入阻值过大而无法消除谐振,或投入阻值过小而在自切除时引发二次谐振。针对上述传统消谐装置的弊端,提出了利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控制小阻值电阻脉冲投入,通过投入占空比逐步减小至零逐步实现阻尼自切除的消谐方案。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拟定了可在较广泛系统参数区间内实现有效消谐的阻值1.5?。然后,对比不同阻尼投入占空比减小方案,设计了不引起二次谐振的占空比减小方案"微步退出策略";谐波平衡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亦表明母线对地电容和断路器均压电容过小可能导致占空比减小至零即阻尼设备切除后铁磁谐振的自激。针对上述自激现象,进一步提出了并联二次电容的改善措施。仿真结果证明脉冲阻尼附加二次电容可保证谐振得到有效消除并实现阻尼设备的顺利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控制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脉冲电阻 并联电容 谐波平衡法 母线对地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杂散电感影响的大容量变换器中IGCT关断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易荣 赵争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15-120,共6页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大容量变换器高效可靠运行的重要元件。电路杂散电感会严重地影响IGCT的关断特性,增大器件的电压应力和关断损耗,甚至导致器件损坏。以基于IGCT的12 50kW/6kV三电平变频器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深...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大容量变换器高效可靠运行的重要元件。电路杂散电感会严重地影响IGCT的关断特性,增大器件的电压应力和关断损耗,甚至导致器件损坏。以基于IGCT的12 50kW/6kV三电平变频器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深入研究杂散电感对IGCT关断特性的影响。通过引入影响因子的概念,评估不同支路杂散电感影响的严重程度,据此提出杂散电感的设计原则。结合变换器柜上的单管IGCT测试方案,使得杂散电感和IGCT关断特性的准确预估成为可能,为基于IGCT的大容量变换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感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关断特性 大容量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限流器中大功率IGCT并联关断保护电路 被引量:8
10
作者 琚兴宝 彭振东 +2 位作者 肖友国 孙海顺 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5-402,共8页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具有大电流导通损耗低和关断过程快速均匀可靠等特性,在固态限流器(solid state fault current limiter,SSFCL)应用中具有综合优势。为此,针对固态限流器中并联运行...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具有大电流导通损耗低和关断过程快速均匀可靠等特性,在固态限流器(solid state fault current limiter,SSFCL)应用中具有综合优势。为此,针对固态限流器中并联运行的大功率IGCT,通过构建器件的集总电荷仿真模型对其关断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深入研究了RC阻容缓冲和压敏电阻保护对并联IGCT关断特性的影响。大电流关断研究结果表明:RC缓冲能进一步缓解并联IGCT关断过程中的电流拥挤现象,降低拖尾电流下降率,减轻器件动态雪崩击穿的剧烈程度;在固态限流器中回路电感和关断电流均比较大的条件下,增加RC缓冲能大幅提高并联器件的关断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并联IGCT有效保护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固态限流器 并联运行 关断保护 RC缓冲 压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T——GTO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国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9,共1页
IGCT是一种基于 GTO结构、利用集成门极结构进行门极硬驱动、采用缓冲层结构及阳极透明发射极技术的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 ,具有晶闸管的通态特性及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本文将对 IGCT的开发过程、结构特点、器件特性及其应用前景等... IGCT是一种基于 GTO结构、利用集成门极结构进行门极硬驱动、采用缓冲层结构及阳极透明发射极技术的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 ,具有晶闸管的通态特性及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本文将对 IGCT的开发过程、结构特点、器件特性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o 集成门极 半导体开关器件 IGCT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GTO的基本考虑
12
作者 孔德平 张本袁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文从GTO的主要局限出发,给出设计GTO的基本考虑,为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晶闸管 可关断晶闸管 g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O驱动电路的设计
13
作者 冯之钺 罗秀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通过对GTO晶闸管门驱动要求的分析,给出了其驱动电路及供电电源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可关断可控硅 门极驱动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T关断暂态温度特性及其电热模型
14
作者 周亚星 卫炜 +1 位作者 王佳蕊 孔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6,共9页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中,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和器件自热等影响,其开关特性发生显著改变。本文针对不同温度下的器件开关特性开展了测试实验,利用分阶段解析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器件关断存储、基区...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中,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和器件自热等影响,其开关特性发生显著改变。本文针对不同温度下的器件开关特性开展了测试实验,利用分阶段解析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器件关断存储、基区承压以及拖尾电流三个阶段的关键温度依赖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关断存储阶段主要受到载流子寿命和射极复合系数的影响,但射极复合系数相对于载流子寿命对电流拖尾过程的影响随温度变化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由所得关键参数建立了IGCT温度依赖模型,利用封装传热阻容子电路网络建立了器件的结壳传热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对IGCT关断暂态过程进行了电热仿真分析,通过仿真波形与实测波形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关键温变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关断暂态 电热模型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O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欣 赵玉林 +1 位作者 董守田 郑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第二代电力电子元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有载分接开关,控制电路以DSP技术为核心,辅以数据采集、软件滤波等功能,根据检测到的负载侧电压,与设定电...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第二代电力电子元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有载分接开关,控制电路以DSP技术为核心,辅以数据采集、软件滤波等功能,根据检测到的负载侧电压,与设定电压比较,自动的发出GTO的控制脉冲,有效调节GTO的导通与关断,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变换,达到自动稳定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目的。本分接开关适用于配电变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频繁调节,工作可靠,造价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DSP 分接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高压SiC GTO模块的研制
16
作者 李现兵 杨同同 +5 位作者 姚鹏 钟期雨 岳瑞峰 王燕 韩荣刚 王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368-6374,共7页
文中提出一款基于自主设计的尺寸为8mm×8mm的10kV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GTO)单芯片封装的焊接式模块。详细介绍10kV SiC GTO模块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通过对比裸芯片与封装后模块在10... 文中提出一款基于自主设计的尺寸为8mm×8mm的10kV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GTO)单芯片封装的焊接式模块。详细介绍10kV SiC GTO模块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通过对比裸芯片与封装后模块在10.5kV阻断电压下的漏电流,验证模块绝缘设计冗余和封装工艺,对模块的动态、静态、极限过流能力、关断增益等性能进行测试并给出初步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10kV Si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模块 开关时间 极限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抑制换相失败的关键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凯 王永平 +3 位作者 王俊生 崔恒丰 施健 王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0-168,共9页
针对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因以晶闸管作为换流器件而存在的换相失败问题,以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在中国某背靠背高压直流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首先介绍了IGCT型高压直流的拓扑及基本运行原理。接着,从兼... 针对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因以晶闸管作为换流器件而存在的换相失败问题,以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在中国某背靠背高压直流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首先介绍了IGCT型高压直流的拓扑及基本运行原理。接着,从兼顾换相失败抵御效果和IGCT阀的关断应力角度,提出了适应IGCT阀的关断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交流故障对故障电流峰值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故障扰动系数动态调整电流控制器参数的策略,实现故障电流抑制和故障期间直流功率的稳定输送。最后,通过实时数字仿真(RTDS)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网换相换流器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关断策略 换相失败 故障电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换相换流系统换相失败抵御方法与RTDS验证
18
作者 王松 屈鲁 +10 位作者 訾振宁 崔康生 施健 崔健 刘凯 付红军 杜兴伟 姚孟 韩伟 刘超 肖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换相失败是基于电网换相换流技术(LCC)的直流输电特有的故障形式,并且在弱交流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LCC换相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功率可控关断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替代晶闸管的混合换相换流技术(HCC)方案。接... 换相失败是基于电网换相换流技术(LCC)的直流输电特有的故障形式,并且在弱交流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LCC换相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功率可控关断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替代晶闸管的混合换相换流技术(HCC)方案。接着结合IGCT特点,提出了适用于HCC的正常换流与换相失败抵御两种工况下的主动关断模式及其实现方法。然后参照实际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框架,设计并搭建了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TDS)环境下的HCC系统的一次回路、直流控保以及阀控系统,在尽量沿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控保技术的同时,仅增加了主动关断部分。最后通过系列试验验证了HC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换相换流技术 换相失败抵御 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 主动关断 换相增强 实时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串联补偿故障限流器的仿真和实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曾琦 李兴源 +1 位作者 蔡鑫贵 王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54-56,共3页
采用短路电流限制器 (FCL)快速限制短路电流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研究了一种具有串联补偿作用的FCL模型———由补偿电容和旁路电感并联后与限流电感串联而成。正常情况下 ,由电容和限流电感对线路进... 采用短路电流限制器 (FCL)快速限制短路电流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研究了一种具有串联补偿作用的FCL模型———由补偿电容和旁路电感并联后与限流电感串联而成。正常情况下 ,由电容和限流电感对线路进行串联补偿 ;发生故障时 ,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控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导通角 ,改变投入的限流电抗 ,达到限流目的。用MATLAB对馈线短路的仿真及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的单相实验结果表明 ,该限流器限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限流器 串联补偿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C和VSC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仿真 被引量:48
20
作者 袁旭峰 程时杰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32-36,76,共6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其换流器可以分别由电压源换流器(VSC)和电流源换流器(CSC)构成,各个换流器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为验证该直流输电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立了一个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包含1个电流源整... 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其换流器可以分别由电压源换流器(VSC)和电流源换流器(CSC)构成,各个换流器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为验证该直流输电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立了一个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包含1个电流源整流器、1个电流源逆变器和1个电压源双向换流器,并分别设计了2种控制策略。当采用第1种控制策略,即电流源整流器采用定电流控制,电流源逆变器采用定电流控制,电压源双向换流器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和定交流电压控制时,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在启动、稳态运行、直流和交流故障等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直流输电模式,能够综合利用常规直流输电和轻型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有效扩展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电流源换流器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