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和心动超声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从进 崔石磊 +3 位作者 张光明 李鼎 朱汇庆 刘兴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T)、平衡法心血池显像(GBPI)与心动超声(UCG)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别。材料和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0例,非冠心病患者12例,在72h内完成GMPT、GBPI和UCG检查,获得LVEF值。结果:三种方法测得的LVE...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T)、平衡法心血池显像(GBPI)与心动超声(UCG)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别。材料和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0例,非冠心病患者12例,在72h内完成GMPT、GBPI和UCG检查,获得LVEF值。结果:三种方法测得的LVEF存在显著差异,UCG测得的LVEF明显高于GBPI和GMPT(P均小于0.01)。三种方法测得的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P均小于0.01);GMPT-GBPI之间和GBPI-UCG之间的相关性在冠心病组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r值分别为:0.640对0.912和0.670对0.892)。结论:GMPT、GBPI和UCG三种方法测定的LVEF在数值上存在差异,GBPI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价值高于另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 心动超声图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 曹国祥 张永学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评价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T)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175例确诊和疑诊冠心病(CAD)的患者同时进行静息GMP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计算无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两组患者GMP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LVE... 目的:评价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T)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175例确诊和疑诊冠心病(CAD)的患者同时进行静息GMP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计算无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两组患者GMP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的相关系数。结果:无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组GMPT和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值均呈正相关(r=0.62,r=0.84)。结论:GMPT测量LVEF与超声心动图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NOET和^(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疗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程艳 李思进 +2 位作者 李险峰 武志芳 刘海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价99mTc-NOET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和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对70例疑似CAD的受检者行99mTc-NOET(NOET组1)或99mTc-MIBI(MIBI组1... 目的评价99mTc-NOET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和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对70例疑似CAD的受检者行99mTc-NOET(NOET组1)或99mTc-MIBI(MIBI组1)静息GSPECT,并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然后,对确诊的53例CAD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行NOET(NOET组2)或MIBI(MIBI组2)静息GSPECT。结果NOET组1和MIBI组1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ET组2和MIBI组2比较:①NOET组2PTCA术后1、3、6个月心肌血流改善分别为59.29%、64.60%和66.37%,MIBI组2为20.35%、55.10%和61.22%;②PTCA术前、术后两组间心功能参数、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99mTc-MIBI比较,99mTc-NOET对CAD的诊断、PTCA术后疗效的判定及观察临床事件发生率均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N-乙氧基 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氮化锝](Ⅴ)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心肌灌注和心室功能
4
作者 刘建中 胡光 +3 位作者 张承刚 韩树杰 李思进 王进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一次显像同时获得心肌灌注和心肌壁收缩功能、室腔射血功能的改变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①用自动门控定量分析软件,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LVEF对正常、心梗、心肌缺血三组做了统... 目的:评价一次显像同时获得心肌灌注和心肌壁收缩功能、室腔射血功能的改变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①用自动门控定量分析软件,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LVEF对正常、心梗、心肌缺血三组做了统计和分析。②将舒张末期(ED)灌注、局部EF、局部壁运动、和壁增厚度4个靶心图各划分为9个区段计算心梗组各项异常节段并作分析。结果:①心梗组和正常组心室功能参数差别有显著性,心肌缺血组与正常组差别无显著性。②心梗组灌注异常节段大多伴有心肌壁功能受损(67/83),但存在更多心肌壁功能受损节段在灌注正常区(18个);灌注异常阶段中尚有10个节段壁功能正常。结论: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整体心室功能参数在心梗的评价中有优越性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不大;心梗中存在有不少的局部灌注与心肌壁功能异常节段的不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 心室功能 门控断层 心肌存活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的^(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艳林 王瑞华 +2 位作者 韩星敏 刘保平 谢新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6,共2页
评价左室功能对于各种心脏疾病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测定左室功能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UCG)、99Tcm-RBC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GBP)等。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T)在获得心脏供血情况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多种心功... 评价左室功能对于各种心脏疾病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测定左室功能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UCG)、99Tcm-RBC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GBP)等。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T)在获得心脏供血情况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多种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超声心动图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门控断层显像初步研究
6
作者 朱虹 田嘉禾 +2 位作者 刘雁翎 尹大一 张永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用^(99m)Tc-CPl 对23例受检查进行心肌灌注门控断层显像,能清楚、准确地显示心肌边缘、厚度和放射性分布。经与静息断层比较,门控断层可显著提高缺血心肌节段的检出能力,阳性率提高了17.7%(P<0.01)。经计算机处理可获得左心室收缩分... 用^(99m)Tc-CPl 对23例受检查进行心肌灌注门控断层显像,能清楚、准确地显示心肌边缘、厚度和放射性分布。经与静息断层比较,门控断层可显著提高缺血心肌节段的检出能力,阳性率提高了17.7%(P<0.01)。经计算机处理可获得左心室收缩分数 LV-EF,与心血池显像和超声心动图法测得的射血分数呈有意义的中度相关,可作为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指标。还可反映心脏收缩中心肌形态和放射性分布变化,具有反映室壁运动潜力。本法在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灵敏度、评价心功能和心肌容积等方面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门电路断层摄影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鹏祥 陈松 +2 位作者 王丽娟 孙英贤 李亚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价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及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TA)明确诊断为心...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价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及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TA)明确诊断为心肌桥的患者,行ATP负荷99mTc-MIBI G-MPI检查,将左心室心肌短轴及垂直长轴像划分为13个节段,应用目测法按0~3分4阶法半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核素分布情况,计算左心室负荷总积分,判定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及部位,并与心肌桥的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ATP负荷99mTc-MIBI G-MPI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得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ATP负荷99mTc-MIBI G-MPI对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2.76%,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6.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ATP负荷99mTc-MIBI G-MPI显像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258个节段(63.55%),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82个节段(47.13%),右冠状动脉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74个节段(42.53%),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节段数明显高于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125)。在58例心肌桥患者,ATP负荷99mTc-MIBI G-MPI定量分析中得出的静息状态下LVEF为(69.59±4.13)%,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为(63.22±4.1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明显正相关性(r=0.555,P<0.05)。结论:ATP负荷99mTc-MIBI GMPI可以较直观准确地评价心肌桥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部位及左心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三磷酸腺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丽娟 李晓鹃 +2 位作者 孙英贤 李娜 李亚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临床确诊或疑似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行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临床确诊或疑似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行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腺苷负荷G-MPI诊断冠心病及冠脉不同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比较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85.3%,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75.0%。它对判断冠脉各分支狭窄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左前降支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86.7%;左回旋支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90.9%、准确性为84.0%;右冠脉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2.7%,准确性为84.4%。而且,对冠脉病变支数的检出率分别为1支病变83.3%,2支病变91.7%,3支病变90.9%。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的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LVEF无显著差异,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85,P=0.0001)。结论: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对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建林 李殿富 +3 位作者 程旭 李建华 付昌文 付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1-763,768,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12个月内均行G-MPI,其中31例有术前对照。33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12个月内均行G-MPI,其中31例有术前对照。33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13~24个月。结果:①31例复查G-MPI24例心肌灌注有改善,改善率为77.4%。②31例术后静息G-MPI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由(42.6±8.6)%上升至(49.7%±6.4)%,P<0.05;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分别由(158.2±55.3)ml、(92.6±44.9)ml明显下降到(133.9±39.9)ml、(71.2±28.7)ml,P均<0.01。③33例复查CAG患者,G-MPI对再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82.3%、85.0%、84.8%。④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G-MPI灌注改善组(1.9%)与异常组(28.6%)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MPI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旭 黄钢 +3 位作者 陶如琦 刘建军 刘建平 孙晓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1,531,共4页
目的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左室功能和容积方面的相关性。方法65例不同诊断的患者在15d内分别接受99TcmMIBI门控SPE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 目的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左室功能和容积方面的相关性。方法65例不同诊断的患者在15d内分别接受99TcmMIBI门控SPE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的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所有病人分为Ⅰ组(EDV<90mL,n=31)和Ⅱ组(EDV>90mL,n=34),比较两组之间两种方法测量结果间的关系。结果门控SPECT测得的LVEF、EDV和ESV与超声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Ⅰ组中,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相比,门控SPECT测定的LVEF要高(P<0.05),而测量的ESV要低(P<0.05),测量的EDV间无明显差异。在Ⅱ组中,两种方法测量的各结果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门控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LVEF和左室容积方面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对于心室腔较小的病人,门控SPECT可能会由于低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而对LVEF产生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左室功能 ^99TC^M-MIBI 门控SPECT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超声心动图检查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分析 统计学差异 左室容积 ESV EDV 测量 测定 心室腔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治国 姚稚明 +1 位作者 郑建国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CAD)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49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冠心病待查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33岁)行ATP-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ATP介入试验过程中,共有19种不...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CAD)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49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冠心病待查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33岁)行ATP-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ATP介入试验过程中,共有19种不良反应表现,但这些表现均在停止注射ATP后2分内自行终止,无一例病人因不良反应中断ATP介入试验。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90.0%,特异性89.5%,准确性89.8%;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84.1%,特异性90.1%。结论ATP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诊断老年冠心病准确性和安全性均很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心肌灌注 断层显像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对左室非同步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春奇 李殿富 +5 位作者 周艳丽 冯建林 袁冬兰 赵中强 曹克将 陈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应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G-MPS)相位分析技术(SyncTool)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对左室非同步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行G-MPS的LBBB、... 目的:应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G-MPS)相位分析技术(SyncTool)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对左室非同步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行G-MPS的LBBB、RBBB和正常对照(NL)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正常。由Philips Cardio MD QGS自动计算出患者的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LVEF);将重建后的G-MPS短轴图像由SyncTool进行室壁相位分析,以得到左室非同步参数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和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HB)。结果:与RBBB组以及NL组相比,LBBB组的PSD和PHB显著增加(P<0.01);EDV、ESV显著上升(P<0.01);LVEF显著下降(P<0.01)。与NL组相比,RBBB组的上述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若以PSD>12.4°作为判断左室非同步的标准,则LBBB组、RBBB组和NL组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分别为70.0%、16.7%、0.0%;若以PHB>43.7°作为判断左室非同步的标准,则LBBB组、RBBB组和NL组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分别为63.3%、13.3%、3.3%。PSD(或PHB)异常的LBBB亚组的左室功能明显低于PSD(或PHB)正常亚组(P<0.01)。结论:G-MPS相位分析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束支传导阻滞对左室非同步的影响,LBBB更易引起明显的左室非同步及心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相位分析 左室非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华新 梁昌华 +4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胡硕 戴幼艺 杨喜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监测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伯龄 苏玉林 +1 位作者 张红 吴光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锝99M-MIBI 心肌灌注 断层显像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肖南 梁昌华 +2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肖敏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17-219,共3页
观察29例正常人,37例非冠心病和80例冠心病人心肌显像资料,做定性和定量分析,与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结果表明:定量分析诊断冠心病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定性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相符;定性和定量分析都较心电图为优。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肌灌注 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晓昕 田月琴 +1 位作者 王道宇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和半剂量组(n=46)。全剂量组:两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静息显像均先行半时间采集,随后全时间采集,半时间用AS重建,全时间用FBP重建;半剂量组:一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时注射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5.2±0.6)mCi,标准一日法剂量的一半],先行全时间采集,随后双倍时间采集,全时间用AS重建,双倍时间用FBP重建;如果运动显像异常,于当日行静息显像(与全剂量组静息显像完全相同)。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图像诊断结果采用5分类法(正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模棱两可)。结果:两组中图像质量评分AS图像均高于FBP图像(P<0.001)。诊断结果按照5分类法,AS图像与FBP图像之间有高度的诊断一致性(Kappa=0.922,P<0.001)。结论:经AS重建的半时间采集或半剂量注射的心肌灌注图像,其质量优于全时间和全剂量标准的FBP重建的图像,但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扫描时间 放射性剂量 迭代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室壁收缩增厚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正国 姚薇萱 +3 位作者 王自正 王峰 曹艳 孟庆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室壁收缩增厚率(W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组统计43例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者WT结果,并分别与正常组WT比较。WT分析将左心室分为7个节段,20个亚段及心尖部、近心尖部、近基底部、基底部4个区域。结果:①2、3组分别与正常组... 目的:探讨室壁收缩增厚率(W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组统计43例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者WT结果,并分别与正常组WT比较。WT分析将左心室分为7个节段,20个亚段及心尖部、近心尖部、近基底部、基底部4个区域。结果:①2、3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②2、3组共560个亚段分别与第1组相应亚段比较差异性,结果发现共有449个亚段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亚段数中,多分布于基底部。结论:室壁收缩增厚率对于评价诊断明确或未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评价基底部室壁运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冠心病 甲氧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与心肌断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栾兆生 彭勇 +1 位作者 孙熙琴 周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心肌断层准确可靠,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100%。GCBP诊断心肌缺血只要掌握合适的标准其灵敏度与特异度与心肌断层相近,在检出病支血管方面心肌断层较GCBP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 心肌断层显像 核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和不伴心肌肥厚病人^(210)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伟 何国荣 +2 位作者 刘金华 黄玉英 钱学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42-944,共3页
目的评价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高血压伴和不伴心肌肥厚病人中心肌灌注情况,并讨论其灌注异常的原因。方法对85例疑冠心病病人进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灌注异常者均在显像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85.7%... 目的评价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高血压伴和不伴心肌肥厚病人中心肌灌注情况,并讨论其灌注异常的原因。方法对85例疑冠心病病人进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灌注异常者均在显像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85.7%)中,灌注异常率较无高血压组(39.3%,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61.2%,P<0.05)显著;半定量评分均较无高血压组(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P<0.05)显著;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9/18)比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3/19,P<0.05)和无高血压组(0/13,P=0.044)显著。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的半定量评分较无高血压组显著(P<0.05),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与无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心肌肥厚病人201TI心肌灌注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灌注异常不仅可能由冠脉大血管病变所致,而且还可能由冠脉小血管病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SPECT ^201T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事件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翠瑶 高淑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探讨99mTc MIBI -(甲氧基异晴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下称心肌显像 )对老年冠心病 (CHD)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3 2 4例老年 (≥ 60岁 )CHD患者进行99mTc MIBI核素心肌显像及 2 4h动态心电图 (动态ECG)和ECG等检查 ,并进行 1... 目的 :探讨99mTc MIBI -(甲氧基异晴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下称心肌显像 )对老年冠心病 (CHD)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3 2 4例老年 (≥ 60岁 )CHD患者进行99mTc MIBI核素心肌显像及 2 4h动态心电图 (动态ECG)和ECG等检查 ,并进行 10年随访观察心肌显像正常与否与CHD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心肌显像正常组(A组 )和异常组 (B组 )年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0 47%及 1 8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B组发生心源性猝死 (SCD) 2 0起 (8 2 6% ) ,A组无一例发生。SCD在 48起心脏事件中 ,心肌显像异常者 93 75 % ,其相近时期的运动ECG及ECG阳性者分别为 47 91%及 2 2 91% ,提示心肌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及CHD事件的预后比ECG及动态ECG有更高的临床价值[1] 。结论 :99mTc MIBI心肌显像检查对老年CHD患者心脏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事件 预后 99M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