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对左室非同步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春奇 李殿富 +5 位作者 周艳丽 冯建林 袁冬兰 赵中强 曹克将 陈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应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G-MPS)相位分析技术(SyncTool)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对左室非同步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行G-MPS的LBBB、... 目的:应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G-MPS)相位分析技术(SyncTool)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和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对左室非同步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行G-MPS的LBBB、RBBB和正常对照(NL)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正常。由Philips Cardio MD QGS自动计算出患者的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LVEF);将重建后的G-MPS短轴图像由SyncTool进行室壁相位分析,以得到左室非同步参数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和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HB)。结果:与RBBB组以及NL组相比,LBBB组的PSD和PHB显著增加(P<0.01);EDV、ESV显著上升(P<0.01);LVEF显著下降(P<0.01)。与NL组相比,RBBB组的上述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若以PSD>12.4°作为判断左室非同步的标准,则LBBB组、RBBB组和NL组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分别为70.0%、16.7%、0.0%;若以PHB>43.7°作为判断左室非同步的标准,则LBBB组、RBBB组和NL组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分别为63.3%、13.3%、3.3%。PSD(或PHB)异常的LBBB亚组的左室功能明显低于PSD(或PHB)正常亚组(P<0.01)。结论:G-MPS相位分析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束支传导阻滞对左室非同步的影响,LBBB更易引起明显的左室非同步及心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相位分析 左室非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颖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核素心脏检查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心肌灌注显像反映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二是心室显像检查心脏功能。为了能缩短患者确诊时间,减少多次显像带来的辐射,提高价格效益比,广大核心脏病工作者渴望通过一次核素心脏检查来获取尽可能多... 核素心脏检查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心肌灌注显像反映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二是心室显像检查心脏功能。为了能缩短患者确诊时间,减少多次显像带来的辐射,提高价格效益比,广大核心脏病工作者渴望通过一次核素心脏检查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此自80年代中期以来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门控心肌灌注 CT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杰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为HFpEF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放射性核素显像在HFpEF中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该技术在HFpEF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放射性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交感神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殿富 黄峻 张丽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或双嘧达莫(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者不相符的患者共5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上,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二者不一致时,综合考虑显像和造影结果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 冠心病 诊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磁共振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与X线左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邬冬梅 汤嘉宁 +3 位作者 王慧峰 彭琨 冯艳林 张全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评价心肌磁共振显像(MRI)、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超声心动图对比X线左心室造影(LVG)检测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患者同期分别行左心室造影、心肌磁共振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30例)及超声心动图(38例)检查,测定左心室功能... 目的:评价心肌磁共振显像(MRI)、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超声心动图对比X线左心室造影(LVG)检测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患者同期分别行左心室造影、心肌磁共振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30例)及超声心动图(38例)检查,测定左心室功能。将左心室造影作为标准,与其它3种影像学方法比较,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心肌磁共振显像与左心室造影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8、0.96(P均<0.001),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左心室造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90、0.93(P均<0.001),超声心动图与左心室造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74、0.69(P均<0.001)。心肌磁共振显像与左心室造影所测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一致性范围分别为(-21.4±31.8)ml,(-7.7±25.0)ml,(-2.2±8.8)%。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左心室造影的一致性范围分别为(-36.8±53.1)ml,(-15.2±32.2)ml,(-2.6±11.0)%。超声心动图与左心室造影的一致性范围分别为(-80.9±95.8)ml,(-47.5±96.0)ml,(3.6±21.1)%。结论:心肌磁共振显像检测心功能准确、可靠,与左心室造影相关性明显,一致性好。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左心室造影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一致性偏差。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测值较左心室造影有明显偏倚,一致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造影 心肌磁共振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雷 张追阳 +2 位作者 倪建明 吴文娟 杨承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将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依据CACS分度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各组间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CACS 3度组以上与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 2度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充盈高峰期(P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中QPS、左心室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壁增厚率与CACS 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CACS检查结果显示CACS>10分时,可建议其进一步行MPI检查,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两者结合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积分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惠兴 马爱群 +2 位作者 杨爱民 程虎 冉宏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例,其中间壁肥厚型10例,心尖部肥厚型2例,接受静态心肌灌注显像;临床确诊的向心性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22例,接受...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例,其中间壁肥厚型10例,心尖部肥厚型2例,接受静态心肌灌注显像;临床确诊的向心性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22例,接受运动负荷-静态心肌灌注显像。结果:①10例间壁肥厚型患者的间壁与后壁比值为1.8~2.7,平均为2.28,2例心尖部肥厚型患者的心尖与后壁比值分别为1.8、2.3,以间壁(心尖)与后壁比值大于1.3为诊断标准,诊断灵敏度为100%;超声心动图首次诊断灵敏度为83.3%(10/12)。②两组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计算的间壁(心尖)与后壁比值分别为(2.24±0.29)和(1.19±0.1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超声计算比值分别为(2.02±0.33)和(1.15±0.11),两种检查结果间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6。③肥厚型心肌病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共检出合并心肌缺血7例,以冠脉造影为对照,心肌灌注显像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0%;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组共检出心肌缺血9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91.7%。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准确诊断及鉴别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并能同时检测心肌缺血,但对于肥厚型心肌病应注意假阳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厚性 心肌疾病 高血压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冬兰 袁冬青 +4 位作者 冯建林 周艳丽 赵中强 陈建玉 李殿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腺苷负荷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 目的:观察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腺苷负荷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血压和心率;于注射腺苷1 h后进行MPI,次日常规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其中67例患者在进行MPI后1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3条主要血管至少有1支血管管径狭窄≥50%为阳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①67例CAG检查患者中,获得阳性结果者52例,其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46例;而CAG检查无明显狭窄的15例中,11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腺苷负荷MPI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和73.3%。②85例心肌灌注显像患者中,91.7%(78/85)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其中胸部不适83.3%(65/78),其次为潮热23.1%(18/78)、头昏20.5%(16/78)、心悸12.8%(10/78)、气短7.7%(6/78)、出汗7.7%(6/78),偶有恶心3.8%(3/78)、低血压3.8%(3/78)、呕吐1.3%(1/78)等。在停止注射腺苷5 min后,患者不良反应消失,心率、血压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腺苷负荷MPI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终止试验后不良反应迅速消失,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灌注显像 腺苷 心脏负荷试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同阅片方法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冬兰 李殿富 +3 位作者 冯建林 周艳丽 赵中强 潘春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的黑白胶片阅片(硬拷贝,hard-copy reading)、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计算机屏幕阅片,软拷贝,soft-copy reading)、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结合门控电影读片以及定量分析负荷灌注总积分(SSS,以SSS≥4为异常标准...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的黑白胶片阅片(硬拷贝,hard-copy reading)、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计算机屏幕阅片,软拷贝,soft-copy reading)、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结合门控电影读片以及定量分析负荷灌注总积分(SSS,以SSS≥4为异常标准)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行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所有患者在随访心肌显像完成后的1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由2位有经验的医生在不知道临床及造影结果的情况下目测法半定量分析黑白胶片、计算机彩色图片、计算机彩色图片结合门控电影读片及使用定量分析SSS法阅片,比较读片结果。使用ROC曲线比较以上4种方法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黑白胶片阅片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6.3%;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89.5%;计算机彩色图片结合门控电影阅片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4.2%;SSS定量分析法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81.6%。结论:黑白胶片阅片、计算机彩色图片阅片,计算机彩色图片结合门控电影阅片及定量分析法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均具有较好的诊断处理价值,符合临床广泛采用的读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ROC曲线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双源CT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婉怡 徐辉 +3 位作者 叶飞 王俊 姚晓晨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4-1036,1040,共4页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变的冠脉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未缺血组。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冠脉管腔狭窄率和心肌缺血的关系,计算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TA诊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冠脉心肌血流灌注的敏感性分别为80%、90%和50%。经卡方检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预测心肌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比较三支病变诊断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示临界病变中冠脉管腔狭窄率对诊断心肌缺血预测价值较好(ROC曲线下方面积AUG 0.756)。结论:管腔狭窄率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血供有一定的影响,对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成像 冠心病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代谢综合征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婕 陈静 +6 位作者 倪银星 闫振成 罗志丹 田志强 刘浩宇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MPI)的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组心肌缺血率为81.7%,重度缺血率为56.8%,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核素检查运动负荷组缺血率为81.7%,明显高于静息组(P<0.01).BMI、腹围、血TG、血HDL-C与缺血有相关性.结论与EH组和T2DM组患者相比,MS组患者心肌缺血率和严重程度最高;其中MS某些组分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心肌核素检查用于诊断早中期心肌缺血、判断中度危险的冠心病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综合征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与心肌断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兆生 彭勇 +1 位作者 孙熙琴 周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心肌断层准确可靠,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100%。GCBP诊断心肌缺血只要掌握合适的标准其灵敏度与特异度与心肌断层相近,在检出病支血管方面心肌断层较GCBP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门控心血池显像 心肌断层显像 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反向再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武战 池君 汪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是指心肌灌注显像早期(静息或运动)灌注正常的部位,晚期显像则出现灌注异常,或者原来灌注异常的部位,晚期显像进一步恶化的现象。1979年,Tanasescu等首先报道了这一现象,以后的研究则进一... 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是指心肌灌注显像早期(静息或运动)灌注正常的部位,晚期显像则出现灌注异常,或者原来灌注异常的部位,晚期显像进一步恶化的现象。1979年,Tanasescu等首先报道了这一现象,以后的研究则进一步将前者称为A型,后者称为B型。多年以来,虽然研究对反向再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心肌再灌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改善老年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宏 刘丽 +1 位作者 郭美珺 刘学永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6-1771,共6页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构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葵素低剂量组(75 mg/kg的黄葵素)、黄葵素高剂量组(150 mg/k...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构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葵素低剂量组(75 mg/kg的黄葵素)、黄葵素高剂量组(150 mg/kg的黄葵素)、抑制剂组(10 mg/kg的核因子κB抑制剂BAY11-7082),高剂量+抑制剂组(150 mg/kg的黄葵素+10 mg/kg BAY11-7082)。观察比较大鼠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血清指标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葵素低剂量、黄葵素高剂量组、抑制剂组、高剂量+抑制剂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阳性细胞率、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 p65)、裂解胱天蛋白酶-3(Cl-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高剂量+抑制剂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cTnT、CK-MB、LDH、MDA、Tunel阳性细胞率、p-NF-κB p65、Cl-caspase-3、Ba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LVEF、IκBα、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黄葵素可能通过调节核因子κB信号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改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 老年糖尿病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心功能 氧化应激 凋亡 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健 林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2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心肌灌注显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维佳 徐有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6期332-333,共2页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能准确评估患者心肌灌注血流情况。通过对122例受检者静脉注入潘生丁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出现反应呈显著相关(P<001)。阐述了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能准确评估患者心肌灌注血流情况。通过对122例受检者静脉注入潘生丁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出现反应呈显著相关(P<001)。阐述了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原理,潘生丁反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潘生丁反应的观察要点、心电图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生丁 负荷试验 心肌灌注 显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对老年心绞痛者心肌灌注及功能的评价
17
作者 李爱娟 林朝胜 +1 位作者 刘志凡 陈宪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70-271,共2页
核素显像对老年心绞痛者心肌灌注及功能的评价李爱娟1林朝胜1刘志凡2陈宪英2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和预后差别很大,一些人多年病情稳定,另一些人则发展成心肌梗... 核素显像对老年心绞痛者心肌灌注及功能的评价李爱娟1林朝胜1刘志凡2陈宪英2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和预后差别很大,一些人多年病情稳定,另一些人则发展成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其原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老年人 心肌灌注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小儿心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18
作者 杨以桡 陈昌辉 +3 位作者 黄晓玲 卢明华 张惠英 卢有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1-262,共2页
作者应用能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的核素^(99m)T_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_c-MIBI)作示踪剂,对15例心肌疾病患儿进行了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获得了结构清楚的左室壁三维图像。根据SPECT图像上室壁放射性分布的均... 作者应用能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的核素^(99m)T_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_c-MIBI)作示踪剂,对15例心肌疾病患儿进行了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获得了结构清楚的左室壁三维图像。根据SPECT图像上室壁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浓聚、局部稀疏或缺失等变化,以判断心肌病变部位的形态、范围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儿童 放射性 心肌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19
作者 田月琴 刘秀杰 +3 位作者 史蓉芳 周宝贵 郭风 魏红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  方法 :回顾总结了 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 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 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18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均显...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  方法 :回顾总结了 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 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 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18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异常 ,12例有节段性缺损 ,6例未见缺损但可见心肌节段性稀疏。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梗塞的定位与心电图 Q波比较 ,显示病变部位更明确。  结论 :心肌灌注显像提供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损伤部位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检出急性心肌梗塞后残存缺血心肌的评估
20
作者 严卫 程瑛 +2 位作者 浦寿月 童步高 陈可靖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4期251-253,共3页
27例无并发症的首次心肌梗塞患者,于心梗后20天至3月时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0%、100%; 89.42%、94.74%、77.78%、96.30%.提示^(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是评估急性... 27例无并发症的首次心肌梗塞患者,于心梗后20天至3月时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0%、100%; 89.42%、94.74%、77.78%、96.30%.提示^(99m)Tc-MIBI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是评估急性心梗后梗塞区有无存活心肌的有效手段,对检出心梗后残存缺血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肌灌注 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