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价缺血性心肌顿抑 被引量:5
1
作者 杜艳 杨敏福 +6 位作者 田月琴 方纬 沈锐 李家俊 王道宇 郭风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用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性心肌顿抑。方法:对10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及30例冠心病低度可能的患者行运动试验后早期(5~15 min)、延迟(约1.5 h)及隔日静息门控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 目的:用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性心肌顿抑。方法:对10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及30例冠心病低度可能的患者行运动试验后早期(5~15 min)、延迟(约1.5 h)及隔日静息门控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用QGS软件处理得到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并对心肌灌注进行17节段5分法评分。根据心肌灌注显像将108例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70例)和心肌显像正常组(38例),比较心肌缺血组、心肌显像正常组及冠心病低度可能组运动试验后早期、延迟及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组患者运动试验后早期及延迟显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静息射血分数,差值分别为-4.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组运动试验后收缩末期容积较静息时增加,早期与静息收缩末期容积比值为1.28±0.43,延迟与静息收缩末期容积比值为1.25±0.31。三组患者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收缩末期容积扩张有很好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S是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收缩末期容积扩张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肌显像正常组及冠心病低度可能组无此变化。结论:在运动试验门控心肌SPECT显像中,心肌缺血患者常会出现心肌顿抑,表现为左心室功能的延迟恢复,即运动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收缩末期容积扩张。并且,心肌顿抑的发生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肌缺血的数量是运动试验后左心室功能改变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运动试验 射血分数 心室容积 心肌顿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昕 田月琴 +1 位作者 王道宇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和半剂量组(n=46)。全剂量组:两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静息显像均先行半时间采集,随后全时间采集,半时间用AS重建,全时间用FBP重建;半剂量组:一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时注射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5.2±0.6)mCi,标准一日法剂量的一半],先行全时间采集,随后双倍时间采集,全时间用AS重建,双倍时间用FBP重建;如果运动显像异常,于当日行静息显像(与全剂量组静息显像完全相同)。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图像诊断结果采用5分类法(正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模棱两可)。结果:两组中图像质量评分AS图像均高于FBP图像(P<0.001)。诊断结果按照5分类法,AS图像与FBP图像之间有高度的诊断一致性(Kappa=0.922,P<0.001)。结论:经AS重建的半时间采集或半剂量注射的心肌灌注图像,其质量优于全时间和全剂量标准的FBP重建的图像,但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扫描时间 放射性剂量 迭代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凌 郑平 +6 位作者 张晓丽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徐莹颖 田月琴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静息时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LVEF降低≥5%组(n=16)和LVEF降低<5%组(n=54)。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半定量评分法,得到负荷灌注总评分、静息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分。应用QGS软件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LVEF降低≥5%组患者的静息时LVEF明显大于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与LVEF降低<5%组相比,LVEF降低≥5%组的负荷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均显增加,病变范围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较静息时明显降低(≥5%)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试验 门控光子断层显像 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凌 田月琴 +8 位作者 袁建松 乔树宾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方纬 杨敏福 沈锐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HCM患者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患者均为空腹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 20 mCi、^(18)F-FDG 4 mCi,1小时后行双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半定量评分法分析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灌注及葡萄糖显像情况。结果:93例HCM患者^(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左心室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患者90例(97%),其中间隔部82例,前壁20例,心尖部15例,外侧壁4例,下后壁3例。93例HCM患者^(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结果:31例(33%)患者心肌未见明显显影;13例(14%)患者左心室显影清晰,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均可见放射性摄取或明显摄取(得分为-1或-2);49例(53%)患者心肌部分节段有放射性分布,其中间隔36例,前壁35例,心尖部20例,外侧壁33例,下后壁32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异常表现具有多样性,灌注显像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多累及部位为间隔部;而代谢显像表现不均一性较为明显,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约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14%,心肌部分节段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53%,而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均未见放射性摄取的占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代谢综合征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婕 陈静 +6 位作者 倪银星 闫振成 罗志丹 田志强 刘浩宇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MPI)的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组心肌缺血率为81.7%,重度缺血率为56.8%,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核素检查运动负荷组缺血率为81.7%,明显高于静息组(P<0.01).BMI、腹围、血TG、血HDL-C与缺血有相关性.结论与EH组和T2DM组患者相比,MS组患者心肌缺血率和严重程度最高;其中MS某些组分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心肌核素检查用于诊断早中期心肌缺血、判断中度危险的冠心病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综合征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臧奎 常超 李东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53-2254,共2页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对于2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9%、76.5%、81.3%,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91.8%,准确性为84.9%。结论: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在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心肌血流下降的因素及其价值研究
7
作者 蔡文怡 方章 +5 位作者 施建伷 卜菊 陈丽梅 赵中强 周宁天 李殿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获取的心肌灌注显像、半定量参数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参数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完成CZT-SPECT检查的116... 目的探讨传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获取的心肌灌注显像、半定量参数以及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参数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完成CZT-SPECT检查的116例临床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9例患者。以三支主要冠脉区域心肌血流储备功能<2.1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绘制冠脉狭窄程度、区域负荷灌注积分(SS)、静息灌注积分(RS)和灌注积分差(DS)诊断心肌缺血的ROC曲线以获得最佳截断值和相应的诊断效能,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共计117支主要血管,其中判定为心肌缺血的有36支(30.77%)。冠脉狭窄程度、SS、RS和DS诊断心肌缺血的ROC曲线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3%、3.5、1.5、1.5,准确性分别为75.2%、74.4%、70.9%、72.6%,ROC曲线的AUC及95%CI分别为0.78(0.68~0.87)、0.64(0.53~0.74)、0.58(0.49~0.66)、0.65(0.55~0.75)。冠脉狭窄程度、血管区域心肌灌注显像、SS、RS和DS等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联合预测心肌缺血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79(0.69~0.88)。逐步回归法踢除变量后,最终模型预测心肌缺血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84(0.76~0.92)。结论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SS>3.5、DS>1.5、RS>1.5对预测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意义,联合多个指标(冠脉造影结果、SS、DS、RS、心肌灌注显像)预测显著提高了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碲锌镉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心肌存活状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睿 胡盛寿 +3 位作者 田月琴 何作祥 郑哲 王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存活状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远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9-01-01至2005-12-31行CABG且术前进行了核素心肌灌注和代谢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存活心肌试验的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存活状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远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9-01-01至2005-12-31行CABG且术前进行了核素心肌灌注和代谢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存活心肌试验的冠心病患者。排除院内死亡患者后共709人进入本研究。于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调阅上述患者核医学资料,以左心室17节段对术前心肌灌注和存活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并进一步得出量化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左心室5节段即前壁、间壁、侧壁、下后壁、心尖的灌注和存活情况。通过COX多因素分析的统计手段探寻各节段心肌灌注、存活情况与远期心脏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43±2.42)年。COX多元分析表明:左心室心尖、侧壁心肌存活的情况是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左心室前壁和侧壁的心肌存活情况是远期再入院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左心室前壁、侧壁心肌存活情况是远期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左心室前壁和心尖部、侧壁的存活心肌情况是影响远期预后重要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前壁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注重前壁再血管化的同时,亦应充分注重侧壁的完全再血管化,这对于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局部心肌存活 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心脏不良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日太 朱洪生 +3 位作者 连锋 郑家豪 黄钢 刘建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477,524,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5-aza)转化。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经LAD和梗死区注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液。3周和6周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目的研究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5-aza)转化。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经LAD和梗死区注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液。3周和6周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显像检查。结果SPECT显像,对照组心肌有明显的充盈缺损;实验组细胞移植3周后在梗死区内有岛状的灌注显像区,6周后这些区域相互之间以及与正常心肌之间发生融合。心肌灌注显像,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SC移植可再生心肌组织和血管。经LAD注射结合多点局部注射的方法可使移植细胞均匀分布于整个心梗区,促进再生的心肌组织与宿主心肌组织之间产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 心肌再生 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SPECT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组织 MSCs 5-氮胞苷 梗死区 对照组 血管再生 体外分离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 显像检查 充盈缺损 正常心肌 SC移植 均匀分布 移植细胞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血流灌注SPECT新技术进展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天予 张德斌 +1 位作者 王瑞 程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691-697,共7页
基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进行的心肌血流灌注成像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常规诊断手段之一。近年来,心脏SPECT成像仪器技术、图像算法技术不断发展,心肌血流定量评估成为技术与... 基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进行的心肌血流灌注成像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常规诊断手段之一。近年来,心脏SPECT成像仪器技术、图像算法技术不断发展,心肌血流定量评估成为技术与临床结合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回顾心脏SPECT系统在探测器技术、系统结构、准直技术、图像重建算法以及心肌血流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路线,简要阐述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进展,以及新仪器技术水平进步所带来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心肌血流灌注成像 探测器 图像重建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发现胸腺瘤1例
11
作者 曹小梅 李佳苗 +1 位作者 李娟 杨吉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0期1113-111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61岁,主诉:间断右前胸闷、气短10年余,加重1年。疼痛可向背部放射,无乏力、复视、上睑下垂、吞咽困难及肢体活动障碍。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既往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 1病例简介女,61岁,主诉:间断右前胸闷、气短10年余,加重1年。疼痛可向背部放射,无乏力、复视、上睑下垂、吞咽困难及肢体活动障碍。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既往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均未见异常。患者于本院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99)Tc^(m)-MIBI)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继敏 王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庄建平 盛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76例疑似CAD患者,行CAG或CAG联合SPECT检查。根据卫生部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结合CAG和SPECT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术后1~3个月复查SPECT,对比SPECT和CAG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176例均接受CAG检查,其中113例同时完成SPECT检查。诊断为CAD138例,CAG诊断敏感性93.4%(129/138)、特异性97.4%(37/38)、准确性94.3%(166/176);SPECT敏感性85.2%(69/81)、特异性90.6%(29/32)、准确性86.7%(98/113);CAG联合SPECT检查(其中任一项异常即视为阳性)的敏感性100%(81/81)、特异性87.5%(28/32)、准确性96.5%(109/113)。65例(其中PTCA 63例,CABG 2例)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完成SPECT随访,其手术前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率与胸痛症状改善相关。结论:CAG联合SPECT检查可以提高CAD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SPECT对于CAD术后随访具有直观、量化、可重复和便捷的优势,并可以反映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核素显像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