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被引量:18
1
作者 栗胜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武术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吸取和发扬光大 ,但是门户之见、宗派主义却是其中的糟粕部分 ,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对其必须予以批判。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门户之见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学治理中的北大与中大之争——以罗家伦和南高学者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牛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4,共6页
民国大学史上的北大与中大,因学术理念、文化态度的分歧,明争暗斗,成见颇深。借由师友间的人脉传承,演化为人事派系与门户畛域,若隐若现,却根深蒂固。1932年,北大出身的罗家伦入主中央大学,使原本存在的门户派分更加尖锐。围绕大学校长... 民国大学史上的北大与中大,因学术理念、文化态度的分歧,明争暗斗,成见颇深。借由师友间的人脉传承,演化为人事派系与门户畛域,若隐若现,却根深蒂固。1932年,北大出身的罗家伦入主中央大学,使原本存在的门户派分更加尖锐。围绕大学校长的人选和去留,双方各有主张,乃至针锋相对。罗家伦在教员进退上"重北轻南",在学术精神上除旧布新,对中大学术传统和学者群体都带来了新的挤压和冲击,也遭致激烈的反抗和严厉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户之见 罗家伦 中央大学 南高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归》对阮籍《咏怀诗》的批评及其论争之意蕴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国荣 梅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归》 《咏怀诗》 失真不厚 身分 门户之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初诗坛的宗唐界宋之风 被引量:2
4
作者 黎孟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并没有带来诗歌的繁荣,而公安、竟陵的“性灵”之说,也没能纠七子之谬。清人要建立自己的诗歌格局,就不得不汲取明人的教训而另辟蹊径。虽然他们也有扬唐抑宋和扬宋抑唐之争,但是门户之见不深... 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并没有带来诗歌的繁荣,而公安、竟陵的“性灵”之说,也没能纠七子之谬。清人要建立自己的诗歌格局,就不得不汲取明人的教训而另辟蹊径。虽然他们也有扬唐抑宋和扬宋抑唐之争,但是门户之见不深,而且与明人有本质的不同。以钱谦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唐宋兼宗,不必自狭道路。主张宗唐宗宋,应该师其心,师其意,而不应该专事词句外貌的模仿乃至剽窃。清代三百年之诗,远胜明人,清初诗人荜路褴缕之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宗唐之风 宗宋之风 唐宋兼宗 钱谦益 门户之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5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共1页
承询及文言白话问题……往日之所以输攻墨守,争端大起者,以双方皆未消门户之见,深闭固拒,挟恐见破,各否认彼此根本上之有存在价值也.
关键词 门户之见 输攻墨守 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