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荣 陈丽芝 +3 位作者 罗长财 钟开新 聂金梅 李阳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全长序列,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DNA全长序列为801bp,编码26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9.95ku。将该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ZαA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全长序列,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DNA全长序列为801bp,编码26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9.95ku。将该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ZαA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Pichia pastoris X-33。脂肪酶基因在Pichia pastoris X-33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摇瓶发酵液上清酶活最大可达8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脂肪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琳琳 高佳 +1 位作者 杨翔华 王战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59-463,共5页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8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3,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此条件下菌株对Poly(3HB-co-4HB)的降解酶活力可达(26.2±0.7)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Poly(3HB-co-4HB) 降解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段静静 郭文斌 +3 位作者 张弛 王媛媛 宫婷 宋存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了提高PHAMCL在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中的积累,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立了发酵生产PHAMCL的最佳条件,即以PHA产量为指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5 g/L葡萄糖浓度、C/N=50、发酵时间48h,该条件下获得产量0.8 g/L以上的PHA;以PHA占菌体干... 为了提高PHAMCL在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中的积累,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立了发酵生产PHAMCL的最佳条件,即以PHA产量为指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5 g/L葡萄糖浓度、C/N=50、发酵时间48h,该条件下获得产量0.8 g/L以上的PHA;以PHA占菌体干重百分含量为指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0 g/L葡萄糖浓度、C/N=60、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获得占菌体干重50%以上的PHA。该研究将为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用于PHAMCL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聚羟基脂肪酸酯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楠驰 方庆 王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2-1840,共9页
试验旨在确定感染黄颡鱼的病原菌并探讨其耐药性。采用细菌培养、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鉴定,运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门多萨假单胞菌基本一致,16S rDN... 试验旨在确定感染黄颡鱼的病原菌并探讨其耐药性。采用细菌培养、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鉴定,运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门多萨假单胞菌基本一致,16S rDNA基因长度为1 442 bp。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16S rDNA序列与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同源性为99.6%,亲缘关系最近。综合判定分离菌为门多萨假单胞菌,命名为fsznc-0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fsznc-01含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ac(6)-Ⅰb、aac(3)-Ⅱa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未检测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fsznc-01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药物敏感,对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耐药。本试验结果可为预防门多萨假单胞菌感染导致的鱼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药物敏感性分析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和聚乙烯醇包埋门多萨假单胞菌好氧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5
作者 蒋归鸣 王佳颖 +2 位作者 缪慧男 金娇娇 周茂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69,共7页
以从采自温州西片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的好氧反硝化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monas mendocina)WZUF20为受试对象,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钙-活性炭包埋固定化,研究游离和固定化细胞在人工硝态氮污水中好氧反硝化去除硝态氮... 以从采自温州西片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的好氧反硝化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monas mendocina)WZUF20为受试对象,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钙-活性炭包埋固定化,研究游离和固定化细胞在人工硝态氮污水中好氧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条件,以及它们对人工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水的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1)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去除硝态氮的适宜条件是相似的,适宜碳源为丁二酸钠、乙酸钠和柠檬酸钠,适宜碳源和KNO3质量比为10∶1,适宜温度、转速和pH分别为20~35℃、100~200r/min和6.0~9.5;(2)在适宜条件下,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对人工氨氮污水氨氮的去除速率分别为8.79、1.67mg/(L·h),对人工硝态氮污水硝态氮的去除速率分别为8.17、4.54mg/(L·h),对人工亚硝态氮污水亚硝态氮的去除速率分别为16.42、7.67mg/(L·h);(3)在人工硝态氮污水中连续5批次的去硝态氮试验表明,PVA-海藻酸钙-活性炭固定化细胞是稳定的。说明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monas mendocina)WZUF20以及PVA-海藻酸钙-活性炭包埋制备的固定化细胞具有应用于实际废水脱氮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门多萨假单胞菌WZUF20 游离细 固定化细 PVA-海藻酸钙-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菲 张萍萍 +2 位作者 吴佳慧 王林 尹若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巢湖作为采样点,取3个不同位置的水样通过0.22μm的纤维滤膜过滤,培养后加入适应期的藻液中,取黄化藻液作为分离菌种的材料,初筛菌株经反复试验获得有较强抑藻能力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鉴定其种属。...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巢湖作为采样点,取3个不同位置的水样通过0.22μm的纤维滤膜过滤,培养后加入适应期的藻液中,取黄化藻液作为分离菌种的材料,初筛菌株经反复试验获得有较强抑藻能力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鉴定其种属。初筛得到45个菌株,有两个菌株WD1和WD2表现出溶藻作用。两株细菌的菌液经离心、高温灭菌、细胞破碎等处理对供试藻鱼腥藻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分离得到两株溶藻细菌,WD1为约氏不动杆菌,WD2为门多萨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细 鱼腥藻 约氏不动杆 门多萨假单胞菌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石化废水中脱氮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鉴定与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静 张璐 +1 位作者 王霖慧 陈效儒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7-1124,共8页
筛选出了一株适用于石化污水处理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HAD-2,鉴定其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考察了其最佳硝化条件、反硝化性能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能力。菌株为耐热菌,偏碱性(pH=8.5)和高碳氮比... 筛选出了一株适用于石化污水处理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HAD-2,鉴定其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考察了其最佳硝化条件、反硝化性能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能力。菌株为耐热菌,偏碱性(pH=8.5)和高碳氮比(25∶1)时硝化性能最佳。在异养硝化体系中,12 h时菌株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29%,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少;在反硝化体系中,12 h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40%和84.92%;在模拟废水中,48 h时菌株对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5.25%、65.47%和72.40%。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可产微生物絮凝剂,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絮凝能力最佳,絮凝率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门多萨假单胞菌 产微生物絮凝剂 石化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和降解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贾昊 张敏 +1 位作者 翁云宣 李成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4,共8页
以山东潍坊使用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PLA/PBAT)地膜的土壤为样本,采用以聚乳酸(PLA)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筛选PLA降解菌。使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鉴定降解... 以山东潍坊使用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PLA/PBAT)地膜的土壤为样本,采用以聚乳酸(PLA)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筛选PLA降解菌。使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鉴定降解菌。通过水解圈法确认产蛋白酶活性高的降解菌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福林酚法结合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法对外源营养源与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EM、FTIR和XRD等方法分析了降解前后PLA的形貌和结构变化,研究了降解菌对PLA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产蛋白酶的PLA降解菌(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优化得到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在100 mL筛选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和质量分数为1%的胰蛋白胨作外源营养源,pH为7.4,接种量为1.4 mL,培养温度32℃。在此条件下,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2.15 U/mL,较未优化前提高约26倍;PLA降解菌产蛋白酶可催化降解PLA材料中的酯键,5 d内PLA降解率可达2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聚乳酸 门多萨假单胞菌 蛋白酶 响应曲面法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存江 耿伟涛 王淑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完成了门多萨假单胞菌和解淀粉芽胞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正在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优势小基因组菌株;另外,基于ISO14852的检测方法提出了环境降解参数(EdK)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基因组 门多萨假单胞菌 解淀粉芽 聚羟基脂肪酸酯 Γ-聚谷氨酸 褐藻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薄膜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徐 邢抒华 +4 位作者 李琳琳 高兆营 苏婷婷 杨翔华 王战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4,共4页
以门多萨假单胞菌为降解菌株,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poly(3HB-co-4HB)]薄膜的微生物降降过程。门多萨假单胞菌对poly(3HB-co-4HB)薄膜的降解可分为慢速降解阶段和快速降解阶段。经10 d的降解,薄膜的降解率可达到94.7... 以门多萨假单胞菌为降解菌株,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poly(3HB-co-4HB)]薄膜的微生物降降过程。门多萨假单胞菌对poly(3HB-co-4HB)薄膜的降解可分为慢速降解阶段和快速降解阶段。经10 d的降解,薄膜的降解率可达到94.7%。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微生物降解的薄膜表面因降解而形成的孔洞及蚀痕,这些孔洞及蚀痕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有着加大和加深的情况。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随微生物降解时间的增加,薄膜的熔点上升,而相对结晶度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薄膜经微生物降解后相对结晶度的降低。热重分析法也证明薄膜的热稳定性随降解时间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 门多萨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及农业废物利用
11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1-95,共5页
962322 通过Syntrophus buswellii菌株GA活化及降解苯甲酸、3-苯基丙酸和巴豆酸[英]/Auburger, G.…//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6,44(6).-807~815[译自DBA,1996,15(7),96-04211] 从苯酚降解共生菌分离出严格厌氧的降解苯甲... 962322 通过Syntrophus buswellii菌株GA活化及降解苯甲酸、3-苯基丙酸和巴豆酸[英]/Auburger, G.…//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6,44(6).-807~815[译自DBA,1996,15(7),96-04211] 从苯酚降解共生菌分离出严格厌氧的降解苯甲酸细胞Syntrophus buswellii GA。该菌能将苯甲酸和3-苯基丙酸降解成乙酸。CO<sub>2</sub>和H<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农业废物 门多萨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 肠杆 培养基 苯甲酸 沉积物 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上的应用
12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将产生烃类产物的一个生物纯的微生物菌株接种到含各种营养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有通气搅拌的条件下,将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好气培养,培养物至少以气态产生0.1nl/h的烃产物.从液相或气相中回收产物.(郭殿瑞)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 液体培养基 微生物 生烃 培养物 门多萨假单胞菌 微生物学方法 化学产率 甲基单 营养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