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以王栋合同门事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红华 郑鹭宾 缪志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以王栋合同门事件为例,从登记备案与合同效力的关系、合同是否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以新签订的合同为准和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情形等方面分析"阴合同"、"阳合同"的法律效力。认为在王栋"合同门"事件... 以王栋合同门事件为例,从登记备案与合同效力的关系、合同是否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以新签订的合同为准和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情形等方面分析"阴合同"、"阳合同"的法律效力。认为在王栋"合同门"事件中应以未在足协备案的"阴合同"为准,但总体上"阴阳合同"的效力是不确定的,应当加强监管,完善体育立法,订立集体合同,改革转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合同 合同效力 王栋合同门事件 登记备案 虚伪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克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文章梳理棱镜门事件,探讨我国信息安全环境,提出增强我国信息安全的措施,包括:战略定位是前提、理念意识是先导、体制架构是关键、技术能力是基础,以及管理水平是保障。
关键词 棱镜门事件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陷性隐私泥沼的“门事件”报道——基于三个门事件标本的新闻侵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慕明春 何弘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3,共4页
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门事件"报道在法律上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将私人领域公共化,私密信息公开化,私德评价社会化,严重侵犯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发布者的匿名化加上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和舆论的核裂变效应,致使新媒体新... 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门事件"报道在法律上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将私人领域公共化,私密信息公开化,私德评价社会化,严重侵犯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发布者的匿名化加上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和舆论的核裂变效应,致使新媒体新闻侵权对侵权行为的加害人难以认定或举证不易,导致被侵权人难以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请求法律救济,因而侵权后果相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侵权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事件 性隐私 隐私权 新闻侵权 网络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门事件”透视
4
作者 张名章 孟清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9,共7页
本文对2010年188起中国"门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门事件"所涉对象在"平民化"与"大众化"的同时,也向"女性化"与"年轻化"转变;所涉内容最突出的是性爱与色情问题;"... 本文对2010年188起中国"门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门事件"所涉对象在"平民化"与"大众化"的同时,也向"女性化"与"年轻化"转变;所涉内容最突出的是性爱与色情问题;"他人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效应平均放大24万倍,越往中西部地区放大效应越大。文章通过揭示"门事件"的传播特征与规律,力图为社会及政府的引导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事件 传播特征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门事件的实质
5
作者 陈明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73-76,54,共5页
一九八五年夏,即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美国总统里根置《武器出口控制法》及其所许的在两伊战争中“保守中立”之诺言于不顾,贸然同意由以色列出面秘密出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式防空导弹给伊朗霍梅尼政权。翌年二月,里根又密令... 一九八五年夏,即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美国总统里根置《武器出口控制法》及其所许的在两伊战争中“保守中立”之诺言于不顾,贸然同意由以色列出面秘密出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式防空导弹给伊朗霍梅尼政权。翌年二月,里根又密令由美国直接向伊朗出售武器。此即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又因美、以两国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大部分盈利用于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康特拉,故又被称为“伊朗·康特拉事件”。伊朗门丑闻暴露后,在舆论的压力下,里根总统不得不先后指派三个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结论是:伊朗门事件只是美国政府机构中个别人决策错误的结果,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其对外政策无关。最后,将几个官员革职罢官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王 门事件 霍梅尼 武器 伊拉克 两伊战争 阿拉伯国家 里根 东海湾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员“年龄门”事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恩庆 倪腊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0,共5页
对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年龄门"事件进行研究,认为频发的运动员年龄造假事件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涉及项目和运动员较多等特点,易造成诸多不良社会影响。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育法治不健全... 对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年龄门"事件进行研究,认为频发的运动员年龄造假事件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涉及项目和运动员较多等特点,易造成诸多不良社会影响。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育法治不健全、体育道德建设不充分从而导致运动员行为的"失范"。因此,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只有加快"依法治体"和"以德治体"的建设步伐,才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运动员 “年龄事件 体育强国 法治 德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印昌 朱新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7,共5页
"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要高度重视"... "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要高度重视"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不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政治安全的认识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镜事件 政治安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足球法治化建设——以意大利足球“电话门”事件为视点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家鲲 金卓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89,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意大利足球"电话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足球法治化建设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借鉴,包括规则的完善、制度的健全、严密的监督和严厉的处罚等。最后通过对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法...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意大利足球"电话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足球法治化建设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借鉴,包括规则的完善、制度的健全、严密的监督和严厉的处罚等。最后通过对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法治建设历程的回顾,认为足球改革的很多方面还未纳入到法治管理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足球 足球改革 意大利足球“电话事件 法治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以“艳照门”事件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项国雄 曹明香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3,共2页
陈冠希的"艳照"在网上泄露以后,网络立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艳照门"热议,广大网民对此事近乎疯狂的讨论似乎又陷入了一个非理性的误区。这场"艳照"风波拷问了娱乐圈的道德底线,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艺... 陈冠希的"艳照"在网上泄露以后,网络立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艳照门"热议,广大网民对此事近乎疯狂的讨论似乎又陷入了一个非理性的误区。这场"艳照"风波拷问了娱乐圈的道德底线,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艺人的隐私问题如何保护以及媒体无休止的炒作是否过度、网民的非理性行为等问题的深思。本文试图从媒介议程设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事件,分析该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并探讨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照事件 媒介议程设置 网络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90后“职校门”事件:心理分析及教育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景贵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8-53,共6页
文章概要分析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教育症结与社会成因,提出积极应对90后"职校门"事件的职业教育管理策略。要理性认识"职校门"事件,树立积极的职校生和谐发展观,不怀疑职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 文章概要分析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教育症结与社会成因,提出积极应对90后"职校门"事件的职业教育管理策略。要理性认识"职校门"事件,树立积极的职校生和谐发展观,不怀疑职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不否定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形象,更不应给90后职校生的个性乱贴标签。90后"职校门"事件呼唤着当今职业学校教育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事件 90后职校生 职业教育管理 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艳照门”事件:网络媒体社会责任之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景朝阳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网络企业是聪明的,在‘艳照门’事件备受关注的时候,大肆渲染地加以报道,因为赚取网民的眼球意味着赚取了点击率,赚取了点击率则意味着潜在的无限利润。在‘艳照门’事件中,与其说是网络媒体对热点的追踪,不如说是对热点的商业利... "网络企业是聪明的,在‘艳照门’事件备受关注的时候,大肆渲染地加以报道,因为赚取网民的眼球意味着赚取了点击率,赚取了点击率则意味着潜在的无限利润。在‘艳照门’事件中,与其说是网络媒体对热点的追踪,不如说是对热点的商业利用。在网络企业面对‘艳照门’事件如获至宝甚至狂欢的时候,受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企业 第四媒体 企业管理 “艳照事件 艳照 媒体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零售业“价签门”事件理论阐析——异质化信息条件下的逆向选择与三方博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9,共7页
文章以近期发生的外资零售业"价签门"事件为背景,深度分析了零售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引起的外资零售商价格欺诈行为的理论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政府、零售商、消费者三方互动的不完全信息博... 文章以近期发生的外资零售业"价签门"事件为背景,深度分析了零售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引起的外资零售商价格欺诈行为的理论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政府、零售商、消费者三方互动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零售商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竞争市场中的零售商不可能对消费者采取严重欺诈行为;其次,严格的政府市场监管确实能有效杜绝零售商欺诈行为;最后,依据零售商价格欺诈决策条件,政府可以制定全方位的价格监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价格欺诈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选择 三方博弈 外资零售业 “价签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系统世界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及其后果——从美国“棱镜门”事件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继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99,共5页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 公共领域是作为私人的公众借助于公共媒体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的言说平台。作为私人的公众和言论自由是哈贝马斯理想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和资本系统对现代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封建化"危机,并造成其公共性"褪色"的困境。此次"棱镜门"事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权力系统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利的戕害,不仅暴露了其所谓"言论自由"的非自由本质,而且破坏了西方公共领域"话语民主"的一贯传统。公共领域也由此从理性批判、公开辩论的空间蜕变为一个利益争夺的场所或公众表达个人私密情感和"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的私人"会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权力系统 资本系统 公共领域 “棱镜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深圳“名单门”事件到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安元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6期44-46,共3页
保障房制度实施的全流程包括规划、建设、分配和管理。做好保障房的公共管理,要按照两手抓的方针,既重视保障房规划立项建设等前端工作,又重视保障房的分配使用和监管工作。具体有效措施包括保障房规划立项和资金匹配的科学决策管理、... 保障房制度实施的全流程包括规划、建设、分配和管理。做好保障房的公共管理,要按照两手抓的方针,既重视保障房规划立项建设等前端工作,又重视保障房的分配使用和监管工作。具体有效措施包括保障房规划立项和资金匹配的科学决策管理、保障房建设与分配计划的有效控制和合理衔接、公房使用管理的法律保障和设立公房分配使用管理的层序性统一机构。深圳保障房制度实施中的"名单门"事件,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一个深刻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公共管理 深圳“名单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艳照门”事件看网络侵权民事法律规则的完善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雪石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4期62-63,共2页
"在艳照门事件中,有网络内容服务商和网络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有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间接侵权行为,如网络搜索服务商和网络空间服务商,而正是ISP的间接侵权行为,使得网络用户可以更容易得获得侵权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损害后果... "在艳照门事件中,有网络内容服务商和网络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有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间接侵权行为,如网络搜索服务商和网络空间服务商,而正是ISP的间接侵权行为,使得网络用户可以更容易得获得侵权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损害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侵权 ISP 服务提供商 受害人 间接侵权行为 网络服务商 商人 损害后果 “艳照事件 艳照 法律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艳照门”事件对中国侵权责任法起草的“三个多样性”启示
16
作者 王竹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4期60-62,共3页
"网络侵权责任的始作俑者往往难以及时确定,传播者数量重大,正所谓‘法不责众’,个体数量众多、赔偿能力不足,因此预防侵权的关键点就是网络服务商和搜索引擎。"
关键词 侵权责任 网络服务商 商人 “艳照事件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法》 纯粹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艳照门”事件的法哲学刍议
17
作者 邓建中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4期55-56,共2页
"就本案的责任主体来看,将艳照发至网上的始作俑者无疑是最终责任承担人。但在还没有将该始作俑者找到之前,作为本案的受害者可否获得以及如何获得赔偿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如果法律能证明,艳照门中存在民事侵权,并且又有... "就本案的责任主体来看,将艳照发至网上的始作俑者无疑是最终责任承担人。但在还没有将该始作俑者找到之前,作为本案的受害者可否获得以及如何获得赔偿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如果法律能证明,艳照门中存在民事侵权,并且又有当事人出来要求赔偿的话,是否可以考虑由先由搜索引擎和网站承担连带责任,它们内部的份额则按点击数的多少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照 法哲学 民事侵权 最终责任 道德主体 “艳照事件 责任主体 电子网络 连带责任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艳照门”事件损害与赔偿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陈龙业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4期65-66,共2页
"‘艳照门’事件中的受害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显然是在他们的隐私权、形象权等具体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前提下遭受的损失,并不是纯粹经济损失,而是间接损失,那么其赔偿规则应该依照间接损失的赔偿规则进行。"
关键词 赔偿 受害人 人格权 间接损失 纯粹经济损失 “艳照事件 杨立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加害人 致害人 可预见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树中门重要度的算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继春 沈元隆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7-60,69,共5页
把失效树中基本事件级的重要度推广到门事件级的重要度,分析了怎样用通常的失效树算法计算门重要度,给出了计算门可靠性重要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子来比较改进前后的算法,说明该算法的简单实用和精确性,及其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关键词 失效树 重要度 门事件 算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艳照门”危局
20
作者 唐亚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9,共1页
官员频陷疑似“艳照门”事件,反映出了存在当今官场中部分官员的一种“竟相比烂”
关键词 “艳照事件 官员 道德滑坡 思维走向 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