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以王栋合同门事件为例 |
张红华
郑鹭宾
缪志伟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2
|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与对策 |
王克楠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深陷性隐私泥沼的“门事件”报道——基于三个门事件标本的新闻侵权分析 |
慕明春
何弘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2010年中国“门事件”透视 |
张名章
孟清兰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5
|
伊朗门事件的实质 |
陈明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6
|
我国运动员“年龄门”事件研究 |
田恩庆
倪腊贵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7
|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
陈印昌
朱新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8
|
论中国足球法治化建设——以意大利足球“电话门”事件为视点 |
郑家鲲
金卓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以“艳照门”事件为例 |
项国雄
曹明香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聚焦90后“职校门”事件:心理分析及教育启示 |
崔景贵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1
|
“艳照门”事件:网络媒体社会责任之思考 |
景朝阳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8 |
3
|
|
12
|
外资零售业“价签门”事件理论阐析——异质化信息条件下的逆向选择与三方博弈 |
李智
|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论资本主义系统世界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及其后果——从美国“棱镜门”事件谈起 |
刘继荣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从深圳“名单门”事件到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 |
郭安元
|
《当代经济管理》
|
2011 |
1
|
|
15
|
从“艳照门”事件看网络侵权民事法律规则的完善 |
袁雪石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8 |
1
|
|
16
|
“艳照门”事件对中国侵权责任法起草的“三个多样性”启示 |
王竹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8 |
0 |
|
17
|
“艳照门”事件的法哲学刍议 |
邓建中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8 |
0 |
|
18
|
关于“艳照门”事件损害与赔偿的几个问题 |
陈龙业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8 |
0 |
|
19
|
失效树中门重要度的算法分析 |
赵继春
沈元隆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
1
|
|
20
|
官员“艳照门”危局 |
唐亚林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1 |
0 |
|